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544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专家论证).doc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危险源辨识清单与控制措施计划

四、模板支撑设计构造

五、施工要求

六、检查与验收

七、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八、应急救援预案

风雨球场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区****路,由********投资兴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总面积12975㎡,综合楼四层为风雨球场,层高9.4m,有5条1200×50021.6m的预应力大梁横跨其中。

该风雨球场模板支撑高9.4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为了在本工程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并结合《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武汉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制定本方案。

本工程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

二、编制依据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

三、危险源辨识清单与控制措施计划

安全专项方案

四、模板支撑设计构造

(1)支架基础为C40钢筋混凝土地面,钢管立杆下设置50mm厚垫板,立杆连接采用

直接扣件进行对接,且连接部位不在同一平面上(如下图)。

梁下立杆加设3×100×100钢板。

(2)先搭设梁部位立杆,后搭设平板立杆。

(3)四层(风雨球场)所有预应力大梁下立杆设立间距0.6m,距离地面200mm处设置扫地杆,每隔1.5m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4)预应力梁底纵向设置1根立杆用顶托支撑梁底,顶托螺杆出钢管100mm,梁侧模两侧均用钢管和木枋夹紧梁模,并用拉杆及蝴蝶卡夹紧,为防止梁下小横杆连接扣件因压力过大造成下滑,在扣件两边用Φ14圆钢满焊在钢管上将其扣件顶死。

(如下图所示)

蝴蝶卡

木模板

木枋

对拉螺杆

ф48钢管

斜撑@600

拆除模板支撑时只拆除板下支撑,此梁下支撑不予拆除,待所有预应力梁张拉完毕波纹管内水泥强度满足要求方可拆除。

扣件

600

600

100长ф14圆钢

预应力梁下支撑示意图

现浇网格梁板支架搭设:

立杆间距按1.2m搭设,距地面20cm设置扫地杆,水平杆步距1.5m,立杆连接采用对接,相邻立杆对接部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网格梁下方铺设3根木方,再加设一根小横杆,小横杆与梁两侧立杆连接,板下铺设木方,立杆上部套用顶托顶住板下木方。

2800

1200

1200

水平杆

步距1.5m

(5)在外侧周围由上而下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中间B-15~19轴相应每隔7.8m、B-M~D轴隔4.2m设置由下至上竖向连续剪刀撑,在相应的连续剪刀撑之间设置之字斜撑,剪刀撑为4.2×6m,并在剪刀撑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如下图)

(6)在外侧四周每个结构柱用钢管设置固结点,竖向固结点间距3m。

横向固结点为8.4m。

水平剪刀撑

连续式剪刀撑

7.8m

7.8m

6m

6m

6m

剪刀撑布置图

B-15

B-19

B-M9轴

B-D9轴

4.2m

4.2m

4.2m

4.2m

4.2m

之字撑

(6)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控制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此时,应按前述要求进行梁底板起拱,注意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7)梁区中现浇楼板的起拱,除按设计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8)支模时梁底应起拱,要求同前。

(9)剪刀撑搭设须牢固,采用搭接,有效搭接长度500mm,二头留有100mm,并用2个旋转扣件连接,且与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

(10)梁底模板拆除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才可以拆除,拆模的具体时间由项目技术部门提供。

(11)采用多层板和木板支模时,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混凝土内。

(12)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13)当采用木模板和胶合板时,要用木方进行转接。

(1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并清除杂物后安装侧模板。

(15)用钢筋连接并夹紧梁侧模板,位置和间距同前面所述要求。

安装水平向钢管背楞之后安装拉杆(模板为竖拼时的做法)。

(16)调节楼板支撑的可调支撑头,将大搁栅找平。

(17)按楼板尺寸,铺设楼板模板,从一侧开始铺设多层板,尽可能选用整张的,并且是经包边角处理的多层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

(18)模板铺设完毕,应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

(19)标高校正完后,支撑系统加设剪刀撑,并加设二道纵横水平向拉杆,以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

(20)支撑搭设时,必须保证上下层支撑在同一垂直线上。

梁模板及支撑设计的验算

一、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0.50;

梁截面高度D(m):

1.20

混凝土板厚度(mm):

100.00;

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6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

立杆步距h(m):

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8.20;

梁两侧立柱间距(m):

0.6;

承重架支设:

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9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

二、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

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

q1=(24.000+1.500)×1.200=30.600kN/m2;

(2)模板的自重(kN/m2):

q2=0.350kN/m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

q3=(2.500+2.000)=4.500kN/m2;

q=1.2×(30.600+0.350)+1.4×4.500=43.440kN/m2;

梁底支撑根数为n,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当n=2时:

当n>2时: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RA=RB=0.586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12.466;

最大弯矩Mmax=0.549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238mm;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σ=0.549×106/4490=122.22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f]=205.0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22.228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205.0N/mm2,满足要求!

三、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梁内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0.586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1.2×0.129×8.2=1.27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0.90/2+(1.20-0.50)/2)×0.60×0.35=0.202kN;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4=1.2×(0.90/2+(1.20-0.50)/2)×0.60×0.120×(1.50+24.00)=1.763kN;

N=0.586+1.27+0.202+1.763=3.82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24;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4.49;

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lo--计算长度(m);

考虑到本工程为高支撑架,由下式计算

lo=k1k2(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7按照表2取值1.015;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67×1.015×(1.5+0.1×2)=2.014m;

Lo/i=2013.658/15.9=127;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412;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3820.088/(0.412×424)=21.868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21.868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梁底支撑最大支座反力:

N1=12.466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1.2×0.129×(8.2-1.2)=1.27kN;

N=12.466+1.27=13.55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24;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4.49;

σ--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lo--计算长度(m);

考虑到本工程为高支撑架,由下式计算

lo=k1k2(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7按照表2取值1.015;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6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