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4851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docx

学年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测评卷二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阶段达标测评卷

(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人体内进行各种代谢的主要场所

B.静脉注射的药物进入组织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

C.肝细胞内CO2的浓度始终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淋巴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主要有血浆和淋巴液

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②和④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C.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D.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4层膜,③处氧气浓度最低

3.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全身或身体部分肿胀称为水肿。

以下关于水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食用劣质奶粉可引起组织水肿

B.癌细胞进入并堵塞淋巴管可引起组织水肿

C.碰撞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可用热敷减缓水肿

D.组织液最后回流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可消除水肿

4.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5.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1~7分别代表反射弧中不同的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6是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中最显著的结构有细胞核等

B.在4处给予适宜电刺激,2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C.3是低级神经中枢,其生理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5的结构比1复杂,7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引起6兴奋

6.下图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

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7.将神经元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都在相同且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但甲组常温保存;乙组低温保存;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可以阻断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的氰化物。

一段时间后,与甲组相比,乙组和丙组细胞内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A.乙组和丙组钾离子浓度都升高

B.乙组和丙组钠离子浓度都升高

C.乙组钾离子浓度降低,丙组钾离子浓度升高

D.乙组钠离子浓度升高,丙组钠离子浓度降低

8.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要反复复习,其道理不包括()

A.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B.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

C.反复复习是将经验贮存、再现,不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D.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

9.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电位1是突触后膜上K+大量外流导致的

B.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与膜上磷脂的结构有关

C.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

D.神经递质释放后以胞吐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

10.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存在着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C.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D.内脏活动只受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单一控制

11.英国生物学家斯他林在沃泰默实验基础上,大胆革新,他把一条狗的十二指肠粘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明显增加。

这不可能是反射活动,很可能是(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体液-神经调节

12.男生在青春期睾丸加速发育,睾丸除了受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外,还受下丘脑分级调节。

如图是下丘脑对睾丸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腺体2分泌的生长激素和腺体3分泌的性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B.图中有两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C.激素2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活细胞

D.激素1、激素2、激素3的特异性受体均位于细胞膜表面

13.下列生理活动所涉及的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B.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14.下列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分级调节

B.二氧化碳不能作为调节因子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15.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健康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种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共测了9次。

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次数

指标

1

25℃

2

25℃

3

25℃

4

0℃

5

0℃

6

0℃

7

25℃

8

25℃

9

25℃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A.小鼠由25℃的环境中进入到0℃的环境中时,机体散热量减少

B.据表分析,指标C代表皮肤血流量,指标B代表TSH含量

C.TSH对TRH的释放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

D.实验过程中,小鼠在25℃环境中产热大于散热,在0℃环境中散热大于产热

16.许多人在“一天八杯水”的错误观指导下,不管是否口渴都会不停地刻意饮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失活

B.水盐平衡是神经系统和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C.肾小管在维持人体水盐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D.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对水盐平衡起调节作用

17.糖元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糖元沉积病I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TP,不需要ATP供能

C.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D.给糖元沉积病I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18.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胃幽门粘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①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

C.胃泌素与胃粘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神经冲动在①与②之间单向传递

19.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方式①可表示失水过多引起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

B.方式②可表示紧张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C.方式③可表示寒冷时传出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

D.三种方式中,③所示的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范围最广

20.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结合后,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

B.抑制PD-L1的活性,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

C.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D.PD-1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

21.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e表示各免疫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并将其吞噬消化

B.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蛋白质促进c增殖分化

C.c、d、e细胞表面都有针对同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

D.图中所有免疫细胞表面都有MHC分子,可用于识别抗原分子

22.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等。

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B.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D.若对某种花粉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花粉

23.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免疫排斥反应。

下列关于免疫排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作用的结果

B.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C.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抗原为组织相容性抗原

D.对先天性免疫丧失者进行器官移植,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24.2019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的、具有三种不同构象的三聚体结构,目前科学家开发的疫苗仅靶向其中一种构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来自其侵染的T细胞

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C.切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唯一措施

D.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D.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

二、非选择题

26.大蒜中含有比较高的硒元素,这种物质能够促进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患有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的患者建议适当食用大蒜。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血糖调节中,下丘脑作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来分析和综合信息,最终通过释放____________控制胰岛细胞对相应激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将血糖浓度调节在正常的范围内。

(2)正常人血糖的消耗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硒元素能够促进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这说明硒元素对维持_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请利用生理状态相同的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含硒的鼠粮和不含硒的鼠粮为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硒元素有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为体内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请用箭头和图中的标号表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交换的关系。

(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那么在饥饿状态下,B端与A端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4)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等系统(写出两个)。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6)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28.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若在图中用a刺激神经,a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是,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

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

(填“属于”或“不属于”)。

为什么?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结构)传递;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是。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d部位受损。

29.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都位于颈部,虽然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但它们是两种功能独立的内分泌腺,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甲状旁腺可以分泌一种参与体液中无机盐调节的激素——甲状旁腺素(PTH)。

具体调节过程见下图。

(1)甲状腺激素和甲状旁腺素参与的调节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

(2)PTH除了可以通过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之外,还可以通过活化某一种脂质__________(填写一种物质)间接提升血钙含量,由此可见PTH的靶器官有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个)。

(3)已知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分泌PTH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含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调节,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

(4)下图为青蛙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时青蛙开始出现前肢,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②从以上信息分析,甲状腺激素与PTH的作用关系是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30.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1)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HIV主要攻击人的__________,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抗原Y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表示抗原X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细胞的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静脉注射的药物先进入血浆,再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故其进入组织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B正确;肝细胞内进行细胞呼吸源源不断地产生CO2,其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淋巴细胞随淋巴进入血液,虽然有部分效应T细胞可以到达组织液与靶细胞结合,但组织液不是其主要的内环境,D正确。

2.答案:

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A.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故选项A错误;

B.细胞内液和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选项B错误;

C.葡萄糖由血浆到达细胞内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完成的,故选项C错误;

D.氧气由血浆中的红细胞携带,出红细胞1层,过毛细血管壁2层,进入细胞膜1层,至少过4层膜,因为氧气是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细胞内氧气浓度最低,故选项D正确。

3.答案:

C

解析:

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起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癌细胞进入并堵塞淋巴管,可引起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碰撞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可用冰袋或凉水冷敷使周围毛细血管收缩,24小时后可以热敷促进瘀血吸收,若直接热敷会加重局部血管损伤,C错误;组织液最后回流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可消除水肿,D正确。

4.答案:

D

解析:

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K+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K+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Na+通道,使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D正确。

5.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的神经节或3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判断出2为传入神经,因此1为感受器、4为传出神经,因此6是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中最显著的结构是细胞核,A正确;4处给予适宜电刺激,2处不会有电位变化,B错误;3代表低级神经中枢,其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C正确;5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而1是感受器,仅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可见5的结构比1复杂。

7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是抑制性神经递质,D正确。

6.答案:

A

解析: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A,则A为传出神经元,A错误;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B正确;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B,则A为传入神经元,C正确;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说明局部电流不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B,则A为传出神经元,D正确。

故选:

A。

7.答案:

B

解析:

1、“乙组低温保存”,抑制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可以阻断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的氰化物”,抑制细胞呼吸,而神经纤维上K+外流以及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细胞呼吸不影响期运输.

2、将神经元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钾离子外流,则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下降;

3、将神经元培养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钠离子内流,使得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上升;

故选:

B.

8.答案:

C

解析:

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获取新的知识,A正确;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形成瞬时记忆,B正确;反复复习不只是将经验贮存、再现,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还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C错误;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可使瞬时记忆强化为短时记忆,进而强化为长时记忆,D正确。

9.答案:

C

解析:

电位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A错误;递质只能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结构有关,B错误;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C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D错误。

10.答案:

A

解析: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如果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B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会受到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调控,C错误;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调控,只是两者的作用一般相反,D错误。

11.答案:

B

解析:

A、该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神经调节,胰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属于体液调节,故A项错误;

B、胰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属于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

C、该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神经调节,胰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属于体液调节,故C项错误;

D、该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神经调节,胰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兮,属于体液调节,故D项错误。

12.答案:

B

解析:

腺体3受两种激素调节,该腺体为垂体,腺体1产生的激素直接作用两种腺体,所以腺体1为睾丸,腺体2为下丘脑;激素1、2、3依次为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腺体3合成分泌,性激素由腺体1合成分泌,A错误;激素1有两处负反馈调节,B正确;激素2只能作用于垂体,C错误;激素1是脂溶性小分子,其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

13.答案:

D

解析:

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同时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多,人体对钠离子的吸收也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故此条件下两者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含量升高,同时肾上腺素分泌也增多,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故该条件下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生长,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都增多,两者均能促进产热,故表现为协同作用,D错误。

14.答案:

B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A正确;CO2可通过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属于调节因子,B错误;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正确;内外环境的改变会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作用于相关内分泌腺,调节激素的分泌,D正确。

15.答案:

B

解析:

小鼠由25℃的环境中进入到0℃的环境中时,通过神经调节,会导致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因毛细血管收缩而使皮肤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但由于环境温度与体温的温差增大,所以机体散热量增加,A错误;表中信息显示,进入0℃的环境中时,首先增加的是A,随后增加的是B,但C却减少,据此结合题意可推知:

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TSH),C代表皮肤血流量,B正确;TSH对TRH的释放不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对TRH的释放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C错误;实验过程中,小鼠在25℃环境中产热等于散热,在0℃环境中散热等于产热,D错误。

16.答案:

D

解析: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到作用后就失活了,A正确;水盐平衡是下丘脑、大脑皮层和抗利尿激素等共同调节的结果,B正确;人体水盐平衡主要是通过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实现的,C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D错误。

17.答案:

D

解析:

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元的合成,并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A错误;

B、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B错误;

C、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

D、糖元沉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元沉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正确.

故选:

D.

18.答案:

D

解析:

A、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A错误;

B、①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②,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B错误;

C、胃泌素是一种激素,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