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391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

龙泽苑小区雨水管道至市政雨水顶管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工程特点

1.3、主要工程量

第2章 施工总体布署

2.1、施工场地布置

2.2、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2.3现场管理制度

第3章 施工技术措施

3.1顶管施工

第4章 质量保证措施

第5章 安全施工措施

第6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龙泽苑小区连接南北现况雨水管线的顶管工程,该工程总长度为530米,管径为Φ1200,在南侧设置6×4×4米施工竖井一座,竖井采用锚喷砼进行支护,本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

1.2、工程特点

本工程顶管地段地下管线密集,需穿污水、煤气、电缆等管线,与各种管线的间距校小,管线外顶距地面最小距离仅2.5米,北侧离市政管线距离较远,施工困难较大。

1.3、主要工程量

1、φ1200顶管40米施工。

2、施工竖井一座。

第2章施工总体布署

2.1、施工场地布置

在雨水管线北侧起点位置设置施工竖井,施工竖井为6×4×4米,在施工围挡内设置堆土场、堆料场

2.2、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重点落在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措施的严格执行上,组建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生产的各项管理。

2.3现场管理制度

在正式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工程上岗培训教育。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质量、检查、量测数据、地质描述、料具使用、工力调配等基础管理,建立严格的表格化记录管理制度,使施工管理的各环节处于动态控制下。

施工过程要坚持班前会,每日碰头会,每周生产调度会和每日安全生产总结制度。

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采用不间断连续作业,三班24小时运转各作业班组应执行交接制度,严格检查上一班的安全操作与质量状况,清点整理施工机具,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第3章施工技术措施

3.1顶管施工

3.2.1工艺流程:

详见附图。

3.2.2顶管坑开挖及设备安装

3.2.2.1工作坑开挖:

雨水设计管径为1200mm,故拟定采取4×6m的顶管工作坑,人工开挖,锚喷施工工作坑。

3.2.2.2工作坑基础:

拟采用土槽木枕基础,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2.3导轨:

两导轨平行、等高,略高于设计高程,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使用中不得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3.2.2.4顶力计算:

据经验公式:

P=n×G×L计算,选用2000kN顶进设备。

3.2.2.5后背墙:

后背土壁应铲修平整,使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在平直的撑板前横排150mm×150mm方木,与墙壁贴紧,方木前设置立铁,立铁前再横向叠放横铁,木方应卧到工作坑底以下一定深度,使顶镐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木方后背高度的1/3,经核算后背墙高宽选用4×4米。

3.2.3顶进施工:

3.2.3.1下管:

检查、试吊确认吊装设备安全可靠方可下管;

3.2.3.2就位:

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后,测量管子中心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确保首节管顶进质量符合要求,首节管允许偏差为:

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

3.2.3.3管前挖土:

土质好,可超越管端30~50cm,土质差,不得超过30cm;

3.2.3.4管周围超挖:

管周圈一律不得超挖,保持管壁与土表面吻合;

3.2.3.5顶进:

开始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时若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找出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顶进应昼夜三班连续作业,除不可抗拒情况外,不得中途停止作业。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及时顶进,使顶力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3.2.3.6胀圈安装:

接口处安装胀圈,背楔,使背圈与管壁紧成为整体。

3.2.3.7测量:

中心测量:

采用垂球拉线方法;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及特制标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控制顶进的高程。

第一节管测量间隔不超过30cm,正常顶进后,测量间隔不超过l00cm。

3.2.3.8纠偏:

偏差1~2cm,使用超挖纠偏;偏差超过2cm,采用顶木方法进行纠偏。

3.2.3.9接口:

两管接口处加衬垫,垫麻辫或3~4层油毡,企口管垫于外榫处,保持顶紧后管内缝有1~2cm的深度,以便顶进完成后进行填缝,填缝采用填打石棉水泥。

3.2.3.10顶管施工记录:

做到真实、清晰、完整。

交接班时当班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顶进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2.4顶管质量标准:

顶管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D<1500

≤30

每节管

1

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

2

管内底高程

D<1500

+10,-20

每节管

1

用水准仪测量

3

相邻管间错口

D<1500

≤10

每个接口

1

用尺量

第4章质量保证措施

4.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编制质量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质量终身制。

4.2项目部设专职质检、测量、试验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整体的质量检查和试验工作。

各工段设专职质检人员,协助工段负责人进行各工序的自检及交接检。

质量保证机构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项目经理是单位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2)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抓好项目部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图纸,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方案,对质量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

4)工长是施工操作的直接领导者,对所施项目的质量负总责。

施工中必须随时检查和控制工程质量,如发生不合格品或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

5)施工班组的作业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其职责是:

必须按照施工图纸、验收规范和技术交底精心操作,确保所干工程的质量要求。

不合格工程不能转序,要及时返工。

如发生质量事故,负直接生产的责任。

6)质检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随时掌握作业班组的质量动态,及时向上级反映质量情况,填报质量报表。

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及时核定施工质量等级与隐检、予检等签字手续。

7)项目部的材料人员应对进场材料和构件制品及时进行验收,拒绝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对流入现场的不合格品施工班组有权拒绝使用。

8)施工作业队配有质检员,负责控制本作业队的工程质量。

同时项目部技质部设专职质检员,对作业队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作业队的质量验收资料由质检员负责整理,待签字手续齐全后及时上报本标段驻地办。

质量控制系统内部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三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人员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本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附后。

4.4质量控制系统内部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

三检合格后由各工段专职质检人员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本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工序检验程序流程图附后。

4.5质量工作

4.5.1质量工作目的是防止从生产到服务的所有阶段中出现不合格产品。

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4.5.2劳务分承包方和采购产品的分供方要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

本工程需采购的产品包括混凝土管材、水泥、钢筋、地材等,对厂家的供货质量、能力和业绩需进行评审和选择。

施工人员应坚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经审查合格的分供方、分承包方和持证上岗人员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签定合同上岗工作。

4.5.3混凝土管材实行首件验收制,未经首件验收的产品不准投入使用。

多厂家供应的相同产品应进行标识,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找厂家进行更换。

4.5.4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

施工过程检验和试验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工序转序,消除工程的隐含不合格项。

隐蔽工程部位均须进行隐检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办理有监理工程师、设计、施工三方面签认的质量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加强工程内部质量管理,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每道工序都要执行三检制。

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请监理工程师复验。

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送至指定的试验室,由权威的第三方证实工程质量状态。

不合格产品应全部退场。

程序评审为不合格的产品,虽经返修仍达不到优良级标准的不准作让步接受,也不能转序只能返工。

确保整个工程各部位质量全部达到优质标准措施

第5章安全施工措施

施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害。

在工作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

5.1安全保证体系(见附录)

5.2安全施工涉及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教育、技术培训、机械设备的运行与保养等方面,综合性强,需生产指挥和管理部门协同努力,以抓好纪律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主,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结合奖惩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

8.3洞内组织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监督施工生产,对开挖土体进行目测观察。

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观察信息判断,及时提醒作业的人员,采取果断措施加固掌子面。

5.4竖井井口应设围挡,高度大于1m。

井口堆料应在井口边缘1m以外。

5.5提升机械不得超负荷运行,并应装有手动,电控和误操作保护装置。

5.6吊桶提升和吊钩两边连接装置应牢靠,不得自动脱钩,每班工作前进行检查维修。

5.7提升钢丝绳和各种吊具,安装后应进行试载,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定期进行检查、修理和更换。

5.8开挖

5.8.1开挖时应有专人进行洞体支护状态的监护,发现土层有异常情况应暂停开挖,查明原因并制定出可靠方案再进行施工。

5.8.2人工挖土不得在下面挖“神仙土”。

机械装土的同时,在作业面土堆的人员,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6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6.1施工现场围挡必须作到整齐、美观、牢固,不得任意扩大占地面积。

6.2搞好驻地及现场的环境卫生。

6.3现场土方及时外运,装载适量,尽量减少运输遗撒物料,进料和出土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出入现场范围要进行清理保持清洁。

6.4现场定时喷水湿润,减少土体暴露遇风扬尘。

6.5现场堆料要码放整齐,完工后现场要及时清理恢复自然地貌。

6.6指派专人负责交通疏导并设立施工告示牌和红色标志灯。

施工现场进出料的范围定期进行清扫。

6.7抓紧各工序的衔接,缩短施工周期。

6.8注意保护好施工现场周围的树木和市政公共设施。

6.9争取沿线单位、居民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尽量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6.10夜间地面上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噪声值过大的设备在晚11-早6时,应停止工作或采取降噪措施。

第7章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顶管施工由于地处城市干道旁,紧临居民住宅密集区,施工场地狭窄,外界对施工影响因素多。

现场无条件设钢筋加工厂,部份材料机械无地存放,这样势必增加各种施工材料的二次运输,增加成本开支,给施工带带一些困难,结合顶管法施工及现场条件,应采取措施降低消耗和降低成本以指导工程施工。

10.1合理安排生产进度,按计划供应各种材料直接运到现场,以减少工程材料的二次搬运。

10.2各种现浇砼,尽量考虑使用钢模板,对部分木模板的使用要考虑回收重复利用,防止人为浪费。

10.3材料按计划分批上料,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数量,减少材料占压资金和浪费。

10.4严格执行材料额的使用、管理,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培养施工人员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精神。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