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376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钢支撑施工技术交底1级.doc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交底单位名称:

接受交底单位名称:

交底内容

钢支撑

交底日期

交底人

被交底人数

由云南公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本项目澜沧江隧道,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安排工、料、机,特制定本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云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实施指南》。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

5、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6、国家和当地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7、业主下发关于技术和质量的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澜沧江隧道为一座新建、分离式隧道,左、右幅隧道间净距约为19~43米。

左幅起止桩号为K52+648~K56+519.7,全长3871.7米;右幅起止桩号为K52+642~K56+553,全长3911米;全隧道位于R=1100m的左转曲线上;隧道所在路线纵坡为-1.35%;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73m。

隧道进出口均为端墙式洞门,采用机械通风和电光照明。

1、工程地质与水文

该隧道洞顶植被覆盖较好,隧道进口位于一“V”字形的冲沟西侧的自然斜坡的中部处,斜坡坡面朝向122度,自然地形坡度约29度。

坡面植被发育,为杉木、灌木及杂草。

出口位于山脊陡坡中下部,斜坡坡面朝向221度,自然地形坡度为79度。

地面植被稀疏,仅有少量的灌木和杂草。

该隧道山体覆盖层不连续发育,厚度不均一,隧道区无大的构造断裂带通过,隧道区出露的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忙怀组上段(T2m2)紫红色流纹岩,以及英安岩、砂岩为主,裂隙发育。

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穿越段无地表河流、水塘或其他长期性的地表水。

地表水主要为雨季暂时性坡面片流、慢流,汇于坡面凹沟向低洼沟谷地带排泄,其自然排泄通道顺畅,洞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2、不良地质

澜沧江隧道的不良地质主要是进口洞口段堆积层黄土、土石分界,对隧道施工安全及进度影响较大。

3、隧道复合式衬砌形式

澜沧江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详见表2-2。

澜沧江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表

衬砌类型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辅助施工

预留变形(cm)

锚杆

钢筋网

喷射砼

钢拱架

V级围岩

sf5a

Ø25注浆锚杆L=3.5米(纵)60×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4cm

I18工字钢间距60cm

50cm钢砼

Ø42导管

12

sf5b

Ø25注浆锚杆L=3.5米(纵)50×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4cm

I18工字钢间距50cm

50cm钢砼

Ø42导管

12

sf5c

Ø25注浆锚杆L=3.5米(纵)75×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4cm

I18工字钢间距75cm

45cm钢砼

Ø42导管

12

IV级围岩

sf4a

Ø22药卷锚杆L=3米(纵)100×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2cm

I16工字钢间距100cm

40cm钢砼

Ø22锚杆

8

sf4b

Ø22药卷锚杆L=3米(纵)100×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0cm

格栅钢架间距100cm

35cm素砼

Ø22锚杆

6

sf4c

Ø22药卷锚杆L=3米(纵)60×10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0cm

格栅钢架间距100cm

35cm素砼(拱墙)

Ø22锚杆

6

III级围岩

sf3a

Ø25药卷锚杆L=2.5米(纵)120×12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10cm

35cm素砼

4

sf3b

Ø25药卷锚杆L=2.5米(纵)120×120(环)

Ø8钢筋网20×20cm

C25喷射砼厚20cm

格栅钢架间距120cm

35cm素砼

4

明洞

sma

60cm钢筋砼

smb

80cm钢砼

三、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2、根据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在施工前将所需材料提前运送至现场,所有进场材料均应经过试验室检验,并满足招投标文件对原材料各项指标的要求。

四、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立钢架→钻锁脚锚杆孔→安装锁脚锚杆→焊接纵向连接筋→下一道工序。

2、钢拱架加工制作及架设的施工方法

澜沧江隧道Ⅴ级围岩采用I18工字钢支护,Ⅳ级围岩采用I16工字钢支护。

Ⅴ偏土型衬砌采用I18工字钢支护,纵向间距50cm、Ⅴ浅土型衬砌采用I18工字钢支护,纵向间距50cm;Ⅳ型衬砌采用12×12钢筋格栅钢架,格栅钢架由Φ22主筋、φ10蹬筋和φ8箍筋焊接而成,纵向间距100cm。

2.1钢拱架制作

钢拱架的加工在工地加工场内利用胎架进行,焊制好的钢架使用前在加工场内进行试拼,将整个隧道轮廓各节钢架进行整体试拼,以检查连接部位是否吻合,加工误差符合规范要求的钢架才运到工地使用。

2.2钢拱架安装

2.2.1每榀钢架安装前,用全站仪、水准仪准确测量定出钢架安装的中线、标高及拱脚设计位置。

2.2.2钢架安装由人工借助机具进行架立就位,拱脚必须架立在坚固的基座上。

拱脚标高不够时设置钢板进行调整,或用混凝土加固基底。

用短钢筋将钢架焊牢在锚杆上。

用Φ22螺纹钢筋按设计间距连接成整体。

2.2.3每榀钢架安装好后在其拱脚处设置两根Φ22、L=3.0m锁脚锚杆来固定,以限制初支下沉,其入土段用锚固剂锚固,与另一端和钢拱架焊接牢固。

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需用混凝土块塞紧,间距不大于设计要求。

2.2.4钢架安装后根据已施工段量测结果确定限位变形量,现场焊接限位钢板,限位钢板每个接头设一处。

3、施工注意事项:

3.1钢架应及时落底封闭,钢架基础应稳固,避免沉降过大造成侵限。

每榀钢架间必须严格按设计用纵向钢筋连接成整体,以增强钢架的整体支承能力。

3.2钢架安装好后,钢架靠围岩一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cm,临空侧不小于2cm。

4、钢支撑施工机具配备

钢支撑施工阶段主要机具设备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开挖台车

1

作业平台

空压机

2

缩脚锚杆孔钻孔

MQTB-80/2.0气动支腿式帮锚杆钻机

4

缩脚锚杆孔钻孔

电焊机

3

钢架安装

钢架加工成型设备

2

钢架加工

5、钢支撑施工人员配备(见附表)

钢支撑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配备表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

技术负责人

1名

支护工

20名

测量人员

2名

钢筋工

15名

现场技术员

2名

电焊工

4名

机料管理人员

2名

电工

2名

试验人员

2名

机修工

2名

质检人员

2名

安全管理人员

2名

后勤保障人员

2名

合计

15名

合计

43名

全部人员共计58名

五、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组织保证措施

1.1.1建立质量责任制,经理部、作业队设专职质量员。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经理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队队长、技术主管为组员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1.1.2由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质量职责。

将质量管理细化分工到个人,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抓的工作氛围。

1.1.3分项工程施工现存实行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

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制度。

1.1.4全面兑现投标文件中人员和机械的承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质量。

1.1.5由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贯彻落实。

1.1.6每半月召开总结会,总结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下一阶段工作内容。

1.2思想教育保证措施

1.2.1在本标段参战职工中,广泛开展质量责任观教育,使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

1.2.2在施工过程中,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使参战员工更深刻认识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从而围绕五大因素研究并实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1.2.3不定期由技术、安质部门组织学习业主对本标段的质量要求以及公司有关质量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参战员工的思想并明确创优规划目标和措施。

1.3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1.3.1建立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奖罚制度,并贯彻执行。

1.3.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运用统筹法、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必要调整,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认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对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比选、优化,报请批准后实施。

(3)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4施工保证措施

1.4.1施工准备阶段

(1)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划分。

(2)针对本项目工程重难点,确定试验段和试验工序,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

在试验段和试验工序的施工过程中,总结施工工艺,指导规模生产。

(3)制订质量计划和详细的创优保证措施,为工程创优明确方法、途径和标准。

(4)结合开工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充分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备和组织、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图纸准备。

(5)在吃透设计意图后,明确各单位工程的质量攻关项目,组建质量QC小组进行质量攻关。

(6)仔细分析招、投标文件、设计图和施工规范,制定操作工艺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

1.4.2施工实施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