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335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墙施工组织设计.doc

唐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及现场平面布置

第四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配置

第五章、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法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 

第八章、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本工程为砖砌围墙工程,围墙长6米(含砖垛一个)为一个单位,高3米,围墙外表面抹1:

2水泥砂浆,刷外墙涂料两遍。

(一)结构部分概况:

 1、基础 

±0.00以下采用12CM 厚C15砼垫层,粘土标准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条形基础0.5米宽,高度1.4米。

2、墙体:

 

(1)砌筑材料:

 

±0.00m以上采用粘土标准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2) 围墙外表面抹1:

2水泥砂浆,2cm厚。

(二)施工条件 

1、水电设备基本到位,场地便道作整平处理

 2、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安排 

配备两台350型搅拌机,经计算其机械性能和覆盖范围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安排具体见附表。

 第二章 编制依据 

(一)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建设任务。

 

3、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认真自检,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业主和设计代表意见,严格管理。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主要组成形式,机械化作业为辅,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之优势,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5、实施项目法管理,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等预期目标。

 

(二)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说明与施工图及招标文件。

 

2、依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依据招标文件中适用的标准、规范和相应的工程施工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及现场平面布置

(一)技术准备工作:

 1、会审图纸。

 

2、签订施工合同及各工作协议。

 

3、根据预算对各类材料进行分析,确定其使用量,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确定其进场日期和进场量,组织材料采购人员落实所有材料的来源,安排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保证开工时及各施工阶段将所需材料如期进场。

 

4、根据对施工现场的勘探地貌,结合现场情况,拟用土方开挖机械及人员。

 

5、测量放线:

检查验收红线桩,运用复核后的已知轴线和坐标点,根据总平面图,测出新建围墙的主轴线,埋设永久性轴线控制桩,同时做好建筑物定位验收签证手续。

 

(二)施工用电 

由于施工现场处于市政交通道路上,施工现场的用电,如果现场又可利用电源,首先考虑就近原则,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如现场无可利用电源,自备发电机,以满足施工需求。

用电要求的布设,必须按照市临时用电要求的原则。

在施工用电引入口处设总配电箱一座,搅拌棚、场地设分配电箱一只。

 

在所有的电气线路上,采用三相五线制,机械用电和照明用电均分开设置,以符合供电操作规程的要求。

 

(三)施工用水 

经现场勘察,施工用水能在现场解决的,还是采用就近原则。

如施工现场没有施工用水,我方利用自用混凝土搅拌罐车运水至施工现场,以满足施工需求。

 (四)施工总布置

施工现场是按照优良工程的要求来布置现场,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和优良工程的要求,以及施工方便等方面考虑,现场采用围挡处理。

第四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配置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力争做到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协调好各单位,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口负责,把工作重点放到现场管理,指挥协调,检查落实上。

 

(一)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精心组织该工程项目管理班子,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进场组织施工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在现场负责工程技术、质量、工期、安全生产管理等全部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按质、按期竣工。

 

1、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具体如下:

 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项目经理

1.组织机构图:

技术负责人

各专业施工队

2.项目经理

代表企业法人,对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造价全面负责。

3.技术负责人

具体落实施工全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管理和生产协调,负责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审核有关施工方案,全面负责与质检站和工程监理的沟通;编写针对工程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处理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组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完成针对工程的竣工图及施工总结。

4.施工员

负责工程的技术、质量的实施工作。

具体工作为:

编写针对工程的有关施工方案,编写、组织针对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负责针对工程的具体技术工作操作;在针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开工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序交验单,分项工程检查记录,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完成每天的施工日志编写。

5.材料员

施工用料的供应、调度及管理。

主要负责材料询价、采购、计划供应、工程材料的复试与报验。

6.质检员

主要负责工程质量预控、工程检测、技术复核、隐蔽验收、质量评定、测量和计量及试验、技术资料的收集等项工作。

所有工程质量评定报告与质量验评资料的填写、整理、报批、归档工作。

7.预算员

主要负责针对工程的预决算,成本核算,验工月报,资金收支等工作。

负责本工程过程中变更结算、单项签证结算报批工作,工程经济资料收发工作。

8.安全员

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工作。

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上级制定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9.资料员

根据规范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任务;及时收集本工程的技术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协助班组质量做好砼、砂浆试块按期试压,督促做好原材料试验报告;及时督促并配合质检员、班组长,做好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记录等;认真做好隐蔽检验记录,签证及时;所用技术资料必须及时、正确、真实、齐全,并在施工和今后维修中起指导作用;负责项目部技术资料、安全资料的检查和指导,要求相关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记录资料。

10.各专业施工队

本工程安排土建、防水保温和安装三个专业工程队施工,合理的安排施工流程,做到进度与质量的双重保证。

2、施工中劳动力安排 

详见专业工种构成一览表

劳动力计划表 

投标人应按所列格式提交包括分包人在内的估计劳动力计划表,本计划是以每班八小时工作制为基础的。

 

工种    按工种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粉刷工程

壮工

20

25

10

瓦工

30

40

20

架子工

4

8

4

后勤

4

6

4

其他人员

3

3

3

进场时间及人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可临时调整。

 

(二)机械设备表 

详见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拟投入机具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土机

日立200

1

自有

2

装卸汽车

三友

2

自有

3

蛙式打夯机

HW60

2

自有

4

冲击夯

HCD70

3

自有

5

搅拌机

JZC350 

3

自有

6

机动翻斗车

改造

4

自有

7

装载机

50型

1

自有

8

平板振捣器

GPZ

5

自有

9

发电机组

Slfk30GF

2

自有

10

罐车(拉水)

17立方米

1

自有

 第五章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法

(一)土方及基础工程

 1、测量放线 

(1)施工现场区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在工程开工前,利用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在场地区域内布设坐标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便于测设墙体的轴线和标高,也便于复核测量结果。

 

(2)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①在纵、横两个方面各确定两条永久测量的控制轴线 

②在基础施工前,将上述控制轴线测设在主建筑物外5-8m范围内,各条控制轴线的每侧设置双点,以便单侧上引轴线和校对轴线。

③当施工至±0.00m时,利用经纬仪控制轴线测设至砖砌体上,并布设投基点,以便引测各层控制轴线。

 

④控制轴线测设后,利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测设各层的其它轴线和控制轴线。

 

(3)高程的测设和传递 

①在正式施工前,在建筑物外5-8m范围内利用场区标高控制网布设两至三个标高后视点,并保证与建筑物之间能通视,高程点可引至沉降较稳定的墙面上备查,但不能引在较临近的建筑或构筑物上。

 

②利用水准仪,标尺和钢卷尺由地面的基准标高沿外墙的外侧面向上传递,可在建筑物的两侧分别上引,并对引入的两个标高点所测的标高应进行相互对照复核校正,以尽量减小测量误差。

 

(5)测量信息的传递:

 

①在每一次轴线或标高引测后,施工测量员必须将测设位置和标高用书面形式向各有关工长、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和交接,经技术负责人和相应工长复核无误后签字接受。

 

②工长接受施工测量员的各段落轴线和标高作为后视点,再测出各构件具体位置和标高。

 

(6)每层轴线测设后,施工测量员必须对建筑物各对角点进行垂直度校核,若发现偏差超标,应会同工长和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将测量偏差超标隐患消除。

 

2、土方开挖和回填:

 

(1)挖土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及施工经验,结合基础设计图进行开槽,基础外留出0.4米工作面,按1:

0.75放坡进行开挖。

为了保证基底原土层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要预留200~300厚土层采用人工清槽,开挖机械采用一台小型挖土机配合人工挖土。

基地原状土如经扰动应挖出扰动部分,应选用级配砂石(或灰土,素混凝土等)进行回填处理,用级配砂石或灰土时压实系数应大于0.95.

因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应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以下500mm,人工降水采用轻型井点方法进行。

土方开挖时,应避免在边坡处堆土,所挖的土方应堆放在指定堆放点,堆土离边坡顶边不少于1m,土质较差时,不少于2m。

堆土高度不超过1.50m。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基槽开挖,室内外高差、自然地坪标高等实际情况,计算出余土数量后,在开挖时即外运,减少场地的不必要占用。

(2)钎探及验槽

a基槽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50毫米时,应进行钎探,同时将表面修理平整,轴线基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b本工程钎探孔布置采用梅花行布置,打钎机钎探,采用Ф25mm钎探杆,钎锤重10kg。

c钎探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达到基底土层下2100mm时,将钎拔出。

d按钎孔顺序编号,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