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098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1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合同文件;

1.2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7《预拌混凝土》(GB/14099-2003);

1.8《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1.9《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GJJ/T191-2012);

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11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设计图及相关设计交底文件

1.12我项目部对现场的调查资料。

2、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南宁市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分部分项工程的全部功能;合理选择施工工具和设备,在满足施工工期的条件下,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02标段以白苍岭站(不含)界为起点,线路途经火车站、民族大道、高坡岭路,终至南宁东站。

施工范围SK14+375.974~SK32+136.629正线及辅助线(含屯里车辆段出入线整体道床地段)的轨道系统,及屯里车辆段铺轨基地和南湖站铺轨基地的建设。

本工程共有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3.21km,分布在白火区间、火朝区间、南金区间、埌百区间,全部在圆形隧道范围内。

2、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设计概况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特殊减振轨道结构形式,由道床板、钢弹簧隔振器、剪力铰、密封条、水平限位装置、钢轨与扣件等组成。

它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置于钢弹簧隔振器上,构成质量-弹簧-隔振系统。

经过钢弹簧浮置板到床的隔离,列车产生的强大振动只有极少量会传递到下部结构,对下部结构和周围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1主要设计参数

⑴设计轴重:

采用B型车,轴重140KN;

⑵最高运行速度:

80km/h;

⑶钢轨类型:

60kg/m,标准轨距1435mm;

⑷扣件及轨枕类型:

扣件为DTⅥ2型扣件,扣件间距按照1600对/km,轨枕采用短轨枕;

⑸轨道结构高度:

圆形盾构区间为820mm(至2600mm限界圆底);

⑹轨下净空:

不小于70mm

2.2道床板

本工程每块道床板长度为25m,厚度为345mm,板宽3300mm,由C40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一次性浇筑而成,有良好的整体性。

本工程所有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均为圆形断面形式,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2.3钢弹簧隔振器

钢弹簧隔振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外套筒、内套筒、高度调节及锁紧系统。

2.4剪力铰

剪力铰布置在两块道床板之间,主要由销轴和轴套两个部件组成,分别与两块道床板端部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道床板工作状态下,剪力铰起着传递剪力、协调道床板变形的重要作用。

2.5水平限位系统

水平限位装置安装在基底混凝土内,正常工作状态下,列车运行产生的水平力完全由隔振器与基底的摩擦力承受,水平限位装置并不参与工作。

只有在非正常偶遇情况下(如地震、事故等)才有可能参与工作,是一项辅助安全措施。

2.6防排水设计

⑴直线地段,在浮置板板面设置1%排水横坡,将板面水引到基底水沟,在基底表面两侧每隔5m左右设置100mm宽横向排水沟,将基地水引入中心水沟。

⑵曲线地段,浮置板道床板面不设排水横坡。

在曲线内侧基底表面则每隔5m左右设置100mm宽横向排水沟,将基底内侧积水引入中心水沟,横向排水沟坡度不小于3%。

⑶施工时,上游设置沉沙井,在上游浮置板基底中心沟入口处增设钢格栅,钢格栅孔眼短边不大于15mm,防止运营期间杂物进入水沟内。

2.7浮置板施工的误差及要求

轨下净空0~+5mm

基底的表面平整度±2mm/㎡

隔振器外套筒位置公差±3mm

剪力铰安装位置公差±5mm

每块浮置板的长度±12mm

浮置板的宽度±5mm

浮置板的高度±5mm

基底顶面标高(隔振器位置)0~-5mm

顶升高程±1mm

三、施工计划

1.1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计划安排

各区间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计划详见下表:

表1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计划

序号

区间

长度(km)

施工计划

备注

1

白苍岭~火车站区间

1.72

2015.12.1~12.30

左、右线

2

火车站~朝阳广场区间

1.16

2015.11.1~11.20

左、右线

3

南湖~金湖广场区间

0.14

2015.5.10~5.14

左线

4

埌东客运站~百花岭区间

0.19

2015.8.1~8.5

左线

1.2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详见下表:

表2材料进场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HRB400-16钢筋

T

34.4

2015.4

2

HRB400-12钢筋

T

48.7

2015.4

3

HPB300-8钢筋

T

1.6

2015.4

4

镀锌扁钢50×8mm

T

4.1

2015.4

5

连接端子

421

2015.4

端子下部镀锌圆钢需弯折90度

6

减振垫

2435

2015.4

7

橡胶密封条

m

1240

2015.4

8

土工布

372

2015.4

9

沥青木板

130

2015.4

10

聚合物防水涂料

545

2015.4

11

钢丝筛网

m

620

2015.4

12

检查孔及盖板

105

2015.4

13

检查孔及盖板

1

2015.4

14

水沟盖板

m

43

2015.4

15

钢格栅

3

2015.4

16

C40混凝土

1006

根据实际情况进场

四、施工工艺

1、总体施工方案

在铺轨基地地表绑扎浮置板钢筋笼、组装轨道——钢筋笼系统,由龙门吊调运至洞内轨道车上,再经过轨道运输,至铺轨作业现场,通过铺轨门吊使浮置板轨道——钢筋笼整体准确就位于事先做好的浮置板基底上,最后通过轨道精调、混凝土浇筑,完成浮置板施工,28天达到强度后,进行顶升作业。

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页图。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完成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线路调查、基标复测等工作,为正常铺轨做好技术准备。

3.2物资准备:

开工前物机部完成主要材料进场、物资报验及会同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对进场材料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自检,并形成自检记录。

3.3主要设备准备:

开工前物机部保证主要设备的正常运行。

3.4开工前的安全隐患排查:

在开工前安质环保部对关机部位、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处理。

钢弹簧浮置板钢筋笼轨排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4、基标测设

4.1首先检查浮置板地段隧道结构尺寸误差值是否满足浮置板铺设的限界尺寸要求。

误差较大的,需对浮置板地段线路重新进行调线调坡。

4.2作业面接收后,测量组立即测设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将设计基底面砼高程线引到两侧边墙上。

施工抹面时,拉弦线控制表面高程。

4.3基底施工完成后,设置加密基标、临时基标及隔振器外套筒位置。

加密基标设在线路中线两侧,布设间距为5m,距线路中线1.5m。

5、钢筋加工

5.1基底内布设双层HRB400级钢筋网,纵向钢筋不断开,基底钢筋网在隧道外下料加工。

5.2基底道床钢筋在南湖铺轨基地加工,以浮置板板块为单位,将同一板块的钢筋一次加工,集中存放,并将同一块板中的同一类钢筋编号、做上明显标记。

钢筋下料运输时,确保编号不得混乱。

5.3钢筋网的制作、焊接、绑扎符合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等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

6、浮置板道床基底施工

6.1基底清理

浮置板施工前对隧道底板进行清理,底板上残留的垃圾、杂物及盾构管片底板螺栓孔内的淤泥等必须清理干净,以保证隧道底部与道床的有效连接。

6.2基底钢筋绑扎

基底钢筋为双层Φ12mmHRB400钢筋,钢筋搭接按50d钢筋直径搭接,同一断面接头率不大于50%。

钢筋绑扎时,钢筋网底部和两侧加混凝土垫块,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保护层厚度35mm。

垫块用强度为C40的混凝土制作。

6.3伸缩缝木板安装

设置基底混凝土伸缩缝木板时,应注意使基底伸缩缝与隔振器安放位置错开。

伸缩缝在每两块板之间设置一处,封宽30mm,伸缩缝板用泡沫板外包五合板,伸缩缝板要加固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弯曲。

6.4支立中心水沟模板

浮置板基底中心水沟宽300mm,沟深100~150mm。

浮置板基础中心水沟模板采用矩形封闭式钢模板。

模板安装必须平顺,位置正确,并牢固不松动。

支立中心水沟模板需注意曲线地段水沟中心线同线路中心线的偏差。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检查,以防浇筑混凝土时跑模、胀模。

由于施工误差,盾构环存在高低不平等现象,在支立水沟模板时将水沟模板根据线路坡度顺平,以免在基底浇筑完成后排水不畅。

6.5基底道床混凝土施工

施工时,根据测量提供的高程控制基线,严格控制浮置板基础的高程及表面平整度,曲线地段倾斜基础施工的控制尤为关键。

同时应注意曲线内侧基底横向排水沟的设置(用于将曲线内侧基础的水引入中心水沟)。

按照设计要求,隧道曲线地段道床基础设置超高,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道床基础的表面平整度,基底混凝土表面高度只能出现负误差,不允许出现正误差。

基底混凝土采用C40,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不少于30秒,并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1)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

(2)不再冒泡;(3)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

混凝土摊平后用1m~1.2m长的铝合金尺将混凝土面刮平,第一次刮完之后用线绳量混凝土面是否达到标准面,若混凝土面低于标准面,再均匀添加混凝土进行第二次刮面,若第二次刮完之后若低于标准面需进行第三次刮面;反复进行刮面直至混凝土面达到标准面,此时混凝土面以高于标准面1mm为宜。

刮完之后再进行收面压光,收面时要细心,不允许收面过程人为原因使得刮平的混凝土面被破坏。

控制混凝土平面时一定要交错进行,不能断开,收面完成后整个混凝土面应横向和纵向均在同一平面(有竖曲线地段除外)。

应注意保证基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基底混凝土表面上严禁有钢筋露出。

混凝土施工采用轨道车运输、铺轨门吊吊运混凝土料斗,进行混凝土运输作业。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对散落于隧道管壁的混凝土及时进行清理。

6.5基底高程及平整度检查、整修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基底混凝土面上返100mm在盾构壁上定出的点用线绳重新复查基底混凝土面高程,对于偏差尺寸超过设计要求的地段进行整修。

整修办法是:

1、基底混凝土面比设计高程高时,用打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