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0906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docx

针推专业实习大纲09326doc宁夏人民医院

 

供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使用

 

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大纲

一、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并掌握中医针灸推拿本领,能在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科研机构及教学单位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实习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习时事政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加强医德修养,讲究文明礼貌,热爱针灸推拿专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加强中医、针灸推拿“三基”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中医、针推辨证施治原则,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经络腧穴处理中医各科常见病及急重症。

3、加强本专业临床技能的训练,正确运用针灸、推拿技术处理各科常见病和急重症,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西医实习着重学习西医内科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急救处理。

二、时间安排:

中医内科8周中医妇科4周

中医外科4周中医儿科4周

西医内科4周西医外科4周

中医骨伤4周针灸8周

推拿8周

实习总时间不得少于48周。

内、外、妇、儿各科的实习时数安排可根据实习医院的中西医科室设置予以适当调整。

三、实习鉴定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实习鉴定

1、实习考核工作是实习医院检验实习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实习生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临床诊疗技能掌握程度的客观评价,学生实习完毕后,要认真填写实习鉴定表,详细记录实习考核成绩,返校后学院将根据考核成绩记录,给出相应的实习成绩,记入档案。

考核项目及内容按实习大纲的要求进行。

2、各科实习全部结束后,请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业务学习、工作态度、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在学生的《毕业实习总结表》上签写意见,要求实习医院实习主管部门及考核小组认真对待,考核小组必须注意按考核程序民主评议,作到客观、公正。

3、临床各科考评:

主要考核实习生在实习科室的出勤,医德医风,业务能力。

每科实习结束时,由该科考评小组(或教学秘书)参照科实习考评表中的项目和内容给予该科的业务评语及实习成绩。

各临床科室实习结束后,实习医院医务科(教学科)将实习生各科实习成绩汇总,填写实习评语,密封后于5月10日前转交教务处。

4、临床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临床应诊能力和辨证论治能力。

该项考核由实习医院医务科(教学科)负责实施。

考核方法可形式多样,如抽查病历与提问:

选择典型病员接诊查体、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等,临床技能考核时间可安排在4月底5月初进行。

考核结束后实习医师主管部门将考核成绩于5月10日前密封转交教务处。

5、实习结束后必须提交10份门诊病历与5份住院病历(5份大病历必须用16开纸写,字迹清楚,否则拒收)交实习医院医务科验收加盖公章后,交中医学院验收。

各科实习考评,临床技能考核,规定的病历数是实习结束的必备条件,各种考评和技能考核不及格或无此项成绩者,不能正常毕业。

(二)考核办法

1、成绩考核标准(主要根据实习计划和各科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参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1)优秀:

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出满勤,工作主动踏实、完成任务及时,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

(2)良好:

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现象,请假不超过三天,工作认真踏实,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但不够熟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

(3)中等:

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现象,请假不超过1周,工作认真,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但较生疏,服务态度尚好,有实习笔记。

(4)及格:

实习期间能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现象,请假不超过2周,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基本规范,但学习不够虚心踏实,工作中有小差错,但服务态度尚好,有实习笔记。

(5)不及格:

不能遵守实习纪律,有旷课现象,或经常迟到早退,或请假超过2周,工作有明显差错或常出差错,技术操作欠规范,服务态度不够好,无实习笔记。

2、考核办法

(1)政治思想考核:

每科实习结束时根据平时实习生政治学习、政治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团结互助、工作责任心、爱护公物和为病人服务态度等方面,由本人写出小结,科室带教老师作出考核的具体意见。

全部实习结束时,先由学生个人作自我鉴定,交实习医院医教处(科),由医院有关部门签署详细的鉴定意见。

(2)医德医风考核:

每科出科前,指导老师根据学员在该科的医疗作风工作纪律,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给出相应的评分。

(3)实习时间考核:

学员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为期48周的临床实习,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请假天数累计不得超过30天,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①优秀:

能积极主动的圆满完成为期临床实习,实习期间未出现请假、旷工;

②良好:

实习期间未出现旷实习情况,请假天数累计不足7天(含7天);

③及格:

有无故缺勤现象累计不超出2次,请假累计不超过15天(含15天);

④不及格:

实习期间无故缺勤3次(含3次)以上者或请假时间累积超出15天者。

(3)临床业务考核:

指导老师根据学员在实习中的实际水平,选择并按或实践操作,严格按照学院所从事专业晋升职称的要求给予独立考核,考核标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分。

①平时考核:

教研组(科)主任、主治医师及指导教师要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

通过病历书写、查房、技能操作、值班、病例(历)讨论等方式,考核实习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掌握技术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特别注意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待病人态度,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并请护士长、护士同志及相关人员协助做好考查工作。

②出科考核(理论占60%、技能占40%):

各科实习结束时,学生填写实习小结表交带教老师,并由带教老师提出业务考核意见,经过该科考核后轮转。

考核可采取临床病例分析,实际技术操作和书面考核等,经科室召开有关人员评议,最后由带教老师汇总按四级记分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由科室将实习小结和实习成绩交医院医教处(科)汇总,反馈到学校,纳入学生学籍档案。

以上三项考核项目中有一项不及格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记。

 

中医内科实习大纲

一、目的要求

(一)目的

通过中医内科教学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等中医辨证施治技能,独立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掌握疑难、危重症的辨证施治原则;同时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及抢救技能,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开展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二)要求

1、通过毕业实习,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中医内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基本诊疗技术知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运用四诊、八纲和脏腑辨证等诊断和辨证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归纳、辨证分型,并订出立法处方,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特点及转归、预后,规范的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能独立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逐步形成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

3、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知识,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认真书写病历,把诊断方法。

辨证纲领(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经络、八纲)以及中医内科关于各种病证的基本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逐步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及临床应用,掌握常用中药,并能正确应用;

4、掌握西医诊断学和西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临床技能的操作,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尊师爱生,学术民主。

要求学生爱护病员、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服从分配。

二、时间安排:

1、总体时间安排:

本专业安排中医内科实习时间共8周。

2、实习分门诊与病房,门诊实习2周,病房6周。

3、各科时间分配:

根据实习医院中医内科设置予以适当调整。

三、实习内容

(一)四诊八纲

1、四诊

(1)望诊:

掌握得神与失神,常色与病色,五气主病,望形体、姿态、五官、皮肤、鱼际、分泌物,排泄物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确掌握望舌的方法,舌质,舌形,舌态,及舌苔的色泽,厚薄,花剥、光剥、润燥等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2)闻诊:

掌握病员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叹息、腹鸣等异常的临床意义;掌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异嗅及其临床意义。

主要闻声音、嗅气味。

(3)问诊:

重点掌握问现在症状,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脘腹、问耳目、问饮食与口味、问睡眠、问二便、问妇女经带胎产,要求结合典型病例,灵活运用“十问歌”的内容作示范问诊。

(4)切诊:

掌握脉诊的部位、方法,辨别28种脉象中常见的脉象主病,要求联系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的盛衰推测病情的进退预后;脉诊中注意平臂、布指、平系、三部九候等基本方法。

了解“胃、神、根”的意义;体会浮、沉、迟、数、虚、实等纲脉。

实习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四诊合参”。

2、八纲

在四诊合参基础上,用八纲分析疾病的属性、邪正的盛衰和病位的浅深。

进而对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诊断

掌握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概念方法及规律,掌握有关辨证结合辨病时的鉴别诊断及相关治疗的理、法、方、药基本知识。

综合运用四诊技能,正确采集病史、观察病情,提高认症识病能力,学会体检基本操作。

熟悉常用理化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出凝血时间、穿刺液常规、血脂、电解质、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乙肝三系、B超、彩超、24小时心电图和血压等。

(三)常见病的临床诊治

1、中医病证

感冒:

重点熟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及方药。

咳嗽、喘证:

了解咳嗽、喘证常相兼为病及有痰浊的特点。

在重点区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实喘和虚喘的基础上,熟悉咳嗽、喘证的分型证治。

在理解“哮证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分清冷哮、热哮以及肺虚、肾虚哮证的证治。

肺痈:

在了解肺痈各期病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熟悉各期的治疗原则。

肺痨、虚劳:

在了解肺痨和虚劳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

重点熟悉肺痨阴虚型、阴虚火旺和虚劳气、血、阴、阳亏虚等主要证型的证治。

肺胀:

了解肺胀的临床表现,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

痰饮:

了解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

重点熟悉饮留肠胃、饮停胸胁,寒饮伏肺、脾胃阳虚的证治。

汗证:

了解自汗、盗汗的区别及其证治。

血证:

了解咳血与吐血的鉴别,吐血与便血的关系。

熟悉血证的基本治法。

重点熟悉风热犯肺、阴虚火旺咳血;胃中积热、肝火犯胃吐血;脾胃虚寒、肠道湿热便血及阴虚火旺,下焦热盛尿血,血热妄行及阴虚火旺型紫斑等血证的证治。

心悸、胸痹、不寐:

注意心悸,胸痹、不寐的区别和联系。

在重点理解瘀血、痰浊痹阻心脉,心、脾、肝、肾亏损这个病理基础上,熟悉心血瘀阻、痰浊壅塞、痰热扰心、心肾阴虚、气血虚弱、阳气虚衰等证型的证治,并进一步明了其虚实并见的特点。

厥证:

在明了厥证应分虚实进行急救复苏的基础上,熟悉气厥、血厥虚证和痰厥的证治。

郁证:

熟悉气滞痰郁、忧郁伤神证型的证治,并了解精神治疗的重要性。

癫狂:

了解癫和狂的区别及其治疗原则。

胃痛、腹痛:

了解胃痛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原则的异同。

熟悉寒邪犯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痛的证抬。

呃逆、噎膈、呕吐:

了解呃逆、噎膈、呕吐在病理上的异同,熟悉外邪犯胃、痰饮内停、肝气犯胃、脾胃虚寒呕吐的证治。

了解呃逆,呕吐在治疗上的异同。

泄泻、痢疾:

掌握泄泻和痢疾的鉴别要点。

明确调理脾胃为治疗泄泻的总原则,熟悉泄泻各型的证治。

熟悉湿热痢、休息痢的治疗原则及方药。

便秘:

了解便秘辨证施治的重要性,熟悉热秘、气秘、血虚便秘的证治。

虫证:

了解蛔虫、钩虫、涤虫等病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黄疸、胁痛、积聚、鼓胀:

了解黄疸、胁痛、积聚、鼓胀在病因病理上的联系。

熟悉阳黄、阴黄的联系和治疗原则及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型的证治。

掌握胁痛肝郁气滞、瘀血停着、肝阴不足和积聚食滞痰阻、鼓胀气滞、血瘀水停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

头痛、眩晕、中风:

了解头痛、眩晕、中风在病因病理上的联系,理解“虚”、“风”、“痰”、“火”在眩晕、中风发病中的重要意义。

区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掌握风寒、风热、肝阳、瘀血所致头痛的证治,熟悉肝阳上亢,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证治。

熟悉中风各证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中风先兆证。

疟疾:

了解疟疾的分类及证治。

水肿:

了解肺、脾、肾功能失调是水肿发生的中心环节。

在熟悉阴水、阳水证治区别的基础上,重点掌握风水泛滥、湿热壅盛、脾阳虚衰、肾气衰微等证型水肿的证治。

消渴:

了解消渴的基本病理特点和转归。

掌握治疗原则及主要方药。

腰痛、痹证、痿证:

了解腰痛、痹证、痿证在证治上的区别及联系,掌握风寒湿痹和热痹的证候特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各种痿证的证治及“治痿独取阳明”法则在临床上的应用。

遗精:

了解遗精多为“心病”和“肾病”,熟悉君相火动,肾虚不固等证型的证治。

耳鸣、耳聋:

在了解耳鸣、耳聋的辨证应分新久虚实的基础上,熟悉肝胆火盛、痰火郁结、肾精亏虚等证的证治。

内伤发热:

了解内伤发热的特点。

在区别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的基础上,重点掌握阴虚、气虚、肝郁、瘀血发热的证治。

中医病种:

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心悸、胸痹、不寐、呕吐、噎膈、呃逆、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胁痛、黄疸、鼓胀、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郁证、血证、消渴、汗证、内伤发热、虚劳、痹证等。

2、西医病种

  高血压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贫血(再障、缺铁性贫血)、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竭、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脑梗塞、脑出血、癫痫、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中暑等。

(四)临床急救

学习对疑难危重病进行临床辨证分析和治疗抢救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如高热、昏迷、虚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肿瘤等及喘脱、胸痹之真心痛、血证之大量吐血便血、中风之中脏腑等危急重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五)基本技能

1、熟悉西医内科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工作,如人工呼吸、吸痰、洗胃、导尿法、灌肠法、骨髓穿刺法、胸腔和腹腔穿刺、腰穿和胸外心脏按压等;了解胸膜腔闭式引流术、肝穿刺抽脓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心包穿刺术;争取见到胃镜检查、除颤起搏器的使用等诊疗技术操作。

2、认识较常见的心电图变化,辨认心肺X线片、B超图、CT片等的明显变化,并将阅读结果应用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3、熟悉常用药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剂量毒性和副作用等,学会内科医嘱和内科处理。

4、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熟悉抽血,注射(皮下、肌肉、静脉)、穿刺技术(静脉、骨髓、腰椎、腹腔、胸腔等)等操作。

5.中医病房常规管理及护理知识:

了解病房抢救物品,药品的存放位置,知道使用方法;了解所在实习的病区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对病情危重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加以准确记录;特殊检查患者应密切观察其反应;特殊用药者观察其药效及副反应;根据病情掌握输液滴速及总量;对呼吸困难者应会及时准确给氧并掌握抢救方法;正确留取血、痰、呕吐物、尿液、粪便等标本送检。

四、措施

1、学生到中医内科进行实习之初,带习教师要安排一定时间(1—3天)让学生熟悉情况。

此时老师诊治病人,可一面示范,一面讲解,启发学生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2、在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后,可让学生先对病人进行诊断、立法、处方,然后由老师复诊病人,并对其理、法、方、药进行审改。

3、其它方法

由带习老师传授经验(小讲课或讲座);举行专题报告会;开展学术讨论;如有可能,可预约典型病人按期就诊。

4、在门诊和病房实习结束前,应指导学生分别书写门诊、住院完整病历各一份。

 

中医妇科实习大纲

一、目的要求

通过临床实习使学生在接受课堂理论学习后,紧接着进行临床观察,印证课堂讲授内容,使学生能在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各病种的临床证象,能初步对不同病种进行辨证,了解治疗原则。

并学习本科的诊断技能,特别应在书写病例上下功夫。

通过书写病历,可从病例中了解学生掌握“三基”的实际水平,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三基”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时间安排

1、总体时间安排:

本专业安排中医内科实习时间共4周。

2、实习分门诊与病房,门诊实习时间3周,病房时间1周。

三、实习内容

(一)掌握病种

1、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的定义与诊断;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的鉴别诊断;脾气虚型、肾气虚型、阴虚血热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根据病证表现不同,如何进行药物加减。

2、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的定义与诊断;与月经先后无定期、早妊的鉴别诊断;肾虚型、血虚型、虚寒型、实寒型、气滞型、痰湿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根据病证表现不同进行药物加减。

3、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的定义与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药物加减。

4、崩漏:

掌握崩漏的定义与诊断;与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异位妊娠、胎漏、堕胎、小产的鉴别诊断;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5、闭经:

掌握闭经的定义与诊断;与胎死不下鉴别诊断;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各型的证、治、方、药。

6、痛经:

掌握痛经的定义与诊断;与异位妊娠、胎动不安的鉴别诊断;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各型的证、治、方、药。

7、经断前后诸证:

掌握经断前后诸证的诊断;肾阴虚、肾阳虚各型的证、治、方、药。

8、带下病:

掌握带下病的诊断;与白浊、白淫、漏下、经间期出血的鉴别诊断;脾阳虚、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各型的证、治、方、药。

9、妊娠恶阻:

掌握妊娠恶阻的诊断;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胃虚、肝热、痰滞各型的证、治、方、药。

10、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的诊断;与肠痈、肠覃、妊娠腹痛、石淋(输尿管结石)的鉴别诊断;未破损期、已破损期各型的证、治、方、药。

11、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的诊断;与妊娠腹痛、胎殒难留、宫外孕、鬼胎的鉴别诊断;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癥瘕伤胎各型的证、治、方、药。

12、妊娠肿胀:

妊娠肿胀的诊断;辨证论治:

脾虚、肾虚、气滞各型的证、治、方、药。

13、妊娠眩晕:

妊娠眩晕的诊断;肝肾阴虚、气郁痰滞、气血虚弱各型的证、治、方、药。

14、难产:

难产的诊断;肾气虚弱、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气滞湿郁各型的证、治、方、药;针灸疗法。

15、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的诊断;与乳痈、产后小便淋痛的鉴别诊断;感染邪毒、外感、血虚、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16、恶露不绝:

恶露不绝的诊断;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17、缺乳:

缺乳的诊断;气血虚弱、肝郁气滞各型的证、治、方、药。

18、不孕症:

不孕症的诊断;肾虚、肝郁、痰湿、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19、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诊断;与子宫颈延长症的鉴别诊断;气虚、肾虚各型的证、治、方、药。

20、妇人腹痛:

妇人腹痛的诊断;与宫外孕、肠痈的鉴别诊断;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寒湿凝滞各型的证、治、方、药。

21、癥瘕:

癥瘕的诊断;与妊娠、癃闭的鉴别诊断;气滞、血瘀、痰湿、毒热各型的证、治、方、药。

22、阴痒:

阴痒的诊断;与糖尿病阴痒、阴虱的鉴别诊断;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湿虫滋生各型的证、治、方、药及外治法。

(二)了解病种

1、月经先后无定期:

了解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辨证论治。

2、月经过少:

了解月经过少的辨证论治。

3、经期延长:

了解经期延长的辨证论治。

4、经间期出血:

了解经间期出血的辨证论治。

5、经行吐衄:

了解经行吐衄的辨证论治。

6、经行乳房胀痛:

了解经行乳房胀痛的辨证论治。

7、经行情志异常:

了解经行情志异常的辨证论治

8、妊娠腹痛:

了解妊娠腹痛的辨证论治。

 

9、胎漏:

了解胎漏的辨证论治。

10、胎动不安:

掌握胎动不安的定义、发病机理,掌握其辨证论治,熟悉其与妊娠腹痛、胎损难留的鉴别诊断。

并能独立、准确、论断病人。

 

11、胎水肿满:

了解胎水肿满的辨证论治

12、产后血晕:

了解产后血晕的辨证论治

13、产后血崩:

了解产后血崩的辨证论治

14、产后腹痛:

了解产后腹痛的诊断;与产后大便难的鉴别诊断;血虚、血瘀、热结各型的证、治、方、药。

15、产后小便不通:

了解产后小便不通的辨证论治。

16、脏躁:

了解脏躁的辨证论治。

17、阴肿:

了解阴肿的辨证论治。

 

(三)病证分类

1、在月经疾病的观察和诊断中,要求学生掌握月经疾病各病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及脉证进行诊断、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重点掌握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崩漏、经行乳胀、经行泄泻、经断前后诸证、经行吐衄等病证。

2、带下病的观察和诊治中,要求学生掌握带下病的辨证要点,量、色、质、有无臭味及伴随的或痒、或痛、或发热等证。

以及伴随的与之有关的其他症状,熟悉带下病的不同证型的治疗原则和方药。

3、在妊娠病的观察和诊治中,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妊娠期的出血,能在教师指导下鉴别胎漏、胎动不安及其辨证、处方用药,堕胎、小产的处理原则,诊断恶阻及掌握处理原则和辨证治疗,认识妊娠水肿轻、中、重程度及处理原则和常用方药的运用,若能遇上妊娠子痫,应组织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重点掌握恶阻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肿胀等病证。

4、在产后病中,要求学生认识正常恶露与异常恶露,在了解产后生理的基础上,认识产后病常见各病种的临床表现,特别应重视产后发热及熟悉辨证论治,遇见此病种最好能追踪观察。

5、在杂病中,要求学生熟悉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及辨证论治,不孕证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掌握阴痒的防治原则。

(四)基本技能

1、妇科病历上应体现患者的年龄、婚否、职业、发病主证及时间情况,月经史(包括末次月经)、胎产史、既往史和望、闻、问、切的内容;并提出初步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处方用药。

2、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医妇科有现代医学妇科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在条件许可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计划生育及妇科门诊一般检查技能,可采取示范或学生参观学习,或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以操作机会。

四、措施

1、教学实习阶段是巩固各实习学科基本概念及熟悉本科特点的重要阶段,实习初让学生见习二天左右,让他们熟悉情况,负责组织实习的教师应巡回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带实习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活跃临床思维,做到放手不放眼,在深度上更加要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让学生询问和记录病历,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各常见病种的临床证象并能运用四诊资料分析病机,提出治疗原则和初步处理。

教师应认真从病历的书写格式到术语的运用,以及错别字都要一丝不苟地修改,应修改到理、法、方、药一致,并注意正规示范。

3、组织典型病例的介绍和讨论。

根据实习基础地条件,及病人、病种的分布情况,可灵活地组织实习生或分散集中观察和认识病种。

4、学生实习中应作病种记录。

在结束前向带习老师汇报,对重点病种未能见到者,当设法补课。

5、实习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