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9150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docx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教职〔2016〕10号)文件要求,为推动我院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学校章程为依据,借鉴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通过确定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立实施体系,形成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形成潞安职院特色质量文化。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坚持系统性、可控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持续性的原则,构建智能平台支撑、“机制”“文化”双引擎,常态化可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树立质量危机意识,通过横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方面质量持续改进,纵向从决策、生成、资源、支持到监控5个过程的内涵建设,建立持续改进螺旋提升的质量改进思想,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以质量文化建设为引领,以为教学中心、专业建设为核心,以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建设为诊改试点工作的起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考核性诊改制度的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任务职责权限明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持续有效稳定的质量保证系统,形成“岗位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标准,标准有实施,实施有监测,监测有诊断,诊断促提升”日趋完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促进五大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践条件建设、课程建设、质量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体系框架

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五纵指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控控制;五横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一平台指校本质量监控平台。

横向五个方面建设从目标决策、计划实施、资源支持、运行保障到有效监督的规划、目标、标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如图1。

图1质量保证体系框架结构

“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后,根据产业、行业、社会需求,进行质量决策,制定质量目标,确定质量标准和资源、制度等保证措施,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开展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新型课堂建设和素质教育,培养满足产业、行业、社会需求的人才。

同时,在校本质量监控智能平台支撑下,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结合社会、企业、学生反馈,修改完善质量目标,提升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质量文化。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架构如图2。

为保证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在质量保证的每个环节开展PDCA质量诊断与改进,如支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其运行如图3所示。

图2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架构

图3支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图

四、建设任务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利用学校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质量保证

委员会审核指导;教学工作部门、技术资源保障、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保证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提升;教学系部实施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质保体系设计与考核诊断。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任务分解见表1。

表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任务分解表

建设内容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部门职责

梳理学校工作职责,建立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

部门职责(包括学校所有职能部门和院系部)

2017-3-10

各部门

目标任务

根据部门职责及学校工作目标明确部门目标任务

部门目标任务

(附任务清单)

2017-3-10

各部门

工作及标准

把部门目标任务具体到工作,并建设工作标准

(1)部门工作清单

(2)工作标准

2017-5-25

各部门

工作流程

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负责部门,确保每项工作实施有据可依

工作内控制度

2017-5-25

各部门

2.构建质量体系,保障持续稳定提高

(1)规划体系建设

基于“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架构,建立横向五个层面包括学校中长期规划、专项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和育人规划等7项任务11项成果的规划体系,形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链。

规划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2。

表2规划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学校

学校中长期规划

(1)学校“十三五”规划

(2)子规划:

①党建工作规划;②校园基础建设规划;③质保体系建设规划;④智能校园建设规划;⑤校企合作规划;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⑦专业建设规划;⑧科研与社会服务规划;⑨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017-4-10

党办

院办

分年度落实中长期规划

(3)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到任务分解表)

2017-1-15

党办

院办

分年度落实中

长期规划专项规划,确保总

目标的实现

(4)职能部门年度工作划(细化到任务分解表)

2017-1-15

职能部门

专业

专业建设

(1)各专业建设方案(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师资、资源建设)

(2)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2017-4-20(试点

专业)

教务处

)各专业

课程

课程建设

(1)系部课程建设方案

2017-5-25

教务处各系部

师资

师资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2)年度师资培养计划

2017-5-25

人劳科

学生

学生发展

学校学生发展方案

2017-5-25

学生处招生办

就业办

(2)标准体系建设

建设包括绩效考核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师及学生发展标准等共计21项建设任务21个标准,形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链,标准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3。

表3标准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学校

绩效标准

学校部门绩效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机构设置标准、岗位设置与岗位工作标准

机构及岗位设置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专业

规划(计划)制定标准(现状分析、目标描述、建设内容、建设措施、资源计划、组织实施、论证流程、控制要点、文本编辑)

规划(计划)制定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需求调研、目标描述、课程设置、组织实施、论证流程、控制要点、文本编辑)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专业建设标准(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服务能力、培养质量)(特色、骨干和一般专业)

专业建设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专业资源配置标准(师资、实训条件等)(数量、结构和水平等)(特色、骨干和一般专业)

专业资源配置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专业考核性诊改标准(要素(定性)符合度、指标(定量)满足度)

专业诊改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课程

课程建设标准(对接职业

(技术)标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论证流程、控制要点、文本编辑)

课程建设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学时、课程内容、教学组织、课程考核、控制要点、文本编辑)

课程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标准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各系部

课程资源配置标准(师资、实训条件等)(数量、结构和水平等)

课程资源配置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课堂教学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程考核、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论证流程、控制要点、文本编辑)

课堂教学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评价结果应用等)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课程考核性诊改标准(要素(定性)符合度、指标定量)满足度)

课程考核性诊改标准

2017-06-15

教务处

师资

成长期标准(课程教学、班级管理、进修学习、企业锻炼、研究起步、敬业精神与态度)

教师成长期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成熟期标准(课程设计与教学、班级管理、研究发展与进修、敬业精神与态度、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成熟期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专业发展标准(学生学习促进与创造力的激发、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开发、参与专业发展与提升领导力、社会服务能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各类专任教师任职标准(各类指:

专业、实践、基础、公共、辅导员;职称;双师;骨干;专业带头人等)

专任教师任职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教师培养考核性诊改标准(要素(定性)符合度、指标(定量)满足度)

教师培养考核性诊改标准

2017-06-15

人劳科

学生

学生发展标准(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在校1、毕业后2)、个人发展标准)

学生发展标准

2017-06-15

学生处

招生办

就业办

(3)制度体系建设

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纵横向5个方面制定和完善保障目标实现、体系运行、资源配置等20个建设任务35个配套制度,形成学校质量保证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4。

表4制度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

部门

学校

规范制度建设程序,制度内容要求,确保制度落实

学校制度建设规范

2017-3-25:

各部门完善制度

2017-6-25:

进一步完善各部门制度

2017-5:

梳理各项流程,明确各业务环节,确立防控风险点,提出防控机制

2017-12:

流程信息化

2017年底:

各部门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018年:

试运行并不断完善

党办

院办

绩效管理内控制度(包括程序、内控指标)

学校绩效管理内控办法

党办

院办

保障建立常态化教学质量诊改机制

诊断与改进工作管理规定

质管办

建立质量事故管控反馈机制,制定质量事故分类、分等的认定管理办法;建立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

质量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质管办

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与质量事故预警制度

质量事故预警制度

质管办

实施常态化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管理规定

质管办

建立健全质量报告制度

质量年报制度

质管办

管理制度(凡是与资源管理有关的部门制定,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分工,不能形成管理的空白)

(1)教学管理制度

(2)学生管理制度

(3)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办

就业办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学校

建立资源运行、调度与管理制度

(1)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等相关办法

2017-3-25:

各部门完善制度

2017-6-25:

进一步完善各部门制度

2017-5:

梳理各项流程,明确各业务环节,确立防控风险点,提出防控机制

2017-12:

流程信息化

2017年底:

各部门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018年:

试运行并不断完善

实习实训

(2)资产管理相关制度

财务科

(3)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财务科

(4)人事管理相关制度

人劳科

建立支持服务与管理制度

(1)校企合作相关制度

就业办

(2)技术服务与生产服务管理相关制度

科研处

(3)后勤服务相关制度

行政科

(4)信息服务相关制度

信息中心

(5)安全保证相关制度

保卫科

专业

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

(1)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理办法

教务处

专业运行管理

(2)专业运行管理办法

教务处

专业资源管理

(3)专业资源管理办法

教务处

实施专业建设考核性诊改

(4)专业建设考核性诊改制度

(5)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教务处

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

(6)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

教务处

课程

课程设置与调整制度

(1)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制度

教务处

课程建设运行管理制度

(2)课程建设运行管理制度

教务处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3)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教务处

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改

(4)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改制度

(5)专业课程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教务处

师资

教师培养制度

(1)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2)教师入职管理办法

人劳科

各类专任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选聘与管理办法

(3)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

人劳科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性诊改

(4)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性诊改制度

(5)师资队伍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人劳科

学生

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制度

(1)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制度

学生处

招生办

就业办

学生发展考核性诊改

(2)学生发展考核性诊改制度

(3)学生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学生处

3.落实规划目标,建立常态自我诊改机制

目标、标准、制度建立是为了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管理目标和专业建设任务落实,形成质量管理和专业建设有效的螺旋改进与提升。

依据学校质量建设规划目标,进行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分析,编制学院建设子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年度路线图,编制建设方案。

明确年度建设任务,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形成规划实施链。

在资源、制度支撑下开展有效实施,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数据,进行建设质量实时监控、反馈与改进,推进建设成效与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常态自我诊改机制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5。

表5常态自我诊改机制建设任务分解表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学校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文化建设培训制度

学校质量建设培训制度

2017-1-20

质管办

完善目标任务实施链,确保有效实施,并得到提升

(1)目标任务分解表

(2)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3)系部年度工作计划

2017-1-20

质管办

职能部门

各系部

落实常态化的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分解表

2017-01-20

质管办

实施二级教学诊改,促进体系有效实施

(1)学校诊改报告

2017-4-20

质管办

(2)专项诊改报告(职能部门)

2017-4-20

职能部门

(3)系部诊改报

告(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培养)

2017-4-20

各系部

完成年度质量报告,开展有效的质量改进与提升

(1)招生就业年度专项质量报告

(2)专业建设年度专项质量报告

(3)技术服务能力年度专项质量报告

(4)师资队伍建设年度专项质量报告

(5)学校综合年度质量报告

2017-11-20

招生办

就业办

教务处科研处人劳科质管办各系部

专业

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修订)

2017-6-1

各系部

(2)专业规划年度执

行报告

2017-6-1

各系部

(3)专业诊改报告

2017-6-1

各系部

课程

建立教学实施运行报告制度,落实课程建设诊改性考核

学校课程建设质

量报告

2017-6-20

各系部

课程诊改方案

2017-6-20

各系部

师资

建立教师发展报告制度,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诊改性考核

学校师资队伍建

设质量报告

2017-11-20

人劳科

学生

建立学生培养与发展质量报告制度,落实学生培养诊改性考核

学校学生培养与

发展质量报告

2017-11-20

招生办

就业办

学生处

4.建立信息化智能平台,保障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根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目标、标准,确保质量保证链形成及实施有效管控,研究关键监控指标,明确信息来源和基本依据,建立平台信息采集责任制和平台信息采集督促制度,形成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的质量监控、分析与反馈机制。

建设满足常规监控、日常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分析与预警功能,动态化管理的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以平台信息为基础,监控质量保证薄弱环节,规范各项工作行为,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把平台信息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考评和学校发展决策的基本依据。

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6。

表6校本质量监控数据平台及质量预警机制建设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学校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开发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人才培养状态分析与报表展示数据平台,实现质量监控预警

(1)校本质量监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2)校本质量监控数据平台

2018年6月初步建成

2018年下半年试运行

质管办

信息管理中心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

(1)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

持续进行

质管办

各系部

职能部门

5.落实内部质量保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形态

课堂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教学质量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是连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的枢纽,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是落实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切入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实训条件、师资条件、信息化条件保障新型课堂建设,通过设疑导思激活主体、个性学习精准推送、适时自测自动评价、诊断反馈改进提升,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跟踪,引导鼓励促进新型课堂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任务分解表见表7。

表7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任务分解表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

时间

责任

部门

学校

课堂教学在线跟踪及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1)教学平台(软件)

2018-6-15

教务处信息管理中心

课程

资源及课堂教学设计

及应用

(1)专业资源库

(2)教学空间

(3)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

2017-9:

试点专业

2018-3:

其他专业

各系部

全体教师

6.实施绩效考核,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后,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考核激励方法去促进工作的落实,实行全面绩效考核,关注结果与过程中的行为要素,通过过程考核考核工作的落实与执行、质量监控考核问题发现与解决、绩效考核考核工作的业绩,并不断的改进,才能调动学校所有部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力,逐步实现从制度约束到文化养成的质量管理境界,在目标、标准、制度建设基础上建设诊改性考核体系,修订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以诊改性考核体系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有效运行。

诊改性考核体系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建设任务分解如表8。

表8诊改性考核体系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建设任务分解表

横向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学校

建立考核制度,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促进质量有效提高

学校绩效考核办法

(1)考核组织机构及职责;

(2)考核对象与分类(分类一般分为职能部门与教学部门;(3)考核内容与标准(明确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内涵说明、考核标准、权重等);(4)考核方式(根据一级指标的属性,采用不同的考核主体、考核方法与手段);(5)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应用(明确考核程序及考核结果应用(如应用于部门的分配、部门负责人的奖励等));

2018-9-30

质管办

学校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与诊改性考核的有效对接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相应的考核内容、标准等,考核内容涵盖所有诊改性考核项目)

2018-06-15

质管办

七、建设措施

(1)规划落实与统筹资源有序促进体系建设

依据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制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以落实改进为重点,以质量文化建设为目标,以新型课堂建设为切入点,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统筹经费投入与资源条件保障,优先保证高水平人才质量输出要求的教学条件、资源建设及其综合改革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兼顾,选择2个专业、6门课程开展试点工作,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提升改进,逐步在全校各个层面稳步推进。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推进过程见图7。

图7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推进过程图

(2)完善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体系实施

学校质量文化形成于学校全面质量管理,集中体现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

因此,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就要从质量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出发,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

质量价值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监控原则、监控手段、监控方法、质量奖惩制度的总和。

质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级阶段质量文化形成需要在制度约束下达到质量目标,在激励措施下挖掘质量行为主体潜能。

在考核性诊改基础上制定各个层面上的绩效考核标准,通过绩效考核办法,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绩效考核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保障框架图见图8。

图8绩效考核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保障框架

(3)加强智能校园建设支撑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反馈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重要支撑点,根据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构建了建设系统关系图,并据此建设各智慧校园软硬件系统。

通过实时采集教学程中的行为数据,利用数据清洗和大数据分析功能,结合教学分析反馈系统为教学诊改提供技术支撑,为学校决策、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图9为高效、便捷的智能校园功能图。

图9高效、便捷的智能校园功能图

附表1:

潞安职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任务一览表

序号

信息员

协调领导

责任部门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1

李晓娥

卞泽宇

延俞庆

靳爱民

党办

院办

梳理学校工作职责,建立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

部门职责(包括学校所有职能部门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