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8996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docx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0.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3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7.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有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

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DNA中,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这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4.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17.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8.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1.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23.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2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3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3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3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1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17.同一时间内聚集在—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1.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2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4.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3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一、微生物的利用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

(1)制备培养基: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无菌技术:

主要指消毒和灭菌。

(3)倒平板操作:

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4)平板划线操作: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稀释涂布平板法:

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如图:

平板划线法: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不能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可以计数。

(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2)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进行平板划线应注意如下操作:

①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

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3)倒平板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4)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培养基污染。

2.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①筛选菌株:

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②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③过程:

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实验原理

即:

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比较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并检测

亚硝酸盐含量

原理

无氧:

酿酒C6H12O6

2CO2+2C2H5OH

有氧:

酿醋C2H5OH+O2

CH3COOH+H2O

蛋白质

小分子肽+氨基酸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无氧:

C6H12O6

2C3H6O3

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化合物+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色染料

控制

条件

O2

无氧

有氧

无氧

无氧

温度

18~25℃

30~35℃

15~18℃

常温

实验

流程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三、植物芳香油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

方法步骤

适用范围

水蒸气蒸馏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中芳香油的提取

有机

溶剂萃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实验流程

(1)玫瑰精油的提取实验流程:

鲜玫瑰花瓣+清水(1∶4)→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

分离油层

除水

玫瑰精油。

(2)橘皮精油的提取实验过程:

石灰水浸泡橘皮→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精油。

(3)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流程: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应注意的关键点

(1)水蒸气蒸馏过程中可用明火加热,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取水浴加热,这是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2)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中要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大盐的密度,有利于玫瑰精油与水的分层。

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3)蒸馏时若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较差,若提高产品品质,可适当延长蒸馏时间。

(4)橘皮压榨前,可在石灰水中浸泡10h以上,既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又不会在过滤时堵塞筛眼。

(5)萃取时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四、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比较植物茎的组织培养与花药植株培养

菊花茎的组织培养

月季的花药培养

理论依据

细胞的全能性

基本过程

脱分化、再分化

影响因素

材料、营养、激素、pH、温度、光照等

选择材料

体细胞

花药(生殖细胞)

操作流程

制备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选材→材料消毒→接种和培养→筛选和诱导→移栽→栽培选育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其作用及特点为:

(1)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

(2)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具体如下: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3)用量比例不同,结果也不同

2.减少失误

(1)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

①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逆性差,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

②培养材料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

③无菌技术主要包括对操作空间、实验用具、实验材料以及操作者的消毒灭菌。

(2)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中,应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该部分不仅分生能力强,而且无病毒侵染。

(3)月季花药的培养实验中,应选择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进行培养,而不是选择花粉。

因为此时花瓣未开,微生物不易侵入,便于消毒。

(4)培养过程:

在初期,菊花的组织培养需光照,月季的花药培养不需光照,而在后期均需光照。

五、DNA和蛋白质技术

1.比较细胞内DNA复制与PCR技术的不同

 

项目

DNA复制

PCR技术

场所

细胞内

细胞外

能量

ATP提供能量

不需ATP提供能量

解旋酶、DNA聚合酶

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是否有转录

伴有转录,产生引物

无转录,需加入两种引物

引物

RNA

DNA或RNA

温度

体内温和条件

高温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体外迅速扩增

循环次数

受生物体自身控制

30多次

2.PCR技术

(1)反应过程

①变性:

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如下图:

②复性:

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如下图:

③延伸:

当温度上升到72℃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如下图:

(2)结果

①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②两个引物之间的固定长度的DNA序列呈指数扩增。

六、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方法

(1)材料的选取:

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

(2)破碎细胞

①动物细胞:

易破碎,可通过吸水破裂。

②植物细胞:

加入洗涤剂、食盐后研磨。

(3)除去杂质的方法

方法一:

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调节NaCl溶液的浓度除去溶于和不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

方法二:

利用DNA对酶的耐受性,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10~15min,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而不会破坏DNA。

方法三:

利用DNA对高温的耐受性,将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分子还未变性。

(4)DNA的析出:

向处理后的滤液中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5)DNA的鉴定:

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七、提取血红蛋白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及粗分离

红细胞的洗

血红蛋白的释放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透析

(1)凝胶色谱法原理:

分子质量大小不同,通过色谱柱的速度不同,达到分离目的。

(2)电泳法原理:

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迁移速度达到分离目的。

(3)透析法原理:

利用物质通过“半透膜”原理,使小分子透出“透析袋”从而去除杂质。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