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898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

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常熟西段B标

路基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自然条件

1.1项目位置

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常熟西段起点位于张家港与常熟交界处,接张家港338省道,路线在原支福妙线旧路南侧向东,跨芦浦塘、福山塘后,在福山中学南侧绕过福山镇,继续向东在福山变电所北侧与常福公路平交后,跨翠浦塘后路线折向东南,在现望虞河闸南侧约1.2km处跨越等级航道望虞河,穿市木材市场后路线跨越耿泾塘,向东南与海阳路平交,在中诚玻璃厂北侧穿过跨海洋泾塘,路线折向南避开高压铁塔后与梅李开发区现泰光路顺接,利用现有泰光路至终点,与省道227形成平面交叉。

路线全长16.850km。

本标段划分范围:

B标段K6+800-K9+930。

1.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项目区域属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岩埋深一般较深,上覆层主要为粘性土、砂土,淤质土发育较厚。

地貌上属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一般为1.50-4.00m,地表岩性主要为亚粘土。

沿线水系发育,洼地(圩天)、沼泽地、鱼塘较多,沟浜发育。

1.3气象、水文条件

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雨量充沛。

常熟市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130.2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18.029千卡/cm2,属中等水平。

年平均气温15.4℃,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7℃和27.9℃,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12.7℃。

平均梅雨期21天,平均无霜期242天,有80%年份的无霜期保证率为228天。

年平均降水量1054mm,有80%年份在900mm以上,全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0.1mm为127天。

年蒸发量为1169.8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风力3.6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气压101.64kpa。

本路线所处区域北近长江,项目区域内河港交错,池塘众多,众多河流横穿本路线,因项目区域内地势较平坦,西高东低且水流串通,故水位涨落缓慢,流速平缓。

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埋深0.60-6.70m,标高-3.90-4.85m,水质良好,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

2、主要技术指标

2.1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

100km/h;

行车道数:

双向6车道;

路基宽度:

36m;

桥宽涵长:

与路基同宽;

桥梁荷载:

公路-I级;

洪水频率:

1/100。

二、全线导线点的复测和加密及清表

根据一级导线点线型布设加密点,保证加密点稳定,有良好的测量的测量条件和使用效果。

待布置好的加密点砼凝固、基本不会徐变时开始导线点的精确复测。

复测结果经平差计算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和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恢复路基中线并用石灰打出路基边线及红线用地范围,清除地表耕植土树木等障碍,平整场地,进行填前碾压,实测原地面标高绘制横断面图,复核路基土方量,上报监理工程师。

三、沟塘清淤、回填

1、确定清淤边界,对不需要全面积清淤的沟塘还需确定围堰位置。

2、淤顶标高的测量,根据沟塘的地形位置布置横断面,相邻两横断面间距不大于10m,然后进行每一横断面的距离丈量与高程的测量,同一横断面上两点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m,横断面及其断面上总的布置须具代表性。

3、清淤要根据塘的平面类型及其淤底土的类别合理地选用机械进行清理工作,如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泥浆泵清淤等,清淤后的沟塘要做到两个原则:

一为淤尽,二为水尽。

4、清淤后标高的测量,根据清淤前的同断面同点位进行观测,并绘出清淤断面图及平面图。

5、对于清淤完毕的沟塘应尽可能快的进行沟塘的回填工作,用5%灰土回填至原地面。

回填时须每层人工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并向内侧倾斜3%,以利压实,沟塘回填采用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联合作业,装载机用于回填材料的投送,推土机负责粗平工作,压路机负责压实,在必要的时候尚需进行人工整理,沟塘回填完毕后须测出其填后标高,并计算回填方量。

四、一般路基设计

1、路堤边坡高度(土路肩边缘与原地面标高高差,下同)H≤1.63m时,原地面下挖至土路肩边缘以下1.78m,在向下翻挖15cm掺灰5%压实度≥90%,其上两层15cm厚掺灰5%,压实度分别为≥92%和≥94%,路床80cm掺灰6%压实度≥96%。

2、路堤边坡高度H>1.63cm时,清表15cm后原地面直接碾压压实度≥90%,清表后回填15cm掺灰5%压实度92%,路基中部50%惨灰5%压实度≥94%,路床80cm掺灰6%压实度≥96%。

3、路基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与现场测量结果,K7+120-K8+040,K8+340-K8+960须向下开挖至路肩边缘以下1.78m。

1)、路基开发利用挖掘机与运土车配合施工,将开发后的土方装车运至填方路段或打堆备用;

2)、开挖时现场测量员进行跟踪测量,防止超挖和少挖;

3)、开挖后保证基底平整,不能出现坑塘现象。

五、路基填筑

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床深度0-80cm,压实度≧96,路槽顶下深度80-150cm为上路堤,压实度≧94%,路槽顶下深度>150cm为下路堤,压实标准为≧93%。

路基填料具体处理原则:

1、路床顶面以下0-40cm范围及40-80cm范围填土均掺加6%灰土。

路基中部填料按总体积的50%摻灰5%处治控制总量,施工加宽与路基同步填筑,摻灰量与一般路基相同层位相同。

2、路堤段,从清除耕植土压实以后的地面起以上15cm路基填料摻5%石灰土处治。

3、挖方段,其上两层15cm均掺灰5%。

4、一般沿河塘路基填筑,清淤后用5%灰土回填至塘顶。

5、桥头及构造物两侧范围过度段回填土采用6%灰土;桥头锥坡、溜坡填筑摻灰处理同相应的一般路基路段。

一般路段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为:

1、在进行每一层次的路基填筑施工前,均需进行中桩的恢复,并根据所测标高计算出具体的填土宽度,并打出施工边桩。

2、上土

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输,根据所打出的施工边线全宽式均匀上土,并对上土的数量进行准确的估算,以基本满足压实厚度的要求,为了便于控制填筑厚度及均匀性,采用4×5m2的方格网上土。

3、土方的摊铺

用推土机进行土方的摊铺作业,在摊铺的过程中要注意横坡的控制,为了保证压实后的土层厚度不大于25cm并需经常性地检查土方的松铺厚度是否控制在30cm以内。

4、土方的翻耕与晾晒

对于天然含水量较大的土方尚需用旋耕机进行土方的翻耕与破碎,以尽快降低土中含水量,在耕翻作业过程中,要由两侧向中间靠拢,以利形成横坡,翻耕与破碎必须贯穿全层,不允许留有夹层。

5、洒布石灰

在路基施工断面计算好石灰用量并打出网格,采用机械上石灰,人工进行洒布的方式进行施工。

6、土方的整平与碾压

土方的整平为交互式作业,对于破碎好的土方,如其最佳含水量±3-4%时即可进行土方的碾压工作,首先用平板振动对已破碎好的土方进行碾压,随即用平地机进行土方的粗平,再用平板振动振压一遍,然后再用平地机进行土方的精平,在以上操作规程中,平板振动的速度要控制在2.5Km/h以内,振压时稍慢,平地机进行整平与精平要根据路基的横坡进行,对已精平完毕的土方即用振动式光轮压路机振压两遍,再用18-21T的三轮压路机进行反复的碾压,直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6、已成型路基的检测

每完成一层路基土方填筑,即该进行路基压实度和其他项目的检测,对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如不合格的则需进行继续碾压或进行其他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六、路床(96区)施工

路床顶下深度0-40cm为上路床,压实度≧96%,路床顶下深度40-80cm为下路床,压实标准为≧96%。

路床填料采用6%灰土处理。

其施工工序为:

施工准备→备料→摊铺→掺灰→粉碎拌和→整平与碾压成型→初期养生:

1、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已按规定验收合格的94区土方顶面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M设一桩,并按施工高度打出施工边界线及松铺厚度的位置,准备上土。

2、备料:

利用挖掘机挖取土方,若土方含水量过大,应先在取土坑堆高土方泣水,以降低含水量,不得将含水量过大的土方直接运上路基。

3、上土及推土机粗平:

利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输土方上路,上土的同时推土机跟班作业粗平土方,粗平土方时要严格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8-20cm),并粗调横坡。

4、土方的翻晒及粉碎:

上路土方如含水量仍偏大,尚需使用铧犁联合旋耕机对土方进行翻晒及粉碎,以降低含水量使土方含水量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且确保土方颗粒<50mm。

5、上灰:

上灰前先用光轮轻压一遍,再打上网格,然后按网格的面积和水泥剂量计算所需要的水泥量,然后人工撒铺,应注意石灰撒铺的均匀一致。

6、土方的粉碎及拌和:

对已布好灰的路段,先用五铧犁翻耕土层的2/3,用旋耕机粉碎一遍;再用五铧犁彻底翻耕一遍,再用旋耕机粉碎一遍。

而后用振动光轮压路机振压一遍,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土方的粉碎及拌和。

施工过程中需有专人跟机检查,避免素土夹层,拌合后的土方需达到灰剂量均匀一致,并满足填料细度要求(土方颗粒<1.5cm),不能达标的尚需进行多次拌和。

7、土方的精平及成型:

对各项指标均已满足96区施工的要求的土方即进行土方的成型工作,次序如下:

平板振动碾压→平地机粗平→平板振动复压→平地机精平→振动光轮振压→重型三轮压路机静压→轻型压路机复压收光。

8、土方的验收及养生:

对已成型的路基进行验收,包括压实度及高程等,对已合格的路基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车辆禁止运行。

七、施工注意要点

(一)在路基施工中注意要点

1、施工前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降低水位,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除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路基施工宽度两侧均应比设计宽度超出30cm,以利压实和保持边坡土的稳定。

3、路基填筑为纵向水平式分层施工,施工时为做好调坡工作要优先填筑以下两个部位:

一为与相邻部位相对低洼的路段;二为高填方路段。

4、如路基填筑土方采用5%石灰土,在取土坑低剂量掺灰土,则土方摊铺以后还需进行石灰的加剂工作,如土方已在取土坑进行掺灰焖制,还需进行石灰剂量的测定,然后根据石灰剂量进行石灰的补足,以达到石灰剂量的相应要求,尤其要注意石灰的掺加时间须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利于石灰剂量的确定。

5、平板振动进行碾压时,横向重叠50cm,18-21T三轮压路机则须重叠1/2的后轮宽度。

6、碾压速度的控制:

平板振动行进速度小于2.5km/h,振动光轮压路机速度为3.0-5.0km/h,三轮压路机速度为1.5km/h。

7、碾压时需注意以下先后原则:

先轻后得,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

8、压实度试验采用灌砂法,灰剂量试验采用EDTA滴定法。

9、土方破碎如达不到试验细度要求的,必要时尚需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土方的粉碎工作,直至粉碎颗粒小于5cm。

10、路基填筑必须保证平整,确保全面压实。

防止凹凸不平,形成集水,影响路基。

(二)、挖方路基

1、开挖土方按设计准确放出两侧开挖边线,并根据地面标高计算出开挖深度,以便控制施工。

土方开挖按设计自上而下进行,对于无法利用的土方运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土场。

2、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小型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3、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预留压实量。

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

运碴通道与掘进工作面应妥善安排、做到运碴、排水、挖掘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5、主要机械设备: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

  (三)进入路床(96区)施工注意要点

1、96区路基施工除少量桥头等特殊部位外,必须保证同一层位施工段落的连续性,施工段落不得小于200m。

相邻施工段高差不得超过二层,保证拼接处施工质量。

2、施工中必须确保灰剂量达到设计要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