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439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docx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1、选择题

1.领导十月革命的政党组织是(  )

A.共产国际B.布尔什维克党C.孟什维克党D.俄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领导十月革命的政党组织是布尔什维克党。

2.“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美苏冷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一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所以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9年1月协约国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处置战败国主要针对的国家是(  )

A.美国B.德国C.中国D.日本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协约国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处置战败国主要针对的国家是德国。

4.一战后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B.《五国海军条约》

C.《四国条约》D.《九国公约》

【答案】D

【解析】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①波及的范围广

②持续的时间长

③破坏性特别的大

④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

选项B符合题意。

6.德国法西斯政党的党魁是(  )

A.希特勒B.墨索里尼C.东条英机D.兴登堡

【答案】A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在政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

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德国法西斯政党的党魁是希特勒。

7.纳粹党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的民族是(  )

A.日耳曼人B.犹太人C.斯拉夫人D.法国人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在政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

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发动袭击,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等。

纳粹党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民族。

8.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德国入侵苏台德区B.德国入侵苏联

C.德国入侵波兰D.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项符合题意。

9.如图是二战时期领导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三位国家的领导人,由左至右他们分别是(  )

A.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

B.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C.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D.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

【答案】C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中二战时期领导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三位国家的领导人由左至右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时,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

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等。

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0.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B.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C.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D.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答案】A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为挽救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

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实施新政,他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11.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

A.意大利B.德国C.奥匈帝国D.日本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希特勒上台后,转嫁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在德国形成。

12.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令美国人民难忘的历史事件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B.来克星顿枪声

C.林肯被刺杀D.日军偷袭珍珠港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令美国人民难忘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3.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

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B.发挥劳动力优势,依赖国际援助

C.加入“欧洲共同体”,走向联合自强道路

D.进行社会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答案】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美国还大量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型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

14.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这说明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大量进口原料B.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C.美国的经济援助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答案】B

【解析】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材料强调的是开采人的脑力和智慧等,这说明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1974~1975年,日本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发展减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5.20世纪8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  )

A.日本B.联邦德国C.民主德国D.中国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日本。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987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6.“八一九事件”后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B.戈尔巴乔夫C.叶利钦D.普京

【答案】C

【解析】1991年8月19日,正当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他们就失败了。

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正式宣告苏联的解体,克里姆林宫升起了白、蓝、红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八一九事件”后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叶利钦。

17.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们欢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刚开始的是(  )

A.一战B.二战

C.冷战D.1950年朝鲜战争

【答案】C

【解析】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们欢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刚开始的是冷战。

l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这种“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

18.下列事件不属于美苏争霸的是(  )

A.朝鲜战争B.星球大战计划C.古巴导弹危机D.科索沃战争

【答案】D

【解析】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发动了科索沃战争,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科索沃战争发生于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不属于美苏争霸。

19.下列对于当今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③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当今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③世界向多极化发展、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0.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  )

A.跨国公司B.国际化资本C.世界贸易组织D.区域集团

【答案】A

【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行者,它们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销售推广到世界各地。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连接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可以说它们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践者,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

21.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

然后开一辆德国生产的汽车,去中加合资企业上班。

这一现象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  )

A.思想自由化B.政治民主化C.经济全球化D.文化多元化

【答案】C

【解析】当今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材料反映的现象正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22.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时代的到来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D.报刊事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QQ与微信”判断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23.右图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B

【解析】由题中的图片可以看出,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火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空间的开发,而空间的开发又反过来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的特点。

24.下列图片中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①是电子计算机,②是原子能技术,③是航天技术,④是汽车。

①②③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④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就。

选项A符合题意。

25.2011年6月19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胜利闭幕,这是电影界的盛会。

电影己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艺术。

下列各项被称为世界电影“梦工厂”和世界电影之都的是(  )

A.上海B.戛纳C.柏林D.好莱坞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被誉为世界电影“梦工厂”和世界电影之都。

二、判断题

26.现代美术史上最有成就的西班牙画家,并创作名画《格尔尼卡》,他是毕加索。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

毕加索义愤填膺,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创作了《格尔尼卡》,控诉法西斯的暴行,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现代美术史上最有成就的西班牙画家,并创作名画《格尔尼卡》为依托,考查毕加索的贡献。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7.领导苏联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人物是列宁。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是列宁。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知道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是列宁。

28.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德莱塞。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1925年,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出版,小说主要通过主人公克莱德“美国梦”的产生和幻灭,他利己主义人生观和享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苦闷、挣扎、堕落和毁灭,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强烈而沉痛的控诉,《美国的悲剧》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为依托,考查德莱塞的贡献。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现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9.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是二月革命。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1917年3月(俄国旧历二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是二月革命。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二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俄国二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3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莫斯科保卫战。

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不是莫斯科保卫战。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31.标志着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的事件是苏联解体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正式宣告苏联的解体,克里姆林宫升起了白、蓝、红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标志着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的事件是苏联解体。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苏联解体。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

三、连线题

32.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33.

巴黎和会WTO

世界贸易组织慕尼黑会议

绥靖政策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据所学知,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消息出到国内,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WTO;1939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谁?

说出他的历史功绩?

(2)

(2)图二是哪一组织的旗帜,这一组织发行的货币叫什么?

它的成立有何作用?

(2分)

【答案】

(1)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2)欧盟;欧元;欧盟的成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成为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欧盟的相关史实。

35.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一,请你判断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1分)

(2)依据图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分)

(3)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2分)

【答案】

(1)两极格局。

(2)“一超多强”的局面。

(3)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等。

【解析】

(1)依据图一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手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综合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

(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

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

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决定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努力,我国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等。

36.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方面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称之为第______次科技革命。

(1分)

(2)请列举3个你所知道的这次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或具体成果。

(2分)

(3)请你概括这次科技革命具有的特点。

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2分)

【答案】

(1)三

(2)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3)特点: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解析】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图一、图二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日早晨,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夺取了车站、发电站和电话局等战略要地。

上午,临时政府总理逃出首都。

晚上9点多钟,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攻击的信号,起义队伍从四面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

材料二: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苏联的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顶上降下,升起了白、蓝、红三色俄罗斯联邦国旗。

(1)分别归纳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一:

______

材料二:

______

(2)说出材料一中的革命斗争爆发的时间。

(1分)

(3)归纳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的意义?

(2分)

(4)导致出现材料二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现在我们国家怎样能避免这一结果?

(3分)

【答案】

(1)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2)1917年11月。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创建了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