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180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docx

10神经系统pptConvertor

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

周围神经脊神经

自主神经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导兴奋的功能。

中枢

1

名词解释

中枢神经:

1、中枢:

是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2、神经核:

功能相同的神经元集中处。

3、灰质(皮质):

胞体集中处色泽灰暗,称~。

4、白质(髓质):

神经纤维集中处色泽亮白,称~。

5、传导束: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称神经束或传导束。

周围神经:

6、神经节:

感觉神经元胞体集中处。

7、神经: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称为~。

2

一、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spinalcord)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圆柱形,前后略扁。

上端平枕骨大孔与脑相延续,

下端呈圆锥状,成人圆锥末端达L1下缘,新生儿圆锥末端达L3平面。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

2.脊髓有31节:

颈8,胸12,腰5,骶5,尾1。

3

2.脊髓的内部结构

横断面上,呈前后略扁圆形。

灰质:

在脊髓中央,蝴蝶形,着色稍深;

纵贯全长,中间有中央管。

分前角、

后角和侧角。

是中枢神经元胞体所在。

白质:

在灰质周围,着色浅。

是神经纤维集中处。

3.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4

(二)脊神经(spinalnerves)

前根:

运动性的。

连于脊髓,共有31对:

1-8,胸1-12,腰1-5,骶1-5,尾1。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

侧角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

后根:

感觉性的。

由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前根

后根

分为前、后两支,每支均为混合神经

合并成脊神经,穿出椎间孔

组成

5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brain)

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大脑(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1.脑干(brainstem)

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上端与间脑相接。

自下而上分为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脑干的结构与脊髓相似,包括灰质、白

质和网状结构。

6

2.间脑(diencephalon)

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两侧间脑之间狭小的间隙,称第三脑室。

其上方与大脑半球的侧脑室相通,下与中央水管相通。

间脑主要分

丘脑

下丘脑

7

3.小脑(cerebellum)

位于延髓和脑桥的背侧。

小脑通过一些纤维束与脑干相连,并进一步与大脑、脊髓发生联系。

小脑的功能:

与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共济运动有关。

8

4.大脑(cerebrum)

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思维和意识的器官。

1)外形

9

2)内部结构

灰质:

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

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

这些

神经元在皮层中的分布层次很严格。

白质:

在大脑皮质的深面,由大量神经纤维

组成。

主要有胼胝体

内囊

10

(二)脑神经(cranialnerve)

共有12对,与脑相连,除第Ⅹ对迷走神经还分布至胸、腹脏器外,脑神经主要分布有头面部。

Ⅰ(嗅N.)Ⅶ(面N.)

Ⅱ(视N.)Ⅷ(听N.)

Ⅲ(动眼N.)Ⅸ(舌咽N.)

Ⅳ(滑车N.)Ⅹ(迷走N.)

Ⅴ(三叉N.)Ⅺ(副N.)

Ⅵ(外展N.)Ⅻ(舌下N.)

11

脑神经的分布与功能

名称性质核的位置连接的部位分布及功能

嗅神经(Ⅰ)感觉大脑半球端脑鼻腔上部粘膜,嗅觉

视神经(Ⅱ)感觉间脑间脑视网膜,视觉

动眼神经运动中脑上丘中脑眼的上、下、内直肌和下斜

(Ⅲ)肌,调节眼球运动;上睑提

肌;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

小;睫状肌,调节晶状体凸

滑车神经运动中脑下丘中脑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

(Ⅳ)方

三叉神经混合脑桥中部脑桥咀嚼肌运动;面部皮肤、鼻

(Ⅴ)腔、口腔粘膜、牙龈、角膜

等的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

展神经(Ⅵ)运动脑桥中下部脑桥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

12

脑神经的分布与功能(续)

名称性质核的位置连接的部位分布及功能

面神经混合脑桥中下部脑桥面部表情肌运动;舌前2/3粘膜

(Ⅶ)味觉;泪腺、下颌下腺、舌下

腺的分泌

前庭蜗神经感觉脑桥及延髓延髓、脑桥内耳蜗管螺旋器的听觉;椭圆

(Ⅷ)囊斑、球囊斑及三个半规管壶

腹嵴的位觉功能

舌咽神经混合延髓延髓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

(Ⅸ)味觉和一般感觉、颈动脉窦的

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小球的化

学感受器的感觉

迷走神经混合延髓延髓咽喉肌运动和咽喉部感觉;心

(Ⅹ)脏活动;支气管平滑肌;横结

肠以上的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

和消化腺分泌

副神经(Ⅺ)运动延髓延髓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

斜方肌,提肩

舌下神经(Ⅻ)运动延髓延髓舌肌的运动

13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

1.脑和脊髓的被膜

由外内依次为:

硬膜、蛛网膜、软膜

脑:

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脊髓:

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三层膜在脑和脊髓互相连续,它们对脑

和脊髓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14

2.脑室

是脑内的腔隙,其中充满脑脊液。

包括:

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

第三脑室:

位于间脑

中脑水管:

位于中脑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各脑室互相通连。

15

3.脑脊液(C.S.F.)

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蛛网膜下腔、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

作用:

1)对脑组织起缓冲保护作用;

2)对脑和脊髓起营养作用;

3)对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16

三、自主神经系统

也叫植物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

一般指传出神经,主要分布于平滑肌、腺体。

作用:

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包括

17

(一)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在脊髓胸节1~12、腰节1~3的侧角内(节前神经元)。

侧角细胞的轴突组成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交感干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换神经元

(椎旁神经节)(节后神经元)

节后神经纤维到达效应器

18

(二)副交感神经

1.脑干内脏运动核发出的节前纤维

脑神经(如动眼N、面N、

迷走N等)

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到达支配的效应器

19

2.脊髓骶2~4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

随骶2~4脊神经出中枢

离开脊神经形成盆内神经

至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

20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神经节离效应器远效应器附近

节前纤维短长

节后纤维长短

节前与节后一根节前纤维一根节前纤维

神经元的联系与多个神经节常与神经节内

的几十个神经的一个神经元

元联络发生接替

效应器广泛兴奋局部兴奋

21

第二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突触——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

突触前膜

突触结构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2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至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

效应

23

第三节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浅感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

指皮肤、粘膜的痛、温、触、压等感觉,它们的感受器位置较浅。

浅感觉传导通路:

由浅感觉感受器上行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

24

(二)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本体感觉):

肌肉、关节、肌腱、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称为~。

精细触觉:

能辨别物体的性质和形状,以及两点间距离的感觉。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感觉传导系统。

25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锥体束)

锥体系是大脑皮质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途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二)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的调节骨骼肌运动的结构统称为~。

主要功能:

协调肌群的运动,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姿势等。

主要有二条通路皮质-纹状体通路

皮质-脑桥-小脑通路

26

第四节脑的高级功能

一、睡眠

(一)睡眠时生理活动的变化

一般表现(慢波睡眠)

1.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

2.肌张力、腱反射;

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瞳孔缩小、

HR、呼吸变慢、尿量、代谢率、体温、

发汗、胃液分泌、唾液分泌…

27

(二)睡眠时相

慢波睡眠快波睡眠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一夜反复4~5次。

慢波睡眠:

脑电图呈现慢波。

即上述表现。

慢波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有利

于体力恢复和促进生长。

80~120分钟

20~30分钟

28

快波睡眠:

又称异相睡眠,也称快动眼睡眠。

     脑电图呈现快波。

 表现:

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更难唤醒;

肌张力进一步,几乎呈完全松弛状态;HR,

BP,呼吸快而不规则…

此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速,有利于精

力恢复并能促进记忆功能。

  

29

二、学习和记忆

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

变自身行为的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

是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

神经活动过程。

30

记忆分4个阶段:

感觉性记忆

短时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长久记忆

第三级记忆

31

感觉性记忆:

是指信息通过感觉器官进入

大脑感觉区内贮存的阶段。

贮存时间<1秒

第一级记忆:

感觉性记忆经过处理,把那

些不连续的、先后进入的信息整合成新

的印象,则由感觉性记忆进入第一级记

忆。

信息贮存时间仅几秒钟。

32

第二级记忆:

如果进一步反复学习运用,

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反复循环,延长第

一级记忆的时间,这样便可转入第二级

记忆。

信息贮存时间可达数分~数年。

第三级记忆:

有些记忆的痕迹,通过长年

累月的运用,是不容易遗忘的,这类记

忆属于第三级记忆。

如自己的名字、每

天进行的操作。

33

遗忘

——是指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

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遗忘在学习后

就已开始,速度逐渐减慢。

遗忘并不意味着记忆痕迹的消失。

遗忘的原因:

①条件刺激久不予强化,久不复习引起的消

退抑制

②后来信息的干扰

34

记忆障碍:

——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称为记忆障碍。

分为顺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

35

顺行性遗忘:

表现为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

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可能是由于信息不能从第一级记忆进入第二级记忆。

逆行性遗忘:

表现为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

多见于脑震荡。

可能是第二级记忆发生了紊乱,而第三级记忆却未受影响。

36

(四)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1、海马回路与近期记忆功能有关。

海马穹窿下丘脑乳头体

丘脑前核

扣带回

环路中任何一部分受损,都将影响近期记忆功能。

37

2、神经突触的可逆性改变是学习记忆的

生理学基础

突触发生习惯化和敏感化改变以及长

时程增强、环路的连续活动是记忆发生

的基础。

38

3、脑内物质代谢及中枢递质对学习记忆的

影响

①蛋白质的合成与较长期的记忆有关。

如果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条件反射的建立将受阻,学习和记忆功能发生明显障碍,发烧逆行性遗忘。

②拟胆碱,儿茶酚胺,γ-氨基丁酸,阿片受体阻断剂等可使学习记忆改善。

39

第五节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头痛(hedache)

——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大部分无特殊意

义,但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头痛,可能是某些

器官器质性病变的一个症状,应及时诊治。

40

【病因】常见的有:

一、颅内病变:

①感染性疾病: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②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等;

③脑肿瘤、颅内白血病浸润等

④颅脑外伤:

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等;

⑤偏头痛,头痛型癫痫病等。

41

二、颅外病变

①颈椎病

②三叉神经痛

③眼、耳、鼻、牙病等

三、全身性疾病

各种急慢性感染、高血压、中毒、尿毒症、

红斑狼疮等。

四、神经官能症

42

【临床表现】

1、急性头痛见于发热、颅内出血、高血压脑病、脑膜炎、急性青光眼等;

2、慢性头痛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高血压病,副鼻窦炎、青光眼或屈光不正等;

3、一侧颞部疼痛见于偏头痛、青光眼、颞动脉炎等;

4、弥漫性疼痛见于颅内高压、高血压病及全身或颅内感染等。

43

5、剧烈疼痛见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炎刺激症;

6、搏动性头痛常见于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

7、有规律的早晨头痛多为鼻窦炎或颅压高,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有关。

8、头痛伴有剧烈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

头痛伴有眩晕见于小脑肿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伴有视力障碍见于青光眼、脑瘤;

头痛伴有发热见于感染。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