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7885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基本规定

1、基本规定

(1)设计

1)抹灰工程应有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承担抹灰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2)材料

1)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数量进行验收。

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2)进场后需要进行复验的材料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

3)现场配制的砂浆、胶粘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不同品种、不问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施工

1)在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工序交接’’检验。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过程质量管巡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5)施工完成验收前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

6)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质量要求

清水砌体勾缝应横平竖直,交接处应平顺,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压实抹平,无暗缝、漏勾缝、外裂等。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完成,并通过审核、批准实施。

(2)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已签订完成。

2、材料要求

(1)水泥

宜采用32.5级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应选择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

水泥进厂需对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

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

(2)砂子

宜采用细砂,使用前应过筛。

(3)磨细生石灰粉

不含杂质和颗粒,使用前7d用水将其闷透。

(4)石灰膏

使用时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杂质,熟化时间不少于30d。

(5)颜料

应采用矿物质颜料,使用时按设计要求和工程用星,与水泥一次性拌均匀,计量配比准确,应做好样板(块),过筛装袋,保存时避免潮湿。

3、主要机具

(1)砂浆搅拌机:

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选择强制式水泥砂浆搅拌机或利用小型鼓筒混凝土搅拌机等。

(2)手推车:

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窄式卧斗、翻斗式或普通式手推车。

手推车车轮宜采用胶充轮或充气胶胎轮,不宜采用硬质轮手推车。

(3)操作工具:

铁锹、铁板、灰槽、锤子、扁凿子(开口凿)、尖头钢钻子、瓦刀、托灰板、小铁桶、筛子、粉线袋、施工小线、长溜子、短溜子、喷壶、苕帚、毛刷等。

4、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已经过相关单位(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已验收。

(2)施工用脚手架(或吊篮、或桥式架)已搭设完成,做好防护,已验收合格。

(3)所使用材料(如颜料等)已准备充分。

(4)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

(5)门窗口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并已采取保护。

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门窗口与墙间缝隙应用砂浆堵严。

(三)材料和质量要点

1、材料关键要求

(1)水泥:

进场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砂:

质地洁净,含泥量小于3%。

(3)颜料:

应选用耐碱、耐光的矿物性颜料。

2、技术关键要求

(1)横竖缝交接处应平顺、深浅一致、无丢缝,水平缝、立缝应横平竖直。

(2)勾缝前应拉通线检查砖缝顺直情况,窄缝、瞎缝应按线进行开缝处理。

(3)每段墙缝勾好后应及时清扫地面,以免时间过长灰浆过硬,难以清除造成污染。

3、质量关键要求

(1)门窗口四周塞灰不严、表面开裂:

施工时要认真将灰缝塞满压实,最好设技术熟练人员做此项工作。

(2)横竖缝接搓不齐:

操作时认真将缝搓接好,并反复勾压,勾完后要认真将缝清理于净,然后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缝子深浅不一致:

施工时划缝是关键,要认真将缝划致深浅一致,切不可敷衍了事。

(4)窄缝、瞎缝:

勾缝前要认真检查,施工前要将窄缝、瞎缝进行开缝处理,不得遗漏。

(5)缝子漏勾:

一段作业面完成后,要认真检查有无漏勾,尤其注意门窗旁侧面,发现漏勾及时补勾。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放线、找规矩→开缝、修补→塞堵门窗口缝及脚手眼等→墙面浇水→勾缝→扫缝→找补漏缝→清理墙面

2、操作工艺.

(1)放线、找规矩

顺墙立缝自上而下吊垂直,并用粉线将垂直线弹在墙上,作为垂直的规矩。

水平缝以同层砖的上下棱为基准拉线,作为水平缝控制的规矩。

(2)开缝、修补

根据所弹控制基准线,凡在线外的棱角,均用开缝凿剔掉(俗称开缝),对剔掉后偏差较大,应用水泥砂浆顺线补齐,然后用原砖研粉与胶粘剂拌合成浆,刷在补好的灰层上,应使颜色与原砖墙一致。

(3)塞堵门窗口缝及脚手眼等

勾缝前,将门窗台残缺的砖补砌好,然后用1:

3水泥砂浆将门窗框四周与墙之间的缝隙堵严塞实、抹乎,应深浅一致。

门窗框缝隙添塞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堵脚手眼时需先将眼内残留砂浆及灰尘等清理干净,后洒水润湿,用同墙颜色一致的原砖补砌堵严。

(4)墙面浇水

首先将污染墙面的灰浆及污物清刷干净,然后浇水冲洗湿润。

(5)勾缝

勾缝砂浆配制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要求,并且不宜拌制太稀。

勾缝顺序应由上而下,先勾水平缝,然后勾立缝。

勾平缝时应使用长溜子,操作时左手托灰板,右手执溜子,将拖灰板顶在要勾动托灰板,勾完一段,用溜子在缝内左右推拉移动,勾缝溜子要保持立面垂直,将缝内砂浆赶平压实、压光,深浅一致。

勾立缝时用短溜子,左手将托灰极端平,仓于拿小溜子将灰板上的砂浆用力压下(压在砂浆前沿),然后左手将拖灰板扬起,右手将小溜子向前上方用力推起(动作要迅速),将砂浆叼起勾人主缝,这样可避免污染墙面。

然后使溜子在缝中上下推动,将砂浆压实在缝中。

勾缝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可控制在4~5mm为宜。

(6)扫缝

每一操作段勾缝完成后,用扫帚顺缝清扫,先扫平缝,后扫立缝,并不断抖弹扫帚上的砂浆,减少墙面污染。

(7)找补漏缝

扫缝完成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有无漏勾的墙缝,尤其检查易忽略,挡视线和不易操作的地方,发现漏勾的缝及时补勾。

(8)清扫墙面

勾缝工作全部完成后,应将墙面全面消扫,对施工中污染墙面的残留灰痕应用力扫净,如难以扫掉时用毛刷蘸水轻刷,然后仔细将灰痕擦洗掉,使墙面干净整治。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清水砌体勾缝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

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要求:

水泥复试取样时应出相关单位进行见证取样,并签字认可。

拌制砂浆配合比计量时,应使用量具,不得采用经验估量法,计量配合比工作应设专人负责。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和施工记录。

(2)清水砌体勾缝应无漏勾,勾缝材料应粘结牢固,无开裂。

检验要求:

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坚持工序检查制度,要作好施工记录。

检验方法:

观察。

2、一般项目

(1)清水砌体勾缝应横平竖直,交接处应平顺,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压实抹平。

检验要求:

参加勾缝的操作人员必须是合格的熟练技工人员,非技工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检查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

(2)灰缝应颜色一致,砌体表面应洁净。

检验要求:

勾缝使用的水泥、颜料应是同一品种、同一批量、同一颜色的产品。

并一次备足,集中存放,并避免受潮。

勾缝完成后要认真清扫墙面。

检查方法:

观察。

(六)成品保护

(1)施工时严禁自上步架或窗口处向灰槽内倒灰,以免溅脏墙面,勾缝时溅落到墙面的砂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2)当采用高架提升机运料时,应将周围墙面围挡,防止砂浆、灰尘污染墙面。

(3)勾缝时应将木门窗框加以保护,门窗框的保护膜不得撕掉。

(4)拆架子时不得抛掷,以免碰损墙面,翻脚手板时应先将上面的灰浆和杂物清理干净。

(七)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用外脚手架搭设必须满足设计及安全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脚手架的荷栽不得超过270kg/m²。

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2)施工操作人员要熟知砌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操作。

(3)砌筑、勾缝、检查大角垂直度及清扫墙面等作业严禁站在墙身上进行,不得用砖跺或灰斗搭设临时脚手架。

(4)在高处砍砖时,应注意下方是否有人,不得向墙外砍砖。

下班时应将脚手板及墙上的碎砖、砂浆清扫干净。

(5)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必须安装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任何人利用运料吊篮、吊盘上下。

(6)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不可擅自拆动,确需拆动应经施工负责人问意由专人拆动。

(7)大风天不得从事筛砂、筛灰工作,现场存放的灰、砂等散装材料些进行苫盖。

(8)施工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9)施工机械不得有滴漏油现象。

(10)清理施工现场时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撒运输,以防造成粉尘污染。

(八)质量记录

1、质量记录

(1)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2)隐蔽工程记录。

(3)检验批检验记录。

(4)分项和单位工程检验记录。

(5)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6)施工现场检查记录。

(7)施工日志。

2、附加说明

(1)按照国家新颁布标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原则,在施工中应实行“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并做好记录。

(2)“主控项目”足对检验批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目,验收必须合格。

(3)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4)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大措施,因此施工过程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过程控制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