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7803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docx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

教育学术月刊2011.1

EDUCATIoNREs】已^RCHMONTHLY

批判性思维培荠昀思考

■李学书

摘要:

批判性思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是信息素养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心理和生理支持;新课程改革为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理念支持:

课程

与教学本身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载体和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

该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新型的"教学文化";注重文本的多层解读,培养参与意识;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

关注心理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教学;教师;学生

作者简介:

李学书,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及比较教育研究(上海

20O234).

知识经济时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时代.因为它

是人类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

要动力.所谓"批判性思维"(cfiticMthinking)是指"为决

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11.大多

数专家认为它包括情感意向和认知技能.闭批判性思维是

学生智能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提出并解决

问题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

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几乎是一片

空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状况并不容乐观.这不利于

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格格不入.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是与非形式逻辑相提并论的一种思潮.

它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与问

题解决并称为思维的两大技能.哪它已经成为21世纪教

育的基础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

蕴藏其中》明确指出:

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

年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

思想意识及能力.自杜威提出"反思性思维"概念以来.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

核心.1996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规定,

"学校教育的重点应是帮助学生掌握每天使用的多种技

能.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在工作中具

有合作精神."圈在我国,对青少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创

造力的开发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发展

的基础.同时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批判性思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社会,生理,心理,道德和审美

各要素完美统一,协调,平衡,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

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社会化人格.『句它要求个体具有思

想开放,独立自主的品质,尊重他人,诚信交往的良好道

德情操.然而,今天的学生承受很大的压力,有经济,家

庭,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方面的.还有难以抗拒的社

会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在面临困

难时.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而是做出了简化问题的缺乏

理性的决定,以至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由于缺乏良好

的思维品质和判断能力,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上升.严重影

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虽然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

题方面,学校和社会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突发恶性

事件总是时有发生,中国上半年几起"杀童"事件和美国

不断的"校园枪声"骇人听闻.因此.当今健全人格的培养

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

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批判性精神

表现出的独立自主,充满自信和尊重他人等特性都是健

全人格形成的基本要素.

(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

我国着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曾指出"思维的

批判性品质.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方面进行调整,校

正的自我意识;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

造性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网所以,批判性思

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

13

教育学术月刊2011.1

础与核心.创造性思维是能引发新的或更好地解决问题

的方法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对所提供的解决问题

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效力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

引发新观点的产生,而批判性思维则检测这些观点的缺

失.这两种思维方式对有效解决问题而言都是必要的.首

先,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迷信书本,标准答案

和权威.在论证过程中批判地接受知识信息,而且,学习

和掌握知识是为了构建新知识体系,从而使知识成为创

新的平台.其次,批判性思维是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前提,

因为创新的原动力在于问题情景.而问题情景的本质是

现状与主体追求的差距.然而,发现这种差距正是通过对

现状的批判性分析.再次.批判性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势的

关键.批判性思维意味着"批判地审视我们的先人之见,

让我们避免自欺欺人和故步自封"阎,也即是强调反省,质

疑自己的思维框架.因此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才成为

可能.另外,批判性思维为甄选评估创新结果提供技术手

段.

f三1批判性思维是信息素养的组成部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

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

存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更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

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

是知识的创生和传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信息高

速公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不只增加了知识创生和

传递的速度,也使知识的良莠不齐,陈词滥调的现象更为

严重.而且,即便互联网能快速地对人们学习,生活和工

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提供无数的答案.但是如果人

们不理解答案的确切意蕴.无数的答案只会是一种沉重

的负担.缺乏足够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就会真正地被信息

时代浩如烟海般的知识所淹没.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意

味着每个个体(人)对信息活动必须具有积极的态度以及

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判断,传播等方面的能力.[91对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能增强学生对信息的选

择,消化,解读和评价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形形色色的信

息的辨别与区分能力,使他们能够增强对新时代的适应

性,抵制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以课

程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主要手段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

训练的主流方式,将批判性思维结合到课程中是素质教

育不断发展的动力.实践证明,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内容

与课程知识的融合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可行的,

有效的.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提

供了心理和生理支持

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在生理上,一tl,理上和社会性等

方面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已经理性化.求知欲

强,对新奇,具有刺激性的事物怀有热情,对未来既憧憬

又忧虑,不轻易相信他人,总是爱挑剔,希望自己的观点

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林崇德等的研究成果表明,高中

14

学生的辩证思维已日趋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的思维特点

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

得到高度发展.㈣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思维已从

"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了辩证思维,掌握了

人生观,世界观等普遍性的概念,有了很多的社会经验,

能够根据一定价值观判断善恶,公私,美丑,荣辱.另外,

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

深刻的发展.批判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都有了很大发展,

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意志的坚强性

与行动的自觉性也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

敢说敢干.因此,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时

所具有的能力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为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了

理念支持

新课程秉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倡导

自主创新,不畏艰辛,敢为人先,勇于负责,热情自信的精

神,倡导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力图最大限度地体现

对学习主体的人文关怀,并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

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受到关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

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这就需要对课程教学重新

审视.有学者认为,"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应是师生之间

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

往活动".f11】它借助于特殊的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通过

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学生,课程与环境不断

"精神能力"交换,彰显师生生命价值.交往的内容是经过

选择,净化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在交往的过程中,师生双

方是具有特点的社会角色,担负不同社会期望的主体.师

生交往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以课程

教材这一文化中介进行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促使学生健

全人格形成.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和教学中培养的可能性就凸显出来

(三)课程本身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

载体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材既是知识和精神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

究新知,获得思维发展的媒介,一套好教材能很好反映教

育教学观念.同时也表征着课程改革的理念.民主是课程

的应有意蕴和重要特征,体现在其人文性,趣味性,实践

性,探究性,弹性和评价性中.新的课程与教材充分重视

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采取功能,结构,话题,模块及

活动相结合的途径,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系统:

多种

媒体配合,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使教材具有弹性.启发

学生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发

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

生的未来,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等.新课程合作

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法,以英语课程为例,我国现行《普通

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

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

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㈣这样就为

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批判性

思维培养.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涉及人的深层次的心理

层面,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

创造的过程".【3J促进批判性思维活动,将模糊思想转化

成清晰概念,从而促进理解的建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情.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而

且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人手来探讨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f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新型的"教学文化"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教师在观念上必须

符合批判性思维的要求.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

导,除了知识结构和人格素养上的要求外.也应该提倡批

判的教学态度,有批判意识的教师才谈得上培养批判性

思维的学生.其次,师生共同努力创设一个新型的"教学

文化".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

师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问题在于教师应当形

塑怎样一种"教学文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

教学文化".这种文化环境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这当然不利于批

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设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

式——"思维性教学文化"㈣.在这种文化中,不是要求学

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反思,迫使

他们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为此,教师首先须

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进行

主动地思考,质疑.其次,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

环境,要充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能进行独立的分析判

断,不盲从别人的观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机

会与空间,设计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主体

性,真实的交际性,真诚的合作性,还要有生活性.

(二)注重文本的多元解读,培养主体意识

在多元化的今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多元是正

常现象.一千个读者能从一个哈姆雷特中读出一千个哈

姆雷特,一个班级的学生从一篇课文中极可能获得不同,

甚至针锋相对的结论也不足为奇.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从

文本中提炼一个"中心思想",强迫学生接受,这样做的后

果就是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也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审美

体验.多元解读是新形势下教学策略构建的重要组成因

素,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素质教

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使学生品尝到个性

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

他们的生命活力,使他们自信,自主,增强自我效能感;另

方面,社会正在走向民主和自由,宽容与合作成为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必备品质.批判性思维本质是对自

己的思维过程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

力品质.教学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理解,宽容的意识和良

好的思维品质,这也是渗透到学科当中责无旁贷的任务,

使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理解他人,肯定自我,尊重

不同的观点.同时,使他们能够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自

觉地控制和调节思维活动.对自己的思维课题,思维过程

和结果作必要的,及时的调整和修改㈣.

(三)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

评价是通过对话获取反馈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有

效监控并做出准确导向的必要手段.它应该以促进人的

整体发展为目的.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评价功能要重在

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实践告

诉我们,科学的,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和教育作用,树

立自信,体验成功,从而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评价过

程应该注重诊断,激励,发展,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激发

个体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记录主体的成

长.教师应该通过主体与客体,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

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教学中要关注个体

成长的独特性和潜在性.教师要善于发现个体发展的可

能性,发现个体的"多元成功",不断引领个体超越自我.

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根据每次讨论时学生发

言的次数,完成任务的质量及口头回答,书面作业进行综

合评估,从基础知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能力等多

角度考查,重视对学生认识过程,情感,动机,人格,价值

观等非量化因素的评价.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评价

过程与教学过程统~起来.不要随意定论学生观点的对

错,而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解释,分析,评估,推理,判

断和自我调节上,以不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心理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实践证明.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能促使批判性思

维品质的优化.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以下素养的培

养:

首先,要求学生谦虚,要实事求是,看到自己的优势的

同时.承认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教会学生识别种种谬

误.提高同谬误作斗争的本领.㈣其次,敢于探索求异,求

变,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

种不依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测定学

生智慧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第三,要有良好的

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是创造的动机,必须使学生具有自觉

克服消极心境和丰富的情感,控制不良激情的能力,使其

对创造充满热情并稳定持久.为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

非常重要的任务,它是创造冲动的源泉,有了这种情感.

个体才能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为自己的需要,并不辞辛劳

地投身于创造实践.第四,崇尚理性,会移情性理解,求同

存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观念.做出合理推断

并勇敢地坚持这样的推断,试图通过说理让别人接受,但

也要容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存在,达到共同促进和共

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纠正"唯专业教育"的片面性,避免

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以及忽略批判性思维的培

养.要基于知识和技能并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加强批判

性思维的培养,又以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来促进学生知识

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及态度的养成,达到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共同实现.

(下转第43页)

】5

大学生受教育权利救济体系的法治化建构

制度设计,体系建构过程中首要问题在于实现程序正义.

但是,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仍然缺乏

对这一原则的贯彻落实.笔者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行政程序法》,用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利救

济程序正义的最终实现.

三,思考与建议

建构大学生受教育权利救济体系,维护大学生合法

权利,是更好地贯彻落实公民受教育权宪法精神的体现.

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表征,也是我国教育界学仁

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这里.笔者提出健全我国大

学生受教育权利救济体系的几点意见,供教育界学仁们

探讨.

1.建立校内调解制度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后.根据自愿原则.

由第三方从中劝解,说和,从而有利于争议双方在良好的

气氛中使争议得到解决的活动.第三方应当是由教育行

政部门工作人员,校方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调解委员

会.调解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双方自愿原则.调解成功后达

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可由受到校方侵害权利的大学生

提出行政申诉.

2.建立听证制度

听证的内涵即"听取对方意见".其法理渊源是英国

普通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和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授权,使得本不是行政

机关,不享有行政执法权的高等学校成为授权行政主体.

高等学校与学生的部分法律关系成为准行政关系.因此,

听证制度在高校管理中的引人也就顺理成章.从操作层

面上看,学校做出处分决定前通过增设听证环节,给予学

生陈述和申辩的机会比在学校做出决定后通过学校学生

申诉处理委员会,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其维权效果更

好.听证程序可参照《行政许可法》或者《行政处罚法》中

规定的听证程序进行.如

(1)高校告知学生有申请听证权

利;

(2)受教育权利受影响的学生提出申请,或者高校由

于特定情形自行启动听证;(3)受理审查;(4)组织听证

会;(5)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是学校做出处分决定

的唯一依据翻.

3.建立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制度是指根据教育法律规定.通过设立教

育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系列活

动.教育仲裁委员会应当由教育学专家,法律专家,教育

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校方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运作程序

简单概述为:

申请,受理,举证辩论,裁决.教育仲裁应作

为教育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能按照及时,有效,公平合

法的原则解决教育纠纷.更好地保障大学生的受教育权

利.

建构大学生受教育权利救济体系有利于维护大学

生的合法权益.规范高校管理行为,强化高校教育管理者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审慎态度和程序法治意识.严格

照章办事,以"程序正义"为基本遵循,深刻发现和改进高

校现行管理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促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的健全与完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但更为重

要的是,大学生受教育权利救济体系的法治化建构,必将

影响到一代人民主权利意识的养成与法律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学会.高教教学与管理实践研究『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NI.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9,(7).

[4]郑良信.教育法学通论【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

[5】胡建淼.行政法学[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2).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上接第15页)

参考文献

[1]RoberH.Ennis.CriticalThinking:

AStreamlinedConception

田.TeachingPhilosophy,1999,

(1):

22—25

【2】PeterA.Facione.CriticalThinking:

AStatementofExpert

ConsensusforPIIIp0sesofEducationalAssessmentandInstruction[R].

CaliforniaAcademicPress,1990.2.

【3】邹从清.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叫.太原理工大学,

2003,

(1):

67-69.

[4]UNESCO.教育——财富隐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部中文科,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34.

【5】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戢守志等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l999:

123.

[6]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叨.中国高

教研究,2004(1o1:

1-2.

【7】【lO】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6:

23l.345.

【8]M?

尼尔?

布朗,斯图尔特?

M?

基利.走出思维的误区【M】-jE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432.

[9】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叨.电化教育研

究,2002,(11):

7—10.

【ll】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

究.2002.(9):

45.

『121~P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

语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13]Madiggan.Writing鹊aMeans,NotanEnd[J1.CoHege

ScienceTeaching,1987,(16):

291.

[14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L玎.全球教育展望,2002,

(1):

24.

【l5】中学英语双层文本解读模式探究——在英语学科中培养

批判性思维策略们.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5):

8-10.

【16】孔令翠.试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叨.乐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1

(1):

23.

责任编辑:

武杰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