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7003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以色觉为例的Aa不为什么造成色盲呢?

就是基因的显性效应,也就是说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作用、影响或效果。

2、遗传:

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

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

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

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

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

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

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

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

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11、学习:

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12、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

这是一个为期7天的消退过程,每天做3次消退试验,每后一次试验的唾液分泌量都少于前一次的,从而表现出消退。

但是当我们看相邻的两天时,却可以发出每后一天的第一次(甚至第二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总比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多,跟“反弹”似的。

这种反弹现象就是自发恢复。

13、分化:

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14、条件刺激的泛化:

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它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15、效果律:

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或跟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或跟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16、强化:

指这样的一种程序或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17、惩罚:

宽泛地定认为“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解说:

⑴在惩罚事件里,基本的情况是有机体的行为在先,烦恼子的出现在后,而定义里的“结局”一词提示该有机体或朦胧地意识到、或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业与烦恼子的出现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和逻辑上的因果联系。

⑵定义里的“烦恼子”,完全是从主观感受上来理解的。

这就是说,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烦恼子。

⑶烦恼子引起的烦恼有程度差别,体现出惩罚的轻重程度。

⑷烦恼子又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术语,它说的“烦恼”,范围广大,包括从轻度的不悦到重度的苦痛。

18、对象—对象期望:

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19、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

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20、行为—结局期望:

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21命题网络的形成:

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2、视觉意象:

意象就是心理学的表象。

虽然我们的其他感觉器官也都能产生意象,不过视觉意象是最有代表性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只谈视觉意象,并且只用“意象”两个字。

它是你闭上眼睛而浮现出来的形象,心理学有个更加形象的说法,称它为“心画”。

意象也是你心中知识的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23、陈述性知识:

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24、精制:

也称“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25、组织:

把一促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26、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27、模式:

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28、概念:

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

概念不能用错。

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29、序列行为:

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30、合成:

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最后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3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Xi-X

32、测量:

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3、标准分数:

是以平均值X为起点,以标准差S为单位的分数。

34、标准差:

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其含义是“对平均值的标准偏差”,通常缩写为SD或S,标记为σ。

3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

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36、行为指示子: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

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3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

就是说,若不充分把握这些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以色觉为例的Aa不为什么造成色盲呢?

就是基因的显性效应,也就是说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作用、影响或效果。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答: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答: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

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答: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答: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

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

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答: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

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

阶段1: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

阶段2: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

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

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

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

阶段4:

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

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7、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的作用。

答:

巴甫洛夫的局限性在于把经典条件反应的形成、保持和消退完全看成是环境影响的过程,忽视了意识的作用。

而实际上,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即:

反应联结次数、保持、消退、自发恢复、分化、泛化。

8、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答:

当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宜;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

9、强化四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

强化四式的特点为:

(1)固定比率强化。

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强化一次。

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

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就是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

(2)可变比率强化。

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次数与1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控制。

(3)固定时距强化。

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而不论学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

这种强化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一节一节的J形曲线,固定时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

“干好干坏一个样”,“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都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

(4)可变时距强化。

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配强化次数。

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

10、简述尝试—错误的含义。

答:

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尝试难免产生错误;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11、托尔曼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

168

答: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

(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

(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⒓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答:

(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13、替代学习的长处有哪些?

答:

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14、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答:

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与命题相比,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具体为: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

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

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15、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四点形象的描述。

答:

具体可以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16、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答:

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

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

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

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17、对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的产生式进行简要比较。

答: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

模式识别的产生式的特点是条件有多项,行动在实质上只有一项。

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概化过程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

(1)模式识别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型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

(2)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必要条件或先决条件。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关系密切,可两者的学习过程毕竟很不同。

序列行动的学习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18、大一统产生式有哪些优缺点。

答:

合成后的产生式;特别是大一统的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

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

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

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

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

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19、简述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区别与支持。

答:

区别: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因此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观的规程,因此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

(3)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表现为回忆的性质,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识是更加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

(4)甚至测验里的同一题型也可以侧重于考察陈述性的或程序性的知识,考察陈述性知识的题目主要是再认和回忆性的,而侧重于考察程序性知识的题目主要是应用规则的。

相互支持:

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也是相互支持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知识时,通常需要陈述性知识来引导的,陈述性知识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反之程序性知识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设法看一看、做一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应的陈述性知识。

  从用的一面讲,在使用程序性知识时,往往需要陈述性知识提供资料或判别准则,而这些具体的陈述性知识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产生式的条件子句里,使得每一个条件子句就蕴涵着一条陈述性知识。

一个产生式有越多的条件子句,则这个行动的认知成分就越重。

另一方面,当有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时,再认真地学习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就容易导致创造发明。

20、正态分布如何表明个体差异。

答:

正态分布如何表明个体差异的:

以平均值为零点,每个人都同自己所属的总体的平均值比较;两人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各自对所属平均值的差异之间的差异;以标准差为单位,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质的表现程度而言,总体中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

21、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原因。

答: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

(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

(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

(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

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22.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答: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

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

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了。

23.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

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

(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

(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B-类内容的教学最典型地体现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才艺的教学与训练中。

因此抓好B-类内容的教学将最能体现一校学生因受学校教育而发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样性。

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是

(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

(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

(3)C-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

24.A、B类教学目标如何处理个体差异?

答:

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

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估计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

  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除个体差异。

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少年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⑴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

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

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⑵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

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

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

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

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

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2、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答: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

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她)知道这不表明该物体不存在了,而表明该物体被藏在了某个地方。

在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意识后,婴儿可以减少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而逐渐利用起表象,这使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感知运动阶段也就结束了。

(2)前运算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头脑可以运作,但运作还不可逆。

典型地表现为延迟模仿,指当被模仿的对象不在时模仿该对象。

此阶段的儿童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比如舞动双臂学飞鸟、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排几张凳子“开火车”、抱个布娃娃学习做妈妈,而在现代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也正因为具有延迟模仿的能力,所以此阶段的儿童对很多事情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背着“大人”而“偷偷地”做,结果“闯祸”了。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能够守恒后,出现了新的认知进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但过了母语的口语交流关,而且可以系统地学习书面语和其他符号表征系统,这典型地表现为他们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数学。

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又反过来促进儿童不但能更形象地而且能更有逻辑地表征世界。

只是之所以叫“具体(的)”运算阶段,是因为儿童在逻辑地表征世界时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不能或不善于单纯根据规则或语词的含义作抽象的推理,比如初学算术时会掰手指来计算、难以理解大尺度的时间与距离单位、难以判断复杂情节里的“好人”和“坏人”等等,而当具体情景的变化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能够估计的范围时又会变得不守恒。

比如两个同样大小的面团,当其中的一个被搓成长条时,儿童可以守恒地认为两个面团的包含物一样多。

但是当长条面团被搓拉得更长更细时,儿童又会认为此时的这个面团包含的面“少”了,这又暂时退回到只注意细的一面,而忽视长的一面的不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之所以有时会退回到不守恒的状态,是因为他们不能完全从形式上考虑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这是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一是皮亚杰独立于学校的教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

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去拔苗助长;二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发教师去思考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

这样的思考是与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论接得上口的。

3、论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

答: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