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D标段施组.docx
《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D标段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D标段施组.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D标段施组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二章施工部署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资源配备计划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六章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章现场消防措施
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二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特殊时段施工措施
第十四章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第十五章协调配合措施
第十六章其他措施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同时结合本工程标段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组织管理和施工,保证本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幸福小区〈一区、二区、三区〉、清江小区)住宅楼、室外附属工程及756小区室外附属、福源小区外道路等工程招标文件;
2、我公司目前的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3、现场踏勘情况和投标答疑回复;
4、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5、本方案仅适用于本工程施工。
第三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城
本工程计划工期:
9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D标段:
2012年8月,计划竣工日期:
2012年11月。
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和监理共同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D标段:
广旺矿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福源小区外道路工程。
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合格。
资金落实情况:
已落实
第二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组织
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公司将派优秀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并选派公司技术骨干组成现场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作为公司的现场管理者代表公司全权组织本工程的施工生产,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等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组织结构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
程
部
技
术
部
材料设备部
质量安全部
综合办公室
项目财务部
土方施工队
总平施工队
土建施工队
安装施工队
砌筑施工队
辅助施工队
2、项目经理部的人员构成:
项目经理部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部承担该工程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管沟工程、砌筑工程的全过程施工组织。
3、项目经理部的分工职能: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材料设备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按照公司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具体工作。
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分工表
序号
部门名称
分工职能
1
工程部
制定施工计划及实施、劳动力组织、生产调度、预决算及报表。
2
技术部
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技术管理、工艺卡编制、材料取样试验、资料管理
3
质量安全部
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品保护、安全资料整理
4
材料设备部
材料询价、采购、工具管理、劳保用品的购置、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购置与租赁、材料的存放保管
5
财务部
工程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劳务结算
6
综合办公室
现场消防和保卫、后勤管理、文明施工、周边关系协调
(1)工程部
制定施工计划及实施、劳动力组织、生产调度、预决算及报表
(2)技术部
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技术管理、工艺卡编制、材料取样试验、资料管理
(3)质量安全部
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品保护、安全资料整理。
(4)材料设备部
材料询价、采购、工具管理、劳保用品的购置、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购置与租赁、材料的存放保管
(5)财务部工程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劳务结算
(6)综合办公室
现场消防和保卫、后勤管理、文明施工、周边关系协调
第二节任务划分
1、根据该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按施工阶段分别安排一个主体结构、一个水、电、暖安装等专业施工队及一个辅助施工队组成本工程的劳务层。
各专业承包队按分项工程由若干个专业班组组成。
各专业施工队按照项目经理部的计划要求进行施工。
第三节施工部署原则、施工顺序
1、施工部署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劳动力资源状况,在本工程施工中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结构后装修、先室外后室内、先墙面后地面的原则组织施工。
装修施工前应先做样板间,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行立体交叉作业。
2、施工顺序:
基础土方工程→基础砌筑→室内外土方回填→建筑→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消防、暖通系统同时进行→门窗制作安装→油漆涂料→零星工程。
3、施工阶段划分:
本工程拟分六个阶段组织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基础阶段、主体结构阶段、装饰到安装阶段、总平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4、总体施工安排:
在基础阶段施工时,即开始进行预制构件的加工制作;在主体结构进行的同时,安装工程及时配合预埋,待主体结构进行完成后,即开始进行内墙粉刷的刮槽,并逐步展开门窗的加工制作、安装工程的准备,以加快施工进度。
5、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各工序紧凑安排,协调配合加快施工进度。
各种管道的挖土、铺设等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平行搭接进行。
基础工程施工完,安装搭设垂直运输设施。
主体工程封顶后应及时插入屋面保温防水工程及外装饰工程。
同时自下而上进行室内装饰施工,室内装饰施工前,各种电盒、埋件、孔洞应施工完毕。
门窗框扇的安装及油漆涂料的施工应视施工条件及时插入施工。
第四节工程目标
1、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合格。
2、计划工期:
D标段计划工期9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12年8月;
计划竣工日期:
2012年11月。
3、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
4、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资源配备计划
第一节技术准备
1、开工前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学习编制依据一览表所列施工规范的主要条文,熟悉标准图集和经审查的施工图纸,在项目经理部内进行各专业的图纸会审,将问题汇总后为正式图纸会审做准备。
2、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讨论,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各项要求,同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对工程的重要部分组织、编制分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方案和编制施工工艺卡。
3、根据工程需要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工程中所用到的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预算定额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建设文件等,按专业分发到各专业施工班组,主要条文及条款由主任工程师向班组进行交底。
4、仪器仪表:
工程中所用的测量仪器、仪表均应检验、校准,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
5、外加剂、特殊材料、器械订货的准备及培训。
6、与建设单位办理有关技术资料的交接手续,做好定位座标点、水准点的引入及标高、控制点的复核工作。
7、钢筋、木工、铁件翻样,提出成品、半成品及预制构件加工订货单。
第二节资源配备计划
1、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场地的平整,临时水、电管线的敷设及临时设施的搭设按土方开挖、主体施工、安装及装饰施工的要求进行。
2、临时设施的布置:
详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3、机械设备的布置:
砂浆搅拌机、垂直运输机械详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4、临时供排水的管线:
本工程施工用水管道沿施工场地外围埋设,埋设深度500mm。
楼层施工用1"水管随楼层增高,每层留设水龙头以解决楼层施工用水,用水管道铺设途经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棚、钢筋加工场、生活区、办公区等。
5、施工道路:
本工程场地内修建主干道宽度均不小于5m,路面铺150mm厚砂卵石碾平压实然后浇注250mm厚C30砼,现场基坑周围与道路两侧均设明沟排水。
6、施工用电准备:
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照明用电分开分两路布线。
(1)线路截面选择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由配电房分两路布线,每路线分别接入现场施工和照明总配电箱。
施工总配电箱内分出4路线,分别接入施工二级配电箱,供不同部位施工使用,施工总用电量约为420kW,配电房进总配电箱电导线截面为YJV-(3×240+2×120mm2),总配电箱进每个二级配电箱导线截面均为为YJV-(3×120+2×70mm2)铝芯橡皮电缆线,施工用电电缆均沿基坑周围埋地敷设,生活用电总用电量为30KW,由配电房接入照明总配电箱导线截面为YJV-(3×35+2×16mm2),照明总配电箱接入其他照明二级箱线路采用BV-(3×6+2×4mm2),由照明二级配电箱接入开关箱导线采用BV-(2×1.5mm2)。
(2)总配电盘设漏电保护器、断路器、接地保护,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分开,用电时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原则。
(3)临时用电线路沿工程施工外围架设一周,在施工机械、生活区、办公区等处留设施工用电配电盘。
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7、施工用水准备
(1)现场施工用水量:
满足施工需求;
(2)现场施工生活用水量:
满足需求;
(3)消防用水:
室内消防用水量为q=5L/s,室外消防用水量按q=20L/s;
(4)施工主供水管直径d=100mm。
8、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准备
(1)基础施工前与准备好砼搅拌设备及人员配置,砂浆搅拌站应设专人负责;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和就位,垂直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钢筋对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成型机、木工机械,其他小型机具应配套齐全。
(2)周转材料及建筑材料应根据施工计划有组织的进场和订购,按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堆放。
9、加工、定货计划(材料、半成品、成品、机具、模板)。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及工程量,以经济实用的原则,对主要的材料作如下选择,具体详见工程量清单。
(1)各阶段施工半月前,现场材料组,尤其是采购人员需与甲方一起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进行运作,确保工程质量。
一旦出现短缺,应立即另找第二家或第三家,如还有困难时可与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联系,启动多年来形成的多渠道物资供应网络。
(2)本工程工地场地内设置砂石堆场,水泥库房,其储量基本能满足工程用料,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粗砂及砾石在当地购买,水泥在就近大型水泥厂购买。
(3)现场材料、半成品的贮备量应比实际需用量多一些。
10、各阶段劳动力安排计划
详见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临时设施平面布置的原则
1、经济适用、科学、合理方便的原则。
2、保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供应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运输,在平面交通上尽量避免各单位相互干扰。
3、建筑材料堆放应尽可能布置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或使用范围内,并分区分类堆放,不得堵塞施工现场道路。
4、充分考虑各施工阶段的需要,不同阶段总平面布置时,除办公室、民工宿舍、食堂、厕所、材料库房等相对固定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外,其余临设部分随各施工阶段需要进行调整。
5、根据垂直运输材料工程量的大小及高度,选择安装合适的塔吊、功率、最大起重量均要正确使用。
6、满足防火和生产安全的要求,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及消防水泵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7、保护好现场周边设施。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条件,在满足施工,保证安全、现场文明的条件下,对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如下:
1、垂直运输机械:
分为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和维护结构装修阶段两阶段布置。
2、施工道路
为保证场内施工畅通为原则设置施工道路,施工现场修建一条4.5米宽施工道路,保证场内钢筋、水泥、砂石、砼等运输。
3、砼、砂浆供应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砼和砂浆均采用现场自拌,在施工现场设砼、砂浆搅拌站。
4、钢筋加工
钢筋为场内加工,钢筋加工房设于场地范围之内适当位置,以便钢筋原材、模板、砼的运输下料及成品钢筋的吊运到位。
5、材料堆场
所有周转材料及其它原材料等均按规划平面有序堆放在垂直运输机械旁的空地上,材料堆放场地应进行平整、压实,排水畅通。
6、临时设施用房
现场设置办公室、食堂、管理人员及职工住宅、零星材料库房、厕所、浴室等必备设施。
7、现场排水、排污
基槽内抽出的地下水及现场雨水经沉沙池后排入业主指定雨水系统;生产污水需经沉淀池三级沉淀后方可排入指定的雨水管道;生活污水首先排入厕所化粪池,沉淀后再排入指定的市政排污系统。
8、施工围墙及入口
开工后,修建本工程施工围墙及大门。
用于大宗材料的运输,便于人员的进出及工地安全管理。
9、本工程施工平面布置按详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第5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建筑工程
一、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1、大面积的建筑区域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
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
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当场区长、宽大于100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三)、矩形网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四)、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m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
五)、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
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基坑边壁上做出高程标记。
作为独立基础施工的依据。
六)、结构施工测量
(1)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二、土方开挖
(一)土方开挖
1、基坑开挖必须与基坑支护和降水的方案实施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土方开挖的前提条件是挖方区域处于无水状态,考虑到基坑支护做到万无一失是开挖顺利进行的保障,考虑到基坑降水是整个开挖乃至基础施工全过程的核心。
2、土方开挖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沙袋、木桩、竹片板等排险材料,以备基坑开挖时出现紧急情况之需。
3、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挖相配合,开挖顺序按先四周并设置排水沟、后中间挖方区域、运土汽车位于未挖中间部分,后退挖掘,挖土深度约在2.2M范围内。
第一次开挖即在围护桩外侧2米左右及表面自然土以下深约2.5M范围内分层分段放坡开挖,建施工便道。
第二、三次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2.0M左右。
第四次开挖由大型挖掘机挖至坑底以上0.3米处,人工配合进行,其中下翻承台及地梁小挖机开挖,要求紧密配合及时把土喂给大挖机运走,局部塔吊装运。
第四次开挖时挖机须垫路基箱,装卸车辆改为小型车辆。
基坑开挖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降水系统和监测系统,严禁碰撞、挤压、拖动工程桩。
4、对面积较大的基坑,土方宜采用分区、对称开挖和分区分块排水的施工方法,应充分重视控制基坑变形,尽量加快支撑施工进程,减少基坑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
5、除支护设计允许外,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坡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排水沟、工程桩、围护墙和护壁。
(二)、弃土方
弃运土方由挖掘机直接装至自卸车中,然后倒至业主指定的倒场,不能随处倾倒,污染环境。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1、根据工程特性、施工工法以及地下水分层分布等多种因素,本工程降水目的为:
1.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的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
1.2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
1.3提高边坡稳定性,防止土层纵向滑坡;
2、成井深度的确定:
成井深度必须根据降水要求、含水层性质、埋藏深度与透水能力综合考虑,一般以大于基坑底面深度2~4m为宜。
当基础降水时间长和粉细砂较厚时,应充分考虑沉淀物对井深的影响,井深可以适当加深2~3m。
3、我单位提前做好“三通一平”,满足设备进、出场,备好泥浆,配齐滤料、管材、抽水设备及排水系统及时到位。
4、钻机就位前将场地平整夯实及铺垫,防止钻机不均匀下沉;开钻前采取人工开井口,采用反循环钻机,钻机就位时要平稳牢固,勾头、磨盘、孔位三对中,对中误差≤5cm。
5、套管垂直钻进,垂直度控制在1%内,孔身圆正,钻进过程中对水位、涌砂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钻至设计深度后,请甲方工程师验收,并填写相关原始记录。
6、当钻孔至设计孔深后为防止泥浆沉淀和井孔坍塌,应及时清孔换浆。
置换的泥浆含砂量不大于5%,孔底沉碴厚度不大于50cm。
7、钢管安装前采用导向器进行探孔,管底部抛填 50cm厚的砾石封底,井管上端口应高出地面至少 50cm。
8、填料前应采用适当的材料封闭井管上部管口,稀释孔内泥浆。
填料时井管必须居中,采用循环水填料法。
滤料采用10~30 cm粒径砂,用铁锨均匀对称的抛撒在井管四周,填料至距地面 0.5m范围,上面改才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50m。
9、填料完成后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联合洗井。
井内的沉碴厚度不得超过20cm。
10、每个滤水管井单独使用一台潜水泵,将潜水泵放至距管底 1.0m高的地方,管口封闭,抽水十天后通过观察井测量降水漏斗的水位是否符合施工降水的要求,再决定可否进行土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断续降水,使水位始终在暴露土层以下不少于 0.5m。
降水井中所抽出的水经沉淀处理后可用于砼养护、机料具清洗等,多余的就近纳入市政排水系统无公害排放。
降水周期直到主体结构完成。
预留卸压井须到结构覆土回填结束后方可封井。
11、钻井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后,继续向下钻进 0.5m,用大泵量冲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比重接近 1.05后,投入滤料,不少于设计量的 95%,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 3~5米,改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 50m。
12、由于降水管井水分布集中,连续钻进,应及时进行洗井,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13、每个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竣工后,均单独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降水检验;全部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经过降水检验后,尚应做好降水检测及设施维护。
14、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 3次,并应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电压、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15、抽水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16、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设施,防止渗漏。
17、应准备备用电源,当发生停电时保持正常降水。
技术负责人:
(签字)
三、换填夹砂石
(一)夹砂换填施工原则:
砂和砂石地基是采用砂、鹅卵石和泥土的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实力,减少变形量,同时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
由于砂颗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细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冻结的影响;能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陷;用机械或人工都可使地基密实,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等特点。
适于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