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6143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docx

动模板图设计说明书资料

广西科技大学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动模板)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刘淮

学生学号:

20150140702

指导教师:

邓丽

专业班级:

机械Z135班

专业方向:

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二零一六年六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动模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生产纲领:

5000件/年

三、上交材料

1.手绘制零件图1张

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2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4天,零件图的绘制;

4.第5-~9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5.第10~12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6.第13~14天,答辩。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Ⅰ

序言………………………………………..…………………….……..………...1

1零件分析…….………………………………………………………………….....2

1.1零件的生产类型及生产纲领…….…………………………………..........…2

1.2零件的作用…….………………………………………………………..…2

1.3零件的工艺分析….………………………………………………..………..2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

2.1基面的选择………….……………………………………………..…………5

2.2制订工艺路线….……….….……………….…………………………..………7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

3.1刀具的选择………….……………………………………………..…………5

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7

4总结………………………..…………………………………………………..…44

参考文献…………………………………………………………...…………….…45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次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基础课程知识以及充分了解专业学科知识,如运用软件绘制零件图、毛坯图,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定制等。

同时通过设计让我们学会查询各种专业相关资料,有助于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总的来说,就是要让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并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的内容是制订动模板加工工艺规程。

通过分析动模板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总结其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实践经验少、资料缺乏,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1零件分析

1.1零件的生产类型及生产纲领

设计时给定年生产量为5000件/年,由于零件尺寸较大,故为大批生产。

1.2零件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给定的零件是动模板,该零件的功用是连接和支撑。

工人操纵手柄即可使操纵杆获得不同的转动位置,从而使机床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转动。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来看,该零件结构较复杂,其主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有:

高度300mm一个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高110mm长宽均为64mm的凸台端面,倒角半径为R15;长度为255mm,宽度为146mm深度为534的通孔,圆角半径为R20,表面粗糙度Ra为3.2;凹槽中有4-Φ24均匀分布的孔;底面中心孔Φ100、32个M10深45的孔、6个M30深45的孔、6个M16深45的孔;中心阶梯孔总高度为34mm,Φ128mm孔的高度为16mm,Φ92

mm孔内表面,尺寸公差等级为IT6~IT7级,表面粗糙度Ra为1.6;4-Φ80

mm中心距为390mm均匀分布的孔,要求尺寸公差为IT6~IT7级;凸台孔Φ20内表面粗糙度Ra为3.2;300mm方向两个Φ30深76的孔;长度255mm宽度146mm的圆弧半径为R20的型孔,要求其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其余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可以先加工端面,然后加工孔。

这样子对于后续的加工,其精度要求更加容易得到保证。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基面的选择

2.1.1选择定位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原则,又由于工件的底面有很多孔,所以可以采取“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即右端面两个对称的Φ80的孔的中心线和工件的右端面为定位精基准,定位元件为“一面两销”,一个Φ80mm的圆柱销和一个用于孔为Φ80mm的菱形销。

(2)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应保证各加工表面余量均匀、足够。

由于已选定端面和B面两孔为定位精基准,因此可以选择铸件不加工的左端面表面和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

2.1.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的是基准的重合问题。

当设计与工序的基准不重合时,因该进行尺寸换算。

2.2制订工艺路线

生产为大批量生产,故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1:

铸造;

工序2:

粗铣B端面;

工序3:

粗铣、半精铣左端面槽;

工序4:

以左端面槽为基准,粗镗、半精镗、精镗4-Φ80孔;

工序5:

粗镗Φ100mm;

工序6:

粗镗Φ128mm孔,粗镗→半精镗→精镗Φ92mm的通孔;

工序7:

以Φ80mm孔为基准,铣方孔上下左右面,铣下底面,铣R20圆角;

工序8:

钻C端面Φ30深76mm的孔;

工序9:

钻4-Φ24mm孔;

工序10:

钻→扩→铰Φ20mm;

工序11:

钻B端面孔6-Φ13.5mm并攻6-M16螺纹、钻4-Φ22.5mm(前面已加工两个)孔并攻6-M30螺纹、钻32-Φ8.5mm的孔并攻32-M10螺纹;

工序12:

去毛刺;

工序13:

终检;

工序14:

入库。

3工序设计

3.1选择加工与工艺设备

(1)选择机床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工序1:

铸造;砂型铸件毛坯,采用砂型机器造型,两分模面,不用选用机床;

工序2:

粗铣B端面,粗铣零件的左右端面。

粗加工精度要求不高,选用X53T铣床;

工序3:

粗铣、半精铣左端面槽;选用X53T铣床;

工序4:

由于4-Ф80mm孔精度较高,且长度比较大,因此我们选用T616镗床;

工序05:

粗镗Φ100mm、粗镗Φ128mm孔,粗镗→半精镗→精镗Φ92mm的通孔选用T616镗床;

工序06:

以Φ80mm孔为基准,铣方孔上下左右面,铣R20圆角,用XK7132数控铣床加工;

工序7:

钻C端面Φ30深76mm的孔,选用Z35摇臂钻床;

工序8:

钻4-Φ24mm孔,选用Z35摇臂钻床;

工序9:

钻→扩→铰Φ20mm,选用Z35摇臂钻床;

工序10:

钻B端面孔6-Φ13.5mm并攻6-M16螺纹、钻4-Φ22.5mm(前面已加工两个)孔并攻6-M30螺纹、钻32-Φ8.5mm的孔并攻32-M10螺纹采用jcs-018A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去毛刺、检验尺寸,在钳工台加工。

(2)选用夹具

所有的工序都采用专用夹具

(3)选择刀具

①在X5T立式铣床、XK7132数控铣床采用硬质合金端铣刀Y15

②在立式钻床上机加工的刀具选用Ф18.5mm麻花钻,Ф19.5.5mm扩刀,Ф30mm锥柄机用铰刀;

③在JCS-018A数控加工中心上的钻到刀Ф13.5mm麻花钻Ф22.5mm麻花钻,Ф8.5.5mm麻花钻,M10,M16、M30的攻丝。

(4)选择量具

量具为游标卡尺,量具为千分尺。

3.2确定工序尺寸

根据各原始资料及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采用计算与查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中间工序公差按经济精度选定,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动模板”零件材料为ZG35,成产类型为大批量

(1)确定平面的加工余量

①零件的下端面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应以4-Ф80mm孔的下圆面为基准进行粗铣后半精铣,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选择Y15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铣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②左槽面端面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应以零件的上端面表面为基准进行粗铣后进行半精铣,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选择Y15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铣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③方孔内表面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故需要粗铣,半精铣,精铣,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选择Y15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铣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2)确定圆柱面的加工余量

①Ф92孔,表面的粗糙度为Ra1.6,应以Ф80mm孔的中心线基准,进行粗镗后半精铣,精镗,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选择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镗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②4-Ф80mm内孔,上偏差为+0.030,下偏差为-0,表,且内孔大于Ф30,在毛培铸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孔,所以粗镗后精镗,查下表得出数控机床上的镗刀选用O26-12-ZMAC、Q26-20-ZMAC镗头,粗镗的切削深度为2mm,进给量为0.9mm/r,精镗的切削深度为1,进给量为0.8mm/r

②Ф100mm,表无粗糙度要求,精度要求不高,只需粗镗半精镗即可。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选择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镗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③Ф128mm,需粗镗后半径镗,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选择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3.5可知道粗镗的切削深度为3mm,进给量为0.9mm/r,半精铣的深度为1.7,进给量为0.8mm/r。

③其余孔为钻一步到位,或者需要铰,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Ф17.8mm的高速钢麻花钻钻孔后再扩孔,最后在铰孔。

(3)确定毛培尺寸

有上述加工余量可得

零件毛坯上端面到下端面的总长为:

516mm+3mm+3mm+1.7mm=523.7mm

零件毛坯左端面到右端面的总长为:

300mm+3mm+3mm+1.7mm=307.7mm

Ф80外圆面的直径为:

80mm-3mm-1.7mm=75.3mm

Ф92内孔的直径为:

92mm-2mm-1mm=89mm

Ф100内孔的直径为:

92mm-2mm-1mm=97mm

Ф128内孔的直径为:

128mm-2mm-1mm=125mm

 

4体会与展望

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之后,我们经过了为期2个星期的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制定工艺路线并填写工艺卡片,我设计的零件是动模板,我的零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学优秀品质的过程,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有不怕寂寞的态度,虽然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他追求知识的过程是最让我折服的。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不当做任务来完成,那样孜孜不倦,追求更好的精神是我一生的榜样。

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促进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更优秀,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从中我总结了一下几条:

一、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很多,但是只学不动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于实践,才能更深地了解和学习好知识,以后要多多找机会自己动手去操作,来获得更好的经验。

二、工艺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太有限,知识面太窄,书面知识再多也不行,必须自己动手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到实际的操作,以后还要加强训练和实践来时自己增加经验。

四、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不会就要向同学虚心请教,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最重要是要多向老师请教,老师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法和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明著.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155~163

[2]史全富,王麟著.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3.1~3.24

[3]杨叔子著.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974~1021

[4]李益民著.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62~163

[5]李弘英,赵成志,著.铸造工艺设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5.2,1~20

[6]著艾兴,肖诗人钢著.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44~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