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轴支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5996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撑轴支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支撑轴支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支撑轴支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支撑轴支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支撑轴支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撑轴支座.docx

《支撑轴支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轴支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撑轴支座.docx

支撑轴支座

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支撑轴支座是印染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

印染机通过该零件的安装平面(即零件图上A、B两面及¢90mm孔、¢100mm孔)与印染机和工作轴相连,并圆柱销定位,用螺栓固定,实现与印染机的正确连接。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附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即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A面、B面,2-¢25mm孔,4-¢18mm台阶孔,¢90mm孔、¢100mm孔。

¢90mm孔、¢100mm孔的轴线平行度0.06mm以及¢100mm孔端面与基准面0.05mm的垂直度直接影响支座与轴的接触精度及配合精度。

因此,它们的加工需一次装夹完成加工,同时也可以捎带加工出3-¢6mm及3-¢6.6mm孔。

2-¢25mm孔间距40±0.2,4-¢18mm孔间距90±0.2,175±0.2,以及¢90mm孔、¢100mm孔的轴线至B面的距离120±0.2,影响支座与印染机和工作轴的正确定位,从而影响支座与轴配合的工作质量。

由参考文献【1】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的经济精度及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二、零件的毛坯分析

根据零件的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又由题目可知零件的质量为12.4Kg。

毛坯的铸造方法选择砂型铸造,又由于¢90mm孔、¢100mm孔均需铸出,故还应安放型芯。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还要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由参考文献【1】知,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CT-8~10级,加工余量为MA-G级,故CT取10级,MA取G级。

由参考文献【1】查表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如表2-1所示:

表2-1各加工表面总余量(mm)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数值

说明

B面

20

E

3.0

底面,双侧加工,取下行数据

A面

292

E

4.0

侧面,单侧加工,取上行数据

¢90mm孔

90

G

5.0

¢100mm孔

100

G

5.0

左端面

120

G

3.O

单侧加工,取下行数据

右端面

130

G

3.0

2-¢25mm端面间距

400+0.2

G

3.5

由参考文献【1】查表得到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表2-2所示:

表2-2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mm)

主要面尺寸

零件尺寸

总余量

毛坯尺寸

公差CT

B面

20

3.0

23

10

A面

292

4.0

296

10

¢90mm孔

90

10.0

80

¢100mm孔

100

10.0

100

左端面

42

3.0

45

10

右端面

51

3.0

54

10

 

三、工艺规程设计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

由附图可知,支撑轴支座的B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做基准能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支座“一面两孔”的典型定位方式,各基面的加工也能用它定位,这样使加工工艺路线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此外,B面的面积较大,定位比较稳定,加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第一:

在保证各加工表面均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第二,装入孔的旋转零件与孔内壁由足够的间隙。

此外,还应能保证定位精确,加紧可靠。

最先进行机械加工的表面是精基准B面,这时可有两种夹紧方案实现定位夹紧:

方案一:

用一个圆柱销和削边销限定三个自由度;再以B面的支撑板限定三个自由度,这种方式符合“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

该方案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在加工B面及其上面的各孔及各孔的自动线上采用随行夹具时用。

方案二:

用两根两头带反锥形的心棒插入毛坯孔中并夹紧,粗加工B面时,将心棒置于两头的V形架上限制四个自由度,再以B面本身找正限制一个自由度。

这种“随行心棒”比上述随行夹具简单的多。

又因随行工位少,准备的心棒数量少,因而此种方案是可行的。

3.2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A面:

粗铣—精铣B面:

粗铣—精铣

¢90mm孔:

粗镗—精镗¢100K7mm孔:

粗镗—精镗

台阶孔:

粗铣—精铣2-¢25H7:

钻—扩—铰

3-¢6mm孔:

钻3-¢6.6mm孔:

R17凹面:

锪¢5mm孔:

因¢90mm孔、¢100K7mm孔轴线与A、B面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故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即分别在一次装夹下将两面完成或两孔同时加工出来,以保证其位置精度。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和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将A面、B面及¢90mm孔、¢100K7mm孔的粗加工放前面,精加工放后面。

每一阶段又首先加工面,后加工¢90mm孔、¢100K7mm孔,其它次要表面放在最后加工。

初步拟定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说明

铸造

时效

消除内应力

涂漆

防止生锈

10

粗车B面及侧面

先加工基准面

20

粗铣A面

30

粗铣4个台阶孔

留余量

40

粗镗¢90mm孔,¢100K7mm孔,孔口倒角

留精镗余量

50

钻扩铰2-¢25H7mm孔

60

精铣B面,A面

精加工开始

70

精铣4个台阶孔

80

精镗¢90mm孔,¢100K7mm孔

90

钻3-¢6mm孔,3-¢6.6mm孔

100

检验

110

入库

上述方案虽然遵循了加工工艺路线拟定的一般原则,但是某些工序有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

如粗车B面,因为工件和夹具比较大,在卧式车床上加工时,它们的惯性力较大,平衡较困难;又由于B面不是连续的圆环面,车削中出现断续切削,容易引起工艺系统的振动,故改为铣削加工。

另外,3-¢6mm孔,3-¢6.6mm孔及¢5mm孔尽管是次要表面,但在镗¢90mm孔,¢100K7mm孔时,也可将其加工出来。

这样可以节约一台钻床和一套专用夹具,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时间不长。

修改后的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说明

铸造

时效

消除内应力

涂底漆

防止生锈

10

粗、精铣B面

粗、精铣A面

先加工基准面,

留精铣余量

20

粗、精铣台阶面

留精铣余量

30

粗、精铣¢90mm孔及¢100K7mm孔的左右端面和2-¢25H7mm两孔的内端面

先加工面

40

钻扩铰2-¢25H7mm两孔,锪R17凹面

后加工孔

50

粗、精镗¢90mm孔,孔口倒角,钻

3-¢6mm孔

粗、精镗¢100K7mm孔,孔口倒角,钻3-¢6.6mm孔及¢5mm孔

60

检验

70

入库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采用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

其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

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之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粗精铣B、A基准面。

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采用立铣,选择X62W立式铣床(参考文献【1】表3.1-73)。

选择直径D为¢100mm的C类圆柱形面铣刀(参考文献【1】表4.4-40)、

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台阶面选用X53K立式铣床、莫氏锥柄立铣刀、专用铣夹具、专用检具。

粗精铣¢90mm孔及¢100K7mm孔的内端面和2-¢25H7mm两孔的内端面时,选用X53K立式铣床、端面铣刀、专用夹具及检具。

工序40中钻扩铰2-¢25mm孔,孔口倒角1×45°,选用钻床、锥柄麻花钻、锥柄扩孔复合钻,扩孔时倒角。

选用锥柄机用单刃铰刀、

专用夹具、快换夹头、游标卡尺及塞规。

锪R17凹面时选择直径为¢17mm、带可换导柱锥柄平底锪钻,导柱直径为¢10mm.

粗、精镗¢90mm孔、¢100K7mm采用卧式双面组合镗床,选择镗通孔的镗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钻3-¢6mm孔及钻3-¢6.6mm孔,¢5孔时,选择相应尺寸的锥柄钻头和¢8mm×90°的钻头加工。

3.4加工工序设计

3.4.1工序10B、A面粗、精铣工序设计

由参考文献【1】查平面加工余量,得精加工余量Z精=1.5mm

已知B面总余量为3mm,故粗加工余量ZB粗=3-1.5=1.5mm

如图所示,精铣B面工序中,以¢90mm孔(设为B孔)定位,B

至该孔轴线工序尺寸即为设计尺寸XB-B精=120±0.2mm,则粗铣B面工序尺寸为121.5mm。

查文献【1】,得

粗加工公差等级为IT11~IT14,

取IT11,其公差为TB-B粗=0.16mm。

所以,XB-B粗=121.5±0.8mm。

校核精铣余量ZB精:

ZB精=XB-B粗min-XB-B精max

=(121.5-0.16)-(120+0.2)

=1.14mm

余量足够。

由参考文献【1】,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fz=0.2mm/z,取精铣fz=0.05mm/z,粗铣走刀一次,取ap=2mm,精铣走刀一次,取ap=1.0mm。

由参考文献【2】,取粗铣铣削速度为40m/min,精铣铣削速度为70m/min。

又前面选定铣刀直径为¢110mm,故粗铣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D=1000×40/3.14×110=115.8r/min

故取n=120r/min。

精铣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D=1000×70/3.14×110=202.6r/min

故取n=205r/min。

铣削A面时,选用直径为D30mm的立铣刀,取粗铣时铣削速为12m/min

精铣铣削速为18m/min,计算出粗铣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D=1000×12/3.14×30=127.38r/min

故取n=130r/min。

精铣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D=1000×18/3.14×30=191.08r/min

故取n=200r/min。

3.4.2工序30粗、精铣¢90mm孔及¢100K7mm孔的内端面和2-¢25H7mm两孔的内端面

粗加工大孔端面时,由参考文献【2】,选用直径为¢40mm硬质合金端铣刀,取每齿进给量fz=0.3mm,切削速度VC=18m/min,粗铣走刀一次,取ap=2mm,精铣走刀一次,取ap=1.0mm。

由此计算出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8/(3.14×40)=143r/min

故取主轴转速取150r/min。

精加工时,取削速度VC=38r/min,每齿进给量fz=0.05mm,则精加工时切削速度为:

n=1000VC/∏D=1000×38/(3.14×40)=302.5r/min

故取主轴转速取310r/min。

加工2-¢25mm孔端面时,选用直径为¢14mm的立铣刀,粗加工时,

取VC=16m/min,每齿进给量取fz=0.1mm,由此计算出粗铣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6/(3.14×14)=364r/min

故取实际铣削时主轴转速为370r/min。

由参考文献【3】表5-3,选用直径为10mm的立铣刀,取每齿进给量为fz=0.05mm,铣削速度取VC=18m/min,由此计算出精铣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8/(3.14×10)=573r/min

故取实际铣削时主轴转速为580r/min。

3.4.3工序20粗铣、精铣台阶面的设计

查参考文献【2】,选择粗铣台阶面的铣刀为直径D12mm的立铣刀。

由参考文献【3】表5-3,粗铣时铣削速度取VC=16m/min,每齿进给量取fz=0.1mm,由此计算出粗铣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6/(3.14×12)=425r/min

故取铣削时主轴转速为420r/min.

精铣时,选用直径为¢8mm的立铣刀,取每齿进给量为fz=0.05mm,铣削速度取VC=18m/min,由此计算出精铣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8/(3.14×8)=716r/min

故取精铣时主轴转速为700r/min。

3.4.4工序40钻扩铰2-¢25H8mm两孔及锪R17凹面

2-¢25H8mm的扩-铰余量由参考文献【1】查得,取Z扩=0.9mm,Z铰=0.1mm,由此可得出Z钻=12.5-0.9-0.1=11.5mm.

各工步的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列于表2-3:

表2-3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余量

公差等级

工序尺寸及公差

2-¢25H8mm

钻孔

11.5

¢23

2-¢25H8mm

扩孔

0.9

H10

¢24.80+0.084mm

2-¢25H8mm

铰孔

0.1

H8

¢25+0+0.033mm

由参考文献【3】得,取钻削¢23时进给量f=0.3mm/r,钻削速度取VC=24m/min,由此计算出钻削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24/(3.14×23)=332r/min

按照机床实际转速取主轴转速为340r/min。

扩2-¢25H8mm孔,参考文献【2】,取进给量f=0.3mm,参考表10.4-35,扩孔时切削速度VC=0.3m/s=18m/min,由此计算出扩孔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8/(3.14×24.8)=231r/min

故取实际转速取主轴转速为240r/min。

参考文献【2】表10.4-36,取铰孔的进给量f=0.8mm,切削速度为

VC=16m/min。

由此计算出主轴转速:

n=1000VC/∏D=1000×16.8/(3.14×25)=214r/min。

故取实际转速取主轴转速为220r/min。

R17凹面的加工

查参考文献【2】,锪R17凹面时选择直径为¢17mm、带可换导柱锥柄平底锪钻,导柱直径为¢10mm。

3.4.5工序50粗镗、精镗¢90mm、¢100k7mm孔及钻3-¢6mm、3-¢6.6mm两孔的设计

查文献【3】表6-5得,粗镗孔以后孔的直径为¢89.3mm,故孔的精镗余量为ZB精=(90-89.3)/2=0.35mm。

又已知ZB总=5.0mm,

故ZB粗=5.0-0.35=4.75mm。

对于¢100K7mm,查文献【3】表6-5得,粗镗孔以后孔的直径为

¢99.3mm,故孔的精镗余量为ZA精=(100-99.3)/2=0.35mm。

又已知ZA总=5.0mm,

故ZA粗=5.0-0.35=4.75mm。

粗镗及精镗工序的余量和尺寸及公差列表与2-4:

表2-4镗孔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余量

精度等级

工序尺寸及公差

¢90mm

粗镗孔

4.75

¢89.3mm

¢90mm

精镗孔

0.35

H7

¢90mm

¢100K7mm

粗镗孔

4.75

¢99.3mm

¢100K7mm

精镗孔

0.35

K7

¢100mm

3-¢6mm、

钻孔

3.0

¢6mm

3-¢6.6mm

钻孔

3.3

¢6.6mm

因为粗、精镗孔时都是以B面及两销孔定位,故孔轴线与B面之间的距离120±0.2及平行度0.06mm,均系基准重合,所以不做尺寸链计算。

对于¢90mm孔,粗加工时取进给量f=0.3mm/r,ap=2.5mm,切削速度选择为VC=40m/min,则粗镗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40/(3.14×89.3)=142.6r/min

故取按照机床实际功率取为150r/min。

精加工时选择直径为D=90mm的镗刀,进给量f=0.15mm/r,切削速度定为VC=80m/min,则精镗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80/(3.14×90)=283.08r/min

故取按照机床实际主轴转速取290r/min。

对于¢100mm孔,粗加工时取进给量f=0.4mm/r,ap=2.5mm,选¢99.3mm的镗刀,切削速度选择为VC=35m/min,则粗镗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35/(3.14×99.3)=112.3r/min

故取按照机床实际功率取为120r/min。

精加工时选择¢100mm的镗刀,进给量f=0.5mm/r,切削速度定为VC=70m/min,则精镗时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70/(3.14×100)=222.9r/min

故取按照机床实际主轴转速取230r/min。

对于¢6mm孔,取钻孔时的切削速度为18m/min,进给量f=0.1mm/r,则镗孔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8/(3.14×6)=955.4r/min

取实际主轴转速为960r/min。

对于¢6.6mm孔,取钻孔时的切削速度为16m/min,进给量f=0.12mm/r,则镗孔时的主轴转速为:

n=1000VC/∏D=1000×16/(3.14×6.6)=772.05r/min

取实际主轴转速为780r/min。

加工¢5mm孔时,先用¢5mm的钻头钻通孔,然后用¢8×90°的钻头钻出90°锥孔。

3.5时间定额的计算

本次设计只计算一道工序的时间定额。

下面计算工序钻-扩-铰2-¢25mm孔及锪R17凹面的时间定额。

(1)、机动时间

参考文献【1】表2.5-7,的钻孔的计算公式为:

Tj=(l+l1+l2)/fn

其中:

l1=D/2*ctgkr+(1~2)

l2=1~4

钻2-¢23mm孔时:

l1=23/2*ctg(118/2)°+1.5=8.4mm

l=20mm,取l2=3mm

将以上数据及前面已经选定的f和n代入公式,得:

Tj=(l+l1+l2)/fn

=(20+8.4+3)/(320*0.3)min

≈0.33min

2Tj=0.66min

参考文献【1】表2.5-7,得扩孔和铰孔的计算公式,得:

Tj=(l+l1+l2)/fn

l1=(D-d1)/2*ctgkr+(1~2)

扩¢24.8mm孔时:

l1=(D-d1)/2*ctgkr+(1~2)

=(24.8-23)/2*ctg60°+1.5mm

≈2mm

又前面选定l2=3mml=20mm

将将以上数据及前面已经选定的f和n代入公式,得:

Tj=(l+l1+l2)/fn

=(20+2+3)/(220*0.3)min

≈0.38min

2Tj=0.76min

铰2-¢25mm孔时:

l1=(D-d1)/2*ctgkr+(1~2)

=(25-24.8)/2*ctg45°+1.5mm

=1.6mm

又前面选定l2=3mml=20mm

将将以上数据及前面已经选定的f和n代入公式,得:

Tj=(l+l1+l2)/fn

=(20+1.6+3)/(210*0.8)min

≈0.14min

2Tj=0.28min

总机动时间Tj总也就是基本时间Tb为:

Tb=0.66min+0.76min+0.28min=1.7min

(2)、辅助时间。

参考文献【1】表2.5-41确定如表2-5所示:

表2-5辅助时间

操作

内容

每次需用时间

钻2-¢23

扩2-¢24.8

铰2-¢25

操作次数

时间

操作次数

时间

操作次数

时间

主轴变速

0.025

1

0.025

1

0.025

1

0.025

变换进给量

0.025

1

0.025

移动刀架

0.015

2

0.03

1

0.015

1

0.015

进退钻杆

0.015

2

0.03

2

0.03

2

0.03

装卸套筒刀具

0.06

1

0.06

1

0.06

1

0.06

卡尺测量

0.1

2

0.2

2

0.2

塞规测量

0.25

2

0.5

开停车

0.015

主轴运转

0.02

清除铣屑

0.04

各工步的辅助时间为:

钻孔0.37min,扩孔0.33min,铰孔0.63min。

装卸工件时间参考文献【1】表2.5-42取1min。

所以,辅助时间Ta为:

Ta=0.37+0.33+0.63+0.015+0.02+0.04+1min

=2.4min

(3)作业时间。

TB=Tb+Ta=1.7+2.4min=4.1min

(4)布置工作地时间。

参考文献【5】取0.123min

(5)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5】取0.123min

(6)单件时间。

计算出单件时间为4.36min.

3.6填写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刀具卡,绘制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工艺文件详见附录1。

 

结论

在设计过程中,我认真复习了书本上的有关知识,学会了如何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如何查阅有关手册,选择加工余量,确定毛坯的类型、形状、大小等。

然后根据毛坯和零件图构想出比较合理的工艺方案,编制较为合理的工艺。

这个过程运用到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及时间定额方面的知识。

最后,结合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际加工选定设备,刀、夹、量具等,并填写了工艺文件。

 

参考文献

1、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0

2、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1

3、赵长明,刘万菊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华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郑修本,冯冠大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