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5990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5 大小:30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5页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5页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5页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5页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2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docx

宣城机械汽机调试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第1篇汽轮机组及周围蒸汽管道吹洗措施

1编制依据及概述

本方案编制依据为安徽电力设计院图纸;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热力系统图。

辅助蒸汽系统为机组提供公用汽源,设计一根参数0.8-1.27MPa(a)、380℃的辅助蒸汽联箱。

机组启动及低负荷时辅助蒸汽来自启动锅炉及二段抽汽,正常运行由本机四段抽汽供汽。

辅助蒸汽系统供空预器吹灰、除氧器启动用汽,小汽机调试用汽,主机和小汽机轴封,空调用汽,燃油雾化吹扫、等离子加热、磨煤机消防等用汽。

2系统吹扫范围

2.1启动锅炉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

2.2二段抽汽(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

2.3四段抽汽至联箱供汽管道;

2.4辅汽联箱至小汽机启动供汽管道;

2.5四段抽汽至小汽机供汽管道;

2.6辅汽联箱至汽机轴封供汽管道(包括小机轴封供汽管道);

2.7辅汽联箱至除氧器加热蒸汽管道及四段抽汽至除氧器供汽管道;

2.8辅汽联箱至空预器吹灰供汽管道;

2.9辅汽联箱至锅炉燃油系统及磨煤机消防供汽管道;

3吹扫应具备条件及临时措施

3.1吹扫的系统管道施工完毕,且吹扫系统的疏水管道可以投入。

3.2系统内的所有阀门经调试可操作使用,系统各安全阀经水压试验合格。

3.3本次吹扫所有管道疏水皆通过无压疏水排至地沟,至凝汽器扩容器的疏水要有效隔离。

3.4吹扫临时措施:

3.4.1辅汽至轴封供汽管道

辅汽至汽机轴封管道逆止门芯不装,调节门不装(临时管),手动门前法兰解开,接临时管排汽至厂房外;

3.4.2主机及小机轴封供汽管道

主机轴封供汽管道:

高中压缸轴封供汽节流孔拆除;减温器拆除;各轴封供汽Y型滤网拆除后,接临时管道:

高中压缸四根轴封供汽管并一路,其上安装一手动阀控制吹扫;低压缸四根供汽管并一路,其上安一手动门控制吹扫;两路排汽并一根临时管排放。

小机轴封供汽管道:

轴封供汽节流孔拆除;减温器拆除;A小汽机轴封供汽手动门后法兰解开,接临时管道排至厂外;A小机主汽阀漏汽至轴封管道近主汽阀侧断开就地排放吹扫。

主机轴封供汽、A/B小机轴封吹扫排放管道并一路排放至厂房外(见附图2)。

3.4.3冷再至小汽机供汽管道、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串联

冷再至小机供汽管道与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在近冷再主渠道侧用临时管道串联,低点加就地疏水管,排汽出口在辅汽联箱运行层处,其上管道逆止门芯拆除,排汽管道出口加临时排汽电动门。

3.4.4启动锅炉至辅汽联箱蒸汽管道

启动锅炉至辅汽联箱蒸汽管路在进入联箱的电动门前接临时管引到厂外,其上逆止门芯、流量测量装置拆除,用临时吹扫电动门控制吹扫,吹扫合格后恢复(见附图1)。

3.4.5吹扫辅助蒸汽至小汽机管道与四段抽汽至小汽机管道、除氧器管道串联措施

管道上逆止门芯、节流孔板拆除,汽机四段抽汽管道在抽汽逆止门后断开,参加吹扫侧管道加装堵板,在除氧器侧接排放管道排至厂房外,排汽管道加装吹扫临时电动门及靶板,见附图3。

3.4.6吹扫四段至辅助蒸汽管道反向吹扫临时措施

逆止门芯拆除,排汽由除氧器吹扫临时管道排出。

3.4.7吹扫辅助蒸汽至除氧器管道临时措施

逆止门芯拆除,排汽管道与除氧器吹扫临时管道相连。

4吹扫方式、步骤及标准

4.1吹扫方式

辅助蒸汽吹扫,用启动锅炉来汽进行,吹扫参数:

压力为1.0MPa,温度:

300-350℃。

因主机吹管时机组必须投入盘车抽真空,运行汽动给水泵,所以涉及辅汽管道吹扫的系统需提前完成吹扫合格后恢复系统。

吹扫时,如未安装临时吹管电动门,需操作距吹管临时排放口就近的门控制吹扫。

启动锅炉来汽手动门做为辅助控制门。

4.2吹扫步骤

4.2.1第一步:

启动锅炉至辅汽联箱管道吹扫(见附图1)

启动锅炉来汽,排汽从辅汽联箱安装层临时排汽管排放。

吹扫结束后,恢复为正式系统管道,以便进行辅汽至各用汽支路吹扫。

吹扫其它支管路前,进行辅汽联箱安全门校核整定。

4.2.2第二步:

冷再至小机供汽管道、冷再至辅汽供汽管道串联吹扫(见附图3)

吹扫流程:

辅汽联箱→辅汽至小机供汽管道→冷再至小机供汽管道→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辅汽联箱运行层临时排汽管至厂房外,用临时吹扫电动门控制,吹扫后期装靶板检验。

注:

两台小机供汽管道分别吹扫,然后联合吹扫。

4.2.3第三步:

辅汽至除氧器供汽管道

辅汽联箱→辅汽至除氧器管道→临时排汽管。

4.2.4第四步:

四段抽汽至辅汽联箱供汽管道、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管道反向吹扫(见附图3)

辅汽联箱→四段抽汽至辅汽管道→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管道→临时排汽管。

4.2.5第五步:

辅汽至小机供汽管道、四段抽汽至小汽机管道、四段抽汽至除氧器供汽管道串联反向吹扫(见附图3)

辅汽联箱→辅汽至小汽机管道→四段抽汽至小机管道→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管道→临时排汽管,临时排汽电动门控制。

4.2.6第五步:

辅汽联箱至轴封母管供汽管道吹扫(见附图2)

流程:

辅汽联箱→轴封供汽母管→临时管至厂房外,吹扫结束恢复管道。

4.2.6第六步:

主机、小汽机轴封供汽管道吹扫(见附图2)

高中压缸前后汽封供汽管吹扫,吹扫参数:

0.1MPa/300℃;

低压缸前后汽封供汽管吹扫,吹扫参数:

0.05MPa/150-180℃。

A、B汽机轴封吹扫参数:

0.05MPa/150-180℃。

临时手动门控制吹扫。

4.2.7第七步:

吹扫辅汽其它供汽支管路

辅汽其它各供汽支管路吹扫,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在近设备处解开供汽管道法兰就近排放吹扫。

吹扫参数根据设备用汽参数而定。

4.2.8辅汽联箱与轴封供汽母管上安全门热态校核整定

5.质量标准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的相关规定,汽水管道的吹扫和冲洗合格标准如下:

汽动给水泵的驱动汽轮机的进汽管的吹扫要求,基本与主蒸汽管道相同;

轴封蒸汽进汽管、轴封高温进汽管等应用主蒸汽或其它辅助汽源进行吹扫,吹扫蒸汽应有足够的压力与流量,系统每个回路应吹扫3次,每次吹管5分钟左右,目测排汽口蒸汽颜色清洁无杂质,与新蒸汽基本一致即认为吹扫合格。

吹洗次数根据所观察的排汽颜色决定。

联锁保护及信号项目齐全,动作正确

热工仪表检验准确,安装齐全

管道系统严密性无泄漏

吹扫符合《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试3-2-2

阀门符合《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试6-3-7

减温减压装置正常投运

疏水扩容器正常投运

6.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6.1冲管过程中要加强管道疏水工作,防止水冲击。

6.2每次冲洗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间隔时间间隙10--15分钟,冲洗三次为妥。

6.3管道冲洗应逐一进行,待冲洗的管道均应在隔离状态。

冲管区域及冲管近地面的排放口用红白带拦起。

6.4辅汽系统试运期间检查系统管道应无泄漏。

6.5试转现场消防措施落实。

6.6试运转设备及系统周围的安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

6.7试运转区域禁止危及试运转的施工工作,如必须进行的施工工作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8试运转现场照明充足,操作检查通道畅通。

6.9试运转现场通讯设备齐全畅通。

610试运前检查系统的支管无开口处。

6.11蒸汽管道要保温,要注意防止烫。

7.调试组织分工

7.1安装单位负责蒸汽冲管工作中的单体调试及设备与系统的循环检查维护,检修和消却,以及调试临时设施的制作安装和系统恢复等工作。

7.2调试单位负责制定所承担的分系统试运调试措施并组织实施。

7.3生产单位在整个试运期间,根据调整试运措施及运行规程的规定,在调试单位的指导下负责运行操作。

7.4监理单位负责分系统试运调试措施的审核及在整个试运期间的监理工作。

6附图

附图1辅汽联箱供汽管道吹扫简图

6.2附图2轴封供汽管道吹扫简图

6.3附图3辅汽至除氧器、小汽机、四段抽汽管道串联吹扫简图

第2篇汽动给水泵启动调试方案

1编制依据

1.1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规程;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说明书。

1.2安徽电力设计院图纸:

给水泵汽轮机本体系统流程图、给水系统流程图、凝结水系统流程图、闭式循环水冷却水系统流程图。

2系统概况及主要设备规范

机组给水系统配置了两台50%容量的调速汽动给水泵,泵组由给水泵汽轮机(简称小汽机)、主泵、前置泵组成,汽动给水泵由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供货,泵组的额定出力为锅炉B-MCR的50%。

小汽机由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型号为NGZ83.6/83.5/06,型式为单缸、单流、单轴、冲动式纯凝汽机组。

小汽机与主汽轮机共享凝汽器真空系统。

小汽机盘车系统采用油涡轮高速盘车及手动盘车两套系统,配有转子顶起装置,油涡轮盘车转速为80-120r/min。

小汽机有三套汽源即工作汽源、辅助汽源及调试汽源。

由汽机四段抽汽蒸汽作为小汽机的工作汽源;辅助汽源则来自冷段再热蒸汽,用于当四段抽汽压力不足的情况下的汽源;此外还有一路辅助蒸汽作为小机调试、机组启停时的汽源。

工作汽源及辅助调试汽源经过速关阀、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由调节汽阀进行控制;而辅助汽源则经过管道调节汽阀、速关阀、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由管道调节汽阀进行控制,此时调节汽阀全开,运行中管道调节汽阀和调节汽阀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进行自动切换。

小机排汽进入主机凝汽器,与主机合用真空系统。

调节系统与危急保安、润滑油系统由小汽机本身的供油系统供油。

调节系统采用中央控制室中的电液控制(MEH)调节系统,接受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发出的流量信号对汽动给水泵转速进行自动调节,以满足主机不同工况下的给水需要。

给水泵两端采用机械密封,密封水来自凝结水系统,冷却水来自闭式水系统。

主要设备规范如下:

2.1前置泵

型式:

水平、单级、轴向分开式离心泵

型号:

DSJH10*12*15H-E

级数:

1级

密封形式:

机械密封

额定流量:

1089.5m3/h

功率:

461KW

扬程:

180m

转速:

2985r/min

必需汽蚀余量:

3.2m

制造厂:

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2.2前置泵电机

型号:

YKS450-2

制造厂:

上海电机厂

额定转速:

2950r/min

额定功率:

630KW

电压:

6000V

电流:

70.1A

功率因数:

0.90

2.3汽动给水泵

型式:

卧式离心泵

型号:

14X14X16-5HDB/MDG366/CHTZ5

级数:

5级

密封形式:

机械密封

额定流量:

1053.1t/h

最小流量:

340t/h

额定出口压力:

29.85MPa

转向(从小机向启动机械方向看):

顺时针

额定工况效率:

84%

制造厂:

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2.4汽动给水泵汽轮机

型号:

NGZ83.6/83.5/06

制造厂:

哈尔滨汽轮机厂

型式:

单轴、单缸、冲动式、纯凝汽式

设计功率:

8391KW

额定转速:

5541r/min

最大功率:

9980KW

调速范围:

3100-5900r/min

超速保护动作转速:

6160(机械)/6090r/min(电子)

高压汽源(给水泵汽轮机管道调节阀前)-再热冷段

压力(额定/最大):

4.668/4.878MPa

温度(正常/最大):

299.9/310℃

低压汽源(主机额定工况,给水泵低压主汽门前)-四段抽汽

压力(额定/最高):

1.11/1.158MPa

温度(正常/最大):

365.1/380.0℃

正常运行排汽压力:

0.0059MPa

最大运行排汽压力:

0.04MPa

汽源切换点:

≤40%主机THA负荷(定压运行)

≤30%主机THA负荷(滑压运行)

旋转方向:

从汽轮机向被驱动机械方向看顺时针

2.5供油装置

2.5.1主油泵2台

型号:

80YL-120

制造厂:

浙江水泵总厂

扬程:

125m

流量:

50m3/h

电机功率:

31.5KW

电机电压:

380VAC

2.5.2事故油泵

型号:

05YL-30

制造厂:

浙江水泵总厂

出口压力:

0.38MPa

流量:

20m3/h

电机功率:

3.06KW

电机电压:

220VDC

3试运程序

润滑油、保安油管路、调节系统管路冲洗→汽源及轴封管路吹扫→润滑油及保安油系统调整→MEH系统调试→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小汽机及汽动给水泵保护试验→小汽机顶轴调试→小汽机盘车调试→小机启动前的条件确认→小汽机启动试验→手动打闸试验→超速试验→小汽机带泵组启动试验→泵组随机启动试验。

4试运条件

4.1高、低压供汽管路、轴封供汽管路吹扫完毕;

4.2各种表计经校验安装完毕,DAS系统显示正常,系统各阀门经检验可正常操作;

4.3油系统冲洗完毕,油质化验合格;

4.4小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完成,MEH具备投入条件;

4.5汽动给水泵保护试验及其它各项试验完毕;

4.6主机、小汽机均具备抽真空、投盘车条件,轴封及疏水系统能正常投入;

4.7给水泵密封水及冷却水系统冲洗完毕,具备投入条件;

4.8现场照明充足,道路畅通,环境清洁;

4.9泵组联合试运时,凝结水系统、闭式冷却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氧器均能正常投入运行。

5润滑油及调节保安系统调试

5.1危急保安系统及润滑油系统调整

5.1.1油箱上油至正常油位,油温正常;

5.1.2启动油泵给系统充油排尽空气;

5.1.3进行系统油压检查及调整

润滑油压调整:

组合调节主油泵出口的节流阀、润滑油滤油器和冷油器之间的节流阀,以及汽轮机组润滑油、调节油进口前的节流阀,使供油装置调节油压力0.9MPa,润滑油母管压力0.25MPa(小机运行层)。

油温46℃左右,再检查一次压力是否变化,压力降低再调整一次。

调整小机各轴承进油压力0.12-0.15MPa。

压力整定完毕后,锁定节流阀。

顶轴装置调整:

开大顶轴油泵出口溢流阀后,启动顶轴油泵电机(一台电机带两个顶轴油泵),调整两个顶轴油泵出口压力8.0MPa,分别调整顶轴供油管上的节流阀,调整小汽机转子顶起高度为0.03-0.05mm,油温应在45℃左右。

盘车调整:

启动另一台主油泵,调整插装阀开度,检查盘车转速120r/min以上。

首次启动盘车,倾听汽缸内和轴封处动静部分声音;检查记录轴承温度、回油温度、小机偏心率及轴向位移。

5.1.4交流油泵/直流事故油泵/盘车联锁试验;

5.1.5小机就地/远方的挂闸和打闸试验;

5.2调节系统调整

5.2.1MEH组态,控制油系统调试

5.2.2调节汽阀预留开度整定;

5.2.3调节阀及油动机行程检查:

操作MEH控制器,开启调节汽阀,确认调门全行程,油动机全行程,测取油动机与调节汽阀行程关系曲线;

5.2.4速关阀的调整

远控操作速关阀开关,记录启动、速关电磁阀带电时间(60、15S),记录启动油压与速关油压;

测定速关阀开启、关闭时间,检查开、关反馈信号正确

检查两个停机电磁阀状态;

速关阀的活动电磁阀试验,动作过程中记录速关阀的动作行程。

5.3保安系统试验

将小机速关阀和调节阀打开,采用加信号的方法,检查各项小汽机跳机保护及各项热工信号报警,主要项目如下:

(1)轴承温度高;

(2)轴振动大;

(3)轴向位移大;

(4)电超速>6090r/min;

(5)润滑油压低;

(6)调节油压低;

(7)速关油压力低;

(8)凝汽器真空低;

(9)排汽温度高;

(10)就地/远方的挂闸和打闸试验。

(11)前置泵轴承温度高;

(12)前置泵电机轴承温度高;

(13)前置泵电机线圈温度温度高;

(14)前置泵入口门关闭;

(15)除氧器水位低;

(16)给水泵出口流量小于最小流量,泵最小流量阀开启故障;

(17)主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

(18)主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高;

6小汽机单转

6.1启动前检查

6.1.1检查MEH操作运行状态正常;

6.1.2确认小机供汽汽源至小机隔离阀关闭,隔离阀的前后疏水阀开启;

6.1.3确认汽缸本体疏水阀、速关阀前疏水阀、辅助蒸汽供汽管道疏水阀在开启位置;

6.1.4确认汽泵冷油器、双联滤网单侧运行,另一侧备用;

6.1.5主机轴封、真空、循环水、EH油、盘车投入,运行正常;

6.1.6主机凝结水、开式循环水、闭式冷却水系统投入,运行正常。

6.2启动小机油系统:

油温大于35℃,启动油泵,向调节保安、润滑油系统充油排空气;投入备用油泵“联锁”。

6.3投入小机顶轴、盘车装置运行,检查转速指示器显示盘车转速

6.4投轴封

6.4.1确认主机轴封系统运行正常;

6.4.2打开小机轴封减温水调节阀前后隔离阀;

6.4.3打开小机轴封供汽隔离阀,注意小机轴封蒸汽温度变化。

6.4.4调整小机轴封蒸汽温度及压力到规定值3-6KPa,调整少量蒸汽经前后冒汽口排出即可。

6.5抽真空:

开启小机本体疏水阀,微开小机排汽蝶阀5%,小机开始抽真空,注意凝汽器真空变化。

6.6小机监视仪表全部投入,上述一切正常后,投入所有小机保护及联锁。

6.7小机启动调试:

汽泵调试用汽来自辅助蒸汽,小汽机单转采用启动锅炉供汽。

启动参数:

0.8-1.27MPa/300℃左右。

6.7.1确认小机辅助供汽管路暖管完毕,开启供汽管路至小机电动隔离阀;

6.7.2确认速关阀前蒸汽压力及温度;

6.7.3确认小机真空抽至-77KPa以上,盘车连续运行大于60分钟;

6.7.4检查“转速”指示器显示盘车转速;

6.7.5冲转前,检查退出盘车装置,停止一台主油泵运行,确认调节系统油压正常;

6.7.6全开排汽蝶阀,小机挂闸,打开速关阀;

6.7.7操作MEH控制器,设定目标转速,使速关阀后调节阀缓慢开启,汽机开始升速;

6.7.7汽机冲转后,缓慢升速至750r/min,控制此升速过程,冷态按约150r/min升速率升速,全面检查机组运行情况,确认机组运行正常后,就地手动打闸,检查速关阀及调节汽门关闭是否正常,停止盘车运行;

6.7.8汽机重新冲转至750r/min,暖机35分钟,全面记录数据;

6.7.9暖机结束,以320r/min升速率升速至2800r/min,对汽机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暖机20min;进行速关阀在线活动试验。

若机组为热态,自750r/min以后,按每分钟320r/min的升速率直接升速至2800r/min;(参见9附录升速曲线)

6.7.8超速试验:

升速至2800r/min暖机后,继续升速至设计额定转速5900r/min,每升高600r/min停留一次,观察记录汽机运行状态,一切正常后,进行汽机超速试验,注意以下要求:

a)在就地和远方停机按钮处各安排一人,如转速升高至设定值机组未跳闸,应立即手动停机;

b)电超速动作值试验,动作值为6090r/min,MEH控制升速至动作转速;

c)机械超速:

MEH操作控制升速,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6170r/min;

d)如果机械超速动作值正确,记录汽机转子惰走时间,转子静止后启动盘车。

6.8小机停止

转速降至3000r/min,打闸停机,检查下列内容:

a)速关阀及调节阀迅速关闭,关闭排汽碟阀及进汽电动门;

b)当转速降至零时,投入盘车。

7汽泵组启动与停止

7.1启动条件

7.1.1除氧器水位正常;

7.1.2前置泵及主泵密封水、冷却水管路冲洗完毕,恢复正式管路;

7.1.3主机送轴封抽真空,盘车运行,EH油、循环水、凝结水、闭式水、开式冷却水系统运行;

7.1.4汽泵前置泵入口门打开,管道注水,排空气门见水后关闭;

7.1.5汽泵前置泵及主泵机械密封的冷却水及密封水投入;

7.1.6汽动泵最小流量气动再循环阀,及其手动隔离阀全开;

7.1.7汽泵本体及管道疏水打开;

7.2汽泵组启动

7.2.1汽泵首次再循环试运采用辅助蒸汽汽源,疏水暖管结束全开进汽电动门;

7.2.2小机挂闸,开启速关阀;

7.2.3操作MEH控制小机开始升速,按升速曲线控制升速率;

7.2.4升速至2800r/min以后,每升速500r/min检查和记录各工况下运行参数,直至

升速到额定转速;

再循环转速提升试验结束后,降速至3000r/min,锅炉给水备用,否则停泵。

注意:

泵组再循环试运,出口水压力不应超过给水泵的额定出口压力34MPa左右,根据此压力决定泵组再循环时最高运行转速。

7.2.5机组整套启动时,当小机升速至3000r/min,小机控制切换至“远方”控制方式,汽泵转速随CCS来的给水量信号要求而变化;

7.2.6当汽泵转速大于3000r/min,关闭汽缸与蒸汽管道疏水门。

7.2.7机组带负荷后,汽泵由冷再供汽,机组负荷大于40%后,MEH控制切换为主机四段抽汽带汽泵运行。

注意检查记录所有运行数据,以便与以后运行比较。

7.3汽动泵停止

7.3.1随着主机负荷下降,自动切换小机汽源至冷再供汽;

7.3.2当主机负荷降到50%时,停用一台汽泵;

a)解除欲停汽泵的“自动调节”,降速至2800r/min,另一台汽动泵由CCS调节,满足锅炉给水要求;

b)当转速降至2800r/min后打闸,检查速关阀、调节阀应快速关闭,小机转速下降,声光报警正常。

7.3.3当小机转速小于2800r/min时,小机本体与蒸汽管道疏水阀自动开启;

7.3.4记录转子惰走时最大振动值与惰走转速;

7.3.5由于带泵组停止过程转速下降很快,当转速降至600-800r/min,启动另一台主油泵供油,转速至400r/min启动顶轴油泵,转速至200r/min,投入盘车。

7.3.6当主机负荷降至35%时,启动电泵,当主机负荷降至30%时,停止另一台汽泵;

7.3.7停小机时,如要停止小机轴封系统,应关闭排汽蝶阀和小机疏水至主机凝汽器阀门,防止破坏主机真空。

7.4启停过程中检查/记录

7.4.1记录泵振动、轴承温度,泵出口及入口压力;

7.4.2检查除氧器水位正常,泵的入口滤网差压正常;

7.4.3检查泵组润滑油压,油温及油位,轴承温度及回油温度;

7.4.4检查小机振动,轴向位移,真空及排汽温度。

7.4.5检查各冷却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8调试安全注意事项

8.1启动泵组时,有金属摩檫声应立即打闸;

8.2小机发生水冲击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8.3油系统着火不能及时扑灭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8.4高/低压蒸汽管道破裂无法隔离时,应打闸停机;

8.5小机在其叶片共振区不得停留,约1100-1700r/min;

8.6汽泵停止后,盘车装置不能立即投入时,不要强行盘车;

8.7检查转速/流量/压力之间的关系,使给水泵工作在“特性曲线”内;

8.8以最小流量工作时,尽量缩短在高速下的运行时间;

8.9汽动给水泵联对轮后,未注水之前不能投盘车;

8.10滤油器压差高于0.08MPa,切换滤网。

8.11给水泵运行过程中,密切注意入口滤网压差,必要时停泵清扫滤网,防止损坏给水泵。

8.12运行中注意监视油温、油箱油位,投入相应的冷却器冷却水。

8.13给水泵热备用,必须暖泵。

暖泵温升率2-3℃/min,暖泵结果为泵上下壳体温差小于5℃,与除氧器水温差小于10℃。

8.14本措施仅供调试过程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