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5427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x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Preparedon24November2020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

专题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

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真正的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

4.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6.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7.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8.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9.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10.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专题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和属性)

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所有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

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9.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0.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或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专题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不一定)

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7.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三个标准是: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9.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10.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3.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1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15.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6.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17.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18.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

(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

19.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是能取得成功。

(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2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2.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23.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24.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事物有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

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

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

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

2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事物包含多少矛盾,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

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26.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7.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8.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价值观就是指对人生的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0.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1.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2.衡量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误之分)

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唯物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也有可取之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标准)

4、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精华)

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先导)

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错)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有条件的)

4、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外之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4、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

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6、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盲目的实践也存在)

2、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3、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唯一来源)

4、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错,联系是有条件的)

2、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客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状况)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后半句也错)

4、发展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5、质变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

(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两点论不等于优点和缺点)

2、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

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两点论也是两种情况:

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

(错)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关系)

6、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抛弃。

(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3、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的范围要大。

6、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

(不是对等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

2.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

3、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

(个人利益分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