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653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docx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全

新闻学概论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新闻:

A.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

B.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

2、信息的定义:

A.广义信息:

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B.一般信息:

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C.狭义信息:

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大众传播:

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

5、舆论:

A.定义: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B.特点: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6、新闻活动: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它不仅局限于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递信息,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7、新闻事业:

是新闻事件采集、生产、传播以及管理机构的总称,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8、新闻要素:

是新闻构成必须的材料。

五要素:

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

9、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要求:

A.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B.要求报道尽可能地准确,叙述尽可能地量化。

10、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

它和人们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谈资。

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

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散文笔法)。

11、新闻学:

A.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

B.研究重点:

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C.研究内容:

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D.研究范围:

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12、新闻选择: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13、新闻价值:

新闻所陈述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共同兴趣)

14、新闻价值观:

在长期的频繁的新闻传播收集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逐渐形成了判断新闻价值的较为稳定的看法。

这种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即新闻价值取向。

15、宣传价值:

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16、新闻法规:

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和规则,是国家对媒介实行管理的主要依据。

17、新闻体制: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包括政府对传媒业的规制、新闻自由和新闻控制、传媒业的运作机制。

18、受众:

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19、新闻真实性:

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能够经的起核对。

20、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21、新闻指导性:

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22、新闻媒体的受众定位:

指确定媒体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并从受众的需要出发策划节目,使之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四方面要素:

受众区域定位;受众职业、身份定位;受众年龄定位;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23、新闻自由:

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24、新闻媒介的个性:

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25、报纸:

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广播:

以无限电波(或导线)所传递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

电视:

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象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

26、报道、分析、判断的含义

27、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新闻媒体既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其外在表现形式: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28、社会整合:

特定的社会通过某种方式把人们凝聚在社会核心价值周围,彼此结成紧密关系,形成大致相同的观念,并在行为上保持一致。

【填空】

1、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四要素: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收者

2、新闻学的研究范围:

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

3、新闻学的结构:

媒介制度、媒介机构、媒介内容、媒介活动

4、新闻的基本特点:

真实(生命),新鲜(价值),公开(目的),重要(意义)

5、古代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

口头新闻——信号媒介——书信新闻——印刷媒介

6、报道,分析,判断

报道:

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分析:

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事实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

判断:

对某一事件的利与弊,是与非,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作的结论,有强烈的主观倾向,价值取向。

新闻要求:

多报道事实,少做分析,避免下判断,不要以判断代替事实。

7、新闻来源(新闻出处)的三条途径:

①记者采访他人;②记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8、新闻本源:

新闻来源于事实,变动产生新闻。

9、宣传的三大元素:

事实(真实性、接近性、典型性);道理;感情

10、新闻业务的主要环节:

采访,写作,编辑

11、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12、新闻类别

按新闻内容分:

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

按新闻发生地点分:

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按新闻时间性分:

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

硬新闻、软新闻

13、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法则,宣传价值

14、信息的特点:

未知性(最基本特点)、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5、受众的权利:

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批评建议和监督权,隐私权

16、《申报》是我国第一份以商业原则创办的中文商业报纸,《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

17、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成功开发了电视图象及传送。

18、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

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

19、新闻媒介效果论的估计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20、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21、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

的耳目喉舌。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

为人民服务。

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英文系开办新闻专业课29、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办新闻学院30、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聘请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31、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办新闻系32、1924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学科33、1929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34、1949年新中国设立华东新闻学院、北京新闻学院35、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36

、德国法兰克福最早出现新闻书

【问答题】

1、各时期的新闻活动a.原始社会时期①这一时期新闻活动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或出于政治上的考

虑,而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②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③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b.奴隶社会时期①

社会分工的出现,尤其是商业活动,更需要大量的信息。

②生产比过去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产品,有余力来养活一批采集、

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

使用手写文字作为传播工具。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对新闻活动的需求加大。

c.封建社会时期①

国家政权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各阶级斗争的加大,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加大了;②

大量城镇的出现,使城乡之间、城镇各行业之间的联系频繁起来,这就需要更多的新闻活动;③

随着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丰富,手段多样。

2、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

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

言语传播(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文字传播(私人信件、电报、传真、邮件和手机短信);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

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

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

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现在再加上网络媒体2)特点:

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

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3)优点:

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

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反馈很慢,互动性差;单向性;信息爆炸;信息和传播的商品化。

第三、群体传播:

1)方式:

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2

)特点:

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节余二者之间。

3)优点:

针对性较强,反馈快,有较好的宣传效果4)缺点:

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

3、明确新闻要素的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3)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消息侧重于发生了什么,

通讯侧重于经过或过

程,深度报道侧重于揭示原因。

)★4、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

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

宣传追逐受众,受众出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追逐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宣传者自己花钱花精力从事宣传,而受众自己花钱花精力花时间打听新闻的原因。

2、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受众的理解,接受和支持,让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3、传播方式不同新闻传播的信息从来是一次性的,宣传需要重复宣传。

4、传播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宣传的要求定性的准确,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观点要求鲜明,正确,材料真实典型,能够恰到好处的说明观点的正确。

联系:

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

媒介的所有者(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