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467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施工方案-免费(标准模板.doc

安徽华电芜湖脱硫超低排放改造2#机组脚手架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2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

五、安全保证措施 9

六、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12

七、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计算 14

八、强制性条文 17

九、文明施工要求 18

十、应急预案:

19

十一、危险源分析 22

十二、环境因素分析 25

一、编制依据

1.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660MW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EPC)工程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

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3.《安全网》GB5725-2009;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

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8-01-21);

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本;

10.国家和行业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1.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制度要求;

12.华电芜湖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制度要求,华电环保分公司安全文明标准化手册。

二、工程概况

芜湖公司1、2装机容量为2×660MW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一炉一塔”配置,采用德国比晓夫公司技术,脱硫吸收剂采用石灰石,脱硫副产物为二水石膏。

脱硫装置设GGH,吸收塔内设置4层喷淋层,湿式磨机制浆系统,皮带脱水系统、脱硫废水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

设计煤种含硫量为1%,烟气进口SO2浓度2316mg/m3(标态、干基、6%O2),脱硫效率>95%,出口SO2浓度<116mg/m3(标态、干基、6%O2)。

#1机组2008年6月投产,#2机组2008年11月投产。

应环保的要求,公司于2014年完成了#1、#2炉引增合一,去除旁路挡板,并进行了脱硫增容改造,更换原2台C/D循环泵流量由9500m3/h,增加到9900m3/h,在现有氧化风量基础上,增加1台小容量氧化风机,最大限度提高系统脱硫性能,将原GGH元件更换为大波纹形式,增加了一套石灰石粉制浆系统。

但目前系统无法满足《安徽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的超净排放改造要求的SO2的排放值要求,必须对现有脱硫系统进行提效改造。

本次改造原则FGD入口烟气SO2浓度按2450mg/m3(标态、干基、6%O2)进行设计(对应的燃煤收到基全硫份为1%)。

改造后实现排放标准“脱硫系统出口SO2排放浓度≤35mg/m3(标态,干基,6%O2)”。

烟气系统:

拆除GGH,将吸收塔进出口烟道进行优化,重新布置,并在吸收塔出口烟道设计安装临时烟囱,临时烟囱标高按照60m考虑。

事故喷淋系统:

因GGH拆除,为保证脱硫系统的安全性,需对事故喷淋系统重新设计施工。

SO2吸收系统:

采取气流均布装置+五层喷淋+离心管束式除尘器方案。

即在吸收塔入口上方位置增加一层烟气均布装置,原有浆液循环泵不变,将现有的4层喷淋层全部更换,更换的喷淋层覆盖率为300%。

并在现有喷淋层上方2米处增加一层喷淋层,新增喷淋系统流量为9900m3/h,扬程为29.5米,电机功率1400KW,新喷淋层覆盖率为300%,并在对应的喷淋层下方加装聚气环,同时为提高浆液停留时间及浆池浆液裕度,将吸收塔下部浆池提高1米。

上部除雾器更换为离心管束式除尘器,并加装对应的冲洗水系统。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技术培训

脚手架施工前,项目技术部、安全部组织架子班长、架子工学习脚手架工程的有关规范规定,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1.2技术交底

脚手架搭拆前,项目技术部门应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架子工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工长应对架子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技术交底。

施工中如有人员变动,应重新交底。

3.2机具准备

搭、拆架子所需主要机具配备见表4-1,其他工具如架子扳手、吊线等由架子工自备。

主要机具配置计划表表4-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备注

1

架子扳手

25

架子工搭设和拆除架子用

2

力矩扳手

2

检查扣件拧紧力度是否

达到要求

3

卡尺

1

检查钢管外径和壁厚

4

塞尺

1

检查钢管两端面切钭偏差

5

水平尺

1

检查水平杆高差

6

钢卷尺

1

检查钢管弯曲程度和搭设中的距离或长度

3.3物资准备

3.3.1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材料分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材料配置计划,按计划组织材料分阶段进场。

架子钢管由租赁公司提供,扣件、脚手板等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

3.3.2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按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脚手架所用构配件材料必须有合格证。

3.4现场准备

3.4.1规划好脚手架材料临时堆放场地。

3.4.2脚手架搭设前,室外基抗回填土完成,回填质量合格。

建筑物四周回填面经平整、夯实、硬化处理完毕。

3.5施工人员准备

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

作业要求

备注

1

技术员

1

专业技术满足施工要求

2

安全员

1

专业技术满足施工要求

3

架子工

8

持证上岗

4

普工

12

身体健康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1施工描述

4.1.1吸收塔内部脚手架搭设

吸收塔内部脚手架的搭设,采取满堂搭设方式。

首先围吸收塔内壁搭设一周。

为了便于顶升施工,脚手架铺设第一层脚手板的高度在液压顶牛腿下方一米处,铺设第二层脚手板的高度比第一层高二米,刚好处于顶升后上部焊口位置,便于焊接施工。

第三层脚手板的铺设在17米,旋汇耦合器下方一米处,为旋汇耦合器的安装提供一个工作平台。

在塔的中间位置起满堂架的另一部分,脚手板铺设高度也是17米,和外围架同时为旋汇耦合器的安装提供平台。

4.1.2吸收塔外部脚手架搭设

吸收塔外部脚手架的搭设采取环形双排架的方式。

首先围塔生根,立杆加垫板,排距一米,按次序一步步进行搭设。

在搭设到5米处时,为了顶升和顶升后的施工进行,加小横杆,脚手板铺设一周。

吸收塔30.05米处需进行加高,为了脚手架的稳固性,生根点设在吸收塔外壁的平台上。

因吸收塔加高分两层进行,共4.9米,一层在30.05米,一层在32.95米。

在34.95米还有一道和塔帽连接的焊口。

为了三道口的对口和焊接,分别在29.05米、31.95米、33.95米围塔一周搭设三层脚手架。

4.1.3烟道脚手架的搭设

原烟道采取双排脚手架搭设方式,从混凝土地面生根,贴原烟道两侧起架,搭设高度18米,因原烟道和塔体连接时,底部焊口高度为10.96米,所以在塔体外侧单独搭设一层脚手板,脚手板延伸到焊口两侧,高度10米。

原GGH至烟囱段净烟道脚手架的搭设方式也是采取双排架。

从混凝土地面生根,在烟道两侧起架,搭至18米。

因烟道底标高为12.3米,为了便于施工,在11.3米高度铺设一层脚手板,烟道两侧对称铺设。

吸收塔出口至原GGH大小头上部段,脚手架搭设采取挑架的搭设方式。

生根点在混凝土梁上,因净烟道要分段组装,在每道焊口处从下至上,以每步起1.5米的高度铺设脚手板。

便于净烟道的对口和焊接。

原GGH至吸收塔原烟道段,为了烟道下部拆除的顺利进行,脚手架的搭设为悬架,生根点在烟道下部混凝土梁上,在每道割口的下方铺设脚手板,以方便切割拆除。

本次搭设的脚手架不仅能满足结构施工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吸收塔内件、吸收塔体外管道、烟道保温等安装施工要求。

4.2脚手架的搭设

4.2.1搭设总体要求

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

4.2.2搭设顺序

搭设准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

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剪刀撑→铺脚手板→挡脚板及防护栏杆→立挂安全网

4.2.3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1.搭设准备

在搭设前,对脚手架基础部位要夯实、平整和进行混凝土硬化,并进行基础承载力试验,脚手架基础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准备好搭设需要的材料。

2.搭设进度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3.放线铺垫板

(1)按立杆间距、排距要求放线、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周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做好立杆标记。

(2)底坐、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4.搭一步架

(1)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大横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大横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

(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3)按以上的作业程序和要求向上搭设脚手架。

(4)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5.立杆搭设

(1)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不小于500mm。

(2)先搭内立杆后搭外立杆。

每排立杆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内外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3)底部第一排立杆应按立杆搭设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有6m、3m两种不同长度的钢管作立杆。

(4)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5)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不得滞后超过两个步距。

(6)顶层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小于100mm。

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女儿墙顶1m。

6.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

(1)搭设纵向、横向水平杆应满足本施工方案3.3.5、3.3.6的构造规定。

(2)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7.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

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本施工方案3.3.4的构造规定。

8.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

(1)剪刀撑搭设应符合本施工方案3.3.10的构造规定,并随立杆、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板或垫板上。

(2)剪刀撑采用6m长的钢管,一根与立杆扣上,一根与小横杆扣上。

(3)连墙杆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个步距。

9.连墙件

(1)连墙件的搭设应满足本施工方案3.3.8的构造规定。

(2)当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