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652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docx

中考湖南面对面化学复习练习第六单元湖南五年真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1.(2017张家界2题2分)公共场所的直饮水是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的组合工艺获得,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A.吸附B.还原C.导电D.可燃

2.(2017长沙8题3分)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3.(2016永州7题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4.(2016湘潭13题2分)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5.(2016常德27题6分)世界上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单质,如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和C60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________(填“相似”或“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水和________(填化学式)。

命题点2 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

1.(2015郴州7题2分)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CO2  B.CO  C.N2  D.SO2

2.(2016长沙8题3分)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3.(2016衡阳15题2分)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⑤

4.(2016株洲18题2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点燃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5.(2017益阳4题3分)由N2、CO、CO2组成的混和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和NaOH溶液后(假设每次反应都能进行完全),气体的组成变为(  )

A.N2、CO2B.N2

C.CO2、COD.N2、CO

6.(2015邵阳24题2分)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2017衡阳13题2分)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2014衡阳14题2分)下列有关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

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2014郴州8题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uO+CO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

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

命题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2014益阳10题3分)如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2.(2016岳阳44题8分)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制取二氧化碳,除了用到②和⑧号仪器外,还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药品________(填药品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________(填气体化学式)。

3.(2015益阳23题6分)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是________。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衡阳29题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长沙46题8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甲的名称: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3)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4)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2016郴州27题7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D中,看到出现气泡,但一直没有出现浑浊,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邵阳34题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结合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E________。

(2)实验时,先要连接好仪器,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组装仪器的两个原则是①先左后右,②________。

组装好仪器,先检查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

(4)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通常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

(6)下列实验中哪一项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填序号)。

8.(2015衡阳33题8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猜想】Ⅰ.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能够用排水法收集。

你认为其理由可能__________。

【实验】

实验一:

制取二氧化碳。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气体并分别标注为①和②。

实验二:

将两瓶气体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水槽中,一段时间后,①号集气瓶中的溶液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②号集气瓶中的溶液几乎全充满。

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正确;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4 温室效应与低碳生活

1.(2015邵阳13题2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

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

2.(2013益阳12题3分)温室效应可使全球地表温度上升。

正是由于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

但过度的温室效应可导致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下列气体中不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A.CO2  B.CH4  C.O3  D.O2

3.(2016常德8题2分)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4.(2016衡阳31题3分)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倡导“低碳”生活。

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三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3邵阳28题6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

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

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3H2+H2O。

则甲醇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命题点1

1.A

2.D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而石墨质软,故选D。

3.B 【解析】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电池的电极,A合理;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B不合理;金刚石硬度大,可以切割玻璃,C合理;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D合理。

4.B 【解析】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所以A正确,B错误;石黑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石墨烯具有导电性,铝合金是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所以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C正确;烯合金是一种新型的材料,D正确。

5.(6分)金刚石(1分) 石墨(1分) 相似(1分) 不同(1分)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分) H2O2(1分)

命题点2

1.B

2.A 【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错误。

3.C 【解析】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

4.C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NaOH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A错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混在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很难被点燃,B错误;CO和灼热的CuO反应生成CO2气体,二氧化碳则不发生反应,C正确;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时,CO2与C反应生成CO,D错误。

5.B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只有氮气不参与反应,故选B。

6.D 【解析】

A

×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B

×

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C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D

大气中CO2的主要消耗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A 【解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A错误;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二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正确;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等,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C正确;用煤火取暖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通风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正确。

8.D 【解析】

A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B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

C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D

一氧化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在高温下被碳还原成一氧化碳

9.C 【解析】CO具有还原性,能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和CO2,A正确;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单质,完全燃烧都生成CO2,B正确;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错误;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现象发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利用澄清石灰水能将它们区别开来,D正确。

命题点3

1.D 【解析】

A

×

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到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B

×

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

验证CO2应该用澄清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不是只有CO2,还有氮气等

D

CO2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检验,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2.(8分)

(1)①和⑦(2分)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2)锌(或过氧化氢溶液)(2分) H2(或O2)(2分)

【解析】

(1)使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和液体常温下的反应,再选择锥形瓶和集气瓶便可制取。

(2)从给出的药品可知,利用上述仪器,若再补充药品可考虑制取氢气或氧气,制氢气需要增加锌粒,制氧气需要增加过氧化氢溶液。

3.(6分)

(1)B(2分) 

(2)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3)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2分)

【解析】图中四个装置,前两个为发生装置,后两个为收集装置。

选择发生装置时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①图用于固液或液液不需加热,②图用于固体加热。

③图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且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④图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且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4.(3分)

(1)向上排空气法(1分) 

(2)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口逸出(1分)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1分)

5.(8分)

(1)酒精灯(2分) 

(2)B(2分) (3)a(2分)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2分)

6.(7分)

(1)酒精灯(1分) 

(2)BE(1分) (3)A(1分) 所用盐酸浓度偏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石灰水已经变质)(1分) (4)C(1分) H2+CuOCu+H2O(2分)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a是酒精灯。

(2)根据题干信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B,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需采用排水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E。

(3)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根据题干信息“出现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可能是所用盐酸浓度偏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也可能是石灰水已经变质。

(4)氢气还原氧化铜应选择实验装置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7.(10分)

(1)酒精灯(1分) 长颈漏斗(1分) 

(2)用水润湿(1分) (3)CEFH(或DEFH)(1分) 从下到上(1分) 装置气密性(1分) (4)Ca(OH)2+CO2===CaCO3↓+H2O(2分) (5)浓硫酸(1分) (6)甲(1分)

【解析】

(2)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再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需要选用的仪器有CEFH或DEFH。

组装仪器时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进行;组装好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进行实验。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5)干燥二氧化碳常用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6)甲装置通过气球上升,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乙装置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丙装置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8.(8分)【猜想】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1分) Ⅱ.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速率较慢(1分)

【实验】实验一: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实验二:

2NaOH+CO2===Na2CO3+H2O(2分) 【结论】Ⅱ(1分) 用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更纯净(1分)

【解析】【猜想】Ⅰ.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实验室不适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Ⅱ.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溶解速率较慢,能够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使瓶内压强变小,水槽中的水进入瓶中。

【结论】①号集气瓶中的溶液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②号集气瓶中的溶液几乎全充满,说明①号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②号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含量少,进一步说明用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更纯净,故猜想Ⅱ正确。

命题点4

1.B 【解析】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符合“低碳生活”理念;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B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草稿纸双面使用能节约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增强植物对二氧化碳的消耗,C、D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2.D

3.D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A错误;动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但这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B错误;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并不能消除大气温室效应,C错误;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

4.(3分)

(1)开发新能源,提倡使用太阳能(1分)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分) (3)少开私家车,提倡绿色出行(1分)(合理即可)

5.(6分)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 

(2)温室效应(1分) 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或土地荒漠化、灾害性天气增多等合理即可)(1分) (3)CO2+H2O===H2CO3(2分) (4)CH4O(或CH3OH)(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