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623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0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docx

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个月教学内容

爱心二班亲子教育活动目标(16个月-18个月)

一、相识礼仪

通过相识礼仪,通过拥抱、握手等交往方式,引导宝宝了解自己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姓名、年龄、性别。

增强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绪和个性。

二、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活动

通过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发展宝宝爬、站、独立行走和下蹲的动作,逐步学会双手或一手扶栏杆上下台阶:

发展扔、滚、拖、拉、拿等手的动作和身体协调能力,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培养宝宝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塑造宝宝良好的性格。

三、综合认知活动

在综合认知活动中,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视、听、触等感觉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活动

扩大宝宝眼界,增强观察、注意、记忆等能力;通过有趣味的活动激发宝宝愉快的情绪,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四、音乐感知

在音乐感知中,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感知音乐节奏、旋律、快慢等能力。

学唱简短歌曲,能随音乐节拍做简单动作和游戏,初步培养节奏感。

五、语言节奏

在语言活动中,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宝宝说话的兴趣,学说简单词句:

在活动中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观察、注意、记忆及思维能力。

六、课程线索

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发展宝宝颜色感知能力。

我们每节课都设置了发展宝宝颜色感知能力的环节,如串珠、给猴子送桃子、红花绿草等。

教学活动流程

一、课前说明:

所需时间:

3分钟

具体方法: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主要内容:

利用彩虹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提示家长那些需要注意或配合的地方:

宝宝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熟悉教室环境。

二、相识礼仪:

所需时间:

5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示范,请家长和宝宝模仿。

主要内容:

问好、介绍,上节课内容回顾或家庭活动检验。

活动建议:

可分为三阶段进行,每四节课为一个阶段。

一阶段先启发引导妈妈们每次见面主动、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握手或拥抱,以妈妈的行为为宝宝做示范,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再采用妈妈代替宝宝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配上背景音乐进行。

二阶段可在较熟悉的环境中由妈妈带动宝宝展示新学会的本领,如:

拍手、出怪样、叫妈妈、指物等方法进行,还可请家长自创方法带宝宝与同伴交流,运用多种手段及工具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活动的情趣与内容。

三阶段可加入游戏形式,增强宝宝自我认识及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意识,可运用多种音乐器具及其他有情趣的教具或游戏形式配合进行,如:

妈妈运用木琴边介绍边有节奏地敲击出节奏与音阶等。

背景音乐: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由选定。

三、热身及走线:

所需时间:

热身3分钟,走线2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用娃娃做示范i请妈妈带宝宝模仿做热身操和走线。

主要内容:

学做健康宝宝操,及走线。

共八节操,包括:

1、准备运动;2、伸展运动;3.体侧运动;4.下蹲运动;5、划船运动;6、前进后退运动;7、跳跃运动;8.放松运动.

活动建议:

健身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节课学习四节操,第二节课复习,第三节课多练节操,第四节课复习,依此类推,直到宝宝和家长学习完全部操节内容.

二、第十一节课到第十二节课复习全部操节。

三、每次做完操后,教师耍带领宝宝做放松运动。

走线教师可自行安排。

背景音乐:

根据健身操的长短确定音乐。

走线的音乐要柔和。

四、综合认知活动:

所需时间:

10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讲解活动目标及方法,井做示范,请妈妈带宝宝操作学习。

主要内容:

融合蒙氏感知认知的内容以及多元智能八大智能领域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课节

重点智能领域说明

第一节

精细动作发展

第二节

色彩分辨能力

第2节

数学智能

第四节

大运动能力

第五节

形状认知

第六节

认知能力

第七节

认知能力

第八节

认知能力

第九节

逻辑智能

第十节

自然智能

第十一节

语言智能

第十二节

总结课程

活动建议:

教师要在这部分向家氏介绍清楚每个活动涉及的智能领域及活动目标,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家庭延伸的指导。

五、音乐感知:

所需时间:

5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

主要内容: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家长和宝宝参与音乐游戏及音乐表演:

学习小乐器的操作方法:

教家长学唱音乐,让宝宝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风格。

六、语言节奏:

所需时间:

5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卡片、玩具和股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感受语言韵律.

主要内容:

以韵律感强的短小儿歌为主,便于宝宝感知以及家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有宝宝常见的生活物品、熟悉的动物形象.以及自然的现象.

融入亲子互动内容,妈妈宝宝互相喜爱:

同时帮助宝宝来完成自己的理解各认识.

七、感觉统合活动:

所需时间:

5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感统教具和肢体动作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感觉统合活动。

主要内容:

根据感觉统合教育理论,带领家长和宝宝参加有关感觉统合方面的活动和练习:

结合宝宝爬行关键期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帮助宝宝爬行。

背景音乐:

节奏欢快明晰的音乐

八、告别活动:

所需时间:

2分钟

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

主要内容:

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对宝宝的进步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鼓励。

布置家庭作业或游戏。

教师和宝宝拥抱告别。

内容

课堂基本结构

课节

热身运动

综合认识

音乐感知

语言韵律

感统活动

第一节

1-4节

串珠

小摇船

好宝宝爱唱歌

捡小球

第二节

1-4节

搭火车

走走蹲蹲

娃娃知嘻嘻

长高了,

变矮了

第三节

1-5节

哪个大

哪个小

开火车

五官

许多小鱼游过来

第四节

1-5节

给猴子

送桃子

彩带舞

宝宝好乖乖

打狐狸

第五节

1-6节

找圆形

手心手背

吹泡泡

滚球入洞

第六节

1-6节

大哥哥和

小弟弟

走走走

毛毛熊

小兔跳

第七节

1-7节

小猫钓鱼

一只小铃铛

小鸟把我夸

跨小沟

捡小球

第八节

1-7节

水果好朋友

字母歌

拉勾勾

熊猫拔竹笋

第九节

1-8节

蔬菜宝宝

好宝宝

小青蛙

走小路

跨障碍

第十节

1-8节

我喜爱的动物

掀起你的盖头来

小花猫种

西瓜

红花绿草

第十一节

1-8节

认一认

说一说

手铃舞

小动物唱歌

小鸡找虫

第十二节

1-8节

帮小熊.小兔找书包上的花

小花猫

果宝宝

扑蝴蝶

第一节

核心能力:

精细动作、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身体运动能力

敏具准备:

热身操环节:

仿真娃娃一个

综合认知活动:

不同颜色的大串珠、彩线、

音乐感知:

《小摇船》音乐光盘、玩具船或船的图片

语言节奏:

哭和1笑的脸谱

感觉统合活动:

球、小桶、小鼓

课前互动:

l、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子课程的学习。

2、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热身运动

综合认知

音乐感知

语言韵律

感统活动

1-4节

串珠

小摇船

好宝宝爱唱歌

捡小球

活动过程:

一、相识礼仪

教学目的t

l、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M氏线上,营选了种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介绍,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

2、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问好,自我介绍,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

3、可与每个宝宝有适度的皮肤接触,使宝宝建立初步的熟悉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亲切.

4、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给予宝宝来自熟悉的人的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1、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声音清晰柔和,语速适中,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

二、热身运动

教学目的t

1、增强宝宝的体质,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路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

2、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帮助家民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仿真娃娃一个,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至少有十个八拍的背景音乐磁带,音乐要优美、舒缓。

3、教师熟记健身操1-4节的基本动作,能规范操作。

4、地面整洁干净,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

1、请出仿真娃娃,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教师先介绍四节操的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

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使家长心中有数。

2、播放音乐,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同时妈妈表情亲切,

3、

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

4、做完操后,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表扬宝宝做的真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准备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1_2拍使宝宝左臂向前,右臂向后;3飞拍使宝宝左臂向后.右臂向前。

5_8拍同仁4拍。

第二节操:

伸展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1拍使宝宝两臂侧平举;2拍使宝宝双臂上举:

3拍使宝宝还原到侧平举:

4拍还原。

5飞拍动作同l飞拍。

第二节操:

体侧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φ1拍使宝宝双臂侧平举:

2拍使宝宝左手上举,上体向右屈,右手自然下垂:

3拍使宝宝还原到侧平举:

4拍还原。

5_8拍动作同1-4拍。

第四节操:

下蹲动作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1拍使宝宝双臂侧平举;2拍带领宝宝下蹲;3拍使宝宝起立;4拍还原.5-8拍动作同1-4拍.

走线环节:

此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师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1-2圈。

注意事项:

1、教师在向家快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井指点给家长。

2、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不要加过多的语言。

3、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

4、宝宝做完操后,家长亲一下宝宝,以示表扬。

三、综合认知活动z串珠

教学目的z

l、发展宝宝精细动作和1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宝宝的颜色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大木珠、线

教学步骤:

1、每个宝宝一份各种颜色大的木珠,一根彩线.

2、教师示范左手拿珠,右手拿线,穿过小洞口后,用左手把线拽过来。

3、每个宝宝在妈妈指导下串8一10颗珠子,妈妈提示宝宝穿的珠子的颜色。

注意事项:

1、宝宝小手拽线有困难时,妈妈可帮助一下i但要讲清方法使宝宝知道应该怎么做。

2、提醒家长尽量让宝宝学习自己串,多给宝宝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妈妈要学会等待和观察。

家庭延伸:

在家中,家长还可以利用玩涂画、拼图等来训练宝宝手部动作的精确性与准确性。

四、音乐感知:

小摇船

教学目的2

1、引导宝宝学习与妈妈配合表演。

2、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

玩具船或图片;<小摇船》音乐光盘

教学步骤:

1、却示玩具船或图片,让幼儿感知船的样子。

2、教师与一名家长随音乐示范动作。

3、在音乐声中妈妈与宝宝手拉手,面对面坐好,随音乐节奏,二拍一次前后摇摆身体,体会小船摇啊摇的感觉:

第一段,宝宝坐在妈妈膝盖上,妈妈将腿伸直,扶宝宝手,将宝宝手臂展开,前后做划船动作,同时妈妈的腿随着音乐节奏颤膝,第二段,坐姿同上,妈妈扶宝宝手随音乐节奏左右摇摆。

4、也可宝宝间两人组合随音乐摇摆,教师、家长在旁辅导.

歌曲内容:

2\4

3131|355|3131|23|1--||

小船,小船,摇啊摇,小船,小船,摇啊摇

小船,小船,摇的欢,我摇小船,心欢喜.

注意事项:

家长在和宝宝一起随音乐表演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微笑。

五、语言节奏:

好宝宝爱唱歌

教学目的:

1、培养宝宝的语言感知。

2、通过对歌形式,让宝宝模仿各种声音学习正确发音。

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说儿歌。

2、可出示笑哭脸谱让宝宝视觉感知后模仿

3、宝宝和教师、妈妈一起学说儿歌。

说到象声词前稍停顿,然后提高声音说象声词,加强宝宝记忆。

4、教师和宝宝玩对歌游戏,教师说上句,宝宝说下句。

教学内容:

好宝宝爱唱歌,一唱就是一大箩,

笑一个咯咯咯,哭一个呜呜呜,

下雨了哗哗哗,打雷了轰隆隆。

注意事项:

对歌开始阶段,妈妈可与宝宝一起接说,但妈妈一定要鼓励宝宝,说出象声词。

六、感觉统合活动:

捡小球

教学目的E

1、-发展宝宝走、跑、蹲,捡的能力。

2、初步发展宝宝数学能力。

教学准备:

小鼓、球、小桶

教学步骤:

1、把球池内的球在教室内四散开,宝宝每人一个小桶。

2、宝宝昕到鼓声响,手提小桶走或跑着去捡球,看谁捡得多。

3、鼓声停宝宝提着小桶走回教师、妈妈身旁。

4、数数谁捡得最多?

注意事项:

因为球是散落在教室中的,教师和妈妈要注意宝宝在活动中的的安全.

七、本节知识重点:

l、对宝宝闪光点的表扬和鼓励。

请宝宝休息。

2、向家长介绍16-18个月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特点:

能从瓶中倒山小丸:

搭四层以上积木:

将三个形状的几何体放入三形板的相应位置:

能向杯里倒水。

3、家庭游戏:

跟狗狗走(见《多元智慧培养亲子游戏100例_1-2岁)

4.告别

八、评价标准:

智能项目

智能标准

兴趣程度

目标实现程度

语言智能

能学习着与妈妈配合表演

A

B

C

音乐欣赏

能说出一些象声词

身体运动

能手提小桶走或跑着去捡球

 

第二节

核心能力:

合作意识、语言节奏感、身体运动能力

教具准备:

热身操环节:

仿真娃娃一个

综合认知活动:

玩具小火车、红色和绿色的积木

音乐感知:

《走走蹲蹲》音乐光盘

语言节奏:

娃娃

课前互动:

1、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子课程的学习。

2、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热身运动

综合认知

音乐感知

语言韵律

感统活动

1-4节

搭火车

走走蹲蹲

娃娃笑嘻嘻

长高了,变矮了

 

活动过程:

一、相识礼仪

教学目的:

1、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

请家氏带宝宝围坐M氏线上,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介绍,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

2、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问好,自我介绍,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

3、可与每个宝宝有适度的皮肤接触,使宝宝建立初步的熟悉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亲切.

4、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给予宝宝来自熟悉的人的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l、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声音消晰柔和,语速适中,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

二、热身运动

教学目的:

1、增强宝宝的体质,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阳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

2、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帮助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仿真娃娃一个,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至少有十个八拍的背景音乐磁带,音乐耍优美、舒缓。

3、教师熟记健身操1-4节的基本动作,能规范操作。

4、地面整洁干净,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

请出仿真娃娃,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教师先介绍四节操的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使家长心中有数。

2、播放音乐,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3、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同时妈妈表情亲切,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

4、做完操后,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表扬宝宝做的真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准备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1_2拍宝宝左臂向前,右臂向后;3_4拍使宝宝左臂向后,右臂向前。

5_8拍同1-4拍。

第二节操:

伸展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l拍使宝宝

两臂侧平举;2拍使宝宝双臂上举;3拍使宝宝还原到侧平举:

4拍还原。

5_8拍动作同1-4拍。

第三节操:

体侧运动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1拍使宝宝

双臂侧平举;2拍使宝宝左手上举,上体向右屈,右手自然下垂;3拍使宝宝还原到

侧平举;4拍还原。

5_8拍动作同仁4拍。

第四节操:

下蹲动作

妈妈坐在小凳上,双手轻握宝宝的双手,面对宝宝,宝宝两臂自然下垂。

1拍使宝宝双臂侧平举;2拍带领宝宝下蹲;3拍使宝宝起立;4拍还原.5-8拍动作同1-4拍.

走线环节z

此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师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1-2圈。

注意事项2

1、教师在向家长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井指点给家长。

2、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不要加过多的语言。

3、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

4、宝宝做完操后,家长亲一下宝宝,以示表扬。

三、综合认知活动:

搭火车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手眼协调性。

2、学习用积木连接延长。

教学准备:

红色和绿色的积木

教学步骤:

l、教师出示玩具小火车,引导宝宝观察,特别让宝宝观察小火车的颜色和形状,激发宝宝兴趣。

2、教师示范用长方形绿色积木搭火车车厢,用正方形红色积木搭火车头。

3、请宝宝自己动手搭建,提倡宝宝的创新。

注意事项:

在宝宝自己动手环节,提醒妈妈用语言指导不要用手代替。

家庭延伸:

在家中,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妈妈的"小助手",搬个小凳,递个毛巾,

促进宝宝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音乐感知:

走走蹲蹲

教学目的:

1、发展昕音乐动作的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2、发展宝宝身体大运动能力。

3、愿意与同伴一起活动,发展宝宝的社会性。

教学准备:

《走走蹲蹲》音乐光盘

教学步骤:

l、放录音,教师边唱边做动作游戏。

2、妈妈拉着宝宝手跟教师做游戏:

第一段,妈妈与宝宝面对面站,妈妈牵着宝宝的手引导宝宝向前走,妈妈向后退,当唱到"看谁先站住"时,妈妈带宝宝停止站好.第二段:

走法同第一段,当唱到"看谁先蹲下"时,妈妈扶宝宝蹲下.

3、宝宝做对时,教师、妈妈应及时鼓励。

4、松开宝宝,让宝宝试着自己做游戏。

歌曲内容:

311|255|6654|312|1444|64|6654|31||

小宝宝走呀走,一个一个向前走,看谁走的好呀,看谁先站住呀;

小宝宝走呀走,一个一个向前走,看谁先蹲下呀,看谁先蹲下呀。

注意事项:

当宝宝熟悉动作时,可以让两个宝宝拉着手,一起做动作。

五、语言节奏:

娃娃笑嘻嘻

教学目的

1、学习说简短儿歌。

2、练习"娃娃"、"游戏"发音。

教学步骤:

1、教师出示娃娃,鼓励宝宝说出娃娃,拍手欢迎娃娃。

2、教师说·"娃娃看到宝宝们真高兴,她笑了!

宝宝们也高兴也笑一笑吧!

"逗引宝宝笑一笑。

3、教师示范说儿歌。

4、宝宝边拍手打节奏边和教师学说儿歌。

5、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手拉手说儿歌:

教学内容:

娃娃,娃娃笑嘻嘻,

天天和我在一起,

娃娃,宝宝笑嘻嘻,

我们一起做游戏。

注意事项:

由于宝宝语言发展有限,在跟随教师说儿歌的时候,妈妈可和宝宝一起说。

六、感觉统合活动:

长高了,变矮了

教学目的:

1、发展宝宝蹲、起动作。

2、激发宝宝参加活动的兴趣。

教学步骤:

1、让宝宝随意在线上站好,教师示范做动作。

2、听到教师说"长高了"时,可把双臂向上伸,能抬起脚跟的可抬起,表示长高了!

3、听到教师说"变矮了"时,马上蹲下表示变矮了,能抱住腿的可有小手抱腿蹲下.

注意事项:

教师做示范动作的时候,动作要标准、到位。

七、本节知识重点:

1、对宝宝闪光点的表扬和鼓励。

请宝宝休息。

2、家长介绍16-18个月宝宝色彩分辨能力发展的特点:

宝宝在选择衣服,布置房间时或在选择卡通

书和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