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题.docx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题
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
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
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
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
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
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
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
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
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
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
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
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
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
《山海经》云: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又云: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
”《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
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
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
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
《逸周书》云:
“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
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
”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
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
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
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
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
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以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
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
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
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
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生活过的民族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具体来说是指血缘性关系或社会性关系。
B.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
C.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家庭伦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国的政治原则。
D.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所以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
B.文章从家与国、国与族等三个统一性,系统阐释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
C.文章最后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D.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佐证说理,论述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炎帝和黄帝是中国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经》的特点推测其记载的血缘性关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缘性。
B.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由于时代等原因,张载、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D.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彰显了这种美学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知乎、得到等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知识付费大量兴起,用户总量井喷式爆发。
艾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
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
下图是市场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XX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
(摘编自《知识付费类产品竞品分析》)
材料二:
中国经济时报:
怎样看待知识付费的本质?
陆峰:
知识付费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可以市场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优化知识信息配置的一种知识交易形式。
知识付费有利于通过市场交易手段和激励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有利于人们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海洋中更加高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在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
郭全中: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有效满足用户获取知识的刚需,在前互联网时代,重点在于如何组织和生产知识,而在互联网时代,核心是如何在严重过载的信息中找到适合用户需求的知识。
董一鸣:
知识付费的本质,我认为是一种“咨询、培训服务的延伸”,也是一种“花钱买别人的时间”的行为。
过去我们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会找到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士请教,经常费时费力还需要搭人情,而知识付费平台的产生和近三年来的蓬勃发展,我认为其实提供的是一种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令我们解决问题变得更便捷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材料三:
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升,即使是中上游内容方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仅为30%。
企鹅智酷的数据也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
业界指出,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
(摘编自《“知识付费”行业走向理性》)
材料四:
实际上,知识付费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必然会遵循互联网的法则,当然也免不了染上互联网的恶习。
这个光速的时代,已经不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真正深入了解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情,浮躁、表浅、速成是从“知识付费”产生之初就携带的基因,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产品本身无论多精致也都是一个互联网的短、快、浅的通俗产品,音频这种方式本身抵达我们的时候就极容易流失,比如讲述内容的人可能讲不清楚、嘈杂环境的消磨,听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会分散。
那么知识付费可以给我们什么?
知识付费给我们一种“我在学习的路上”和“时间没有虚度”的自我暗示和安慰。
毕竟比起通勤路上和睡前的发呆和胡思乱想,有人在耳边谆谆善诱,我们多少还是会拾取一些到脑子里的。
还有就是当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找到某一个知识付费产品,去粗取精后的知识的确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
至于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希望以知识付费去应对时代焦虑,那也是对知识付费的苛求。
(摘编自澎湃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中,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区域。
B.董一鸣认为,知识付费相较于过去找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便捷了,它提供的是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
C.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知识付费体验的评价总体不高,只有28%的人表示满意,更多的人认为一般,还有人认为完全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D.“知识付费”先天带有浮躁、表浅、速成等基因,其产品具有短、快、浅的特点,“知识付费”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某种自我暗示和安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知识付费产业的兴起,不仅得益于知乎、得到等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B.陆峰认为知识付费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有利于人们更高效地筛选利用信息。
C.从整体产业上看,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受到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的制约。
D.知识付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去粗取精后的知识,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从而增长知识,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
6.你认为知识付费的前景如何?
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由。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寒江鸭景
张立忠
冬日正午,漫步江边,阳光温暖地铺洒在路上、身上,心也跟着暖了起来,阳光下,景致鲜亮了许多,山川河流比傍晚时更显旷阔,也更为真实、山拉着白雪的披风,更加巍峨峻峭;水盖着冰雪的被子,更为安静温和。
今冬较暖,江封得比往年要晚了一些,直至大雪节气才魅强封上,如今的老天爷和人一样,做事没有以前认真了,江封得潦草,有的江段竟被粗心地漏封了。
漏封的江面,水清澈见底,潺潺地流着,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像一个熟睡了的人心脏,有节奏地律动着,似乎在昭告人们:
江依然醒着。
在江南大桥上游,有一小片江面今年一直未封上,于白雪皑皑中开了一个长长的黑色口子,像一只大地的眼睛瞪着天空和城市,最初“眼睛”很大,长有二三百米,宽也有一百多米。
令人意外的是,那一小片未冻水域,竟然招来了许多野鸭子。
野鸭在这江中出没,本不稀奇,每年春天开江伊始或秋天江面封冻之前,都有大批迁徙中的野鸭在这里落脚打尖,但在封江的时候都飞走了。
今年不一样,这些野鸭入冬以后并没有飞走,而是一直在那未封冻的水域流连着,大有今冬在此安营扎寨不再走了的意思。
这群野鸭约有百只,早在深秋时节就已经来到这片江面上,那时江未封冻,鸭子们三五一群、八九一伙,分散于江的各处。
入冬后,江面渐渐结冰,鸭们的活动区域被一点点收窄,慢慢地就集中到这片未冻冰的水域来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群,成为江中引人入胜的一景。
由此,观鸭成为我每天必散步的理由。
观鸭的最佳地点是在桥上,站在江南大桥上往下看,江水清清,视线直达水底。
鸭子们悠闲地在水面上浮着,或漂游,或觅食,慢悠悠地过着属于它们的日子。
它们经常地把头和身体大部分扎进水中,用它们那著名的扁喙,在水下寻食,两只脚掌急速地在水里划着,屁股则垂直地撅得老高,看着它们那份打食的辛苦,觉得不比人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轻松多少。
当然,许多时候它们都是在水上漫无目的地游着,脚掌不紧不慢地划着水或者压根就不划水,只是随波逐流地漂着。
还有些干脆爬上冰面,卧在那看着水中的同伴们,还不时地窃窈私语,好像是在评论着某个同类的游泳姿势和进食动作。
有时某只野鸭猛然间在水中使劲扑闪起翅膀,吓得水珠四散奔,引来水面一片凌乱。
偶尔,会有一只或几只野鸭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飞了起来,看似要远去,可飞了没多远,换一个位置又落下,终归还是没有离开这片水域。
在这庞大的鸭群中,有一只小小的鸭雏颇引人注目,它经常落单,总漂在鸭群的下游。
它的觅食方法与成年鸭子们也不太一样,总是一个猛子扎进水中,箭一样地在水底穿行,速度极快,像一条在水下梭游的鱼,好一会儿才冒出来。
桥上车来人往,两岸亦行人不绝,但野鸭们却并不在乎,怡然自得地演绎着自己闲情逸致般的生活。
这一份人鸟和谐的图景,让人心生感动,我想起王维《画》这首诗颇合此景: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野鸭子虽然耐寒能力极强,但能留在繁华市区内的一小段江面上越冬,这是过去从未见过的事情。
我想,它们能留下来,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个是要有足够的食物,另一个是安全。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旧闻:
2010年,内蒙古草原鼠害成灾,草场受灾严重。
鼠患的原因,是草原狼、狐以及鹰隼等鼠类天敌被人们猎杀殆尽。
这让我想起这么一件事情:
三十年前的一个秋日,一位农村朋友给我带来一只野鸭。
我把这野鸭炖了,没料到吃了头一口就把牙崩坏了一颗,疼了半年多,至今亦常有不适。
原来野鸭是朋友用猎枪打的,鸭身上还留下数颗枪沙,被我咬到了。
“崩牙”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可我觉得,这是野鸭对人的一种特别的报复,也是大自然给人的一份警示。
走在江边上,望着澄澈的江水,观着寒江上徜徉在水中的野鸭,看着阳光下安恬的山川与河流,一种愉悦随着气血畅游通身,而后从毛孔中慢慢地渗透出来,感觉冬日的阳光不冷了,顺着江面吹来的风也不寒了。
风拂去了心中的尘霾,拂去了日积月累的阴郁,蓝天高远,心胸敞亮。
(摘编自《西南作家》杂志)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鸭能留下来,说明这段未封冻的水域有着足以养活们的食物,也说明它们在这段水域没受到人为惊扰。
B.文章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写出野鸭在江面自由欢快活动的场景,侧面体现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C.文章插叙“我”因食用野鸭而“把牙崩坏”的回忆,是为了突出表现“我”以后食用野鸭感到恐惧及排斥。
D.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到江边散步感受到冬阳和暖,江风不寒,天高心亮。
这部分内容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了主旨。
8.作者在文中引用王维《画》这首诗,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9.文章以“寒江鸭景”为标题有什么意蕴?
请简要分析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虙①,字子宓,慈溪人。
庆元二年进士。
故事,潜邸进士升名,虙不以自陈。
为浙东帅属。
帅督新昌旧逋虙手书谏曰越人之瘠宜咻噢抚摩之今夏税当宽为之期使田里久饥之甿少还已耗之气血尚可理旧逋耶力辞不行主管户部架阁文字,改太学正。
时新进者多逞小才,害大体,言:
“立国有大经,人主当以静制天下之动。
今日之治,或有邻于锲薄,而咈人心、伤国体者,宜有以革之,使祖宗之意常如一日也。
”帝嘉纳焉。
迁太常博士,又迁国子博士。
时金垂亡,因论自治之道,谓:
“城郭所以御敌也,使沟壑有转徙之民,则何敌之能御?
”迁国子监丞。
转对,愿力主正论,勿使迎合之人得以投吾机。
迁秘书郎,预编《宁宗会要》,兼吴、益王府教授。
讲《毛诗》终篇,乞以所读诸子改读《尚书》,帝曰:
“吾固以《诗》《书》成麟趾之美也。
”迁秘书丞,改著作郎。
以疾乞外,出知南康。
至郡,剖决滞讼,众皆悦服。
前守陈宓以钱七千缗置济民库为筑城费,虙至,曰:
“不必取赢于民,吾捐万缗为倡,继是倘不已,何患事之难成?
”转运使以钱万二千缗置平籴于郡,虙复出钱万二千缗以增益之,民赖其利。
将增建禁旅,营地属民者,索质剂②视元直偿之。
徙知处州,移知温州,力辞,遂直秘阁、主管千秋鸿禧观。
参议制置使幕中,使者尚威力,愎谏自用,虙守正不阿,每济以宽大。
召为国子司业兼侍讲,以《礼记•月令》进读,至“狱讼必端平”之语,因敷畅厥旨。
兼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命下而卒,诏赠四官。
(选自《宋史•张虙传》,有删改)
[注]①虙,读fú。
②质剂:
文中指作凭证的契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帅督新昌旧逋/虙手书谏曰/越人之瘠/宜咻噢抚摩之/今夏税当宽为之/期使田里久饥之甿/少还已耗之气血/尚可理旧逋耶/力辞不行/
B.帅督新昌旧逋/虙手书谏曰/越人之瘠/宜咻噢抚摩之/今夏税当宽为之期/使田里久饥之甿少还/已耗之气血/尚可理旧逋耶/力辞不行/
C.帅督新昌旧逋/虙手书谏曰/越人之瘠/宜咻噢抚摩之/今夏税当宽为之期/使田里久饥之甿/少还已耗之气血/尚可理旧逋耶/力辞不行/
D.帅督新昌旧逋/虙手书谏曰/越人之瘠/宜咻噢抚摩之/今夏税当宽为之/期使田里久饥之甿少还/已耗之气血/尚可理旧逋耶/力辞不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邸,指古代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
古代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称为“东第”。
B.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是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下设国子监等机构。
C.博士,文中指古代教授经学的一种官职。
博士也可以指古代专精某一技艺的人。
D.转对,古代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虙不重名利,崇尚宽容。
他考中进士,按旧例,朝廷把他的名次提升,但被他拒绝;有的官员崇尚威力,刚愎自用,他则常常宽大处理事情。
B.张虙恪尽职守,力除弊政。
他担任太学正时,针对官场的一些作风,认为现在一些政策近于刻薄,违背人心,应该革除。
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
C.张虙为人正直,推崇《尚书》。
他担任国子监丞,力主不让阿谀的人有投机的机会;他请求把所读的诸子书籍改为《尚书》,跟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D.张虙心系民生,体恤百姓。
他在南康任职时,纠正前任郡守的错误做法,并拿出自己的钱来充公用;政府准备建禁旅,要征百姓的地,他按原价付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郭所以御敌也,使沟壑有转徙之民,则何敌之能御?
(2)不必取赢于民,吾捐万缗为倡,继是倘不已,何患事之难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赤谷西崦①人家
杜甫
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
曹刘战此,谷水尽赤,故名。
跻险不自喧②,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注:
①西崦:
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
②喧:
一作“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宿在赤谷山家,题诗以志其胜,诗中美景宛如一幅“桃花源”图。
B.首句的“喧”字一作“安”,两种版本均表达诗人攀登险境时内心的忐忑。
C.出秦州郊外,景物变换为阔远之景,溪水回转,山路蜿蜒,天气晴暖,庄稼成熟。
D.诗歌借陶渊明武陵桃花源的典故,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15.仇兆鳌《杜诗详注》有“‘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说山家景物甚幽”。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幽”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被发现后,发现者“_______,______”展现了居住在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气势非凡的句子是“_______”,写他的儿子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
(3)《琵琶行》写琵琶女“嫁作商人妇”后回忆往事,伤心流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上,有几个令人的环节:
与检阅车同行的一辆空车上的车牌为醒目的“1949”;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属及后代举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的画像,出现在游行队伍之中;此前还颁授了一批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没有忘记为民族解放、国家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
这不但表现了对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不忘初心”的生动解释。
面对人民英雄,我们应该仰之弥高、。
尊重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导向。
我们这个国家最应该受到尊敬和崇尚的人是谁?
是为中国解放事业奉献一切的老一辈革命家,是舍生忘死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是献身科学为国增光的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等。
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伟大的中国人,都会在人民的心里,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注目铭记于心大公无私镌刻B.瞩目刻骨铭心大公无私铭刻
C.注目刻骨铭心毁家纾难镌刻D.瞩目铭记于心毁家纾难铭刻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些环节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表明我们在共享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荣时刻
B.在我们共享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荣时刻,这些被赋予了非同寻常意义的环节
C.这些环节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表明我们在共享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荣时刻
D.这些环节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而我们在共享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荣时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既表现了对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
B.这不但是对“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
C.这既是体现了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
D.这既是对“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①_____。
代谢废物是人体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②______,也不会诱发三高。
堵塞血管的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脂类,血脂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身体对脂类物质的代谢出了问题。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都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必要时还要配合药物治疗,防止血管堵塞。
其实,③_____。
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
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就不用担心毒素对我们的伤害,也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
21.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AED的四项优点,每项不超过4个字。
(5分)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
与医院中正规电击器不同的是,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只需要短期的教学即会使用。
全自动的机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去按下电击钮,在大部分的场合,施救者如果误按了电击钮机器并不会产生电击。
使用AED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提手心肺复苏。
因其操作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