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3796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破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爆破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爆破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爆破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爆破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爆破专项方案.docx

《爆破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专项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爆破专项方案.docx

爆破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兴义市小龙潭水利工程灌区输水工程。

(2)工程内容:

渠(管)道石方爆破、隧洞石方爆破。

(3)工程量:

设计石方明挖60731m3,石方洞挖24220m3。

(4)工程要求:

a、爆破后的块度满足机械装车要求。

b、控制爆破个别飞石,不危及建筑物和人员安全。

c、控制爆破震动不影响周围建筑物安全。

(5)地质地形条件

本工程灌区输水系统由总干渠、北干渠(管)和南干管以及渠系建筑物组成,各部分工程地质分述如下:

①总干渠

该干渠从小龙潭水库右岸坝基埋管引出后,向东经猪场坪到达皮山林。

总干渠中有渠道、龙滩渡槽、皮山林隧洞。

总干渠在皮山林隧洞出口后分为南、北两条干渠。

称北干渠及南干渠。

总干渠渠道一带地表基岩大部裸露,垭口及低洼地带有少量覆盖层分布,厚一般0-3m。

分布基岩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及灰岩。

皮山林隧洞以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为主,进口地段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灰岩。

岩层倾向南—南东,倾角15-25°.沿线地形多为缓—陡坡,以斜向坡为主,自然边坡稳定。

1)龙滩渡槽

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T2g)中-厚层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岩、泥岩。

基岩大部裸露,于平缓低洼地带有少量浮土淹盖,地形边坡多为缓坡,渡槽走向近东,岩层倾南东,倾角15-25°,自然边坡为斜向坡。

无较大的工程地质问题。

2)皮山林隧洞

总1+339.00~总1+395.00m为隧洞进口段,埋深0-30m。

洞向近东,进口处基岩裸露,自然地形坡度24°左右,出露地层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2y),岩性为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岩层倾向120°,倾角19°,进口处边坡为逆向坡,主要发育有二组裂隙,其为N84W/SW/76°,②为N27W/SW/∠76°,裂隙多张开,局部夹泥,其中①组裂隙走向与洞向基本一致,隧洞开挖易于洞顶产生崩塌,洞身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

同时围岩岩溶较发育,局部存在突水、涌泥可能,需注意防患,建议对隧洞进行支护处理。

总1+395.00~总4+010.00:

为洞身段。

洞向近东,隧洞埋深30-317m,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2y),岩性为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均为中硬岩,岩体新鲜。

围岩类别为Ⅲ类,局部因裂隙及岩溶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为Ⅳ类围岩(约占5%)。

总4+010.00~总4+100.00:

为出口段。

洞向近东,隧洞埋深0-36m,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2y),岩性为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为中硬岩。

主要发育有二组裂隙,其为N60W/NE/67°,②为N10W/NE/∠46°,裂隙多张开,局部夹泥,其中①组裂隙走向与洞向夹角为25°,隧洞开挖易于洞顶产生崩塌,洞身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

同时围岩岩溶较发育,局部存在突水、涌泥可能,需加强防患,建议对隧洞进行支护处理。

出口地带基岩裸露,地表自然地形坡度27°左右。

岩层倾向183°,倾角23°,出口处边坡为顺向坡,岩层倾角略小于坡度角,因岩层倾角较缓,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②北干渠(管)

该干管经过任家弯隧洞后向东北方向途经明德到达陈家田。

沿途有渠道、皮山林倒虹管、任家弯隧洞、坡头隧洞和北干管,管线总体走向近东,全长9.55km。

渠线一带地表基岩大部裸露,垭口及平缓地带有少量覆盖层分布,厚一般0-3m。

分布基岩主要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其次为下统飞仙关组。

以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灰岩为主,少量泥岩,岩层总体倾向南东,倾角15-25°。

局部受断层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沿线地形起伏大,多为缓—陡坡,以斜向坡为主,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坡面溶沟、溶槽发育。

无较大工程地质问题。

建议开挖边坡:

土1:

1,基岩1:

0.75,局部逆向坡且山坡较陡段基岩开挖边坡可设为1:

0.3~1:

0.5,局部高边坡采用挂网喷锚支护处理。

地基承载力:

土[R]=150~170Kpa,强风化基岩[R]=500KPa,弱风化基岩[R]=1800KPa。

1)任家湾隧洞

本隧洞为无压引水隧洞。

进口处基岩裸露,出口地带有厚约2.5m的粘土夹碎石覆盖,洞向近东,进口地形坡度25°左右,出口处地形坡度10°左右。

岩层倾南东,倾角18-23°,进口处为逆向坡,边坡稳定性较好。

出口处为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边坡基本稳定。

北干0+661.00~北干0+700.30:

洞向与岩层走向之夹角为60°左右,穿越围岩为中硬岩,洞身埋深小于17m,隧洞因埋深浅,地下水位均低于隧洞底板,岩石风化卸荷裂隙及岩溶较发育,洞身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类别为Ⅲ类。

局部因裂隙及岩溶发育,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10%)。

北干0+700.30~北干1+267.50:

洞身段,洞向98°,隧洞埋深17-86m,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2y),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均为硬质岩,岩体新鲜。

岩层倾向68-72°,倾角15-25°,洞向与岩层走向间夹角为60°左右,地下水位低于隧洞,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好,围岩类别为Ⅲ类。

但穿越地层为可溶岩组成,局部发育有溶洞、溶孔、溶隙,存在涌泥及突水现象,同时影响围岩稳定,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5%),需进行支护处理。

北干1+267.50~北干1+328.00:

为隧洞出口段:

洞向98°,隧洞埋深8-17.5m。

隧洞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中统杨柳井组(T2y)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均为硬质岩,为弱风化-新鲜岩体。

主要结构面为岩层层面及节理面,岩层产状稳定,倾向70°,倾角22-25°,洞向与岩层走向间夹角为62°,隧洞所处地势较高,岩石风化卸荷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好,围岩类别为Ⅲ类。

地下水位均低于隧洞底板,局部因裂隙及岩溶发育,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10%)。

本段但因隧洞埋深浅,隧洞顶壁岩体稳定性差,爆破振动易产生顶壁崩塌破坏。

本隧洞围岩均为碳酸盐岩,系可溶岩组成,岩深发育,局部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需做好防患措施。

2)坡头隧洞

北干2+770.00~北干3+165.82为坡头隧洞,为无压引水隧洞。

进口前段为明挖段,地形坡度7-20°,表部有粘土夹碎石分布,厚0-3.0m,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中-厚层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产状82°∠37°,岩体为强风化。

开挖深3-7m,开挖后形成的边坡为斜向坡,洞脸边坡为逆向坡。

贯穿性裂隙长一般在4m左右,岩体较破碎,边坡稳定性整体较差,存在崩塌、滑塌的可能。

需进行护坡处理。

北干2+770.00~北干2+792.60:

为隧洞进口段:

洞向84°,隧洞埋深0-15.5m。

地形坡度15°-30°。

隧洞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中-厚层灰质白云岩、灰岩,均为硬质岩,为弱风化-新鲜岩体。

主要结构面为岩层层面及构造节理面,岩层倾向82°,倾角37°,洞向与岩层走向间夹角为88°,构造节理较发育,贯穿性裂隙走向与洞向夹角为30-60°,裂隙多呈闭合状,隧洞围岩稳定性总较好,隧洞所处地势较高,地下水位均低于隧洞底板,地下水对成洞影响小,围岩类别为Ⅲ类。

部分地段因裂隙密集发育及岩溶发育,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20%)。

北干2+792.60~北干3+088.30:

为洞身段,洞向98°,隧洞埋深17-86m,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均为硬质岩,岩体新鲜。

岩层倾向68-72°,倾角15-25°,洞向与岩层走向间夹角为60°左右,地下水位低于隧洞,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好,围岩类别为Ⅲ类。

但穿越地层为可溶岩组成,局部发育有溶洞、溶孔、溶隙,存在涌泥及突水现象,同时影响围岩稳定,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5%),需进行支护处理。

北干3+088.30~北干3+165.82:

为隧洞出口段,洞向84°,隧洞埋深0-20m。

隧洞穿越地层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均为硬质岩,为弱风化-新鲜岩体。

主要结构面为岩层层面,岩层产状稳定,倾向82°,倾角37°,洞向与岩层走向间夹角为88°,隧洞所处地势较高,地下水位均低于隧洞底板,围岩稳定性较好,围岩类别为Ⅲ类。

局部因裂隙及岩溶发育,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Ⅳ类(约占10%)。

本隧洞围岩均为碳酸盐岩,系可溶岩组成,岩深发育,局部存在涌泥及突水的可能,需做好防患措施。

③南干管

该干管经过半坡、石园子、陇岸坪子、最终到达新场的方家弯子,管线总体走向南东,全长约14.3km.。

管线一带地表基岩大部裸露,垭口及低洼地带有少量覆盖层分布,厚一般0-3m。

分布基岩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岩层倾向南东,倾角15-25°自然边坡多为缓坡,以斜向坡为主,局部为顺向坡。

顺向坡地带,岩层倾角多与坡面倾角一致。

总体上,边坡属稳定型。

坡面起伏,且溶沟、溶槽发育。

无较大的工程地质问题。

2.编制依据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13;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378—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1994);

设计施工蓝图、我部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的资料。

3.施工方案

3.1石方明挖爆破

各部位石方开挖在该层土方开挖结束进行岩土分界线确定以后进行,石方开挖分层厚度3m,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钻爆开挖,石方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边坡岩石开挖采用YT-28型手风钻钻孔,浅孔梯段爆破,爆后石渣采用1.2m3反铲扒渣翻渣,统一翻到基坑装渣,20t自卸汽车运输。

通过临时施工道路及原有公路运至弃渣场。

(1)钻孔及爆破的方法和程序

钻孔施工采用人工持手风钻钻孔,选用YT-28型风钻,钻孔孔径42mm,钻孔方向垂直于开挖面,孔深3.0m,人工装药,非电毫秒起爆网路起爆。

钻爆施工程序如下框图所示。

钻爆施工程序框图

(2)明挖爆破示意图

(3)爆破控制

为使开挖面符合施工图纸所示的开挖线,保持开挖后基岩的完整性和开挖面的平整度,施工中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来控制开挖边线。

光面爆破采用手风钻钻孔,孔径42mm,间隔装药,导爆索串联起爆。

钻孔布置、线装药密度等爆破参数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面爆破工艺流程见下图:

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

(4)爆破设计

根据各段地质条件及开挖深度,明挖石方爆破方案采用浅孔微差爆破。

依据施工设备及现场条件,爆破深度为3.0m,浅孔爆破采用乳化炸药,规格为φ32mm,利用非电毫秒雷管孔内微差起爆。

光面爆破采用光爆炸药,药卷规格为φ25mm,利用导爆索起爆。

根据浅孔爆破计算公式,结合本工程的岩石情况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做出如下爆破设计:

浅孔爆破参数表

梯段高度

(m)

炮孔深度

(m)

孔距

m

角度(度)

排距

m

装药长度

Cm

堵塞长度

cm

单孔装药

kg/孔

单耗

kg/m3

3

3.0

1.2

90

0.9

200

100

1.8

0.4

光面爆破参数表

孔深(m)

3.0

底部装药量(kg)

0.18

孔径D(mm)

42

封堵长度(m)

0.7

药卷直径(mm)

22

抵抗线(m)

0.6

不偶合系数(D/d)

1.71

炮孔间距(m)

0.5

线装药密度(kg/m)

0.26

总装药量(kg/孔)

0.81

底部装药长度(m)

0.2

3.2石方洞挖爆破

(1)施工程序

由于本标段隧洞未设置施工支洞,隧洞从进出口设置两个工作面相向开挖;本工程隧洞断面较小,采用全断面开挖。

(2)石方洞挖爆破施工方法

皮山林隧洞,任家湾隧洞,坡头隧洞由于开挖断面较小,均采用全断面钻孔爆破法开挖施工,水平掘进,采用人工持YT-28手风钻钻孔在自制钻爆台车钻孔装药爆破,钻孔孔径42mm,周边光面爆破。

爆破后采用压入式通风及时进行散烟、除尘,爆破石渣采用LWT-80型履带式挖斗装载机装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渣场。

(3)施工工艺

隧洞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面框图所示。

隧洞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施工工艺作业方法:

①测量放线:

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做导线控制网。

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

测量作业由测量工程师带领专业测量人员依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认真进行,每次钻孔前均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标示各施工钻孔位置,标示周边孔轮廓线。

另外每班还进行一次测量检查,确保测量及开挖工序质量。

②钻孔作业:

选派熟练的钻孔操作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标书文件的规定进行钻孔作业。

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沿轮廓线的调整范围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其它炮孔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cm;各钻工分区、分部定位施钻,每排炮由值班技术员按爆破图的要求进行检查。

③装药爆破:

炮工按钻爆设计参数认真进行作业,炸药选用RJ2岩石高威力乳化炸药。

崩落孔、掏槽孔药卷直径Ф32mm,连续装药,周边孔选用Ф25药卷,间隔装药。

装药完成后,由技术员和专业炮工分区分片检查,连接爆破网络,撤退工作设备、材料至安全区域后进行引爆。

④通风散烟:

爆破后启动轴流通风机压入通风,爆破渣堆进行洒水除尘。

⑤安全处理、清底:

爆破后由安全员处理掌子面及顶拱安全,出渣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及支护,用反铲、人工清底,然后进行支护施工,为下一循环钻孔作业做好准备。

(4)爆破设计

皮山林隧洞,任家湾隧洞,坡头隧洞开挖断面尺寸较小,且围岩以Ⅲ类岩石为主,爆破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钻孔直径为Ф42mm,选用乳化炸药。

崩落孔药卷直径Ф32mm,连续装药,周边孔选用Ф25光爆药卷,不连续间断装药。

钻孔深度2.5m,循环进尺2.2m。

在实际施工时,爆破参数根据岩石情况、开挖断面,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采用经验公式进行选取,经现场爆破试验后进行确定。

隧洞各类围岩开挖,钻孔及装药技术参数由爆破试验确定,其初选参数如下表:

Ⅱ、Ⅲ类围岩爆破参数表

孔名

钻孔参数

装药参数

备注

孔径

(cm)

孔深

(cm)

孔距

(cm)

孔数

(个)

药径

(mm)

单孔药量

(kg/孔)

总装药量

(kg)

掏槽孔

42

270

4

32

1.2

4.8

连续装药

崩落孔

42

250

90

9

32

1.0

9.0

连续装药

底孔

42

250

60

4

32

1.1

4.4

连续装药

周边孔

42

250

50

12

25

0.5

6.0

间隔装药

合计

29

24.2

Ⅳ、Ⅴ类围岩爆破参数表

孔名

钻孔参数

装药参数

备注

孔径

(cm)

孔深

(cm)

孔距

(cm)

孔数

(个)

药径

(mm)

单孔药量

(kg/孔)

总装药量

(kg)

掏槽孔

42

200

4

32

0.8

3.2

连续装药

崩落孔

42

180

70

9

32

0.6

5.4

连续装药

底孔

42

180

57.5

4

32

0.7

2.8

连续装药

周边孔

42

180

50

12

25

0.4

4.8

间隔装药

合计

29

16.2

(5)爆破试验

为确保地下洞室开挖的安全稳定和开挖质量,降低爆破振动及飞石的影响,根据开挖岩石情况确定合理装药参数,在开挖施工初期进行爆破试验。

严格按照开挖爆破试验大纲操作进行爆破试验,尽可能降低爆破振动影响,确保临近爆破开挖面的岩石基础不受影响。

现场爆破试验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和《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执行。

爆破方案中的钻孔布置,单位耗药量的选择和起爆方法及顺序等,要按钻爆设计方案进行,尽量减小爆破振动的作用。

方案要点为:

①采用梅花型布孔;

②采用毫秒微差起爆法,一次爆破中单响药量控制在30kg以内;

③周边光面爆破孔的孔距,试验设计0.4~0.6m,并且减少装药量,其目的是保护周边围岩免受破坏,控制半孔数量,与下一排爆破孔良好衔接创造条件。

现场爆破振速测量:

对所采用的爆破方案进行爆破质点振动速度测量,爆区振动速度衰减规律的关系式:

V=K(Q3/1/R)

V—振动速度㎝/s;

Q—单响药量Kg;

R—测点至爆区中心的距离;

K、α—爆区与地质、地形、爆破、方案等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寻找质点的衰减规律就是要通过试验求出爆区的K、α值,以计算出爆破振动速度。

试验次数为2~3次,对孔网参数及起爆方案仅为验证性的试验,找出爆破振动距离对已建邻近建筑物及锚喷区影响最小的爆破方案,以满足设计要求。

4.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与劳动保护

4.1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按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现场设专职质控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

(2)在每个开挖面进行钻孔、爆破时,均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爆破方案(由技术部门提出设计方案)进行钻孔、装药、连网。

(3)周边孔钻孔时,定人、定区域,并设专人检查钻孔质量,做到定岗定人;同时,做好施工记录,以保证轮廓线的开挖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超挖。

(4)钻孔质量控制

①钻孔孔位依据测量放出的中心线、腰线及开挖轮廓线确定,以保证钻孔精度,包括孔位、孔向、深度等。

②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沿轮廓线调整的范围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其他炮孔的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

③炮孔的孔底落在爆破图规定的平面上。

④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结,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炮工负责,并严格按爆破图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

⑤炮孔经检查合格后装药爆破。

爆破装药时,按经爆破试验调整确定后的爆破参数进行,为了防止因导爆管质量引起某一个或几个炮孔拒爆,爆破的引爆系统采用复式串、并连接法连接,每个炮孔内安装2~3枚导爆管作为保险。

每次爆破后,对岩石爆破的效果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并作出评价,通过仪器测定爆破对岩体完整性的影响(岩体声波测试),对爆破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5)光面爆破效果达到下列要求:

①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②炮孔痕迹保存率:

完整岩石不少于80%,较完整和完整性较差的不少于50%,较破碎和破碎岩石不小于20%。

③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明显的爆震裂隙。

④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小于15cm。

4.2安全保证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全面合理的安全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全面合理的安全措施。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环节,组织均衡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进度与安全的矛盾,统一指挥,避免忙乱中出差错,或因抢工程进度,忽视安全而发生事故。

严格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安全技术规范、安全规程等。

(2)确定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措施

①爆破后及时支护,合理安排工序衔接时间等措施。

②合理应用光面爆破技术,确保开挖轮廓,减少开挖对围岩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③重视地质超前预报及围岩原型观测,并用以指导施工。

(3)针对施工现场制定安全控制措施

①施工场地做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出渣、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妥善布置,对风、水、电路等设施做出统一安排。

②新开洞口前先作好锁口锚杆工作,洞口形成后及时做好锁口支护工作。

③在开挖施工期,施工技术人员随时掌握隧洞地质情况、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并每班以书面的形式向作业人员交底。

未完成安全处理的地段标识清楚。

④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时,按照“先治水,短进尺,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

⑤地下洞室开挖在施工过程中,会随时出现新的安全情况,安全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特殊规定,以适应安全生产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4)针对施工期制定安全过程控制措施

①开挖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所施工的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拱和边墙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块体或裂缝时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②钻孔时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禁止钻孔和装药平行作业。

③装炮时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

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撤离至安全地点。

④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⑤爆破后至少经过30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进入工作面,检查照明线路是否安全;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顶拱及边墙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进行安全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盲炮”的处理主要采取重新起爆、打平行炮眼装药爆破、聚能诱爆、风水吹管等方法,具体使用什么方法由安全员或技术主管同意方进行。

⑥对于两端掘进的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

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30m放炮时,双方人员均撤离工作面;相距15m时,停止一方工作,单向开挖贯通。

⑦在埋设监控量测点的较远的地段,施工安全员注意观测围岩的变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预见塌方,以避免塌方造成的损失。

塌方前的预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岩石风化和破碎程度加剧,有粘土、岩屑等断层充填物;

B.当岩石节理密集且方向一致时,前方可能有与节理走向大致相同的断层;

C.岩石强度降低,纯钻进度增大,但超钻困难甚至出现卡钻的现象;

D.爆破后岩石多沿风化面破裂,块度相对减小,部分石块表面附有黄色或褐黄色含氧化铁等物质;

E.供水沿节理、裂隙漏走,回水量相对减少,并逐渐浑浊;

F.原来干燥的岩体突然出现地下水流,或渗水量突然增大,或产生渗流位置变换不定;

G.裂隙面的岩块相继脱落,且其块度增大及频率逐渐增加;

H.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出现扭断、弯曲、有时伴有响声。

安全员和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地质超前预报资料和一些预兆的主要表现,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5)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①各类进洞车辆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②进洞的各种车辆与机械,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得进洞。

③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在其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运输车辆碰撞。

④运输线路配置专人维修养护,线路两侧的废碴和余料随时清理。

(6)通风、防尘、照明及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①隧洞内的通风设备及管路保持完好状态,并设专人管理,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1.5~3m3。

②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③施工时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封堵爆破。

④出渣前用水淋透渣堆和喷湿岩面。

⑤隧洞的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

⑥隧洞用电线路,均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牢固。

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和其它铁件上,或捆扎在一起。

开关外加木箱盖,采用封闭式保险盒。

如使用电缆牢固悬挂在高处,不放在地上。

⑦隧洞各部位的照明电压为:

开挖作业地段为12~36v;成洞地段为110~220v;手提作业灯为12~36v。

⑧隧洞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调节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

⑨洞内不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其它易燃物品。

(7)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①洞内检修电气设备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②非专职电气值班员,不操作电气设备。

③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

④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