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3518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篇.docx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

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广大党员干部长期以来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利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应该要立足自己的岗位实际,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把对党忠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贯彻落实到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懈奋斗。

我们应该坚信,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运筹帷幄,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必将能够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挑起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担。

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要把“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融入灵魂、扎根思想、付诸行动。

党员干部要认清职责使命、增强政治自觉、主动担当作为,以用权如履薄冰、行事如临深渊、工作如坐针毡的状态,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好一方风气、富一方百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

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经受得住名与利、真与假、虚与实的考验,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立得正、行得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时刻把理想信念当作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去认识、去加强、去珍惜。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组织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在担当实干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融入血脉灵魂、贯穿于修身为政的全过程。

要常固作风之根,带头求真务实。

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坚决克服不良作风,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重点根治“四风”顽疾,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头改进作风。

党员干部需要从一言一行着眼,坚持廉洁修身,切实提高自身“免疫力”。

黄诗燕,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华章,让我们向他看齐,将自己的本质工作干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8年多时间扎根脱贫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脱贫的事迹,在湖南引起热烈反响。

当地干部群众表示,要学习黄诗燕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的情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连日来,由黄诗燕生前同事、亲属组成的报告团,在株洲和全省各地宣讲。

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

“深刻感受到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永不懈怠的状态,我们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诗燕深沉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定力操守,和敢担当、善作为的高贵品格。

”益阳市安化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说:

“黄诗燕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会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领20余万炎陵人民继续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黄诗燕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激励。

”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表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

“黄诗燕同志值得我们所有‘扶贫人’学习。

”辰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继才表示,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

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

”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

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

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

“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

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之初,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

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介绍,上任伊始,黄诗燕抱定“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信念搞“大走访”——自带食材进村入户,与群众一起生火做饭,同桌吃饭,同干农活,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跑无电村,钻土坯房,进“杉皮屋”,访贫问苦……黄诗燕调查后痛感,炎陵县交通闭塞是痛点,资源匮乏是难题,贫困落后是大敌。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1929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标语。

“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我们要弘扬红军作风,让农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天比一天富!

”黄诗燕一席话,让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他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

他给自己立“军令状”,梳理群众最难最忧最盼的事,解决一项销一个号。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四

黄诗燕有两本泛黄的《马克思传》,是炎陵县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送给他的。

黄诗燕将其视为前辈对他的期许,始终将书摆在书柜最醒目处。

2014年,炎陵县尚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

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

”黄诗燕发“狠话”拍板:

“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每户还要给一块菜地,造个小杂屋。

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

除了多方筹资,他还大力节省开支:

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红砖裸露的办公楼不改建,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闯过道道难关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户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档立卡户张连军说:

“我2017年从山里搬来,黄书记来我家19次,给我一家3口推荐了工作。

他真的比亲人还亲!

在黄诗燕带领下,炎陵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抓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脱贫7224户24056人,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陈远高告诉记者,黄诗燕去世前几个月,“桃王”也枯死了。

“老树虽然不在了,但黄书记支持村里修的路、改的电网都还在,桃林面积也从百十来亩发展到近2000亩。

”陈远高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会一直念黄书记的好!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五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等5县脱贫摘帽。

炎陵县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3万余名革命先烈英灵奉上的一声真情告慰。

”黄诗燕曾说。

脱贫,黄诗燕带着大家干。

2015年起,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

“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

一个七品官,每个月都进来村里,不容易!

”村民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

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

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村民们没想到,黄诗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们与黄书记的最后一面。

“这样的书记,少见,难得!

”村民们说。

扶贫攻坚是黄诗燕眼里的头等大事。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

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

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

“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访贫困户。

”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黄诗燕带着同事们,坚持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脱贫的关键,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

吴集会给记者算账:

黄桃、白鹅、菌类等特色农业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绿色工业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354家“农家乐”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

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诗燕既是一线总指挥,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连一本扶贫手册,他都细致入微研究设计。

过去为压实扶贫干部责任,表格较多,包括扶贫手册、收益核算卡、贫困户退出确认书等,加重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文案负担。

黄诗燕很早提出来,化繁为简,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压缩为一本简洁明了的手册,涵盖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内容。

扶贫部门完成手册初稿后,黄诗燕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行对照检查,字斟句酌讨论每项内容。

“从2017年到现在,炎陵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14—2018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

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评估,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为0.6%,群众认可度最高,为98.49%;当年6月,炎陵县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零反馈”。

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六

连日来,由黄诗燕生前同事、亲属组成的报告团,在株洲和全省各地宣讲。

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

“深刻感受到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永不懈怠的状态,我们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诗燕深沉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定力操守,和敢担当、善作为的高贵品格。

”益阳市安化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说:

“黄诗燕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会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领20余万炎陵人民继续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黄诗燕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激励。

”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表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

“黄诗燕同志值得我们所有‘扶贫人’学习。

”辰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继才表示,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本报重庆11月17日电(记者刘新吾)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

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

”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

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

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

“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黄诗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

走进黄诗燕在炎陵县委的办公室和宿舍,记者有些恍如隔世。

办公室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做简易装修都被他拒绝。

宿舍非常逼仄,用的床上用品比一般的普通人家还差。

“书记宿舍里的东西、热水器、床等,都是上一任领导留下来的。

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书柜、床板、抽屉,我都给修过。

每次提出换新的,都被拒绝。

”黄诗燕的联络员、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数度哽咽,“一日三餐除了公务接待就在食堂,喝什么茶、吃什么菜、穿什么衣都没有任何讲究。

除了接待,一有时间就在走基层,每天都排得很满,经常是在晚上开会。

有时候夜里十一二点还在办公室。

县委书记是个“高危”岗位,稍不留神,就会被围猎。

黄诗燕对朋友圈、社交圈、活动圈极其慎重。

“我在炎陵县一天,就绝不吃请增加干部负担。

”黄诗燕来炎陵第一天就表态。

多年来,县里各级干部从没请他吃过一餐饭,谁都请不动他。

“黄书记在炎陵没有私交圈,我们之间也没有私交,只有工作感情,我对他很有感情。

”炎陵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红兵说,“诗燕书记常说,‘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感情就是工作上相互支持,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工作中交往最好的感情’。

“这样的领导还是第一回遇到。

黄书记有很多同学在炎陵,但从不参加同学聚会。

”县委办副主任陈远见跟黄诗燕共事9年,采访中,他泣不成声,“他不在外吃饭,更不搞娱乐活动,可以说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平时有时间,就一个人在宿舍里看看书。

回忆起黄诗燕在炎陵日日夜夜,县机关事务中心副主任吴崇智情不自已,泪流满面。

“今年8月,黄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来炎陵,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书记家人。

因为公务繁忙,书记请我定好神农谷景区的房间和用餐。

我想抢着预付款结账,他一再强调是自己结账付款。

当时,我以为自己工作不到位,内心非常惶恐,书记一再安慰我,说‘公私要分明’!

2018年春节,黄诗燕帮扶的贫困户、天坪村村民张福明致富后,去给黄诗燕拜年,带了几斤花生和一条烟。

没想到遭到“一顿骂”:

“老张,花生我收下,你买烟干什么?

我抽烟自己买,你为什么要花这个钱?

拿回去退了!

常年在县里工作,远离家庭,妻子、女儿,黄诗燕都照顾不上。

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里米面油上楼,都是妻子一个人做。

夫妻俩很少有时间打电话,黄诗燕感觉很愧疚,于是就利用在宿舍洗衣服的时间,边洗衣服边和妻子聊聊天。

这些天,黄诗燕的事迹还在炎陵县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诵着。

他用8年多始终如一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