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347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doc

表A.0.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合同段:

III标编号:

致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牡绥铁路工程一标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牡绥铁路工程III标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措施,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牡绥铁路工程III标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建设单位意见(需要时):

建设单位(章):

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

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

不良整治方案

牡绥铁路工程III标

编制:

复核:

审批:

单位: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牡绥铁路工程三标项目经理部

日期: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目的 1

3图纸综合接地设置要求 1

3.1设计原则 1

3.2一般要求 1

3.3桥涵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2

3.4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2

4总体整治措施 4

5施工方法 4

5.1综合接地电阻分析 4

5.2桥墩台综合接地整治施工方法 5

5.2.1多接外引接地装置 5

5.2.2土壤更换 5

5.2.3利用降阻剂 5

5.3隧道综合接地整治施工方法 5

5.3.1衬砌综合接地漏埋处理 5

5.3.2初支综合接地漏埋处理 6

5.3.3综合接地电阻不达标的处理 6

6人员、机具 10

7质量控制 10

8安全及环保要求 10

8.1安全要求 10

8.2环保要求 10

1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

3)2012年9月14日,建设指挥部综合接地整治会议下发的“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措施。

4)相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

2编制目的

2012年9月14日在建设指挥部召开了以综合接地工程质量为主题的会议,会上下发了“综合接地(桥隧部分)接地电阻不良整治措施”。

会后我单位结合设计图纸“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中提到的要求、相关规范和参考文献等,对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总体整治方案进行了细化,望建设指挥部领导、专家给予指导,并和其他标段的施工单位共同研讨,计划在下一步施工过程中逐项整改,使综合接地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3图纸综合接地设置要求

3.1设计原则

1、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或接地极)、引接线、接地端子等构成。

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2、综合接地系统以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

3.2一般要求

1、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2、接地装置应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

3、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

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或直径不小于16mm)。

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

4、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具体技术要求按照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站台、建筑物等各工点设计的要求实施。

3.3桥涵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

充分利用桥墩基础作为接地极。

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桥梁接地装置:

⑴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侧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

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⑵有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利用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与梁底的接地端子连接,道砟厚度小于0.3m的梁体上表面适当位置处应设纵向接地钢筋。

4、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5、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⑴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宜按照1m×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应施以"L"形焊接,外围钢筋应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承台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

⑵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⑹桥梁地段声屏障接地设置:

桥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其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桥上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⑺桥台接地设置:

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

⑻框架涵接地设置:

框架涵顶面填土高度小于100mm时需采取接地措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下部侧墙结构钢筋可不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⑼每座桥梁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4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3、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⑴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

①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②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③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④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⑤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⑵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⑶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4、隧道接地极设置:

⑴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

①II级围岩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做为接地极;

②III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

③IV、V级以上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做为接地极;

④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⑤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5、接地端子设置:

⑴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⑵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内侧壁,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接地连接。

⑶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每间隔100m在靠水沟侧内侧壁预埋1个接地端子,供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每间隔50m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外缘预埋1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⑷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距地面20~30cm),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⑸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⑹接触网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接触网接地端子隔500m设置一个,具体里程见设计下发的相关资料。

4总体整治措施

1、接地电阻在1至10欧姆之间的桥墩接地体,另加辅助接地极。

己施工完的桥墩在墩帽的接地端子上连接辅助接地极,未施工的桥梁接地体在桥墩侧面增引一个接地端子,便于日常测试和接地电阻不达标时连接辅助接地极。

辅助接地极由扁铁和多组角钢组成,1.5米长的角钢垂直全部打入地面以下0.5米深,由扁铁连接至桥墩侧面的接地端子上,角钢根数为接地电阻达标为止。

2、接地电阻在10欧姆以上的桥墩接地体,一般为石质或风化砂,且多为山坡等较干燥地段,除另加辅助接地极外,还需在辅助接地极处进行换填土壤,必要时增加石墨接地极和长效降阻剂。

3、与接地电阻不合格处同地质的桥墩,施工时增加接地钢筋数量,同时引接3至5根钢筋至混凝土外侧,以增加接地面积。

如为扩大基础时,在基础回填时更换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或添加长效降阻剂。

4、接地电阻不达标的隧道接地体,可在隧道底板施工时增加钢筋网格,或在隧道边脚处向下打入多个锚杆连接至纵向连接钢筋以增加接地面积。

5施工方法

5.1综合接地电阻分析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

接地体本身的电阻,通常接地电极都是金属做成的,这部分的电阻只占总接地电阻的1%-2%,是可以忽略的部分。

第二部分是:

接地电极与土壤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在一般土壤中这部分占总接地电阻值的10%-60%。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