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3455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评论怎么写.docx

新闻评论怎么写

新闻评论怎么写

篇一:

新闻评论(范文)《大鱼海棠》为何与优秀失之交臂自7月8日上映一周以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让国产动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赴你十二年之约”“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有好作品可以看”——在片方的“情怀”式宣传之下,《大鱼海棠》被寄予厚望。

然而,在其正式搬上大银幕后,票房可观,口碑却毁誉参半。

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失望,落差之间,《大鱼海棠》与“优秀国产动画电影”这一称号失之交臂。

即便如此,《大鱼海棠》所引发的种种讨论却引人深思。

显然,《大鱼海棠》正是试图凭借“中国风”来跻身“优秀国产动画”的行列。

可贵的努力和探索足以让其摘取“良心之作”的头衔。

在动画电影行业,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一个构筑了庞大的童话世界,一个横跨儿童与成人观影群体,对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年来,许多国产动画对以上两种模式进行拙劣模仿,粗制滥造的创作让观众频频失望。

而《大鱼海棠》在吸收国外动画创作与制作优点的同时,饱含了中国动画人的匠心。

创作团队在国画、敦煌壁画中捕捉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特征,反复推敲一只凤凰或一团火焰的运动轨迹,影片中一个3秒钟的镜头制作周期长达一个月……可以说,该片在美术创作上追求细腻与精致的匠心,正是国产动画所稀缺的。

此外,符合电影工业逻辑的制作流程与生产机制,也为影片注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

然而,精美的画面却不是成为“优秀国产动画”的全部理由。

上映后,《大鱼海棠》的剧情与人物引发了井喷式吐槽。

整部电影引经据典,精致的美术场景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绮丽大门,但人物与剧情却没有呈现出更深刻丰富的世界,这导致片中众多文化符号都变成了浮光掠影,甚至被批评为“华而不实”。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大鱼海棠》与“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失之交臂的原因,或许可以在《庄子》中找到答案。

影片立意的“中国风”只停留在美术审美的层面,剧情与人物都没有体现出真正的东方哲学。

观众对《大鱼海棠》的深层期待,或许是鲲鹏展翅九万里逍遥自由的世界观,或许是《山海经》《搜神记》等志怪作品所记载的中国式魔幻故事,更或许是一个具有中国性格的人物的情感与心路历程。

相比之下,虽然1964年的《大闹天宫》和2015年的《大圣归来》都是对孙悟空这一角色进行再创作,但人物的内核始终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所表现出的侠义精神、反叛精神。

这种传承与诠释,让观众的情感诉求和文化追求都得到了回应。

如此说来,《大鱼海棠》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程度与对优秀国产动画的追求,正是“水浅而舟大”的关系。

在《大鱼海棠》引发的关于国产动画“情怀”的讨论,让人不禁想起“中国动画电影鼻祖”——万氏兄弟。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资金、技术双重匮乏的环境下,万氏兄弟依然创造出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多个第一。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也是因为受《铁扇公主》的影响才提起画笔,开始动画创作。

万籁鸣曾说:

“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

”在中国电影市场高歌猛进,资金充足、技术上升的当下,这种“扎根精神”或许有助于动画人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融通中,走向优秀。

《大鱼海棠》票房走红口碑两极分化让影迷等了12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了,不少影迷期待它续写《大圣归来》的传奇,为国产动画电影再立新标杆。

该片上映首周票房超过2亿元,不过关于该片的评价却两极分化,喜欢的称赞该片画风华美,具有浓郁的中国风味道。

不喜欢的则质疑其剧情狗血,甚至毫不客气称导演拍了一部青春片。

同一天上映的国产动画片《摇滚藏獒》,由于讲述了主角进城追逐梦想的故事,与《疯狂动物城》相似,因此也被寄予厚望。

其实,每一部国产动画片都备受期待,只不过由于影片质量的不同,期待最终有的变成欣喜,有的变成失望。

《大鱼海棠》从立项到最终上映的经历千回百转,引发公众一路关注。

上映后,观众也是蜂拥观赏,上映两天票房破亿,截至昨天记者截稿时,票房已经超过2亿元。

不过上映后,观众评价两极化。

有不少观众震撼于片子所展示的华美画风,认为片子的画风、美术、配乐、音效、剪辑等都在国内动画水平之上。

但也有很多观众失望于片子讲故事的能力,认为剧情、主角的人物设定,乃至片子所包含的世界观都是大败笔。

CCTV6电影频道官方微博毫不客气地评价称:

“这种三角恋的故事,讲好了,就是经典爱情,讲不好,就是狗血淋漓。

《大鱼海棠》,恰恰属于内部溃烂,毁了一副好皮囊。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儒雅优美的中国风,竟然被当代青春风给毁了。

虽有遗憾,但依然支持。

”十二年值得等待PK神作磨成了尴尬症《大鱼海棠》宣传的一个重点是强调该片坚持了12年才完成,以此作为主创坚持梦想的证据,希望借此打动观众。

12年这个时间,是从主创萌生想法并制作了一部短片开始算,而长片项目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之后预告片获奖,让观众充满欣喜和期待,但是随后资方更迭,项目被无限搁置。

2013年,通过网上众筹,4000名热心粉丝给予资助,最终影片获得光线传媒投资,这让粉丝再度燃起希望。

这一段曲折而最终逆袭的经历,让观众对《大鱼海棠》充满期待,尤其是近来片方频繁放出预告片和海报,吊足影迷的胃口。

电影上映前,某网站上有超过3万人表示想看此片,远超同档期其余9部国产片之和。

甚至有舆论认为该片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国漫”以及“国产动画的脊梁”。

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表示片子既有恢宏的场景,也有丰富的细节。

尤其片中出现的福建土楼、苍茫云海、层峦梯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让不少影迷大呼过瘾。

而片子的中国风韵味明显,大红灯笼、油纸伞、石狮子、莲花灯等中国元素,展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细节。

有观众表示:

“十二年之约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浓郁的中国风,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细的做工。

”然而,由于片子在剧情方面的硬伤,不少粉丝失望地表示:

“等了十二年,等来了一部青春片。

”有观众称,片子雏形是2004年出现在网络上的一部短片习作,当时很多人很激动,等了十二年,却等来了一部看得尴尬症都犯了的片子。

观众的失望在于剧情和空洞煽情的台词。

PK国产版《千与千寻》《大鱼海棠》的导演梁旋表示,片子灵感来自于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从片子诞生的源头来看就充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导演为影片设定的主要场景,也是脱胎于中国古风的世界观———世界分两层,上层是人间,下层是异世界,联通两层的通道叫“海天之门”。

片中充满了各种中国风的元素,如飞舞的白鹤、木质的土楼、朦胧的红灯笼等,充满神秘、诗意的气质。

不过有观众也吐槽“画风太类似宫崎骏”,“看电影过程中,很担心下一秒会不会蹦出来个《千与千寻》里的无脸人。

”更有观众质问“宫崎骏的厉害就在于他独一无二。

可说好的中国动画,却让观众沉浸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里?

”中国气象、故事PK乱入的现代元素《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成人礼那天变作海豚到人间巡礼,却不幸被困大海,人类男孩出手相救却最终命丧大海。

为了报恩,椿开始秘密饲养男孩的灵魂,并努力将他送回家乡的故事。

片子的故事设置、蕴含的世界观都充满中国气象,有媒体还解密,影片的很多配角,比如赤松子、火神祝融、厚土、句芒、混沌等人的设置,灵感来自古籍《山海经》《列仙传》《搜神记》《诗经》等。

主创也表示,会时不时翻阅《山海经》《淮南子》《诗经》等古代典籍。

这类元素得到观众称赞,称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用视觉化方式呈现了出来。

不过也有观众质疑片中不和谐的现代元素,比如“你相信永恒的爱吗?

像星星一样”这样的台词。

比如主角椿对一直喜欢自己的湫说的那句“我一直拿你当哥哥”,在记者观看的媒体场中引发哄堂大笑,对白和整部动画片的氛围不搭。

空白罚单,人性执法效果不会空白近日,一张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空白罚单”在网络热传。

收到此张罚单的是一名外地车主,起因是违章停车。

这张罚单上并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手写的警告:

“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

”此张罚单获得网友的热议,很多人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最美罚单”。

外地车首次轻微违法只有警告没有罚款新规源于此前作家网上质疑乱罚款。

(7月27日《北京青年报》)外地车首次轻微交通违法,在桐城被开出“空白罚单”。

有人称之为“最美罚单”,有人称之为纵容违法。

当人性化和执法交织在一起时,到底是人性化居主导还是执法居主导,牵扯着执法的目的,也事关执法的效果。

更重要的则是效果如何。

当执法效果深入人心的时候,罚单是什么形式,可能并不重要。

桐城开出“空白罚单”,是事出有因的。

最开始是源于桐城的一位作家网上发文对桐城交警的一次深情告诫。

交警不该成为开罚单的工具,开罚单不是目的,而是应该引导人们认识守交规、优化交通秩序。

倾听民意,有错就改,使执法效果更具长远性,就是“空白罚单”开出的初衷。

在桐城开出“空白罚单”之前,有的城市的交警也有温情罚单的情况,如四川遂宁一位交警对短暂违停接病人的司机只是口头警告未开出罚单。

山西太原交警任建刚也曾因“温情罚单”而为司机们所熟知和点赞。

温情罚单,本质仍然是罚单,这既是执法的一部分,也是替当事人考虑的一部分。

两者并不矛盾。

这样,作为受处罚者认识到违法行为,执法效果也达到了,也照顾了当事人的特殊情况,收到的社会效果,往往比单纯开出一张罚单效果要好的多。

“空白罚单”,是人性化执法的载体,并不同于任性执法,更不是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纵容。

空白罚单,只是针对外地车辆的轻微违法,其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只针对外地车辆的首次违法行为。

当温情执法提醒作用能够收到效果时,开罚单这种生硬的形式,就可以退居次位。

当然,“空白罚单”不是为交通违法行为背书。

当外地车辆再次交通违法,桐城方面就会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

这样就会让受处罚者无话可说,其教训可能会更深刻。

交警开罚单,是交警执法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执法是为了首先让交通违法者受到教育,根本上则是保证所有交通秩序中的“人”,这既包括违停者,也包括其他违停之外,任何一个不特定的人。

故此,空白罚单,是掌握了执法为民这个中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良好的交通秩序,保证所有人依法平安出行。

交警执法当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空白罚单,作为处罚的一种形式,始终没有偏离法律要求这个中心。

法律并不是没有温情的工具,执法更需有以人性化为参照。

当做到执法力度与违法行为相匹配时,温情的空白罚单,反而会在轻微交通违法者心中引起反省,在社会上引起反思的共鸣,空白罚单的执法效果不是空白也就成为了可能。

遵守规则是最好的自我保护近日,发生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袭人事件引爆舆论。

据媒体报道,7月23日,一家四口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自驾游,其中两名女子突然先后从车上走下,被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袭击,造成1死1伤。

随着监控视频的公布,舆论场也一步步走向撕裂。

有人指责年轻女子在猛兽区下车属于“作死”“不值得任何同情”,但也有网友指出,在死伤面前动物园也要担责,管理漏洞的存在不应在口水战中被忘却。

不管网友选择如何站队,到底谁该负责无疑是争论的焦点。

监控视频显示,园区门口和园区中均设置有风险提示的警示牌,当事游客在入园前也签订了安全协议,其中明确规定自驾入园要锁好门窗、严禁下车。

就在女子下车时,园区管理车也发出了广播警告,并在女子被老虎叼走后几秒钟火速赶到救援。

也正是基于以上这几点,不少网友认为动物园已经尽到了安保责任。

虽然动物园是否有责还有待证实,但考虑到野生动物园的特殊性,呼吁再多改进一些安全保卫工作、再多增设一条安全防线恐怕都不为过。

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家庭的悲剧,老虎“同情说”还是动物园“连累说”都显得太过轻浮和冷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对当事人漠视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

虽然下车原因至今不明,但当事者在猛兽区罔顾“珍爱生命、禁止下车”的警示擅自下车的事实是明确的。

老虎吃人是常识,当事人不可能不明白,与其说她是无知无畏,倒不如说是我行我素,在她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规则。

比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进入建筑工地要戴安全帽,比如不能作弊、看病要排队、竞争要公平透明等。

信守和遵循规则,让个体在社会系统运行中极大地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不可预料的风险,从而得到保护,同时也让社会秩序得以保障。

但总有一些人觉得守规则是“迂腐”“刻板”“不懂变通”,甚至将超越规则视为“走捷径”“头脑灵活”,并以此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可是,结果呢?

或许无视规则确实能在某些场合提高个人“效率”,但伤害的却是公共秩序。

过马路绿灯行红灯也行,可以让你行进得更快,但造成的结果就是路口经常堵成一团,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作为规则系统中的一分子,一个人对规则的无视甚至践踏常常意味着对旁人的冒犯和对别人权益的侵犯,你没觉察到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尤其是对一些技术规则来说,背后多是一些客观规律的支撑,违背规则就不免将自己置于对抗规律的危险之中。

有的人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就算不遵守规则也不会有什么恶果,或者觉得惩罚不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当灾难真的将临,也许一次就足以摧毁你的一切。

规则被无视必将导致社会失序,失序之下“安有完卵”?

在规则被漠视和践踏的系统里,个人可能是加害者,但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受害者。

对规则的遵守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也是最大的规则。

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在喧嚣的舆论中,应该激起关于树立规则意识的波澜。

《中国新歌声》是个什么梗?

邓海建:

好声音还在打官司,新歌声翩翩而至。

说真的,虽然转椅变战车、华少变李咏,虽然剪刀手变中国星、“姐弟联盟”变“奶爸联盟”,虽然年年驻场的凉茶一罐都不在了,但很抱歉,我还是好声音和新歌声傻傻分不清。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说梦想”的导师,“讲故事”的学员,四张红彤彤的椅子,盲选与剪辑的节奏,如果这就是代表中国原创选秀节目的最高水平,估计很多人都要拜托请不要叫咱中国人。

说真的,虽然节目流程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也不能在山寨的时候如此理直气壮还情怀满满。

其实我想说两点:

第一,如果是引进版权,那就遵章守法,花钱买平安。

第二,如果玩原创,就别拿小聪明打酱油,学了那么久的日韩娱乐,也该毕业出师了。

至于人家原版的要钱高啊巴拉巴拉的,怎么不说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让法律的归法律,情感的归情感吧。

如果非要从综艺节目的角度来看新歌声,坦白说这只是好声音的变装版本,至于创新,恩,导师们的衣服是蛮新的。

改头换面容易,洗心革面太难。

新歌声的纠结,恐怕只有一个:

既要搭上上几季的便车,又要寻找不被版权方找麻烦的变通之道。

于是仔细看看,还不如原版的和谐呢。

就像隔壁的小裁缝,买了阿玛尼的衣服,去掉商标,重逢几个线脚,就叫草根创新了?

什么王者归来,什么赢得漂亮,差点以为这些帽子是送给奇葩说等网络综艺的呢。

篇二: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章,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

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暂时放弃那些精确的定义,那么,我想说,新闻评论无非是针对新闻,表明观点。

这是两层含义,其中就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律及其相应要求:

即,第一,要符合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第二,要符合新闻传播和接受规律。

下面分别来说。

一、表达观点的规律和要求1.观点的集中与思考的集中集中的反面是分散。

初学者一般出现最多的问题,正是观点的分散。

观点和与观点相关的材料呈分散状态,一篇评论读后给人的印象就不深,似乎什么都谈到了,却哪一个都没有说清楚。

更有甚者,往往使人不知所云或不得要领。

一篇评论,或数百字,或上千字,从头到尾,持续地、坚定不移地表达一个观点,而不是不相关联、不相统属的多个观点,这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它是写作训练养成的能力,既是一种思考能力,也是一种表达能力。

观察的分散,正是思维的分散造成的分散。

写作中的人,思想是活动着的,写作行为本身,也在不断触发、展开着思想。

一个新闻事物,可以触发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思考,也会自动地连结作者记忆中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的思想材料,比如相关的事件与观点。

这是初学者写作时容易“散”的一般性心理基础。

而写作训练养成的经验,这时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做出选择和判断:

选择“涌上心头”的其中一个观点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想材料。

这里相关性判断就是一个严格的把关程序,不相关的或相关度不高的,就要坚决“忍痛割爱”。

如果所有的材料,都围绕、支持和论证那个观点,就自然实现了观点的“集中”。

当然,除了那个主要的观点,文章在不同的层次上也可能出现其他一些观点。

但这些观点和那个主要的观点之间,一定应该是有上下统属、支撑关系的,而不是平列的,不相统属的。

朝阳【wlsh0908】整理观点的集中,其实表现为作者在某一个方向、某一点上的持续、连贯的思考能力。

一些初学者的评论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在多个平列的点之间跳跃,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持续、连贯的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

深刻的,有价值的认识,也只有在集中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否则,思维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思维的集中,一方面体现为思维的连贯,另一方面体现为表达的连贯——即句子、段落关系的连贯。

对于自己写下来的文字,不妨做一下审视:

哪句挨着哪句?

为什么这一句接那一句?

上一段与下一段是什么关系?

它们或者是推论的关系;或者是引申的关系;或者是解释的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相互支撑,共同说明一个问题。

总之要有确定的关系,有可以理解的,并使读者容易理解的关系。

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可以这样揣摩。

有了这样对句子、段落关系的审视意识,写评论时的思维和表达也就会自觉地集中,不会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人们往往说到的“线索”就在这种句子、段落的关系中。

有了某种确定的、可以理解的关系,一篇文章就是线索清晰的;没有这样的关系,人们实际上就找不到线索。

而线索,正是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和读者一起引向作者论点的引导标志。

2.如何实现观点明确观点的明确,要在结构和语言两个层面上实现。

实现了观点表达的集中,观点的明确就实现了一半。

因为,一些评论文章的观点不明确,往往是因为表达不集中,即由于不集中而形成的注意力干扰和结构的混乱而显得观点不明确。

各种材料向着观点集中,各种观点向着中心的观点即论点集中,那么,结构自然是清晰的;在结构这个层面上,也就证明了观点的明确。

因为,清晰的结构指向观点,并引导人们理解观点。

混乱的结构干扰人们对观点的理解。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明确性。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直接表达观点的,也有间接表达观点的(比如,通过概括、陈述和疑问的句子);有具体的语汇,也有抽象的语汇。

一般说来,明确的观点,总是体现为对事物的具体判断。

而我们往往看到,一些评论似乎整篇都在“谈论”某个事物,却始终没有对这个事物作出一个具体判断——是或非,善或恶,可能还是不可能,值得还是不值得,它与其他的事物有着怎样的关系,等等。

没有这些具体的判断,就没有明确的观点。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明确的观点总是“及物”的,即它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的。

针对性的明确,也是观点明确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观点的明确,就是要落实在对相关事物的判断上。

明确体现观点的语言形式,就是这样一种判断。

所以,要大胆地写出这样一些判断句。

朝阳【wlsh0908】整理从组织语言的技术角度来说,要体现观点的明确,还要注意语句之间应该有明确和正确的逻辑关系,比如:

主从、支持、阐释等关系,否则,语句之间就会形成干扰,令读者感到困惑。

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积极的、动态的建构过程。

读者总是通过已期阅读到的信息来“提前”理解全篇。

如果作者给出的信息不适当,就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读。

而这种先期产生的错误理解又可能指导他理解后面的信息,直到理解失败或者造成理解的低效率。

这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是非常可能发生的问题。

比如,美国学者布鲁克·摩尔和理查德·帕克所著的《批判的思考》一书中有一个案例,摘引了一位读者在报上表达的观点:

很高兴我是一个美国人,我欣赏我们的政府体制。

还有,我支持建立强大的国防。

但是,不论站在哪一方的战争抗议者均不在此列,因为他们关心生命。

我们现在处于一种可怕的混乱中。

为什么?

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踏出国门杀死别人也许是保护你自己的方式。

从其零散的语义来看,这段话涉及的是关于美国是否应该派兵入侵阿富汗或伊拉克的论争。

那么,他到底是什么观点呢?

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有同学觉得他是反战的立场,有的同学则认为他是支持美国进行战争的。

也有同学认为他是比较矛盾的。

其中,“但是”这个转折连词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理解。

而在我看来,用一句通俗的话评价这段话就是:

“前言不搭后语”。

用专业一点的话说,从思想到表达,没有得到合理的组织。

这种造成多重理解——乃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的文本,在评论中是应该避免的。

二、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除了要符合意见表达的一般规律,即议论文写作的规律之外,新闻评论写作另一层面,就是其新闻性,即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上:

1.内容方面的新闻性在内容方面,新闻评论至少应该包含一定的新闻信息。

这些新闻信息或者是评论的对象,或者是评论的论据。

一般来说,新闻评论首先应该以新闻信息作为评论的对象。

但是,也还有一些新闻评论的对象,虽然并非新闻信息,但却是人们当下都在思考着的问题。

新闻评论针对的这两类对象,也是新闻评论的两类选题。

新闻评论之所以以这两类选题当家,是因为新闻评论传播的对象,也像新闻报道传播的对象一样,是新闻媒体的受众,他们往往就是同一群人。

人们阅读新闻报道,自然会对报道中涉及的事实的意义、价值、可能性、相关性、矛盾性、冲突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产生期待。

新闻评论就是满足这种期待的。

朝阳【wlsh0908】整理所以,新闻评论不应该是没有针对性的空发议论,或针对陈年旧事的议论。

(中国古代的议论文,确实有针对历史事实或历史问题做翻案文章、重新评价的传统,比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桐叶封弟辩》、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欧阳修的《纵囚论》、苏轼的《贾谊论》《晁错论》等。

)那些议论即使再深刻,也没有在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的价值。

如果没有新闻信息作为与当下新闻阅读的连接点,一篇评论就会显得过于静态,与新闻传播的动态节奏不相符合。

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人们的思想认识却不大可能更易过快。

新闻评论实际上就是人们用相对稳定的思想认识来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作出具体的判断。

这样的判断在认识水平上可能会出现重复。

但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中才能发现:

那些真正新闻的事物是什么,那些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东西是什么。

2.形式方面的效率性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到新闻的受众,要适应新闻传播和接受的一些形式规律。

在表达方面的效率性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

新闻评论的效率性,应该着眼于是否有效率地表达了论点。

而让读者尽早地接触到论点,尽可能突出地表达论点,就是其效率性之一。

这需要在形式方面,即文章内在的结构中精心安排。

文章的结构问题,就是构成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

就是比如,在文章开头部分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叙述,是新闻评论通常采用的结构。

但是,如何使叙事更有效率?

如何更快地把作者的观点表达或暗示出来,以尽快抓住读者?

这里面就有值得注意,并需要反复练习、摸索的地方。

叙事不能过于沉闷、迂缓和枝蔓。

在叙事中,哪些要素和细节要写进来,哪些要素和细节不必写进来,这都要着眼于它们与论点的相关性。

如何把必要的叙事性内容巧妙地分散到后面的议论之中,以避免叙事过长造成的节奏沉闷,这也是需要作者在新闻传播的节奏中把握的分寸。

我认为,上面这些就是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最基本要求,即针对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

而认识的深刻、观点的新颖、运用材料的丰富、语言的精彩,都还不在其中。

那些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朝阳【wlsh0908】整理篇三: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新闻评论评析范文一专栏评论老当“易”壮“老当益壮”这句格言,是指思想、意志、精神状态而言的,是说人年纪大了,志气更应该豪壮,不是说人越老精力越壮。

从生理上说,老不如壮,人到了老年,体质减弱,精力不济,毕竟不如青壮年,这是新陈代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