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270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docx

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

 

 

————————————————————————————————作者:

————————————————————————————————日期:

 

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真实需求调查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

“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肯定幼儿教师地位的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

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男女比例失调;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待遇不高,教师流动性较大;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本文根据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宏观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中观打破集权制管理模式;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建议。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受到了空前广泛的关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恰逢教育发展蔚然成风之际,《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指出:

“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幼儿教师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肯定幼儿教师地位的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巨大挑战。

二、问题提出

1、时代的呼唤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接受有组织教育的起点,幼儿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整个国家教育的兴衰,乃至中华民族的前途。

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已成为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施,为新一轮的幼儿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吹响了号角。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

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所以,为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就需要转变教师角色,把教师的工作作为专业工作对待,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待。

为真正落实幼儿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刻不容缓。

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幼儿教育是人类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按照扩大优质示范园,提高农村乡(镇)中心园,鼓励支持民办园的工作思路下,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幼儿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保育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大中城市基本满足了学前教育需求,农村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出现了新形势和新问题。

农村幼儿教育缺乏保障机制,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频繁,幼儿教师欠缺专业理论,幼儿教育整体规模和效益出现滑坡,普及学前教育任务十分艰巨,幼儿教育滞后于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一些相关问题,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尤为重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调查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我国学界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本小组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调查范围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包括10个镇6家公立幼儿园,12家私立幼儿园)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农村教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了解问题成因,我们在系统整理调研数据后,对个别农村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确保了本次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问卷共发放7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91%。

六、调查过程

根据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对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讨论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小组成员实地发放问卷、进行访谈及对本次调查研究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观察;问卷回收,统计问卷和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以及相关音像资料;根据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男女比例失调

在调查的64名幼儿教师中,其中男性仅为6名,女性58名,男女比例接近1:

10。

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幼儿教师年龄分布图

教师年龄阶段在41——45岁,约占38%;31——40岁约占17%;25岁以下约

占23%;26——30岁约占11%;50岁以上约占13%。

教师队伍中坚力量不足,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教师队伍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呈现老龄化趋势。

2、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

幼儿教师平均日工作

目前,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农村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在6——8小时的居大多数,占31人;其次是每天工作量在9——10小时,占24人;工作量10小时以上的占5人;工作量在4——6小时占4人,工作量4小时以下的占0人。

通过图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属于教师可支配的自由有限。

工作忙,缺少时间,也成为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

同时,虽然较之以往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但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在少于200元的占2人,200——400元的占1人,400——600元的占6人,600——800元的占15人,800元以上占39人。

可见,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教师工资很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目前的工资很不满意,,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便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幼儿教师被迫无奈之下采取“合情不合理”的方式回应生活质量低下的现实。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也造成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质量低,拉大城乡教育质量差异。

3、工资待遇不高,教师流动性较大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教师与所在幼儿园签订就业合同的仅为34人,没有签订就业合同的为24人,没有回答问题的为6人。

签订合同的比例仅为53%。

通过与教师、园长谈话了解到:

“是否签订合同”都是幼儿园园长从其幼儿园利益出发。

签订合同,是为了防止教师不辞而别或突然提出辞职,导致一时人员紧缺。

不签订,是为了利于幼儿园随时可以对其不满意的教师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即使有合同,其内容也多以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主,而对教师的权益约定很少。

工资待遇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待遇几乎没有,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工作的稳定性都不能保证,教师又哪有经历进行专业发展。

教师福利差,也成为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较大,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本部分将从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行为、园本文化等方面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1、教育信念:

从事幼儿教师的原因

选择当幼儿教师的原因

问卷调查显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原因是自己的理想为29人,当教师收入稳定的为16人,当教师受人尊重的为11人,无奈的选择的为7人,没有作答有1人。

大部分教师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原因是自己的理想,认为是无奈的选择仅有7人。

坚定的教育信念,为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专业知识:

知识结构单一

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具有坚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于自身所教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却知之甚少,缺乏幼教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学方面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面狭窄,急需更新知识结构。

新课程强调综合课程带给学生经验、能力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一点上,教师们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往往显得知识面狭窄,知识应用性较差。

3、专业能力:

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讲授法为主。

在对新方法的理解上,实施上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导致对于方法仅仅停留于字面的浅显化,有流于形式之嫌。

在问及幼儿教师自我展业发展的内容时,他们几乎将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选择。

足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提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4、自主发展意识:

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38人,没有考虑过的有23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4人。

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73%的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足可见,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主观意识较强。

5、园本文化

园本文化是将幼儿园的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它对全体员工和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自觉主动地创建和发展园本文化,能够增强幼儿园自身的凝聚力,提高保育教育效果;同时,能够对幼儿家长及所在社区以及整体社会产生感染作用。

在实践中,园本文化的各要素可以在幼儿园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但在农村幼儿园,由于其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体制上的优势,特别强调自觉主动地创建和发展独特的园本文化。

(1)园内教研活动。

目前,农村幼儿园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基本处于停滞

状态,农村幼儿园更是缺乏科研能力,及时成立了科研组,大多也是有名无实。

(2)培训。

调查显示,但是仍旧有很多年经教师5年之内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而且即使参加培训,也仅仅局限于县级培训。

教师参加培训时能够得到支持的情况

八、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因素

教师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社会与学校这个系统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自觉的成长过程,大多学者认为教师成长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群体因素及个体因素。

从宏观层面而言,政府及其推行的政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这项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在法律规范的同时,还要重视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机会和条件,如提供充足的经费投入;扩建和增设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实施休假进修制度;实施进修晋职加薪制度等等。

此外,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前、职后教师质量保证体系等都被证明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而从微观层面看,教师最主要的专业发展环境是其所在的学校及社区,在专业发展过程期间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其同事)学得许多;而影响教师成长的关键因

素是教师自身,如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教师应对教育改革挑战的态度和能力、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如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自觉等。

笔者认为影响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国家政策、园长素质等客观因素,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

下面,就不同因素来做如下的分析:

(1)政府对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而整个幼儿园在行政上则由基教科管理,这就导致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重叠低效。

而直接管理幼儿园的各区教育局在管理机构、管理队伍方面也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在机构不健全、多为兼管,而且管理队伍不充实、管理工作不扎实,教研员既要抓公办幼儿园的教研业务,又要顾及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往往是一手硬、一手软,重公办、轻民办,有时在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监督、指导与规范上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

由于中央财政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幼儿教育,相应地,各省、市、县也少有或没有幼儿教育的专项经费,“幼教很重要,忙起来都不要。

”这是幼儿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眼中的真实地位。

幼儿教师没有明确的身份,不公不私处境尴尬,工资低、工作量大,《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待遇无从保障,从而很难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员的从业。

(2)园长的管理水平有限

由于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采取传统的“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权制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俗话说:

“有一个好园长,就有一所学校”。

园长处于微观系统的核心地位,担当者独特的主导、调控、中介与缓冲等多种作用,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系统中最具有动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长是幼儿园的一把手,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三)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

由于幼儿教师的分工很粗,类很少,特别是很多农村幼儿园保教不分,加上幼儿自理能力差,需要照顾,幼儿教师的劳动比较琐碎辛苦,工作周期长,中途不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利用课件时间来调整一下工作思路,反思自己的教育行

为。

她们渐渐地误认为只要对孩子有爱心、有责任心,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让家长满意,就是一位好教师,工作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对幼教工作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在调查中她们教师渴望能有机会参加教研、业务培训活动,但真正有机会给他们外出学习时,很多教师并不珍惜,学习态度不端正,找借口请假。

平时不阅读专业书籍,有些教师只有到上缴学习笔记的期限时,才匆匆忙忙找来一本杂志,抄满一页纸应付检查,这一过程有时还是在聊天中进行,至于写了些什么、中间有没有跳行、通不通顺一概不管。

有的园长无奈的说,如果没有这点硬性的规定,有些老师连书的不会翻一翻。

当专业成长不是源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是一种外在责任时,要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是非常困难的。

综合以上讨论,制约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因素也就是教师来看,对自身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九、促进幼儿专业发展对策

(一)宏观层面

1、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

国家的政策法规直接决定了一项职业的地位、待遇,体现国家、政府对该职业的重视程度。

我国目前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与为幼儿教师教育提供规范和监督,如教师的入职标准,教师教育的监督责任等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在依法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监督与评估,以及严格控制幼儿教师“入口”仍有欠缺有待加强。

2、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对于教师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我国,各地区在师资结构、升职培训条件等方面的差距较大,造成了国家在师资培训上进行宏观调控的困难,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入口处”成为入职幼儿教师的素质监察站,在培训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负有组织和监督各幼儿园开

展教师培训的责任,调配优质的师资到师资力量较弱的园所去,引领和带动该园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赋予教育主管部门权利的同时,明确教育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实现权责对应。

3、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完善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度成为良好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老师,防止只看学历高低的片面做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首先,它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做出了过程性评判,除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专业发展标准之外,对于教师相关的各环节也进行长期、系统、深化的评价,使专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其次,最大限度地吸引幼教系统的他人参与——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幼儿,成为提供专业合作的有利平台;第三,充分发挥了激励和导向的功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引领每一名幼儿教师实现初任教师——经验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转变,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任职主要是凭借幼儿教师资格证,因此健全幼儿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实现幼儿教师聘任的标准化,脱离专业的限制,吸引更多适合学前教育的人才。

应该由教育部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细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其全面有效的实施。

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中,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

针对非学前专业的准教师,有必要实行几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作为获得终生幼儿教师资格的过渡。

对于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了相应课程之后,还应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师资格证制度中明确和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考核,实现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进取。

4、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是改革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当前幼儿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或是侧重理论性,或是侧重技能性,缺乏有特色的、边缘的和交叉性的学科与专业,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科知识面,难以适应现代教师应具有宽厚与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的要求。

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应该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

一方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可以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

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如介绍世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讨论等。

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专业结构,拓宽和加深幼师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建构多元化的幼师课程。

其次是要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更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尤其强调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的教学生涯中重要的事情。

最后是设置的课程着重培养幼儿教师学习能力、科研能力。

(二)中观层面

1、打破集权制管理模式

传统的集权制管理模式虽然在稳定秩序,提高效率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其“目中无人”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做法越来越受到质疑。

幼儿园的管理应该以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作为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尊重教师的要求,注重内在激励,创设一个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环境和氛围。

(1)实施民主化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发挥教师的主体参与作用和参与能力,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供其专业发展机会。

(2)重心下移,以“服务”作为教师管理的宗旨。

在学校组织中,学校管理是为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开展的服务性保障活动。

因此,管理者不应该是领导者,而应该是服务者。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该为教师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评价策略。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内容可包括:

目标设置、评价、激励、培训及规章制度。

(3)在园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共同目标,树立愿景,共享资源、共同交流,一同进步。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教师评价是用来评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成绩;另一方面,是作为为教师提提供反馈,使其认识自身的工作表现,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幼儿园在制定评价时应注重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通过教师评价考察教师的个人工作表。

现,

确定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学校可为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机会,教师自身也要通过努力不断学习改进。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在评价中,必须立足于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使评价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多元主体评价可以使个体在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和相互交流,使教师更加公正客观地正视自身不足,不断发展。

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摒弃传统的单一评价内容模式,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关注家长满意度,自身专业发展,教学技能等等。

注重评价的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注重评价反馈及时。

评价不是一个空洞的分数,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应该是总结、经验、教训,教师不断前进的目标。

(三)微观层面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扭转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被幼儿园、上级部门置于被动的局面。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1、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

就人的一般发展来说,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人们只有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才会自觉地采取相应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从而实现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价值、获得专业满足感、逐步接近自由意志境地的人生目标。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主动参与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缺乏认同感,缺乏多样化的学习理念和习惯,自我发展、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并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发展。

当幼儿教师有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才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才可能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

2、进行反思性教学

光有自主意识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只有知不足,才能够奋勇向前。

①“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

②教师这个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也是创造性很强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依靠现有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能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可分为对实践的反思和在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两种,它整合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对话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变得更有技巧”。

③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

在教育教学活动前,主要是对活动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教师要思考活动内容选得如何,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能否借助活动进一步拓展;材料是否适合农村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社会的、自然的课程资源可以加以利用,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发挥;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幼儿在探究中学习。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反思重点应放在自己的活动组织是否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是否能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组织后,教师的反思表现在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

反思形式多种多样。

如:

(1)课后备课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