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2482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docx

纯Word版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1

绝密★启用前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

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集体生产、平均分配”。

“集体生产、平均分配”和“农耕聚落”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特征之一。

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属于半坡类型原始聚落遗迹,由此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

B、D两项都属于原始部落联盟时代,此时私有制出现,不再平均分配;C项是夏朝文化遗址。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正确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抓住“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进行排除。

两河流域有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有肥沃的土地,灌溉农业发达;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有神话和著名的史诗等文学作品。

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A、B、C三项均不符合“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的要求。

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正确理解商代的青铜器的用途。

商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等政治活动,故正确答案为B项。

商代的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艺术审美、日常交往,A、C、D三项均错误。

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题干时间界定。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处于古希腊伯利克里改革时期,此时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阶段,故A项为正确答案。

B项处于公元27年至公元476年;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城邦制度就开始建立;D项处于公元前6世纪。

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方国联盟”的含义。

“方国联盟”是商朝时期的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属于地方行政制度。

到了西周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分封制也即封邦建国,春秋战国时期演变为郡县制。

元朝时期地方出现行省制度。

故D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违背了历史逻辑关系。

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朝代和地区限制。

唐王朝曾对西南地区的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如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

故B项为正确答案。

唐朝对匈奴主要通过战争来解决且匈奴偏北,A项错误;C项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D项位于东北地区。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

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

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

……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宋代的文官体制。

甲说的意思是藩镇割据削弱了君权,由此要剥夺地方节度使的军事、财政等大权,为此,北宋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故甲说符合题意。

北宋设立枢密院,但没有调兵之权,乙说符合题意;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立行省,丙说不符合要求;军机房出现于清初雍正时期,丁说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A项。

8.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

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

C.刘知畿、司马迁、梁启超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的史学常识解读材料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各种史书体例。

由“五帝本纪、殷本纪、商君列传”可知,从左边到右边,第一种史著应属于纪传体通史,根据时间和内容可判断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种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史事,属于编年体通史,属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三种从黄帝时期到晚清的中国,属于历史分期法,应为梁启超的著作,故正确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史书目录要求。

9.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

其中正确的是()

A.大学兴起于公元8世纪B.大学出现了自由探索的世俗教育

C.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希腊语为主D.大学教师的待遇远低于神职人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中世纪西方大学的特点。

中世纪西方大学是由教师、学生自行组织的一个联合体,具有自治特点,思想相对自由,据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中世纪西方大学兴起于公元11世纪,A项错误;那时授课语言为拉丁语为主,C项错误;中世纪西方大学都是由城市中一些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兴办,不依靠教会,教师待遇高于神职人员,D项错误。

10.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

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A.嘉兴B.松江C.华亭D.上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中“唐宋房屋基止”。

上海早在战国时期开始建城,当时地名为“申城”,三国时期改名为“华亭”,唐朝开始在华亭设县,元朝设上海独立县,明朝改设松江府。

由此可知,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为“华亭”,C项正确;A项与上海无关;B项为明代;D项为元朝。

11.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契丹、金、北宋、元B.北宋、契丹、金、元

C.北宋、金、契丹、元D.契丹、北宋、金、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兴衰的时间。

契丹政权建立于916年;北宋政权建立于960年;金政权建立于1115年;元政权建立于1206年,由此可知,正确的排序为D项。

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15至16世纪的西欧社会特征。

15至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思想文化等角度,欧洲社会日益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向近代过渡,故B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不能完全反映这一时期的西欧社会特征。

13.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达·伽马的航海路线。

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达·伽马的航海路线是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越过好望角,继续沿着非洲东海岸,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也即地图中的③,故C项为正确答案。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

”他是()

A.元世祖B.北魏孝文帝C.利玛窦D.马可波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关键句子“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

由“习华言,易华服”可知,这里的“他”应是外国人。

为此可排除A、B两项。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为了传播西方的天主教,学习中国汉文化,穿汉服,读儒学,以博得中国人的信任。

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D项不符合材料所诉特征。

15.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

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A.霍布斯B.洛克C.伏尔泰D.卢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四个选项中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英国君主立宪制强调议会掌握立法大权,是国家权力核心;国王掌握一部分行政权,受议会制约;司法独立。

这体现的是分权思想,符合洛克的思想主张,B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这一要求。

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名族问题D.战争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的导火线。

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了镇压爱尔兰人民的起义被迫召开议会发布征税令,遭到议会的强烈反对,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来筹款,引发了第三等级的强烈不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故A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不是其共同点。

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

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史观评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对中国的侵略性战争。

把鸦片战争称简单地称为“中英战争”必然会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性质,也即但后来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故A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涉及一定的价值倾向。

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的第一部《工厂法》。

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中的“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1802---1860年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可知,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政府出台立法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地位与资本家斗争的直接结果,故C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没有直接关系。

19.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明主化合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

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现代化史观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现代化史观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上的表现。

现代化也即近代化,主要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

它在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价值观的转型等多元化。

因此,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D项正确。

20.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以致名怨沸腾,人民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二矛盾焦点直至该国最棘手的问题。

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

A.明治维新B.农奴制改革C.洋务运动D.南北战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

“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是指1853---1856年的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了英法。

这场战争导致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推动沙皇施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故B项为正确答案。

其他三项均与克里米亚战争战争无关。

21.1872年,“机械螺丝(厂)”创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

”材料中的螺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B.广州附近C.西安附近D.成都附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时间和人物限制。

1872年正处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时期,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办了近代民族工业---继昌隆缫丝厂,故B项为正确答案。

2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资本原始迅速增加。

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并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此时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由此推理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23.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为1901年的《辛丑条约》;②为1842年的《南京条约》;③为1860年的《北京条约》;④为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2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3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关键词语“立宪”、“议院”。

由“立宪”、“议院”、“屡见诸诏旨”等可知,这符合1907年的清末预备仿行立宪的要求,故C项为正确答案。

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关键词语“激进派”。

由“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可知,这里所说的“激进派”是指新文化运动的主导力量,据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26.以下言论出自于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来调整生产关系,D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符合题意。

A、B两项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强调国际力量的调节,而非本国政府力量。

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与()

A.抗日战争初期B.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C.解放战争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图片中文字信息。

由图中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可知,该次大会为1945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大,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故正确答案为B项。

其他时间均与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不符。

28.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国联盟是()

A.美国,英国,中国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苏联,中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关键句子“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规定:

“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故正确答案为A项。

2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明主国家,这是因为()

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明主阶级和国内各名族的人民明主专政。

②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

③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四个选项均为三个观点,只要排除题干中的一个观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③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的主要内容,可排除。

其他三个观点均符合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故正确答案为D项。

30.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图片中的文字信息。

由图片中的“猪羊肥大等娇牛”和猪、羊模样可知,这反映出“大跃进”期间的浮夸风现象,A项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属于“大跃进”期间的社会现象,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反映的是人民公社的特点;C项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征;D项体现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题,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讲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的比我们高明……。

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

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

这将是你的专场,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

”对此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着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与希腊人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权威

【答案】DAB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突破口在于题干材料体现了几层意思,侧重点在于什么。

由“其他一些人(希腊人)……讲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可知,维吉尔看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优点。

由“这将是你的专场,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

”可知,维吉尔更强调罗马法的政治权威,由此可知,最佳选项是D项。

32.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突破口在于题干时间界定。

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得以扩展,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

因此,人们关注古典书籍,天主教的权威受损,由此可知最佳答案为A项。

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

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

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

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

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答案】CAD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关键句子“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

”法国邀请崇厚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只是为了展示法国城市建设的成果,但崇厚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认为这是法国对晚清政府的羞辱,体现了崇厚对海外世界的无知认识,故C项为最佳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