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238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doc

中铁五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箱梁预制徐变上拱观测方案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朝阳梁场)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经理部

2014年7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

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2

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3

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3

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4

7观测注意事项:

5

8梁体徐变计算 5

9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观测资料汇总表 6

1工程概况

朝阳梁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境内的京沈铁路客运专线顾洞河特大桥线路右侧(东侧),中心位置对应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正线里程DK432+739,通过提梁站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承担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TJ-6标段DK414+525~DK453+803段654榀箱梁(其中32m箱梁621榀,24m箱梁33榀)供梁任务。

朝阳梁场供梁顺序为:

1#架桥机往大里程方向先供梁76榀后,然后架桥机调头往小里程方向供梁299榀(最大运距18.17Km);2#架桥机再条件具备后上线,大里程方向供梁279榀(最大运距21.10Km)。

根据朝阳梁场总体规划,朝阳梁场采用横列式布置,通过跨墩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简支箱梁钢筋采用整体绑扎、整体吊装;模板采用整体式固定外侧模、液压收缩式内模;混凝土浇筑采用近距离泵送、布料机布料、一次浇筑成型、自然养护工艺(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箱梁初张拉完成后采用1台900t搬梁机出梁,箱梁架设采用2台提梁机跨墩提梁上桥装车、运梁车运输、架桥机架设工艺。

朝阳梁场共设置制梁台座12个(其中32m箱梁台座10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台座2个),月最大生产能力72榀;设置双层存梁台座60个(其中32m箱梁存梁台座51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存梁台座6个,32m箱梁发梁台座2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发梁台座1个,发梁区外的存梁台座均具备静载试验条件),最大存梁能力120榀;配置外模12套(其中32m箱梁外模10套,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外模2套),液压内模6套(其中32m箱梁内模5套,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内模1套);设置钢筋绑扎胎具6套(其中32m箱梁钢筋整体绑扎胎具4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钢筋整体绑扎胎具2个),钢筋加工车间2个(单个面积5292平米),受用地限制,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于梁场生产区往线路小里程端约200m处,设搅拌楼4座,配置HZS120搅拌机4台。

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主要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京沈客运专线铁路线下工程沉降与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5.京沈铁路客专工程设计文件;

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3.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工区成立徐变上拱变形监测组。

组长:

李知国

副组长:

高天霄

成员:

王刚、叶昊

监测组职责:

1、协调、监督、指导箱梁徐变上拱变形观测工作;

2、设置徐变上拱变形监测点,进行观测,并及时采集、观测数据并提交观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并对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

3、负责观测设施的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不受扰动和破坏;

4、负责梁场观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3.2主要仪器配置表(按一个监测组配置)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Dini03

1

2

铟钢尺

3m

2

3

电脑

1

4

钢卷尺

50m

2

5

钢卷尺

5m

2

6

遮阳伞

2

7

计算器

1

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园,底部焊接弯钩,在帮扎梁面钢筋时将其焊接在钢筋上,设置6个观测标,分别位于两侧支点腹板处及跨中腹板处,埋设深度不小于0.3m,露出砼面的部分大约控制在3mm,并做好顶面防锈处理。

元件埋设好后不得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碰闯,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

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桥梁梁部徐变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3mm。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将仪器架设在闭合环的环中,仪器操作选择单点测量,由于数据不多可选择手工记录和计算。

梁体观测点

观测方向

6

5

1

3

4

2

梁体徐变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读取至0.01mm。

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6.1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易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重新估算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

6.2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砼预制梁,每30孔选择一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6.3观测频次

梁体测量间隔表

观测阶段

观测周期

预应力终张拉

张拉前后各一次

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

张拉完成后第一天

张拉完成后第二天

张拉完成后第三天

张拉完成后第五天

终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必须各有一次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1次/周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第0~3个月,每一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第4~24个月,每三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7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人员要明确职责,指定专人做好连续观测,观测员请假前应做好观测交接工作。

(2)观测人员作好观测记录,填好观测记录表格,观测日期等齐全。

(3)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观测人员将签字齐全的观测数据记录表整理存档。

(5)观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8梁体徐变计算

对于梁体的徐变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徐变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徐变变形量。

由于在对梁体徐变观测时采用了两个观测环线,其中3、4号点为两个环线的公共点,在计算徐变时须利用3、4号点将两个环线的观测数据归化到一个平面进行计算。

9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观测资料汇总表

6

中铁五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箱梁预制徐变上拱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汇总表

施工标段:

施工单位:

桥梁名称:

桥梁起始里程:

观测梁编号:

编号:

观测时间

标高、

沉降值

台、墩号、

观测点

年月日

年月日

天气

温度

(℃)

荷载情况

标高(m)

徐变上拱量(mm)

徐变累计

上拱量(mm)

天气

温度

(℃)

荷载情况

标高(m)

徐变上拱量(mm)

徐变累计

上拱量(mm)

沈阳端左1

沈阳端右2

差值(左3-左1)

差值(右4-右2)

梁中左3

梁中右4

差值(左3-左5)

差值(右4-右6)

北京端左5

北京端右6

7

填表:

复核:

技术负责人:

监理签字:

年月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