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219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docx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

一位网友的投资经历与感悟

 

自从2004年入市,如今已经五载,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思想上的转变。

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但是,投资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的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是2004年上证指数1600点左右入市,2004年到2008年主要是投资A股和B股,2008年底在招商香港开了港股的帐户,所以,2009年至今主要是投资港股。

这几年的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收益率-20% +52% +187%+92% -25% +75%

要说明的是:

 由于2007年初买房买车,导致投入股市的资金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另外,2004年到2006年我一直在武汉大学读博士,没有工作方面的收入,所以,股市的资金也是变动的。

因此,这些数字并不是准确的,大致如此吧。

思想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

2004年和2005年应该是属于摸索阶段,大量地交易,大量地看书,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做过很多尝试。

这个阶段思想没有成型。

第二阶段

2006年和2007年,开始接触价值投资的思路,这个对于我倒是顺理成章的。

这个阶段盈利很丰厚,但是,主要原因是幸运吧,处于少有的大牛市中间。

应该来说,我还是比较清醒的,2007年4000点,5000点附近几次清仓离场。

所以,2007年赚的不多,没有跑赢指数。

第三阶段

2008年空仓或者轻仓的时间比较多,主要的亏损来自几次抄底。

这个阶段,觉得A股估值太高,所以,又开通了B股交易,但是,B股的交易品种太少。

因为有亏损,所以,更迫切的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这段时间,对于如何投资,逐步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2008年底

转到港股市场,开始更多的实践了自己的投资思路。

我大概是在恒生指数14000点左右转到香港的,盈利算跑赢了指数,但是,由于对于港股市场的不熟悉,所以,错失了很多好机会,这是很可惜的。

投资理念

我目前遵循的是价值投资原则,这个对于我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

如何实践价值投资,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有几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一投资标的的选择

价值投资的原则当然是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具体而言,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我所关注的标的一般来自于以下这些类型:

 

(1)资产低估型

所谓资产低估型的股票指的是经过计算,其股价明显低于其资产价值的股票。

投资实例:

川河集团(0281.hk)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个股票最初来自于杭州股友叶舟的推荐)

 对川河集团的分析:

通过分析川河集团的年报可以发现,它的资产组成如下:

1.银行存款6.7亿,无任何借款.

2.持股37%张江微电子港,按照张江高科2008年增发对张江微电子港的评估,31.4%估值7.8亿。

因此,这部分资产估值在9亿以上。

3.澳门有一些物业,估值应该在2亿以上。

4.持有汤臣集团12.05%的股份,按照汤臣集团目前的股价,估值在4个多亿。

简单估算可以发现总资产的价值在20个亿以上,我买入的最初价格是0.238,当时的总市值在6.2个亿左右。

现在的价格是0.29,总市值也才7.6个亿。

川河集团的资产很干净,并且,将来的股价上涨有几个个催化剂:

1张江微电子港在A股市场的上市,这个在2007年已经有计划,后来没有实现。

将来也许有可能。

如果这个成为事实,那么川河集团资产重估的空间更大。

2流动性变好。

流动性很差应该是目前股价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

3牛市来临。

本身流动性会变好,汤臣集团的股票上涨也会推动。

4上海确定金融中心的建设,对上海房地产价格可能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种类型的股票要注意的是其治理风险。

香港市场上低于净资产价值的股票很多,但是,有很多公司的资产被大股东掏空。

川河集团的两大股东是张江高科集团和香港汤臣集团,张江高科是国有企业,这种股东结构有利于公司的治理,不容易出现像香港其他细价股容易出现大股东大肆侵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股票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买入时机:

相对其清算价值,折让巨大,一般要有50%左右的折让。

所谓“五折的价格买入“。

卖出时机:

市值增长到其清算价值的70%-80%。

 

(2)品牌成长型

所谓品牌成长型的股票,指的是那些拥有知名品牌,长期成长空间巨大的股票。

选择标准:

品牌美誉度很高,规模适中,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弱周期性的知名消费品公司最好

投资实例:

李宁(2331.HK)和招商银行(3968.HK)

李宁和招商银行在中国的品牌美誉度很高,如果你看好中国的未来,那么,这些知名品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成长空间会很大。

既然如此,部分资产配置在这些品牌上面,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来说,这些股票的回报可能会很大。

但是,因为成长的不确定性也很大,所以,买入的价格也很关键,不能给予过高的估值。

买入时机:

大熊市中,或者公司处于短期的困境之中。

对于李宁,2009年曾经跌到9元,相当于2009年的9倍市盈率(预计),是很好的买入时机。

对于招商银行,普遍预期其近年的发展有较多的负面因素,所以,2009年港股大涨之后,招商银行的股价涨幅也不高,也出现了较好的买入机会。

卖出时机:

这类股票,长期持有是很好的策略。

但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该考虑卖出:

因为市场情绪的高涨,导致价值高估太多;

企业出现可能是长期的负面因素;

发现其他更好的投资标的。

李宁和招商银行是我2009年曾经重仓过的股票,目前的仓位已经很轻。

现在来看,卖出得过早,当然,当时卖出的原因:

李宁和招商银行已经大幅上涨了一波。

发现了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股票大福证券(0665.HK)。

附:

在2009年3月6日,我在价值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危机是不是中国的机会?

”的文章(

“这段时间,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深化,全球股市也是继续暴跌,其中包括港股。

目前的大国里,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的可能只有中国。

虽然中国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相对来说,在全球经济企稳之后,经济能够保持继续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比如,银行,国际上的大银行普遍伤痕累累,那么,将来中国的银行业在国外扩展遇到的竞争明显会减少。

随着相对国力的增强,国内某些比较好的品牌也许有拓展到国际上的机会。

虽然,中国目前也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对于港股来说,很多好的企业的估值已经比较低了。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碰到经济危机,这样的价格难以碰到。

基于这种思考,我已经持有比较重的港股仓位。

如果继续下跌,很快就满仓了。

目前的组合:

李宁,雨润食品,招商银行,中海油。

 

(3)底部强周期型资产

绝大多数的股票都有某种形式的周期性,因此,不应该忽略周期型的资产。

因为行业和个股的周期很难把握,所以,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不容易。

之所以强调强周期型资产,主要是这种资产从底部复苏的力度很大,如果买在适当的价格区域,回报会很丰厚。

投资实例:

大福证券(0665.HK),这也是我在港股上赚钱最多的一只股票。

我买入大福证券的价格在1.1-1.3的区域。

大福证券的净资产在2.6元,2007年的收益是0.78元,在以前熊市的时候,收益也在0.1左右。

2008年的收益在0.16元。

这样初略估计的话,2009年的收益应该不会低于0.1元(2009年的市场不太可能比2008年更差,自营会更好,但是,成交量可能还会下降,但是,比2005年,2006年成交量还是会上升。

)。

周期性的底部,低市净率,低市盈率,这样的股票,下跌的空间应该不大,但是,假如牛市起来,或者港股直通车实现,应该说上升的空间很大。

所以,我重仓了大福证券。

2009年5月11日,大陆和香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六,香港证券业可以更方便地在内地开展业务,当天,大福证券最多飙升了25%,我于当天在2.3元左右清仓。

买入时机:

应该在行业周期性的底部区域。

这个是不容易判断的,但是,有时候市场也会提供这种机会。

卖出时机:

股价大幅上涨到一定阶段,具体判断要考虑行业的周期性以及当时的大市。

这个没有绝对的标准。

附:

2009年1月23号我在价值论坛(

港股的大福证券大家如何看?

港股的大福证券00665大家如何看?

从市净率和市盈率来看,大福证券都很便宜。

只是流动性不好。

我想知道这么便宜背后的逻辑。

我的想法是,对于证券行业,2008年应该算是很差的年份了。

那么,将来如果牛市起来的话,证券行业的收益应该会很好。

所以,大福证券目前应该是处于一个很有投资价值的区间。

另外,根据它历年的分红,估计也可以达到5%左右的收益。

周期底部,市盈率很低,这是一个好的标的吗?

我所看到的比较大的缺点是流动性很差,买卖100万都要很有耐心。

但是,这是不是刚好是小户的优势?

机构这种股票估计是不会买的,

因为市值太少。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大福也很有并购价值,假如将来实行港股自由行,或者香港证券公司可以在大陆营业,那么,它的前景更为广阔。

呵呵,当然,我看到的主要是优点,请熟悉的朋友谈谈主要有什么风险。

(4)对冲型

所谓对冲类型的资产,指的是跟股票市场的走势相关性不是很大,或者是负相关的资产。

投资实例

包括USL和领先商品ETF(2809.HK)。

USL属于美国股市上的石油基金(跟踪原油的价格),我大概是在石油价格50美元左右的时候买入的,今天石油的价格已经是70.6美元。

后来又买了一些领先商品ETF(跟踪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

买入这两个股票的考虑是因为:

1.全世界都在印钞票,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如果发生恶性通胀的话,商品价格会大幅上涨,但是,股市的表现估计不会好。

这也算是一种对冲吧。

2.我买入USL时,原油50美元的价格看起来还不算贵,中长期来看,下跌的空间应该不大,但是,上涨的空间可能会比较大。

今年在对冲型资产上赚钱的百分比远低于70%,但是,这些对冲型的资产对整个投资组合提供了某种形式的保护。

目前,我依然持有USL和领先商品ETF。

 

二不同资产类型的仓位分配原则

 对于资产低估型,品牌成长型,底部周期型,对冲型资产的仓位分配,主要是根据在当时能找到的投资标的的吸引力而定,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今年在港股的实践中,

1月-3月中,品牌成长型的仓位最重。

4月-5月初,底部周期型的仓位最重,主要是大福证券。

5月中到现在,主要持有资产低估型和对冲型的仓位,还持有一定的现金仓位。

5月中至今持有的仓位可以说是防御性的仓位,原因在于港股大幅上涨后,整体估值已经不低了,品牌成长型的股价也已经大幅上涨,长期来说,也许还有很多空间,但是,市场短期的不确定性在加大,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找到资产低估型的股票,应该加大这部分的仓位,并减少品牌成长类型股票的仓位。

至于对冲型的资产,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标的并不一样。

在目前全世界都在印钞票的形势下,显然,石油和大宗商品是比较明显的选择。

通过不同类型资产的组合,整个投资组合就会显得比较有弹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调整。

 

三对于投资的思考

(1)安全边际的重要性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什么?

我认为是“安全边际”。

卡拉曼在“安全边际”一书中写道:

价值投资是一门关于以大幅低于当前潜在价值的价格购买证券,并持有至价格更多地反映这些价值时的学科。

便宜是这一投资过程中的关键。

因此,所谓的“安全边际”指的是价格和潜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价格越低于潜在价值,安全边际越高。

       

 

(2)价值投资者的选股思路

价值投资理论最初由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并创立,其后菲利普·费雪的成长投资理论进一步补充发展了价值投资理论,格雷厄姆的学生沃伦·巴菲特吸收融合了二人的精华,并成功地运用于实践,最终丰富了价值投资理论,巴菲特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投资大师。

价值投资者在选股时,基本上有两种思路:

以尽量低的价格买入普通的公司。

这就是所谓的格雷厄姆式的投资方法。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成长型的公司。

这就是所谓的费雪式的投资方法。

这两种思路都有人实践,并且,都有取得很好成绩的例子。

对于我来言,我将关注的股票分为三种类型(对冲型不包括在内)。

事实上也说明了我对这两种投资思路的观点。

对第一种思路:

以尽量低的价格买入普通公司的分析

普通公司当然非常多,选择什么样的普通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各人有各人的做法。

对于这种投资思路,一般而言,我只考虑资产低估型和底部强周期型的股票。

主要原因是这两种类型的股票,相对来说,容易评估一些。

资产低估型股票的选择标准:

1.治理风险比较少。

这是非常关键的。

香港很多公司的市值低于净资产,但是,管理层的失职可能导致资产损失,资产贱卖。

2.资产比较干净,容易评估。

3.相对其清算价值,折让巨大,一般要有50%左右的折让。

所谓“五折的价格买入“。

4.公司亏损的概率很少。

5.如果有促使价值发现的催化剂最好。

可以说,符合这五个条件的公司也非常少。

底部强周期型股票的选择:

1.所处行业是强周期性的,我关注的行业:

证券,航运。

其他的行业我还没有仔细考虑。

选择这两个行业的原因也在于:

行业的萧条和底部相对来说,比较好确认。

比如,身处证券投资,证券行业的冷暖自知;航运有BDI指数可以观察。

当然,每个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自己可以理解的行业。

2.行业的周期不是很长,并且,复苏总是会到来。

比如,证券行业,高峰和低潮总是交替的。

航运也同样如此。

3.行业复苏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大的公司的业绩都会大幅复苏。

我认为这个标准是减少强周期型股票投资失败的很重要的标准。

原因在于有些强周期型的行业,行业复苏的时候有些公司未必会有很强的复苏,或者已经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

通用汽车的破产就是很好的例子。

4.公司本身破产的概率很少。

所以,一般选择所在行业的龙头公司。

强周期型行业的绝对底部很难找到,并且,也没有必要,只要买在相对的底部区域就行了。

至于相对底部区域的判断,可以使用该行业的历史估值指标来评估。

至于什么时候复苏,不要管它好了,总有一天会来的。

 对第二种思路: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成长型的公司的分析

成长型公司也有很多类型,我所喜欢的类型是上面我所提到的品牌成长型的公司。

所谓品牌成长型的股票,指的是那些拥有知名品牌,长期成长空间巨大的股票。

选择标准:

品牌美誉度很高

规模适中,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弱周期性的知名消费品公司最好

合适的价格

所谓成长型的投资,在中国最受关注和推崇,通常的观点是:

买入好公司,长期持有。

但是,事实上,成长型的投资,说易行难。

在成长型公司的投资中,有常见的几个误区:

1价格不重要,公司是好公司最重要。

  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好公司?

好公司会一直好吗?

招商银行在最高点收购永隆银行,中国平安收购富通大幅亏损,曾经的汽车业王者通用汽车破产。

这些公司,应该都是大家眼里的好公司。

对于好公司的投资,通常情况下,只有达到或超过大家的预期,投资才会得到预期的回报。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行业和公司的未来都是难以预测的,总会有很多波折。

所以,即使是公认的好公司,也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不要支付过高的溢价。

2长期持有好公司,不要卖出

 

 如果公司的表现和预期一致,长期持有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但是,如上面所言,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

在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该考虑卖出:

因为市场情绪的高涨,导致价值高估太多;

企业出现可能是长期的负面因素;

发现其他更好的投资标的。

哪一种投资思路更好?

到底是以尽量低的价格买入普通的公司还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成长型的公司的方法更好?

巴菲特认为他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

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看法。

虽然在我的投资实践中,我倾向于投资品牌成长类型的公司。

但是,我认为,也不要忽略其它类型的投资机会。

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在当时能找到的投资标的的吸引力而定,不应该设定绝对的标准。

 选股的另类标准

  我现在在买入一个股票之前,还有另外一个标准,那就是我会提两个问题:

1如果我的预测错误的话,我大概最多会亏多少?

   通常情况下,如果亏钱的概率不大的话,赚钱的概率会很大。

2如果买入之后大幅下跌,我还敢不敢继续买入?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通常,我会取消这项投资。

其实,这也表示,我认为这个股票的未来的确定性还不是很强。

 (3)追求绝对回报

由于重大亏损对长期复利增长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

在投资标的的安全边际减少的情况下,应该减少仓位。

如果已经找不到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空仓也是合理的选择。

卡拉曼说得很好,“多数机构投资者和许多个人投资者已经采用了追求相对表现的定位,他们的目标是取得较市场,其他投资者或者两者都要好的表现,他们不关心是否取得了绝对正回报还是负回报。

追求相对表现的投资者会投资当前流行的证券,并且通常选择在任何时候满仓投资。

而以绝对表现为中心的投资者通常眼光看得更远,他们更喜欢那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开花结果且损失风险更小,被市场遗弃的证券。

如果找不到便宜货,以绝对表现为中心的投资者愿意持有现金。

因为在2008年的市场中,我亏损了25%,虽然跑赢了指数,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切肤之痛,回过头来看卡拉曼的话,体会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