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1284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docx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

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做“研究”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及改进策略

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我们深知上述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且不说“研究”这一技术层面有拔高之嫌,就从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与实践能力来说,困难便有不少。

为此,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所强调的四大特性为参照依据,结合自己以及诸多同行的实践案例,拟从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合作能力、质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区域内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典型问题,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如何促进小学生“做研究”的自主性

【现象】A老师带领4名学生做了一个小课题研究《小学生校园礼仪现状小调查》。

在挑选组员时,A老师特地选择了3至5年级的学生各一名,且学习成绩均为中上,一方面是想观察学生在整个调查中的个体差异,一方面是希望高段孩子能为中段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然而,学生在整个调查活动中自主性都较不强。

第一个小事件:

当学生确定了主题和时间规划后,学生应该开始进行自主调查了,但是等到3天以后,学生也没有行动起来,当A老师问学生:

“为什么不去做(调查)?

”四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

在等A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

”第二个小事件:

在调查阶段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孩子一拿到厚厚的调查问卷表,不是思考“我要怎么去统计”,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给予帮助,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办。

【解析】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它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生。

所以我个人理解为:

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在活动中碰到了困难或走了“弯路”,经过思考获得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无法展现,一直求助于教师和家长,那这个能力就无法提升。

现在的小学生的自主性不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家庭原因。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很多家庭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独身子女,而且处于“421”的金字塔顶端,在家里是“衣来顺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一切的生活都不需要他考虑。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向人们揭示出:

儿童发展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

孩子小的时候,对成年人有着显著的依赖性,需要成年人的帮助。

但这种依赖性是暂时的,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自主性将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

其实进入小学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学习以及自主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能力。

但是家长往往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独立能力,而过多地相信自身在孩子发展中的辅助作用。

于是,家长是习惯于将成年人的活动特点强加于孩子,代替或者强制他们做事,没有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或时间,从而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在独生子女身上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独立性差、不会独立地处理问题等人格缺陷。

因此,学生惯性地接受指令,而不是学着自己发指令。

第二,应试教育的影响真实存在着。

中国的考试制度存在已久,虽然现在我们的教育者不断倡导新的教育模式,但是分数在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中不可谓不重要。

虽然素质教育不断在推进,但是在当前,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授学生某门知识,在课后,对学生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予以解答,之后对本科的知识不断的巩固和深化,虽有能力的培养渗透,却远远不够。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还处于被动状态,不是“我要学”、“我想学”,而是“我为分数学”。

【建议】

作为教师,我觉得可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第一,提醒家长:

把自主性还给孩子,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和做出决定。

在遇到与孩子相关的具体问题时,比如休息日是跟妈妈看电影还是和爸爸去钓鱼?

可以告诉孩子:

“你自己选择吧!

”这类的事看似简单,一旦孩子做出决定,就必须让他意识到要对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不要再为去看了电影而失去了钓鱼的机会而埋怨别人。

第二,在校内,教师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段很有启发的话: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被放在教育首位。

”在教学事,教师更应该从方法的层面上来指导学生。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向学生传授方法。

比如我们在进行小课题研究《小学生校园礼仪现状小调查》事,学生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孩子一拿到厚厚的调查问卷表,希望老师给予直接帮助时,教师不妨把问题回给学生,让他们在统计的无头绪和挫折中渐渐思考出方法。

犹太人在《塔木德经》中曾说:

“给孩子鱼只能解决他一餐的问题,如果能教导孩子如何捉鱼,就能解决他一辈子的吃饭问题。

”这句话对如何教孩子的父母和教师来说,一定是种启发。

我国的老子,也曾说了一句和犹太人相似的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这一点在综合实践课程中非常突出,希望在以后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能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强化。

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是对教师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学心中所思,学所想之学,学所用之学,为兴趣而学,为目标而学,则事半功倍。

二、如何促进小学生“做研究”的积极性

【现象】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每年带领学生做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但是B老师在实践中发现,从选题、到中期指导、再到最后结题,一次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来,往往会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面对如此长的过程早就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就变成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继而出现一些非学生自己研究的学习成果,根本没有体现出研究性学习活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所以B老师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解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稳步推进,作为必修课,我们学校也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配备了研究性学习相关的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安排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时间。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课表中看不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影子,研究性学习时间少安排或根本不安排,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专职的任课教师(基本上是兼课),因为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研究性学习本来应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却被许多老师看成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大障碍。

有些老师甚至认为,如其在研究性学习中花大量时间,还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语数学科上,以提高学习成绩,因为教学质量才是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与其埋怨学生研究性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如好好反思“积极性不高”背后的现象。

学校和老师更应该对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维度进行科学理性的考量和把握。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符合实际,应该在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或潜力范围内,应该让孩子有独立完成的信心,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

【建议】

当然,凭借B老师的一己之力,无法去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也无法改变一些老师的观念,但是我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带动学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首先,因地制宜,主题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爱好。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研究主题的选择就比较重要了。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发现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提出具有吸引力,适合他们口味的活动课题。

然后教师紧扣课题设计合理的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激发学生产生愿意参与活动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主动心,甚至迫不及待跃跃欲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如,我们是径山茶的产地,茶叶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如何提高茶叶的质量与产量,就是当前我们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径山茶研究”:

如何采摘、炒制、冲泡等,成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又很有现实意义,学生的研究兴趣非常高,也都喜欢学习这些研究性学习内容,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生喜欢学,学起来兴趣十足,研究效果就非常好。

同时家长也是从小接触茶叶,他们的茶叶知识远远比老师和网上的资料要丰富,指导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也不会给他们增加任何负担,他们也愿意指导,指导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众多家长的支持,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最后就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其次,要有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方式更要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面向自然、面向社会、自我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改变了学生原来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

从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喜悦。

如,我们在研究“草菩提种植”的过程中,除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外,只要有机会,我就带领学生观察亲自种的草菩提,除草、浇水、捉虫、拍照、测量、采摘等等。

学生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带到了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学习印象,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直观形象,研究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研究氛围也非常浓烈。

第三,开展“微课题”研究,缩短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果。

如今的社会非常流行“微”

这个概念,微博、微信、微视等等。

我们也顺应潮流,开展“微课题”的研究。

所谓“微课题”,我们给它的定义是一种研究周期短,研究切入口小而容易操作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种研究性学习摆脱了以往那种动则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把研究的周期缩短为几个星期甚至几天。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微研究”因为时间短就可以省去很多步骤和方法。

相反,会给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首先我们的选题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微小、易操作的特点。

其次我们在有限的研究过程中也要合理安排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对学科教学的影响。

同时这样短期的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他们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们在进行“提高小陀螺旋转时间的实验与研究”学习过程中,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从最简单的玩具入手来进行研究,学生自主分工实验,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三天就有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实验数据,接下来的四天就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写成研究性小论文。

学生从头到尾都觉得研究过程非常轻松,积极性也一直比较高,同时老师也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后出来的成果还让人比较满意,获得了小论文评比的一等奖。

这样的一次研究性学习,就很好的避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那么以后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如何促进小学生“做研究”的合作能力

【现象】参观完“赛石”园艺,了解了植物生长的条件及有关注意事项。

由于事先答应过同学们:

本次活动完全放手,从分组到探索的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刚回到班级里,学生们根据以往的经验,便兴致勃勃地讨论并开始分组,确定自己组探究的主题。

这时,小於同学引起了C老师的注意:

只见他自个儿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平日里那股顽皮淘气劲儿全没了,耷拉着脑袋,脸上写满了落寞!

班上同学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一向从不“寡言”,任何场合都从“不甘示弱”的小於,今天沉默了?

带着疑问,C老师来到小於身边,问清原委:

原来是没有小组肯接纳他为组员!

【解析】以往的实践活动,C老师一般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将他“安置”好。

而这一天,当C老师把自主权利交给学生们时,小於便“无家可归”了!

“不愿和他同组”是同学们的错吗?

不是。

当C老师拉着小於的手走到讲台前,示意全班暂时停下手中的事:

“同学们,小於现在还没有找到小组,有哪个小组愿意吸收他为组员呢?

”结果,班级死一般的沉寂。

C老师随即将目光停留在几个平时深得大家信任、喜欢的同学身上,令C老师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躲开C老师的目光,将头深深地埋下去!

许久,才听见一个极小的声音:

“老师,您不是说让我们自由组合吗?

”话音刚落,平时最爱打抱不平的琳琳也接话了:

“对呀,我们有自由选择组员的权力,我们不想和他同一组!

”“对呀,对呀,他老爱欺负人”,“他最爱捣乱”……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数落起小於的种种不是。

面对孩子们的数落,C老师知道同学们说的句句属实,无可厚非!

一时,我也沉默了,一旁的小於看了C老师一眼,很快又把头低下了!

C老师知道,此刻的他,心里一定难过极了!

没想到C老师善意的帮助反而给他带来更大的伤害!

C老师呆住了,是震撼,是内疚,更是着急!

如何收拾这个“残局”?

【建议】再次走入教室,C老师只字不提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让小於去哪个组,而是让同学们以前一节课的分组为单位,拿出一张纸,让大家拿出“放大镜”,找一找小於的优点,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发现了,都可以一一罗列出来。

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小於的优点多!

同学们先是面面相觑,继而一片哗然,议论纷纷,对C老师的要求感到十分不解!

不一会儿,议论声慢慢低下去了,同学们开始“苦思冥想”了起来……

十分钟后,C老师让每个小组把列出的清单贴在黑板上,然后派代表来介绍这份“清单”。

飞翔小组列出三条:

小於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很细致、认真;在家很勤劳,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的力气很大,拔河比赛他是主力!

其他几个小组也纷纷展示了小於的优点清单:

小於乐于助人;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很积极;他很会说话,采访的时候很大胆……看着同学们忘了上节课对小於的“数落”,对他的优点如数家珍。

C老师趁热打铁:

“谢谢大家帮老师找出了小於这么多的优点。

老师相信小於如果能将这些优点集中起来,充分发挥,一定也很棒的!

现在,有没有哪个小组决定吸收小於为组员呢?

”每个小组低头商议了一下,都愿意接纳小於为组员。

“不愿和他同组”的背后很可能是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只看到同学的缺点。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能全面的看待,只注意到一些明显的不足!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个解铃人,从正面引导,晓之于理,动之于情。

如果只凭教师列举小於的优点,然后安排进一个小组,非但那个组的同学无法乐意接受,进而影响整个活动的开展,而且对小於也可能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因而,教师浮在表面的教育、居高临下的训导只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颗真诚的心总会使人乐于接纳,用心交心,以诚换诚,只有一颗真诚的心才会赢得另一颗真诚的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性、开放性特点使生生交往的时空更广阔,教育契机更丰富,教师可要求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他人的不足之处;要有一双欣赏的眼,时刻看到他人的优点。

四、如何促进小学生“做研究”的质疑能力

【现象】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D老师让孩子们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写在一张白纸上,写完后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

提出的问题是否能让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深入了解并回答等。

经过小组讨论后把可以让学生去找出答案的问题抄写在彩色纸上,并写上姓名贴到教室后面的“问题墙”上去,D老师再让学生去选择能解答的问题去解答,能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可以得到两张奖励卡(毕竟才四年级还是需要一些鼓励)。

贴完问题时,大家都很兴奋,都跃跃欲试,都想来解疑。

然而,几天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人能回答贴在“问题墙”上的问题,这让D老师很困惑,也觉得有些受打击——我的满怀兴致和希望却得不到回应。

【解析】D老师我仔细看了贴在“问题墙”上的那些问题,发现孩子们提的问题都太过深奥,比较单一,大多以科学中的知识有关,比如: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体?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上的地形为什么全是坑,而坑是由什么造成的?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无从下手,又觉得兴趣不浓,也就懒得去回答了。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泯灭,只是潜藏的问题意识需要被唤醒和点燃。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关注点在哪里?

孩子是否能以提出问题、交流问题为荣?

虽然学生愿意提问了,能较为积极地参与其中,但缺乏引导、更是缺乏动机,导致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提问就是探索自然界的奥妙,于是,就出现以上问题,学生回答起来就觉得很难,无法去找到答案,索性也就不去探索了。

【建议】在让学生提问前,教师要做好适当地引导,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了解问题的来源,根据不同的方面,老师可以举些例子,让学生参考,再让学生去提问,学生的问题就不会单调了。

那么,学生的问题从哪里来呢?

首先,学生的问题来自对生活环境的了解。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

的提高,活动区域的扩展,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了解逐渐由被动感受,转向主动探究,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充满疑惑甚至会产生改善当前生活状态的意识。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示性地提出一个问题,比如:

我们学校操场前面的厂房为什么翻建了一半就停下来呢?

我们学校的面积有多少呢?

其次,学生的问题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在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时,透过种种传统文化现象,心中也会充满疑惑与不解。

例如: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再次,学生的问题来自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草长莺飞、树木荣枯、季节转换、天气变化、天文奇观等自然现象也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想象”中提得就多,但都是只围绕这个方面来提出问题就过于单一。

第四,学生的问题来自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学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电视、报纸和社会生活的关注,往往也会提出一系列问题。

比如:

为什么到处可看到广告?

广告有什么好处?

看到各种报纸,会问,报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现在的人们怎么喜欢晚饭后出来散步了呢?

第五,学生的问题来自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成长是一个令人兴奋,也令人烦恼的过程,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问题。

比如:

假日生活如何安排?

眼睛为什么会近视,近视了之后怎么办?

我们的零花钱怎么用才对呢?

第六,学生的问题来自对学科学习的困惑。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

美术课中,学习剪纸,学生可能会问,剪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有那些剪纸达人?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学习整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可以缓解各类课程的重复、低效。

第七,学生的问题来自实践活动的参与。

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接触生活、社会、自然的机会大大增加,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比如,刚参加过运动会,可引导学生对运动的赛程安排、运动项目的设计等去提出问题;去过几次前面的“向山园艺”里面到底有多大?

有多少种植物?

等等。

五、如何促进小学生“做研究”中的信息搜集能力

【现象】某个星期三,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领回了一份关于“中秋节的传说”的资料搜集任务,孩子打开家里的电脑,在XX里输入“中秋节的传说”搜索了一下,跳出很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他随便选了一个,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第2周星期三,他把资料带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一问“谁来说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他马上举手,一经老师允许,他就拿起资料,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

期间,读错字、读破句现象层出不穷,他读得很累,听的人也很累。

以上的现象不是个案,这些教师认为有意义的、能锻炼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任务,为什么实行起来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解析】时下是一个网络时代,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电脑,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是最方便、最迅捷的方法,足不出户、两三分钟就能办到。

孩子小小年纪对电脑谈不上精通,但基本的操作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查阅资料、上网游戏、观看视频,甚至QQ聊天。

访问他人了解中秋节的传说,且不论被访问者是否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就算知道,通过他的口述,孩子们还需写下来,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查找书籍,除非到图书馆这类的地方,不然找到的概率极低。

所以,上网查阅获得资料自然成了孩子的首选。

但像上述案例中一样,通过上网查询获得的资料,往往学生只是表面上的“获得”,没有真正获得,这不是老师布置这项任务的初衷。

虽然学生上网获得资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仅仅从网上下载来就完事了吗?

上述案例中让孩子了解中秋节的传说,他真的“了解”吗?

显然没有。

我们在批评孩子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是否站在了学生的立场:

譬如警惕和反思造成此类情况背后很可能是“任务要求不清”现象,譬如对任务的要求进行科学理性的考量和把握,譬如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及要求是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防止产生歧义等等。

【建议】首先,对于搜集任务,教师要更正自己的观念,少布置直接网上查找资料的实践作业。

网上的资料虽然很多,可以让大家获取很多信息,但同时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有些是无益处的。

网络很方便,可以轻松快捷得到信息,但只是通过网络这种方式去查资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不通过其他方式(如图书馆、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得资料,不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数据和资料的能力。

而且小学生开了电脑,查完资料很可能不自觉做其他东西影响学习。

其次,布置信息搜集任务时,适当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孩子用上网以外的方式获得资料。

如上述案例中的搜集任务:

利用双休日,通过上网、访问或查找书籍等方式了解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再在后面添上一句:

如是访问他人,经过自己整理得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将获得实践分10分哦。

同时帮学生设计好调查访问的表格或相关内容,便于学生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效度。

如上述“了解中秋节的传说”的搜集任务,可帮学生设计如下简单表格。

“中秋节的传说”调查访问表

访问人

访问时间

被访问人

访问内容记录

有了这样的奖励措施,有了这张调查访问表,孩子们就愿意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孩子初步具有融入社会的意识与经验,增强孩子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就算让学生上网获得资料,布置搜集任务时,也要合理设计,搜集任务要求细化,鼓励学生对网上资料进行处理、重组,以防出现以上案例中,从网上直接下载,不费自己一丝脑力。

以上述案例为例,将搜集任务适当“变脸”,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如上述案例中,老师可这样设计此项搜集任务:

利用双休日,通过上网、访问或查找书籍等方式了解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真不错,我会读——能用较流利地读出查找或访问到的中秋节的传说,获得三颗星。

真厉害,我会说——能不看手中资料较流利地说出中秋节的传说,获得四颗星。

真能干,我会讲——能不看手中资料绘声绘色地讲出中秋节的传说,获得五颗星。

可以看到,这份搜集任务指向性比较明确——站在孩子的立场、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了获得五角星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搜集任务中的“真不错,真厉害,真能干”等字眼都传递给学生一种隐性的提示、赞美的效果,会让学生愿意去尝试。

就算孩子从网上下载来的资料,他要会读、会说、会讲,就必须对资料进行处理、重组,培养了孩子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这些细化后的搜集活动让学生感觉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做事,他们的自我决定需求得以满足,参与效果增强。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没有统一固定的学习内容,但却关系到同学们自身多方面的发展。

如果广大指导教师更根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程特点,站在孩子的视角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一起做“研究”,促进孩子切实感受以实战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想,这门课程一定会充满活力,一定会让孩子真正体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核心理念,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