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075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doc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

北引桥30+(9*50)和

3*(8*50)连续箱梁

(MSS移动模架施工法)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湾跨海大桥Ⅰ合同项目经理部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MSS移动模架介绍

第四章MSS移动模架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第五章施工总体安排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章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附件:

1、箱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砼浇注顺序示意图

3、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步骤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一、编制范围

杭州湾跨海大桥I合同桥梁A15-A25跨及A33-A56跨上部结构采用MSS移动模架现浇的50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

二、编制依据

1、杭州湾跨海大桥招标文件、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技术规范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图第五卷第一册北引桥第三分册上部结构

(二)、(五)设计图。

3、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挪威NRS提供的MSS移动模架操作手册。

三、编制原则

1、根据MSS移动模架施工的特点,结合其它工程项目施工经验,制定科学合理工艺流程,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箱梁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并配置相应的人力、设备、材料资源。

2、采取平行组织,流水作业施工。

科学合理安排主次施工顺序。

3、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4、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要求的标准化施工管理。

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努力实现优质工程目标,争创国家鲁班奖。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预应力连续箱梁主要尺寸

杭州湾跨海大桥I合同北引桥A15-A25墩上部结构为1联(30+9X50)M预应力斜腹板连续箱梁和A33-A56墩上部结构为3联(8X50)M预应力斜腹板连续箱梁。

连续梁箱梁横桥向为两个单箱单室箱梁,对称并列布置,两箱间距为1.2m,分成两个独立系统。

箱梁梁高均为2.8m,梁体采用斜腹板,箱梁顶板宽15.8m,设2%横坡,箱梁底板宽6.8m,水平布置。

箱梁梁体两翼悬臂长度为3.9m。

全联顶板厚度为25cm,底板为变厚度,支点处为50cm,跨中为25cm,腹板亦为变厚度,腹板厚为50~80cm。

(30+9X50)M连续箱梁横隔板沿梁全长共设置11道,端支点隔板厚度为100cm,主孔支点隔板厚度为120cm。

(8X50)M连续箱梁横隔板沿梁全长共设置9道,端支点隔板厚度为100cm,主孔支点隔板厚度为120cm。

二、施工顺序及节段划分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C50砼,氯离子渗透系数要求≤1.5×10-12m2/s。

(30+9X50)M连续箱梁全联划分十个浇筑节段,(8X50)M每联划分八个浇筑节段。

其中(30+9X50)M连续箱梁起始跨(30+10=40m)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标准跨即B节段50m有8个节段,端跨即C节段为40m,每跨在距墩中支点10m处设横向工作缝。

(8X50)M连续箱梁起始跨即A节段为50+10=60m,标准跨段即B节段为50m有6个节段,端跨即C节段为40m,每跨在距墩中支点10m处设横向工作缝。

三、预应力体系

1、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全桥纵向预应力束采用12-7Φ5及7-7Φ5钢绞线,钢绞线的抗拉强度为Ryb=1860Mpa,低松弛、7Φ5钢绞线公称面积140mm2,钢束按其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连续钢束:

12-7Φ5钢绞线采用内径Φ76MM的波纹管制孔,15-12锚具锚固;

7-7Φ5钢绞线采用内径Φ59MM的波纹管制孔,15-7锚具锚固;

连续钢束采用单端张拉,其余纵向束采用两端张拉,钢束的锚下控制张拉力为分别为2343KN及1367KN,以张拉力为主,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每个节段的连续钢束,在横截面上必须对称张拉,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束。

非连续钢束在全联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从首段逐孔对称张拉非连续钢束,先长束,后短束。

2、横向预应力筋

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均为3-7Φ5钢绞线,钢绞线的抗拉强度也为Ryb=1860Mpa,低松弛、7Φ5钢绞线公称面积140mm2,采用内径55×21MM的扁形波纹管,15-3扁形锚具;每根钢绞线锚下控制张拉力为195.3kN,采用单端、交替张拉,以张拉力为主,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的方式锚固。

  箱梁横隔墙预应力为5-7Φ5钢绞线,锚下控制张拉力为976KN,采用内径Φ55MM的波纹管制孔,15-5锚具。

采用两端张拉,以张拉力为主,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的方式锚固。

预应力管道灌浆均采用真空压浆工艺。

三、主要工程数量:

箱梁C50砼   37382m2,

钢筋      5711T,

钢绞线     1960T,

锚具      17522套,

连接器1920套

支座      144个,

塑料波纹管   253872M,

钢料      56.3t。

第三章:

MSS移动模架介绍

1.0简介

本项目所使用的MSS移动模架是由挪威NRS公司设计,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制造。

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采用两套MSS移动模架设备。

该设备主要由托架、主梁、前后鼻梁、横梁、推进小车、挂梁、内外模系统、操作平台及吊架等几部分组成。

(各部件具体构造见下图)。

托架

1.1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浇筑长度50m+10m

·标准浇筑长度40m+10m

·桥面宽度15.8m

每延米荷载27t/m

·浇筑时系统宽度11.36m

·推进时系统宽度17.80m

·托架宽度18.34m

·上部结构宽度,平台17.28m

·浇筑时结构高度 9242mm(FixedDimension)

·墩柱距离50m(Fixed)

·主梁高度(内部尺寸)3.4m

·最大纵坡+/-2%

.设备各部件大约重量

·主梁291t

·横梁46t

·前后鼻梁117t

·推进小车21t

·托架75t

·走道平台23t

·外模148t

·门型吊架10t

·后吊架25t

·中央吊架11t

·前支撑横梁7t

·后推进滑车8t

合计:

782t

1.2 风速

设备限制风速如下:

·设备推进 12m/s.

·混凝土浇注 22m/s

设备采取安全措施 38m/sec

2.0主要部件描述

2.1托架(见图1、2、3、4、)

系统在浇筑混凝土及移动施工时产生的荷载由托架支撑,托架附着在桥墩上,将托架所受垂直荷载通过墩身传递至桥墩承台、桩基受力。

托架由一根水平钢梁及两根钢斜撑构成三角形架。

水平钢梁顶部设有供推进工作车横移的轨道,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预留孔内(墩身施工时,在两侧预留0.50m×0.52m×0.90m孔洞),主要承受竖向作用力;一对托架在上下支点分别采用12根和2根精扎螺纹钢筋连接,主要起连接和承受水平作用力,上部12φ36精扎螺纹钢筋每根预紧张拉力为500KN,总计12×500KN=6000KN,利用千斤顶循环张拉三次,确保每根精扎螺纹钢筋均匀受力。

托架与墩身之间加垫20㎜厚氯钉橡胶,以保护墩身混凝土不受损坏。

托架为一固定钢桁架结构,其具有高强度和大刚度的特点,一对托架重约28吨。

本项目A16~A19墩采用型钢加工临时塔架承受竖向作用力。

A20~A32墩(包括移动模架过50+3×60+50、50+80+50联)的托架下支点采用钢柱支撑,柱承受竖向力,A33~A57墩则采用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预留孔承受竖向作用力。

图1:

托架总图

图2:

托架安装到位

图3托架上部

图4托架下部

2.2推进小车(见图5、6、7)

推进小车是主梁的导向构件,为设备的关键部分,仅在设备推进时受力。

图5推进小车安装示意图

图6推进小车前视图

反作用力支撑板专为安全设计,正常推进中不受力,在横梁合拢后升起主梁前必须卸下。

图7:

外侧滑板与反作用力支撑板

推进小车底部滑板通过横向液压件推动在托架滑轨上滑动,每次行程在250至500MM之间,小车可左右推进。

(见图8)

图8:

横向推进油缸

纵向推进油缸安装在中间,推进时行程在500至1000MM。

如果需要亦可作反向推进。

(见图9)

图9:

纵向推进油缸

2.3主梁(见图10)

系统两侧各设一根主梁,它是主要承力结构。

本合同段现浇箱梁最长施工跨径为60m,因此两侧主梁拼装为65m长。

主梁截面为箱形钢结构,梁高3.42m。

主梁内设置斜撑及隔板等,以提高主梁局部承载能力及抗扭刚度。

同时在主梁内、系统顶升支点及横梁连接处作局部加强构造。

主梁为便于运输分为8至12米一节,在现场以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

在主梁两侧腹板下方设有系统纵向滑移所必需的轨道,两端设置与鼻梁连接的铰支座。

主梁上设置了承重力为40吨的吊耳,当起吊整片主梁时,位于主梁两端的吊耳将被使用(一端一部吊车)。

在主梁外侧设有4节平衡块,在推进是对主梁起平衡作用。

主梁尺寸为b=1.8m,h=3.4m,L=65m,由10至70MM厚的钢板构成。

(见图2.3)

图10主梁

2.4鼻梁

鼻梁有前后梁,设置在主梁前后两端,在系统纵向滑移时,起导向及纵向平衡作用。

为减少结构自身荷载,前鼻梁采用了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每根长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