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0668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8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docx

高现元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

金沙县金秋煤矿

1155上下段准备工作面

作业规程

矿长:

黄伦清

安全副矿长:

王杨明

生产副矿长:

马荣华

带班矿长:

罗成福

技术负责人:

高现元

编制:

高现元

二00九年七月十九日

 

第一章本规程编制依据

一、《矿井开采设计方案》

二、《煤矿安全规程》

三、各种《操作规程》

四、《金沙县茶园乡金秋煤矿矿井地质储量核实报告》

五、金沙县国土局所划定的矿井采区边界拐点坐标

六、金秋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七、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八、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

九、金秋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采掘计划

十、矿井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通风系统图以及避灾线路及供电三线、安全监测监控、运输等有关技术资料图纸等

十一、历年开采时所收集的有关技术资料图表和所揭露的地质情况等

十二、矿井安全生产装备设施及施工工艺以及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素质等综合因素

十三、管理队伍的整体安全生产业务技能及专业管理水平

第一章概况

工作

面位

1155采煤工作面是我矿一水平5号煤层第五个采煤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水平标高运输顺槽+840回风顺槽+867米,煤层走向为235°—270°,倾角8°—9°,工作面斜长60米,走向长度为60米。

该工作面东以井筒保安煤柱为界,(距井筒留设煤柱90米),西以矿井井田边界煤柱为界,北以1156运输巷底板+845标高点煤柱为界,南以1155回风巷标高845水平为界。

回采范围内外的采掘关系和影响

该工作面顶板4—6米上部为C4煤层采空区,西与矿井回风井筒留设有30米煤柱,北部为产煤体,距地表垂高90米,地面为山坡,无住宅和其它建筑物。

1155工作面回采不会对矿井其它区域采掘造成任何影响。

简要

 

说明

该工作面是按照煤层走向布置,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工作面开切眼沿煤层倾向布置,为壁式采煤工作面,全风压通风,支护顶板管理为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梁,见四回一控制顶板,该采煤方法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及工人已熟练掌握,但在正常作业时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作业,抓好现场管理及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第二章地质

回采工作面范围煤层赋存情况

单层单斜构造

综合柱状图

柱状

厚度

(m)

文字说明

最大1.3米

最小0.8米

平均1.1米

4m

粉砂岩富含黄铁矿

最大度

最小5度

平均7度

0.2m

泥质页岩

品种:

中硫、无烟煤

硬度:

中硬

0.9m

煤层

煤层生产能力:

0.3m

泥质页岩

4m

泥质粉砂岩

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低灰、中硫、

高发热量

顶底板岩石性质

岩性描述

厚度

(m)

强度

分类

 

伪顶

泥岩、黄铁结核

0.2—0.7

直接顶

薄层、炭质粉砂岩

2—4

较差

老板

含铁细砂岩等(薄层)

2.2

较强

 

粘土质泥岩、泥灰质粉砂岩

3—5

较弱

1155采煤矿工作面开采煤层赋存于二叠纪中流龙潭组,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坡积物,下三叠统玉龙组灰岩,沙堡湾组泥岩,上二叠长兴组灰岩及龙潭组含煤地层,分别呈条带状,东西走向展布。

区内含水层主要有下三叠统玉龙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上二叠统长兴组龙岩岩溶含水层,矿井主要充水来自龙潭组露头,坡积层储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工作面上部C4煤层已开采,形成采空区,为了防止采空区积水给工作面造成水害,已采取了探放水措施,对采空区进行探放,为此,本工作面开采不受水害威胁。

煤层

沼气

、二

氧化

碳含

量及

突出

危险

倾向

本矿井2007年鉴定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66m3/mim,相对涌出量为8.93m3/mim,该煤层经中国矿业大学2007年打钻鉴定无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根据在掘进过程中揭露的情况和瓦斯检测资料看,在遇地质构造变化地段,煤层瓦斯涌出量会增大,该工作面共有两个小构造变化地带,因此,在今后的实际工作时,要加强通风瓦斯管理,严格按照高瓦斯等级管理,认真做好“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落实对工作面区域内安装的瓦斯探头定期校验,安全员、瓦检员认真负责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煤层

自燃

发火

倾向

性、

煤尘

爆炸

及冲

击地

压危

险性

该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尘鉴定为无爆炸危险,从矿井开采至今从来没有出现过冲击地压危险。

第四章工作面特征和储量

走向长度

最大80米

最小60米

平均75米

倾向长度

最大60米

最小40米

平均50米

煤层厚度

最大1.3米

最小0.9米

平均1.1米

倾角

最大8度

最小5度

平均7度

平均厚度

最大1.1米

开采煤层

C5

采区面积(㎡)

3750

容量(t/m3)

1.45

地质储量(t)

5165.625

可采面积(㎡)

3562.5

回采率(﹪)

95

可采储量(t)

4907.34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工艺

一、采煤方法选择

1、选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工艺全负压通风、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输、主绞车串车提升、顶板管理为见四回一、采空区为全部垮落法。

2、选择依据:

(1)、煤层稳定,近水平单斜构造,地质构造简单。

(2)、全负压通风,有利于通风瓦斯管理。

(3)、利用刮板输送机实现工作面煤炭运输。

(4)、煤炭资源回收率高。

3、巷道布置:

1155工作面下顺槽为轨道运输顺槽,沿煤层走向布置,巷道为梯形断面,支棚支护,顶宽1.8米,底宽2.4米,断面3.8㎡,主要用该工作面向进风、运输及管理布置。

1155工作在上顺槽沿煤层走向布置,梯形断面木棚支护,巷道断面3.4㎡,用于工作面回风及管理布置,巷道内布置,1寸的防尘管理路一趟。

二、采煤工艺

1、根据矿井设备配备情况,确定采用炮采工艺,劳动组织为专业工种与综合工种相结合,作业形式为分组分段平行作业,即打眼工集中打眼放炮,并负责炮后挂梁进行临时支护,其余工种分段分组负责打临时支柱、出煤、打帖帮柱、支柱、回柱工作。

2、爆破落煤及运输

人工打眼,放炮落煤,人工攉煤,工作面刮板机运输机运输顺槽1吨∪型矿车接装、人工推车、绞车串车提升。

3、打眼爆破要求

(1)、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每次拉炮长度为5m,工作面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2)、放炮时,必须联一组、放一组,严禁提前联炮。

每次定炮不超过10炮(沿倾斜长度5m),上、下眼雷管脚线扭结并悬空。

(3)、放炮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放炮“一炮三检制”、“三人联锁放炮制”和“放炮四保险”制度,及时敲帮问顶。

严禁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4)、打眼与装药不能平行进行,装药采用正向装药,串联起爆,严格执行“谁联线谁放炮”的原则,联线放炮一人操作。

(5)、严禁打浅眼、放小炮、明炮、糊炮及短母线放炮,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

炮眼要用炮泥填满封实。

(6)、炮前要对支柱进行二次注液,放炮顺序沿倾斜由下而上进行,放炮打倒的柱子要及时扶起并升牢,否则不准继续放炮。

(7)、严格打眼角度和装药量,保证工作面煤壁不出现伞檐,顶板不出现台阶式下沉。

4、炮眼布置

炮眼采用三花眼布置,用ZZB—4煤电钻打眼,炮眼根据煤厚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详见附图

 

爆破说明书:

炮眼位置

炮眼

(m)

(个)

(kg)

量(kg)

(个)

号(段)

度(m)

线

 

位置

角度

距顶

(m)

距底

(m)

水平(度)

垂直

(m)

顶眼

0.3

1.2

80

75

1

76

11.4

0.15

76

1

0.5

串连

分组

腰眼

底眼

0.2

1.2

80

75

1

76

22.8

0.3

76

1

0.5

串连

5、设备配置

(1)、设备配置情况

支护设备:

单体液压支柱:

型号:

DW—120型支撑高度:

1.2m最大工作阻力:

300KN

金属绞接顶梁:

型号:

HDJA—1000最大承载能力:

350KN角度:

上下7°,左右3°

乳化泵站:

型号:

BRW80/20公称流量:

80L/min公称压力:

20Mpa电机功率:

37KW

(2)、运输设备

型号:

SGB—420/30型刮板运输机

1吨∪型矿车

第六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采场支护

1、支护材料选用DW22型单体支柱和HDJA—1000型绞接顶梁。

2、支柱最大高度计算:

煤层高度为1.0米—1.2米,选用柱筒为0.8米,行程0.4米的单体液压支柱,长1米的绞接顶梁。

3、支柱最小高度计算:

支柱最小高度为1米,在工作面煤层出现变化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标高。

4、支柱造型:

(1)、工作面常规支护为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正悬臂支护;

(2)、沿切顶线加密支柱;(3)、木垛支护,主要用于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及遇地质构造矿山压力大工作面的强化支护,木垛间距为6米;(4)、上下安全出口采用四梁八柱支护;(5)、回风顺槽运输顺槽采用一梁三柱的形式对两顺槽20米范围内进行超前支护。

5、支架形式选择:

该工作面常规支护用金属磨擦支柱配铰接顶梁,排距1米,柱距0.6米,见四回一管理顶板。

6、支架密度计算:

(1)、矿压实测支护密度:

采面最大控顶面积为:

80m×4.2m=336㎡;

采面最大压力:

336㎡×顶板冒落高度6m×岩石密度2.3T/m3≈4637吨;

初次来压顶板冒落高度为:

伪顶0.7米+直接顶1.8米=2.5米;

压力为:

336㎡×2.5m×2.3T/m3=1932吨;

工作面共打支柱根数:

80m÷0.8m×4=400根;

全部支柱初撑力为:

400根×30T/根=12000吨;

经计算全部支柱最大值支撑力是采面最大压力的2.58倍,采用柱距0.8米排距1米的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该工作面,完全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工作面顶板压力的需要。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1、控顶方法

见四回一,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2、支柱支设要求

(1)基本支护

工作面采场采用外注式单体支柱配合金属铰接梁进行齐梁正悬臂支护,见四回一,边排支柱使用花柱戗棚切顶。

炮后必须及时挂梁。

根据采高变化和循环进度,选用DW22型单体液压支柱及HDJA-1000型铰接顶梁,前悬0.7m,后悬0.3m工作面基本柱柱距0.8m,排距1m,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约12MPA),要保证基本柱受力均匀,禁止将基本柱人工随意卸载后再进行二次注液升柱,安监员和质检员要及时测压检查,每排支柱相邻支柱之间的压力差不得超过±3Mpa。

(2)、炮道支护

A、支护方式采用炮后先持顶梁,杜绝空顶作业,严禁炮道顶板出现断裂甚至漏顶,最后攉煤、支贴帮柱、支正规柱。

临时支柱及贴帮柱柱距1.6m,片帮严重时,必需加密贴帮柱,柱距0.8m,初撑力不低于90KN(约12Mpa)。

B、炮后及时敲帮问顶,用长把工具(不低于1.5m)摘掉危岩悬矸。

挂梁按照由上向下的顺序。

挂梁时在予挂顶梁上端第一架顶梁掩护下,一人将顶梁托起,另一人在预挂顶梁前悬部分掩护下将圆销贯满,并由下向上插设水平销,用手锤砸紧,顶梁沿走向使用,保持一致,顶板不平时,可在顶梁下支设临时支柱,顶梁上方穿实木料与顶板接实。

C、工作面放炮后先检查支柱完好情况,如有打倒的支柱,应先扶起并支设牢固,再进行挂梁,新暴露出来的顶板支护完好后,及时加好背板,控制好顶板,严防冒顶,方可进行下组爆破作业。

D、人员进入炮道攉煤时,首先在顶梁的掩护下敲帮问顶,将原贴帮柱改为临时支柱,支护完好后,方可进行攉煤工作。

攉煤时,先将贴帮柱柱窝挖出,支好贴帮柱,并用圆木、枇子腰好帮,该工作完成后,再出余煤。

E、炮道内片帮较为严重时,可采用掏窝超前挂梁的方法进行支护,但悬臂梁不得超过一根。

F、断层处必须预先处理,根据周围支护情况,适当缩小柱距,并增加∏型钢进行支护,梁距1.8m,顶梁因顶板不平不能铰接使用时可单挂,但沿倾斜方向或走向方向均不得出现连续两根及两根以上单挂顶梁。

G、必须对炮口范围内的支柱、电缆、水管等设施用木板或旧皮带加以保护,炮后及时将崩倒的支柱重新按规定支设牢固。

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

1、戗棚

(1)、支架架设方法及要求

工作面从推采开始至初次来压前必须在切顶排支设戗棚。

戗棚按规定支设在切顶排内侧,棚头使用小头直径不低于16cm的硬杂木,棚腿使用单体支柱,一梁两柱,与切顶排柱梁不留间隙,对接严密,支柱上端支在棚头上,下端支在切顶排前第二排支柱的柱根上,并且要支设到硬底,初撑力不低于50KN(约6.5Mpa),升紧升牢。

(2)、回撤方法

回撤时,切顶柱与戗棚要同步回撤,用拴有绳长不低于1.5m的卸荷把远距离操作,一人卸载,一人用长把钩(≮1.5m)拉柱,并观察顶板。

先卸下棚腿,然后钩住顶梁,退出圆销,拉出支柱和顶梁,并运至预支位置。

2、丛柱

(1)、支设要求

推采期间出现2×5㎡(沿推进方向2m,沿倾斜方向5m)及以上悬顶时,在出现悬顶段上下各延伸3.0m,然后沿倾斜方向每隔3.0m支设一组丛柱。

丛柱每四棵支柱一组,一梁二柱,顶梁沿推采方向布置在切顶排和末排柱档内,每3.0m一组,柱距0.4m,顶梁间距为0.6m,支柱按照由下而上先采空区侧后壁侧的顺序依次支设。

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约12Mpa)。

(2)、丛柱的回撤方法

回撤丛柱时,先回煤壁侧支柱,再回采空区侧支柱,一人卸载,一人把钩拉柱,将回出的丛柱运到预支位置。

回柱放顶及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1、回柱方法及措施

(1)、每组由2人组成,一人回柱,一人拉柱,断层、顶板破碎处及顶板压力集中处支柱顶梁难以回出时,必须由3人组成,一人专职观察顶板。

(2)、回柱前首先检查所属范围内的安全状况,包括支架是否完好齐全、退路是否畅通、有无悬矸危岩、悬顶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不得回柱。

(3)、回柱按三角回柱法,即:

自下而上、由里向外,人员站在所回支柱的末前排斜上方第二个点柱档内,在两棵完好地柱的掩护下,回撤斜下方支柱,并按一查顶、二问柱、三回柱的步骤回柱。

(4)、回柱要用长把工具(≮1.5m),卸荷手把应拴有大于1.5m长的绳子,并全部展开,禁止近身回柱。

(5)、回柱点以上5m、以下8m禁止其它工作。

(6)、支设戗棚处,戗棚移设最大不得超前回柱点一架戗棚的距离;支架戗棚必须坚持先后回的原则。

回至分段处附近时,必须细心问顶,打好护身柱,看好退路,用板枇对隔离支柱进行阻挡,回收最后几棵支柱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照明监护。

(7)、断层、顶板破碎带、压力集中处,回柱前根据顶板情况打临时支护替换,埋压的支柱在临时支柱的掩护下,用回柱器远离拉出,距离≮1.5m。

(8)、掉入老塘的物料只准用钩子拉出,禁止人员进入老塘。

(9)、回柱过程中发现煤壁片帮、掉矸、支柱钻底歪斜等来压现象时,人员必须立即撤至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经跟班区长、安监员检查无误后,方可进面回柱。

(10)、工作面达到最大控顶距,必须及时回柱放顶,禁止超宽采煤。

(11)、回出的支柱必须立即注液接顶,严禁倒在工作面底板上,顶梁竖放在新切顶排以里的空档内,也不得堆放在底板上。

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1、工作面初采措施

(1)、工作面投产前,必须对切眼、上下平巷进行清理维护,更换断梁折柱和不使劲的棚腿。

清理维护要坚持随时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摘除悬矸活石,并视现场顶板支护情况支设临时柱,临时柱用单体配木托板或木料支设;复棚时,要按先支后回的原则进行,禁止空顶作业。

(2)、工作面在投产前要具备合格的通风、供电、防尘、通讯、供液、运输、排水、瓦斯检测等系统和完善的安全设备,并经矿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3)、投产前工作面回风巷内要备足不少于三天的备用物料,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自切顶线向外20m支设上双排超前支护。

(4)、初采前,在切眼内按排距1m,柱距0.6m支设好两排正规支柱,顶梁沿走向铰接使用,前悬0.7m,后悬0.3m,溜子侧支柱距前进方向的煤壁间距为1m。

(5)、上述工作完成后,经安监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按工序要求采煤。

工作面支设第四排支柱后开始支设戗棚。

确认工作面支架及特殊支护安全无问题后,方可开始回柱工作,此时即进入放顶阶段。

2、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措施

(1)、工作面初次来压前,每6m支设一组丛柱,切顶排要求支设戗棚。

(2)、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期间,出现支柱钻底、煤壁片帮、顶板掉渣、柱梁移位变形等情况,现场安全监员要立即下令停止放炮、出煤、回柱等工作,及时对工作面加强支护,顶板来压现明显时,及时将人员撤离工作面,并将来压情况汇报调度室。

待来压后,安监员、跟班区长和质检员要先检查工作面来压情况,并组织人员对工作面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生产。

2、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措施

①工作面初次来压前,每6m支设一组丛柱,切顶排按要求支设戗棚。

②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期间,出现支柱钻底、煤壁片帮、顶板掉渣、柱梁移位变形等情况时,现场安监员要立即下令停止放炮、出煤、回柱等工作,及时对工作面加强支护,项板来压显现明显时,及时将人员撤离工作面,并将来压情况汇报调度室根。

待压力稳定后,安监员、跟班区长和质检员要先检查工作面来压情况,并组织人员对工作面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生产。

③据现场支柱支护和钻底情况,确定是否需穿鞋和增加支护密度。

如需加强工作面支护强度,在工作面原支护密度不变的基础上,采取增设贴帮柱、丛柱、走向或倾向抬棚、木垛等措施。

柱梁位移变形要及时整改,适当增设联柱、丛柱或木垛等特殊支护。

如发生断柱等压力显现明显现象时,可沿第二排或第三排支柱加倾斜抬棚或对柱。

木垛支护方法:

木垛按规定架设在切顶排与末前排的柱档内,规格l.4×1.6m2,上下出口各一个,工作面沿倾斜方向8-15m一个。

架设时,音先将垛位的浮煤浮矸清理干净,选取长度1.4m和1.6m的四面刨平的木垛料,顺走向紧靠基本柱码放底层(长1.4m),再沿倾向紧靠基本柱码放第二层(长1.6m),如此交替码放到与顶板紧密接触为止,然后调整上下方各层木垛料,使接触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证木垛层面和工作面倾斜方向相一致,迎山角与基本柱的迎山角相一致,最后打好加紧楔,并用扒锯扒紧。

木垛回撤方法:

回撤时,如项板压力正常,可采用人工回撤。

两人一组,首先拆掉扒锯,卸掉加紧楔,然后一人站在斜上方观察顶板,一人站在有效支柱的掩护下,自上而下用锤将木垛料退回,并运到预支位置;如顶板压力较大时,必须使用回柱绞车采用机械回撤,并严格按回柱放顶中关于回柱绞车的使用规定执行。

④工区管理人员要根据来压步距、矿压显现和顼板动态监测预报情况做好来压前的支护工作,加强工作面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支护强度。

⑤各工种密切配合,在确保支护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匀速前进。

3、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措施

(1)断层走向与工作面走向一致

①断层落差小于煤层厚度时,一般采取平推硬过的措施,但断层两盘的支护必须加强,炮后支护要及时,采取起底垫平的方法将刮板输送机摆平直,采高控制在工作人员方便通行,支柱采用穿鞋的方法避免钴底,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缩小柱距,缩短一次落煤距离。

②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一般采取沿断层留设4-5m煤柱,重开中间巷,将工作面分为上下两部分来回采,在靠近断层处,必须将支柱加密,增加支护强度。

(2)断层走向与工作面走向斜交

①断层落声小于煤层厚度时,一般采取平推硬过的措施,要保证畅通,但具体方法按如下执行:

a.调工作面方向:

采取工作面调斜的办法,使工作面方向与断层走向成小角度斜交,逐步过断层,减少每循环揭露断层的长度,降低断层对采煤工作的影响:

b.处理断层带和岩石时,应打浅眼,放小炮,局部提前处理,加强支护措施;但炮眼深度不得低于0.6m,且必须用水炮泥定炮;用粘土炮泥封满炮眼。

c.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用的方法:

挑顶或卧底,以保证行人、通风、支柱和回柱的高度,满足规程要求:

d.临近断层处,要加强局部支护,项板破碎时,在顶梁间加圆木,背顶要实,防止漏顶;片帮严重时,临时支护也要用圆木腰帮;

e.断层附近的支柱,在回柱时要一次回清;

f.及时更换高度适合的单体支柱,以利于护顶;

g.断层面要用竹笆封严,并支设戗柱,对断层的上下盘必须戗牢护实;

h.冒落空穴要用木材穿实背严,切顶排窜矸时,要加密切顶排支柱挡矸;

j.局部伪项冒落或煤层变厚超过支柱的最大支护高度时,可在顶梁之上支设摞棚,但必须接顶,空档用木枇排实,以防漏矸,顶梁下支设戗棚或丛柱;

k.若工作面倾角大、片帮严重时,必须加密贴帮柱柱距至0.6m且腰好帮,并加支戗棚,增加支护强度。

②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一般在断层另一盘留设4-6m煤柱,重开切

眼,原工作面撤面。

4、悬顶处理措施

(1)悬顶处理要求

①采煤工作面初采回撤三排支柱后,根据现场项板的冒落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强制放项。

如悬顶确实影响到采场安全时,必须沿切顶排布置放顶眼,把工作面直接顶切断。

工作面自切眼推进8.Om后,若倾斜长度超过工作面长度l/3一的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时,必须继续进行强制放顶;推进l5m后,若倾斜长度超过15m的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l.5倍时,必须停止回采,进行强制放顶。

②初次放项工作由安全矿长现场检查进行,冒落高度符合规定后,确定放顶工作结束。

③工作面在正常推进过程中,悬顶超过2×5m2(沿推进方向2m,沿倾斜

方向5m)及以上时,沿倾斜在人行道外侧柱档内支设丛柱,间距为3.0m;悬顶超过5×l5m2(沿推进方向5m,沿倾斜方向15m)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工作面悬顶超过8×l5m2(沿推进方向8m,沿倾斜方向l5m)时,必须停止采煤,

进行强制放顶。

(2)强制放顶措施

①放项眼布置在切顶柱与相邻花柱之间,炮眼沿倾斜布置,每3.5m打一

个眼,炮眼位置应选在顶板完整无裂隙处,炮眼上仰角度为65-75°,水平角度与工作面倾斜方向垂直,炮眼深度为2.6m,使用风钻打眼,人员操作位置选在人行道外侧柱档内支架完整退路畅通处,每一个循环打放顶眼~排。

打眼时发现顶板爆皮、压力显现明显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钻观察,及时报告跟班区长,确定换位或停止放顶工作。

②严格执行一次装药、一次爆破制度。

自下而上依次装药爆破,每放完一组要对项板情况检查一遍,整好变形受损的支柱后再继续装药爆破,一次只准定放一组,不准多头放炮。

③采用反向定炮装药结构,每孔装药量0.6kg(矿用三级许用乳化炸药),

定炮使用2个水炮泥,且封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用专用炮杆定炮。

④放炮前要先检查好柱梁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⑤放顶眼要在回柱后爆破,放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