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0659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docx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

高中化学《离子反响》说课稿(通用5篇)

高中化学《离子反响》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高中化学《离子反响》说课稿(通用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

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根底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局部。

学好这一内容,能提醒溶液中化学反响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根底。

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根本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

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

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局部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提醒反响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稳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响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响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响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响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响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响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是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根底知识应该扎扎实实稳固。

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比照,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响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响,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响的实质:

通过实验:

NaOH,HCl的中和反响,和几组中和反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响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响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响,得出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响》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单元课题二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根底,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响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响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过渡:

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学生情况: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开展中;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上学生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等诸多特点。

  过渡:

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响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离子共存问题,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常见离子反响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过渡:

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

  【难点】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渡: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探究及自主建构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参与的方法,表达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鼓励和引导作用,也训练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配合清晰的板书强化重点知识。

  过渡:

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稳固提高,小结作业。

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

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在这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电离知识进行回忆,并完成习题中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由此开始引导学生建立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离子的概念。

然后进入我的教学第二个环节。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温故知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第二环节: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分三局部,离子反响的认识,离子反响方程式及其书写,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这三局部知识的学习,我们先看第一局部离子反响的认识。

  1.离子反响

  

(1)探究电解质溶液中反响的实质: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那么溶液中电解质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具体发生了什么反响?

学生通过思考,大胆猜测就是离子发生了反响,老师及时给予肯定。

  

(2)体会离子反响的含义:

  在老师的带着下,一起归纳出离子反响概念: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响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响,我们把这样的反响叫做离子反响。

  这一局部的设计主要是和导入局部的习题形成很好的衔接,环环相扣,让学生自主发现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响的本质。

  其次,根据上面所学知识,老师带着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参加反响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再按照化学反响方程式进行合并,将左右端同时存在的等数离子删掉,形成最后的离子方程式。

带学生回忆书写过程,总结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四步法,明确离子方程式含义。

配合练习题进行书写方法稳固。

  最后,请学生上台,参与到演示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生成物,总结出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在这一局部设计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理念,通过分析比照得到结论,很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重难点,并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

  第三环节:

稳固提高

  这一环节给学生准备了典型的练习题,一方面通过习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检测学生这节课的掌握程度,这些练习题与本节课学习内容针对性强,如离子方程式的区分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

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是习题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通过练习可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意识,也可从中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四环节:

小结作业

  稳固提高环节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回忆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样学生通过回忆,对知识进行稳固,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布置作业,作业是查阅思考总结难溶盐的特点及课后习题。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稳固练习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树立他们勤奋获得成就的意识。

  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内容——离子反响,它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知识。

在学情上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且初中已有复分解反响和酸碱盐导电实验是引入本节课的关键,而后面许多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会涉及离子反响的内容,故本节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把本节课分为二个课时,确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离极其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①电解质的定义;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①电解质的定义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探究法,力求学生在探究的根底上学会比照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把被动承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学习过程设计如下。

  环节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实验一,NaCl晶体,水,NaCl溶液导电问题比照提出问题:

1.金属导电的原理2.NaCl晶体,水为什么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的原理分析问题:

自由移动是关键环节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

  通过从NaCl晶体到溶液物质存在形式由化合物转变成离子的过程讨论探究电离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环节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练习】NaCl,NaOH、HCl,CuSO4,H2SO4,Ba(OH)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定义酸:

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氢离子)的为酸。

  碱:

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氢氧根离子)的为碱。

  盐:

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是盐。

  【过渡】酸碱盐从物质分类上说均为化合物,统称电解质。

  环节四点拨精讲解难释疑

  学习定义,分析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

  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不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总结】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2一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为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环节五随堂练习当堂反响结合导学案练习稳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理解电解质和导电的关系环节六归纳总结科学评价纵观本节课的内容发现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学生认识模糊,还需要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当然如果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的较好,还可补充强弱电解质的学习,为后面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提供更确切的依据。

  离子反响是高中化学重要根底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响都是离子反响。

理解离子反响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响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响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响。

  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响的根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响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响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响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表达,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离子反响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响实质的完善和稳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响)打下了重要的理论根底。

  本方案实施对象:

实施本教学方案的高一学生漳州的一所民办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质较强,介于一级达标校与二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根底:

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响,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响,但未上升到认识的高度,专题二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接触了不少离子反响,这些都为离子反响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响。

  能力根底:

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心理认知特点: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薄弱,能承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生认知的困惑:

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响,并已经能够用离子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比方在某些反响中不同的反响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响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

等等。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根底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离子反响的本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解释生活常见现象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离子反响的学习,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

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习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

通过理解离子反响的原理,初步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情景的设定使学生到达爱国爱家的思想升华。

  教学重点:

  1、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响实质就是离子反响;

  2、认识离子反响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3、学会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法:

实验探究、比照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动手实验、探索验证,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掌握根本知识,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教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即把学生的知识承受转化为主动探索,表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离子反响原理。

  本教学设计预计,大局部学生都能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学生体验了过程,学习了方法,开展了能力。

但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方:

学生在书写技能上会不够扎实,少局部能力较差的同学可能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这些将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充实、稳固、强化。

对于少局部理解仍不到位的同学,拟在课后给予特别的关注与辅导。

  或许“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但是,新课程背景下如果能够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恰当引导,加强师生互动,用我们的智慧,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我相信“鱼和熊掌也可以得兼”!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响》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根本概念根底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响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响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提醒溶液中化学反响的本质。

既稳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根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响。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3、掌握化学离子反响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响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响和反响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复分解反响类型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

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开展,根据这一根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响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

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微妙。

  3、探究、归纳法: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1、适当复习,引入正题

  由于电解质等概念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非常重要,可做适当复习。

并通过复习电解质溶于水后能电离成离子,介绍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响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响,引入题。

  2、精心设疑,实验探究

  【思考1】是否有离子就能够发生反响呢?

  【学生实验探究1】

  ①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稀NaCl溶液。

  ②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BaCl2溶液。

  观察分别有什么现象?

  ①无现象②白色沉淀,且溶液仍为蓝色

  【学生思考与交流】:

白色沉淀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离子结合而成的?

混合后的溶液中,哪些离子个数减少?

哪些离子个数没有变化?

  【结论】不是有离子就能发生反响,在反响的过程中有些离子并没有参加反响,实验②的实际:

Ba2++SO42-===BaSO4↓,由此引入了离子方程式【思考2】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实验探究2】

  现象生成物特征

  ①5mlNa2SO4+5mlBaCl2白色沉淀沉淀②5mlNaOH+酚酞+适量HCl先变红后退色水③5mlNa2CO3+5mlHCl有气泡冒出气体【讨论后的结论】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3、逐步讲解,有详有略【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

CuSO4+BaCl2═CuCl2+BaSO4↓②拆:

把易溶于水又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③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④查:

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Ba2++SO42-===BaSO4↓

  【略】①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上面已讲)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分组练习:

完成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HCl+NaOH:

H++OH-===H2O

  H2SO4+KOH:

H++OH-===H2O

  讨论后的结论: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响,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响,并提醒这类化学反响的实质4、精讲例题,标准要求例1:

CuO+H2SO4=CuSO4+H2O

  例2:

CaCO3+2HCl=CaCl2+H2O+CO2↑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除了复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之外,还要向学生讲清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规那么和要求,教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标准的使用化学语言。

所选例题不要太多,以两个为宜,难度不宜太大,但在教材上的例题与所选的两个例题之间要有适当的梯度。

  5、学生演排,集体订正

  写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1)CuSO4+2NaOH=Cu(OH)2↓+Na2SO4

  

(2)Ba(OH)2+H2SO4=BaSO4↓+2H2O

  (3)Zn+H2SO4=ZnSO4+H2↑

  集体订正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

同时应用反例法,能加深学生对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常见错误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减少错误的产生。

  6、学生作业,稳固技能

  

(1)CuSO4+Ba(OH)2=BaSO4↓+Cu(OH)2↓

  

(2)BaCO3+2HCl=BaCl2+H2O+CO2↑

  (3)Fe2O3+6HCl=2FeCl3+3H2O

  (4)Cu+8HNO3=3Cu(NO3)2+2NO↑+4H2O

  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所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宜过大,最好所讲例题类型相似,且所选物质以学生较熟悉的物质为宜。

但难度也不宜太小,以让学生"跳一下,够得着"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