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0622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docx

大题14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备战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

大题14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

1.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启动子是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据图1回答: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  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后,通过  和  两个过程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理是  .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  .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  _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  .

A.两个都是正向B.两个都是反向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D.与方向无关.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

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工程的工具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最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解答】解: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故抗除草剂基因可以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的原因,因此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据图分析,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一个正向一个反向.故选:

C.

故答案为:

(1)限制酶基因重组

(2)脱分化再分化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

(3)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

(4)C

2.为培育转固氮基因的小麦新品种,科研人员利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和普通质粒按如图构建了双元载体系统(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图中vir基因编码产物能激活T﹣DNA转移,ori为复制原点,tmr和tms为致瘤基因,LB和RB为T﹣DNA两端的重复序列,kan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te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

如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EcoRⅠ

BamHⅠ

Sau3AⅠ

BclⅠ

SmaⅠ

Xma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研究发现T﹣DNA的RB序列相当保守,是由于该序列的突变类型在  过程中被淘汰。

(2)双子叶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会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

农杆菌一般难以感染小麦等单子叶植物,若想提高农杆菌转化小麦的成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

•T﹣DNA转移至植物细胞可使植物患“肿瘤”,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植物激素有关,据此推测T﹣DNA中致瘤基因tmr、tms可能与  等植物激素的合成有关。

(3)为防止植物形成“肿瘤”,研究人员按如图构建了双元载体系统。

图中过程①需先用  制酶处理Ti质粒以去除致瘤基因,再用  酶将经过处理的固氮基因接入Ti质粒,以构建重组质粒;过程②用限制酶  处理重组质粒,获得含vir基因的DNA片段和含固氮基因的T﹣DNA,再经过程③、④分别构建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

(4)科研人员用限制酶EcoRI和SauBAI处理T﹣DNA给体质粒,完全酶切后可以得到含  条带的凝胶电泳图谱。

(5)将构建的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通过  方法同时导入土壤农杆菌内,选择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小麦细胞。

该过程中T﹣DNA给体质粒并不含有vir基因,但仍能将转化成功的原因是  。

(6)种植转基因固氮小麦,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有  。

【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2、土壤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会产生根瘤,其致瘤特性是由Ti质粒介导的。

质粒是根癌农杆菌诱发冠瘿瘤的决定因素。

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表达载体,必须加以改造才能作为载体利用。

【解答】解:

(1)在生物学中,保守序列指的是具有高度相似性或同一性的分子序列,这些序列可以是核苷酸序列(如RNA或DNA序列),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结构或糖类中的序列。

这些序列高度相似,却来自不同的物种或同一生物体产生的不同分子。

很多科学家认为,保守序列的基因区域发生突变会导致生命体无法存活或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2)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转化前可将小麦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T﹣DNA转移至植物细胞可使植物患“肿瘤”,植物的“肿瘤”实际上是植物创伤组织的生长与分裂造成。

题干暗示了“肿瘤”的发生与植物激素有关,促进植物组织生长与分裂有关的激素包括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等。

据此可以推测T﹣DNA中致瘤基因tmr、tms可能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的合成有关。

(3)图中过程①需先用SmaI和BamHI限制酶处理Ti质粒以去除致瘤基因。

具体分析如下:

BamHI限制酶识别序列中包含了Sau3AI限制酶识别序列。

因此选用BamHI限制酶就可以选用Sau3AI限制酶。

因为要去除致瘤基因(tmr和tms),应该选择XmaI和BamHI两种限制酶,同时需要酶切后将目的基因固氮基因插入其中。

观察固氮基因的两端,一端为平末端,一端为黏性末端(﹣CTAG),BamHI酶切后的黏性末端可以与固氮基因的黏性末端相配对,但XmaI酶切后为黏性末端,无法与固氮基因的平末端相连。

而所提供的SmaI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XmaI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相同,但切出的为平末端。

因此选择SmaI和BamHI限制酶处理Ti质粒以去除致瘤基因。

在此过程中不能选择Sau3AI限制酶,因为不仅BamHI限制酶识别序列中包含Sau3AI限制酶识别序列,BclI限制酶中也包含包含Sau3AI限制酶识别序列。

如果选择Sau3AI限制酶,有可能不能剔除tms基因。

因为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平末端,也可以连接黏性末端,故酶切后再用T4DNA连接酶将经过处理的固氮基因接入Ti质粒,以构建重组质粒。

要从重组质粒中获得含vir基因的DNA片段和含固氮基因的T﹣DNA,必须再进行酶切。

观察重组质粒,其中LB和RB两侧分别含有EcoRI的酶切位点,因此用EcoRI限制酶处理重组质粒,获得含vir基因的DNA片段和含固氮基因的T﹣DNA。

(4)经过③获得的给体质粒上含有这几种酶的酶切位点:

两个EcoRI限制酶酶切位点(因为是用EcoRI来酶切T﹣DNA与普通质粒后拼接而得给体质粒)、一个SmaI和一个BamHI限制酶酶切位点(因为是用这两种酶构建重组质粒的)。

其中BamHI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中包含GATC也能为Sau3AI限制酶识别。

因此用限制酶EcoRI和Sau3AI处理T﹣DNA给体质粒,完全酶切后可以得到含3个条带的凝胶电泳图谱。

(5)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常采用的方法是用一定浓度CaCl2溶液处理微生物,提高细胞摄取外源治理DNA的能力,该方法为感受态细胞法;基因表达载体上含有卡那霉素标记基因,故可用卡那霉素进行培养选择,农杆菌体内给体质粒上的T﹣DNA片段具有可转移性,即能够从农杆菌中转移至植物细胞内,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但这种转移需要vir基因编码产物的激活。

(6)因为氮元素是生物体蛋白质组成的必需元素,也是生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同时还参与多种生命活动。

因此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肥。

为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于无法进行固氮的植物而言,就必须大量使用化肥。

而种植转基因固氮小麦,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有减少氮肥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

(1)自然选择

(2)在小麦伤口处加入酚类化合物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SmaI和BamHIT4DNA连接酶EcoRI

(4)3

(5)感受态细胞法(或Ca2+处理)卡那霉素Ti辅助质粒含有vir基因,其编码的产物能促进T﹣DNA给体质粒中的T﹣DNA转化成功

(6)减少氮肥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3.某实验室需构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表达载体用于科学研究。

相关资料如下:

①双链DNA的每一条链有两个末端,分别是5′端和3′端,从左到右的5′﹣3′DNA链是编码链,从左到右的3′﹣5′DNA链是模板链。

②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自然光下显示绿色,已知该基因的DNA编码序列如下:

5′ATGGTGAGC……AAGTAA3′。

③质粒载体中含有EcoRⅠ、HindⅢ、BamHI、XbaⅠ和NotⅠ等酶的酶切位点(这些酶各自的识别序列不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录的mRNA碱基序列为  。

(2)通过PCR方法获得eGFP目的片段,首先需要设计  (填“一对”或“一个”)引物,在体外选择性扩增eGFP目的片段,PCR反应一般由95℃热变性、55~60℃引物和模板配对、72℃延伸三个步骤,经过多次循环完成。

延伸阶段选用72℃是综合考虑了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  和  。

(3)eGFP的PCR产物两端分别含有BamHⅠ和NotⅠ的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时,用这两种酶酶切PCR产物和质粒载体。

与单一酶酶切相比,该实验采用的双酶切方法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4)将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涂布含有卡那霉素的平板,若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可观察到多个  单菌落。

【分析】根据题目的资料分析,左到右的5’﹣3’DNA链是编码链,从左到右的3’﹣5’DNA链是模板链,故题目所给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编码序列不是模板链,mRNA应以与之互补的另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

PCR技术,需要一对引物,三个步骤循环主要控制的是温度,控制温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解旋、复旋过程,以及保证酶活性。

【解答】解:

(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编码序列如下:

5’ATGGTGAGC……AAGTAA3’,则模板序列(3’﹣5’DNA链)应为与之互补的另一条DNA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可知:

转录的mRNA碱基序列为5’AUGGUGAGC……AAGUAA3’。

(2)通过PCR方法获得eGFP目的片段,首先需要设计一对引物。

延伸阶段选用72℃,主要是防止DNA变性和为保存Taq酶所需温度条件。

(3)与单一酶酶切相比,采用的双酶切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可以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连接和自身环化。

(4)将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涂布含有卡那霉素的平板,若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表达出抗卡那霉素的物质和绿色荧光。

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因此可观察到多个含有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单菌落。

故答案为:

(1)5’AUGGUGAGC……AAGUAA3’

(2)一对防止DNA变性保存Taq酶所需温度条件

(3)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连接

(4)绿色荧光

4.长期高血糖可引发血管细胞衰老。

科研人员为研究S蛋白在因高血糖引发的血管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编码S蛋白的S基因导入血管细胞,实现S蛋白在血管细胞中的大量表达。

腺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其复制需要E1、E2、E3.基因共同完成。

为将S基因导入腺病毒,科研人员首先构建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过程如图1所示。

(1)科研人员将S基因用  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图1甲所示),导入用CaCl2处理制备的  细菌。

用添加抗生紫的培养基筛选,对所长出的单菌落提取质粒,通过的方法可鉴定重组质粒Ⅰ是否插入了S基因。

(2)用PmeI酶切重组质粒Ⅰ获得DNA片段。

将此DNA片段与质粒Ⅱ(图1乙所示)共同转化为重组质粒Ⅱ(图1丙所示)。

使用添加的  的培养基可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

(3)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Ⅱ,用PacI酶切后,获得改造后的腺病毒DNA。

将其导入A细胞(A细胞含有E3基因,可表达E3蛋白),如图2所示。

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  ,从而产生大量重组腺病毒,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

用酶切时不能破坏启动子,原因是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综合上述信息,从生物安全性角度分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优点:

  (写出1点)。

【分析】分析图1:

甲是由S基因和质粒Ⅰ组成的重组质粒Ⅰ,乙为质粒Ⅱ,甲和乙中的同源区段左臂和右臂进行交换后形成丙重组质粒Ⅱ。

分析图2:

用PacI酶切重组质粒Ⅱ后,将其导入腺病毒,再让成功导入S基因的腺病毒去感染A细胞,经培养后,可得到含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解答】解:

(1)据图1信息可知,甲中S基因两边的酶切位点是BamHⅠ和EcoRⅠ,故将S基因用BamHⅠ和EcoRⅠ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用CaCl2处理可以使细菌处于感受态,有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2)由图1中丙图可知,重组质粒Ⅱ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以使用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

(3)由图2可知,改造后的腺病毒DNA导入A细胞,细胞中同时具有E1、E2、E3基因,因此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复制并指导腺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由于重组腺病毒只能在A细胞(含有E3基因)中才能够复制,即使侵染其他细胞,也不能复制;重组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载体,不含致病基因等原因,所以实验具有安全性。

故答案为:

(1)BamHⅠ和EcoRⅠ感受态

(2)卡那霉素

(3)复制并指导腺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RNA聚合酶

(4)重组腺病毒只能在A细胞中才能够复制,即使侵染其他细胞,也不能复制;重组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载体,不含致病基因

5.如图是转基因抗盐马铃薯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为获取抗盐基因,可以从碱蓬细胞研磨液中提取抗盐基因的  来合成cDNA。

利用PCR技术可在体外获得大量抗盐基因,该技术需要有一段已知抗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在采用常规PCR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一般生物体内聚合酶,其最主要特点是  。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防止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和质粒自身环化,最好选用图中限制酶

  和  对它们进行切割,不能使用SmaI切割的原因是  。

(3)构建重组质粒时,还要在抗盐基因前面加上  。

构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粒Ti质粒的  上,其原因是  。

【分析】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转基因抗盐马铃薯的培育过程,包括表示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脱分化过程,再分化过程。

【解答】解:

(1)目的基因的获取可以利用目的基因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cDNA,PCR技术在体外获得大量抗盐基因,需要根据一段已知的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更耐高温。

(2)用SamⅠ酶切割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因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不能用SamⅠ酶,为了防止目的基因或质粒自身环化,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质粒。

(3)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在抗盐基因前面加上启动子;构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粒Ti质粒的T﹣DNA上,原因是T﹣DNA是可以转移的DNA(T﹣DNA能携带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故答案为:

(1)mRNA引物耐高温

(2)EcoRⅠHindⅢ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3)启动子T﹣DNAT﹣DNA是可以转移的DNA

6.用常规育种的方法很难培育出抗病毒的新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为培育抗病毒植物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科学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X病毒的基因和抗Y病毒的基因转入马铃薯中,通过检测获得对X病毒和Y病毒具有双重抗性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该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如图。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通过组织培养扩大繁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病转基因植物所采用的基因,使用最多的是  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Ti质粒做运载体,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  ,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为便于转基因植物在组织培养阶段的筛选,设计重组Ti质粒时,应考虑T﹣DNA中要有可表达的目的基因,还需要有可表达的  。

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马铃薯  (填“受伤的”或“完好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选用这种叶片的理由是  。

(3)请用流程图表示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

  。

(4)若要鉴定马铃薯完整植株是否具有双重病毒抗性,在步骤③中应加入  。

(5)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①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③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改变人的遗传信息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解:

(1)抗病转基因植物所采用最多的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Ti质粒做运载体,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为便于转基因植物在组织培养阶段的筛选,设计重组Ti质粒时,应考虑T﹣DNA中要有可表达的目的基因,还需要有可表达的标记基因。

用农杆菌感染时,由于叶片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故应优先选用马铃薯受伤的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

(3)用含有目的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流程为:

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愈伤组织

幼苗(胚状体、丛芽)。

(4)若要鉴定马铃薯完整植株是否具有双重病毒抗性,在步骤③中应加入X病毒和Y病毒。

(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会影响人类健康,①正确;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会降低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②正确;

③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改变人的遗传信息,③错误;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④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1)病毒外壳蛋白可转移至受体细胞

(2)标记基因受伤的  叶片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

(3)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愈伤组织

幼苗(胚状体、丛芽)

(4)X病毒和Y病毒

(5)B

7.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

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

如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序号①~④表示细胞。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诊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咽拭子取样,其检测的是病毒的  。

但由于采集的样品量较少,为了增加检材数量可进行  ;还可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清中  ;另外通过胸透检测胸部是否有病毒侵染的阴影,也可确诊。

(2)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需先给小鼠注射  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的③为  ,④为  ,该细胞的特点是  。

对上述选择培养的细胞④还要进行  。

(3)细胞①、②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  成为可能。

【分析】分析题图:

图中①为浆细胞,②为骨髓瘤细胞,③为杂交瘤细胞,④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解:

(1)咽拭子取样,其检测的是病毒的RNA,为了增加检材薮量可进行PCR扩增;还可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清中是否含有抗体。

(2)给小鼠注射S蛋白可引起小鼠产生免疫产生B细胞,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经过两次筛选,依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和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④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对细胞④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3)使动物细胞进行融合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故答案为:

(1)RNAPCR扩增是否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