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docx
《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双壳贝类软体部位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作者:
单位:
邮编:
)
【关键词】双壳贝类;软体动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综述
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现存种类有1万多种,主要生活在海洋和淡水湖沼中,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理构造,常被称为
“水环境检测器”[1]。
贝类一般由软体部位和外壳组成,根据外壳的特点还可分为5类,而现阶段研究较广的为双壳贝类。
据《内经》、《本草纲目》等古文献记载,贝类的软体部分不仅是食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提高,开发低毒高效的新药已成为热点。
通过对贝类的深入研究,发现贝壳主要含有碳酸钙,其软体部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且资源丰富,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是新药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切入点。
笔者现将对国内外一些较常见的双壳贝类软体部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双壳贝类软体的主要活性物质
资料表明,各国学者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已经从双壳贝类软体部位中分离和鉴定出了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天然物质,其中主要有
多糖及其复合物、活性肽、牛磺酸等,具有很高的药学价值。
1.1多糖及其复合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发现,多糖及其复合物在生物体中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参与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种贝类软体中提取出具有与植物多糖相似生理活性的多糖类化合物,该类多糖的研究是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
。
尹氏等[2]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文蛤(Meretrixmeretrix)
软体中提取出含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并确定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30min,提取2次,料水比例为1:
20。
王氏等[3]采用热碱提取法,从我国东海近江牡蛎肉中得到牡蛎多糖(Oysterpolysaccharides,Ops),研究表明,该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
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沈氏等[4]在
4C时,用浓度为5%的NaOH溶液提取河蚌多糖,其纯度含量最佳,药理研究显示,该多糖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M©)的吞噬作用等。
周氏等[5]用乙醇沉淀法,从河蚌贝类中也得到一种多糖。
经过结构解析,表明此多糖的基本单元主要由葡萄糖、氨基葡萄
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4种成分组成。
此外,还有多种多糖复合物从贝类软体中提取分离出来,如糖蛋白、糖肽等,具有与多糖相似的药理作用。
1.2活性肽
活性肽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其结构可以从简单的二肽到较大分子的多肽。
活性肽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并已
取得很大进展。
早在1964年,Schmeer⑹在文蛤软体中提取得到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对小鼠S180肉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过对其成分的下一步探讨,指出其是一类分子量小于10000的多肽类物质。
Bernay等[7]从牡蛎匀浆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低分子牡蛎活性肽1(bioactivepeptidesofoyster1,BPO-1),实验表明,该物质
可以明显抑制胃腺癌和肺腺癌的细胞生长。
李氏等[8]从扇贝中提取
出一种多肽(polypeptidesfromchlamysfarreri,PCF),发现其能促
进人脐血干细胞分化的功能。
此外,如牡蛎、贻贝等双壳贝类血浆中含有一类小分子阳离子且富含半胱氨酸的活性肽,研究发现,该活性
肽具有抗菌的活性,是贝类免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
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分为4类:
防卫肽(Defensins)、Myticins、Mytimycin、Mytilins。
其中,防卫肽和Myticins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或真菌,对阴性菌活性较弱,Mytimycin仅有抗真菌活性,而Mytilins则能广谱抗菌[10]。
1.3牛磺酸
牛磺酸(Taurine)是一种含硫的B氨基酸,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视力、调节血糖、保护心肌细胞等功效。
随着对其生理作用的深入认识,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因此有着
广阔的前景。
牛磺酸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及哺乳动物的几乎所有脏器中,尤其在贝类、甲壳类动物中牛磺酸的含量最多[11]。
钱
氏等[12]在温度40C、pH5.5条件下,从新鲜珍珠贝母软体提取物中,通过细胞自溶破壁40h后,得到较高含量的牛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80.6%。
李氏等[13]在温度45C、pH5.5、自溶24h条件下,从四角蛤蜊中提取得到牛磺酸,为蛤蜊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1.4其他
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有学者在两种淡水贝类软体部位(Anodontacygnea和Uniopictorum)的小肠上皮组织和血淋巴提取物中,发现了免疫活性胰岛素或其类似物,药理实验证实其有调节糖代谢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浓度,为开发新药提供了依据[14]。
萜类和甾醇类物质由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海洋生物中相继发现了许多结构新颖的该类化合物,其中在贝类中也有发现,如在扇贝中发现了24-失碳甾醇。
另外,还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腺苷被发现。
贝类软体部位的物质成分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尤其应当加强对淡水贝类的研究。
2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研究
2.1抗肿瘤作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绝大多数为化学合成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不良反应,且恶性肿瘤细胞长期接触这些药物后,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发新药成为研究热点。
经过大量药理实验,发
现双壳贝类软体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其中研究
较多的主要是多糖类化合物、活性肽、甾类等。
童氏等[15]从褶纹冠蚌的水提液中分离出相对分子质量w30kD
的多糖和相对分子质量》30kD的糖蛋白,研究表明,糖蛋白部分对小鼠L1210淋巴白血病瘤细胞、S180肉瘤、艾氏腹水瘤(EAC)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对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其作用机理类似于肿瘤抑制因子;而小分子多糖部分则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对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一定增强作用,可能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姚氏等[16]通过现代技术,从一种海洋双壳贝类泥蚶中提取制得一组多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w6000),并进行了该物质对体外培养的两种人肿瘤细胞的抑制生长实验和对小鼠S180H22实体瘤和
艾氏腹水瘤(EAC)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泥蚶多肽在0.25〜1.0g/L内,对A549和Ketr-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蛋白质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A549和Ketr-3的周期阻滞分别为G2-M期和G0-G1期。
泥蚶多肽在100〜400mg/kg内,对小鼠S180和H22的抑瘤率分别达到29.35%〜55.43%和26.87%〜44.12%,明显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时间,因其相对分子质量低而致敏作用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深入研究。
WuTing-He等[17]从文蛤中提取出一类甾类化合物(5a,8a-epidioxycholest-6-ene-3[3-ol,MME),发现该物质能抑制肝癌细
胞的生长,并能诱导处于细胞周期G1时期的肝癌细胞分化为两类细胞系HepG2和Hep3B,其中HepG2比Hep3B对MM更敏感。
贝类中可能还含有其他抗肿瘤活性物质,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2.2免疫调节作用
由于现阶段人们生活饮食不规律造成免疫力降低,引发了一系列疾病,因此,开发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和保健品具有重要意义。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双壳贝类软体含有多种免疫调节活性物质,在增强免疫方面效果显著。
金氏等[18]通过对珠贝提取物药理实验的研究,发现该提取物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对二硝基氯苯造成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对造血功能受损的小鼠有恢复作用,并对环磷酰胺抑制的T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提示该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袁氏等[19]采用多种方法观察河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如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活性检测、迟发性过敏反应等,结果表明,KAL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增强作用。
杜氏等[20]利用RP-HPLC从栉孔扇贝中分离得到4个分子量800〜1000Da的小分子多肽,采用地塞米松与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观察到该多肽不仅能显著减轻其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免疫细胞活性。
刘氏等[21]发现,扇贝多肽在正常条件下可显著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且可拮抗雌激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2.3抗炎、抗病毒作用
现阶段,大部分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体内环氧酶(COX)的生物合成,但由于选择性差,易引起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所以,开发高选择性的COX卬制药有着重要意义。
SMcphee等[22]研
究发现,一种新西兰绿唇贝的提取物具有抗炎活性,该提取物能在体
外抑制COX-2且在被KOH皂化后活性显著增强,这为开发选择性抑制COX-2药物提供了基础。
袁氏等[23]发现,厚壳贻贝脂溶性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新型抗炎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部分贝类多糖具有抗病毒的活性。
国外学者通过实验表明,贻贝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可以使致
死剂量感染的小鼠死亡率降低50%^60%并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病理改变有明显抑制作用[6]。
另有研究发现,从文蛤中分离出一种多糖,其能通过抑制病毒-细胞融合来发挥抗HIV活性[24],有望开发出相应的药物。
2.4调节血糖作用
滕氏等[25]发现,牡蛎提取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减轻胰腺负担,对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于氏等[26]用牡蛎提取物研究其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胰岛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该提
取物能保护胰岛B细胞对抗有害物质的损伤,并可使胰岛素分泌保持一定水平,能有效地防止血糖的升高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过
量分泌,从而降低TNF-a的毒性作用。
有文献指出,贝类中含有的牛磺酸与其降血糖作用有密切联系。
研究发现,牛磺酸有胰岛素样效应,对胰岛B细胞有保护作用[27],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为牛磺酸。
也有研究发现贝类中含有的多糖有降血糖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补充糖原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
2.5其他
据报道,河蚌具有镇痛、降血压的功效,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也是新型饲料的开发源。
刘氏等[28]发现,贝类(牡蛎、贻贝、扇贝)提取物能降低血浆及血管壁中血栓素A2水平,具有调节其与前列环素平衡、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蛤水提液有扩张小动脉作用,对以小动脉痉挛为病理性基础的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其有效成分被认为可能是腺苷相关物质[29]。
另外,丫Kimura等[30]观察河蚌水提物对脂肪肝和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药理作用,结果发现,该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自由脂肪酸、三酰甘油、过氧化脂质及胆固醇,经分离得到一种活
性物质。
鉴定后确认为腺苷,可以作为脂肪肝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物质。
3结语及展望
贝类由于资源丰富,且其软体部位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备受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目前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也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开发了海王金樽、文蛤精、金牡蛎胶囊等产品。
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当前对贝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海洋贝类。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有大量淡水珠贝用于生产珍珠,其软体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②对贝类提取物成分的研究范围较窄。
国内大多集中于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药理作用也
以抗肿瘤、增强免疫等活性为热点,其他成分及活性研究还不够全面。
③在研究贝类提取物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其废弃物下脚料的综合利
用。
贝类软体经提取后的残渣富含蛋白质,贝壳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
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值得开发利用。
④对贝类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总之,贝类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是新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的
新来源,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VillelaIV,OliveriaIM,SilvaJ.DNAdamageandrepair
inhaemolymphcellsofgoldenmusselexposedto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J].MutationResearch,2006,605:
78—86.
[2]尹华,袁强,储云月.文蛤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中国海洋药物,2006,25
(1):
48—51.
[3]王俊,姚滢,张建鹏,等.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
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6):
217—220.
[4]沈鸿,窦昌贵.河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J].时珍国医
国药,2006,17(3):
380—381.
[5]周铭东,崔悦礼,陈静华,等.贝类多糖的组成及性质研
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3):
187—189.
[6]MRosariiSchmeer.Growth-inhibitingagentsfrom
mercenariaestractschemicalandbiological
properties[J].Science,1964,(144):
413—414.
[7]BernayB,Baudy-FlocHM,ZanuttiniB,etal.Ovarian
andspermregulatorypeptidesregulateovurationintheoyster
Crassostreagigas[J].MolReprodDev,2006,73(5):
607—616.
[8]李健宁,孙欣,林颢.扇贝多肽对人脐血干细胞体外分
化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4):
1098—1099.
[9]GMitta,Fhubert,EDyrynda,etal.MytilinBand
MGP2,twoantimicrobialpeptidesofmarinemussel:
gene
structureandexpressionanalysis[J].DevelopmentalandComparativeImmunology,2000,24,381—393.
[10]GMitta,FVandenbulcke,PRoch.OriginalinvoIvementofantimicrobialpeptidesinmusselinnateimmunity[J].FEBSLetters,2000,486,185—190.
[11]
reperfusionsignificantly
TUeno,YIguro,GYotsumoto,etal.Taurineatearly
reducesmyocardialdamageand
preservescardiacfunctionintheisolatedratheart[J].
Resuscitation,2007,73:
287—295.
[12]钱俊青,陈浚,任建华.珍珠贝母体中牛磺酸的提取
[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22
(1):
27—30.
[13]李和生,王鸿飞,陈檬.蛤蜊中牛磺酸提取的工艺条件研究[J].食品技术,2005,(7):
39—43.
[14]EPlisetskaya,VKKazakov,LSoltitskaya.
Insulin-producingcellsinthegutoffreshwaterbivalve
molluscsAnodontacygneaandUniopictorumandtheroleofinsulinintheregulationoftheircarbohydratemetabolism[J].
GeneralandComparativeEndocrinology,1978,35
(2):
133—145.
[15]童朝阳,林福生,张守兰,等.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3,22(3):
20—24.
[16]姚如永,初晓,陈守国,等.海洋泥蚶多肽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
868—870.
[17]Ting-HeWu,Ruo-LinYang,Li-PingXie」nhibition
ofcellgrowthandinductionofG1-phasecellcyclearrestin
hepetomacellsbysteroidextractfromMeretrixmeretrix[J].CancerLetters,2006,
232:
199—205.
[18]金亦涛,吴皓,陈文星,等.珠贝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
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2,21
(1):
15—18.
[19]袁亚非,王艳辉,李卫东,等.河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
能的增强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9,16(4):
308—311.
[20]杜卫,刘晓萍,梁惠,等.扇贝多肽对淋巴细胞的保护
作用和反相液相色谱分析[J].中国海洋药物,2000,19(5):
27—29.
[21]刘晓萍,王玉贞,王春波,等.扇贝多肽在体外对免疫细
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抗紫外线的氧化损伤作用[J].海洋与湖
沼,2001,32(4):
414—419.
[22]SMcPhee,LDHodges,PFA
Wright.Anti-cyclooxygenaseeffectsoflipidextractsfromthe
canaliculus[J].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
Physiology,2007,146:
346—356.
[23]袁高峰,姚婷,励炯,等.厚壳贻贝脂溶性提取物抗炎生物活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
(2):
169—173.
[24]WooER,KimWS,KimYS.Virus-cellfusion
inhibitoryactivityforthepolysaccharidesfromvarious
Koreanedibleclams[J].ArchPharmRes,2001,24(6):
514—517.
[25]滕瑜,王彩理.牡蛎的营养和降糖作用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5,
26(6):
39—44.
[26]于红霞,徐静,王世华,等.牡蛎提取物对小鼠胰岛B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
978—979.
[27]杨军,田青.牛磺酸与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
分册,1995,15
(1):
8—11.
[28]刘赛,仲伟珍,王守兰,等.海洋贝类提取物对大鼠血浆及血管壁中PGF仏和TXB2的影响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0):
746—748.
[29]李青远.几种值得开发的海洋功能物质[J].中国海洋
药物,1996,15
(1):
42—47.
[30]YKimura,HOhminami,HOkuda.Effectsofextractofoysteronlipidmetabolisminrats[J].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1998,59:
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