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8760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docx

超声学知识点整理

Lesson1心脏总论

1、超声波:

频率>20000Hz的机械波(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

物理特性:

波长为一个超声波周期所经历的长度,周期为完成一个波长的时间,频率为每秒发射超声波的脉冲次数。

超声诊断:

2~15MHz

物理性质:

①束射性:

向一个方向传播②反射(尺寸>波长)回声强度取决于两种介质声阻抗的大小③散射(尺寸<波长)④衰减:

吸收、散射、声速扩散

超声特点:

1)无放射性损伤,无痛苦。

2)涉及范围广,信息丰富,几乎能检查、诊断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

3)可实时观测,尤其对心内结构的判断。

4)血流检测,甚至对微小血管的血流都能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用脉冲波多普勒PWD或连续波多普勒CWD进行定量诊断。

5)任意多切面扫查,甚至能检测出一些部位隐蔽的所谓检查死角的病变。

6)方便灵活,可重复检查,几乎无任何禁忌。

2、心超探测方法:

2D3D4D

M(motion)超——超声心动图UCG

B(brightness亮度,灰度/辉度)超: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或切面超声心动图CSE

D(Dopple)超:

PWD,CWD,DCFM(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DFI/CD

TDI(tissueDoppleimaging)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

红、蓝色表示血流方向,色调表示血流速度快慢,混杂色表示湍流。

只是定性显示血流状态。

contrast-Echo:

MCE(myocardialcontrastechocardiography,心肌灌注声学造影)

stress-echo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声谱图(频谱图):

血流速分析。

3、患者体位:

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4、心脏断面解剖:

心脏长轴(矢状面),四腔心(冠状面),心脏短轴(横断面)

5、心脏的透声窗:

胸前区——胸骨左缘第3、4、5肋间,心尖区——锁骨中线第5肋间,肋骨上窝,剑突下。

6、经胸超声心动图常用切面

(1)胸骨旁长轴切面:

左心长轴切面,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2)胸骨旁左心短轴系列切面:

大动脉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肺动脉长轴切面

(3)胸骨旁斜切面

(4)心尖系列切面:

四腔,五腔,三腔,两腔

(5)胸骨上窝切面

(6)剑下切面

7、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

探头位置和方向:

胸骨左缘3、4肋间,右胸锁关节与左乳头连线平行。

用途:

1)腔室大小:

右室,左房,左室,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近端。

2)室壁厚度:

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

3)瓣膜活动:

二尖瓣,主动脉瓣(右冠状动脉瓣和无冠状动脉瓣)。

4)室壁运动:

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

5)心功能测定

2、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右室,右房,三尖瓣前瓣和后瓣。

胸骨左缘3、4肋间,指向右颈部。

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了解三尖瓣功能和右室流入道血流。

 

3、胸骨旁左心短轴系列切面

胸骨左缘3、4肋间,左肩与右肋弓平行,与左室长轴垂直。

10-肺动脉主干

9-心底短轴

7-二尖瓣短轴

6-乳头肌短轴

5-心尖短轴

 

(1)大动脉水平短轴切面

主动脉根部及其瓣叶

左房、右房、三尖瓣

右室及其流出道

肺动脉瓣、肺动脉近端

用途:

①腔室大小:

右室流出道,肺动脉

②瓣膜活动: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③结构的连续性:

室间隔

主动脉瓣开放呈倒三角,主动脉关闭呈Y形。

 

(2)二尖瓣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用途:

①瓣膜活动:

二尖瓣形态结构、活动和瓣口面积

②室壁厚度:

基底部整个左室壁

③室壁活动:

基底部整个左室壁

二尖瓣前后叶:

舒张期开放呈鱼口状,收缩期关闭呈一字形。

(3)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用途:

①腔室大小:

左室

②室壁厚度:

整个左室壁

③室壁运动:

整个左室壁。

(4)心尖水平短轴切面

 

(5)肺动脉长轴切面

4、胸骨旁四腔心切面

RV

RALV

LA

5、心尖系列切面

心尖搏动处,指向右锁骨关节。

(1)心尖四腔心切面

 

用途:

①瓣膜结构和活动,二尖瓣和三尖瓣

②腔室大小:

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③室壁运动:

左室壁侧壁和后室间隔

④室壁厚度:

左室壁侧壁和后室间隔

⑤结构的连续性:

房间隔、室间隔

⑥Simpson心功能的测定

(2)心尖五腔心切面(3)左室心尖长轴切面(三腔心)

 

(4)心尖左心流入道切面(两腔心)

6、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胸骨上窝,指向心脏

7.剑下系列切面

剑突下,向上倾斜的冠状面

(1)剑下四腔切面

(2)剑下大动脉短轴切面

(3)剑下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4)剑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

8、常用正常值

⏹左房:

男性:

<3.8cm女性:

<3.5cm

⏹左室:

男性:

<5.5cm女性:

<5.0cm

⏹右房:

上下径*左右径:

5.0*4.0cm

⏹右室:

<2.5cm(左室长轴切面)

⏹室间隔:

0.8-1.1cm

⏹主动脉根部:

<3.6-3.8cm

⏹肺动脉:

9、正常超声心动图——Mmode

标准测量区

于胸骨旁3~4肋间,超声束在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长轴观的引导下,由心尖向心底作弧形扫描可获得以下5个标准曲线。

①心尖波群(1区)

②腱索水平波群(2a区)

③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

④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

⑤心底波群(4区)

 

(1)心尖波群(1区)

曲线依次代表右室前壁、右室腔、空间隔、左室腔、后乳头肌及左室后壁。

此区通常不作为特殊测量的部位。

 

(2)腱索水平波群(2a区)

此区由右室前壁、右室腔、空间隔、左室腔与左室后壁组成。

该区系测量左室腔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与搏幅的标准区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

左室腔内有二尖瓣前后叶曲线,前叶曲线呈“M”样,后叶似“w”样曲线,与前叶呈镜向运动。

此区主要用于测量右心室内径及观察二尖瓣前后叶的运动关系。

 

(4)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

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与左房后壁。

此区主要测量二尖瓣搏幅及左室流出道的宽度。

二尖瓣收缩期略向前斜的关闭线称CD段;舒张期呈双峰状M样活动曲线。

第1峰称E峰,代表舒张期快速充盈期;

第2峰称A峰,代表舒张期缓慢充盈期。

E峰:

为二尖瓣前叶在舒张期的快速开放所致。

EF段:

左室内血流反冲二尖瓣前叶。

FD:

二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处于半关闭状态。

A峰:

为左房收缩,二尖瓣再开放有关。

B点:

为二尖瓣恢复原位,再处于半关闭状态。

C点:

为左室收缩,二尖瓣关闭所致。

CD段:

二尖瓣在收缩期的关闭期。

 

(5)心底波群(4区)

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和左心房。

此区主要测量主动脉瓣搏幅及主动脉和左房的宽度。

 

(6)三尖瓣波群

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心室、三尖前瓣、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

此区主要测量主三尖瓣搏幅观察三尖瓣的活动形态。

(7)肺动脉波群(6区)

由前至后声束依次通过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和主肺动脉。

此区主要观察肺动脉瓣的活动和形态。

 

10、Doppler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是指应用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的音频改变现象测定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流方向与速度。

(1)左室流入道血流:

由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和左室流入道组成。

主要在心尖四腔、五腔和二腔观切面中观察。

整个左室流入道血流均成红色血流。

左房内红色血流持续整个心动周期,而二尖瓣则仅在收缩期可见。

因声束与二、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口的血流几乎平行,血流显像较好,舒张期血流经二、三尖瓣流向心室,朝向探头呈红色;收缩期则有一股蓝色血流背离心脏流向主动脉。

心尖探查时,左室流出道的血流于收缩期背离探头而去,频移向下,可记录到零线下的狭带形降支与升支曲线。

(2)右室流入道血流:

与左室流入道相似,呈红色血流,只是三尖瓣口血流较二尖瓣口暗淡。

右室流出道于收缩期呈蓝色血流,舒张期无血流信号。

右室流出道血流与主动脉瓣口的血流显像很类似,肺循环低压、低阻力,故曲线较圆钝,流速峰值较低,出现也较迟。

Lesson2心脏超声

一、心脏超声临床常用于以下心脏疾病:

1、各种非紫绀型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如房缺、室缺、法四等

2、心脏瓣膜病变:

如风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脱垂等

3、冠状动脉疾病:

如冠心病、川崎病、冠状动脉瘘等

4、心肌病变:

如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等

5、心包病变:

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6、各种全身性疾病的继发性心脏改变:

如高血压、甲亢、慢性肺部疾病等

7、心脏肿瘤

8、胎儿心超:

探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诊断胎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

9、心脏体检:

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

10、心脏功能评价

二、二尖瓣狭窄

1、定义:

左房到左室的舒张期血流通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时受阻。

2、病因:

风湿热(最常见,>65%),二尖瓣环严重钙化,先天性伞状二尖瓣等,少见。

3、病理:

瓣叶纤维化增厚,交界处粘连,腱索融合缩短,由瓣尖发展至瓣体及瓣下结构,有效瓣口面积减小(<2cm2)。

①隔膜型:

增厚、粘连仅局限于瓣膜边缘和交界区,瓣体病变轻微

②漏斗型:

瓣膜与瓣下结构均有明显的增厚,腱索增粗缩短,将瓣膜向下牵拉,呈漏斗状,常合并关闭不全

③隔膜漏斗型:

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

④钙化型:

瓣膜钙化明显

4、血流动力学改变:

面积<2cm2时,瓣口两端压差上升,左房血流进入左室受阻,左房压↑,左房增大,肺静脉压↑,肺淤血、

水肿,晚期发展至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右心扩大。

5、超声观察重点:

①测量二尖瓣口面积,判断狭窄程度

②二尖瓣狭窄瓣膜形态病变评分,为可否行球囊扩张术提供依据

③有无并发症:

左房血栓、肺动脉高压、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6、2-DE表现:

1)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粘连,以瓣尖和腱索明显,部分可见纤维哈、钙化斑

2)二尖瓣狭窄,开放时呈鱼口样

3)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穹隆状”改变,后叶呈僵硬直立状

4)左心房增大(血栓形成-云雾状回声),右房、右室可增大

5)严重的可见主肺动脉增宽

7、M型表现:

1)二尖瓣前叶双峰消失,MV-EF减慢

2)二尖瓣前叶双峰消失,E峰下降速度甚慢,呈城墙样改变

3)前后叶呈同向运动

4)左房增大>35mm,右室增大

8、CDFI:

舒张期左房内血流速度极缓慢,彩超色彩暗淡,左房内仅少许红色血流信号,自二尖瓣口处起始,可见“火舌样”射流喷入左室,红色血流束中带黄色,中心色彩明亮,边缘暗淡。

9、PWD:

二尖瓣口左室侧测及舒张期增高、充填、增宽湍型频谱。

10、CWD:

全舒张期方向向上的充填双峰宽带频谱。

跨瓣压差增高:

PHT延长(>60ms),房颤时双峰消失。

峰值血流速度PFV>150cm/s,峰值压差PPG>4mmHg,平均压差MPG>1mmHg,

10、二尖瓣狭窄程度判断:

测量最大、平均流速,压差等指标,判断狭窄程度。

正常4~6cm2

1.5~2.0cm2为轻度狭窄(左心房代偿期)MPG<10mmHg

1.0~1.5cm2中度狭窄MPG10~20mmHg

<1.0cm2重度狭窄MPG>20mmHg

1)二维法直接测定2Dtrace法:

注意:

选择二尖瓣瓣尖水平进行测量,时相选择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开放时

局限性:

获得二尖瓣口的难度较大,对操作者要求高

2)压差降半时间法(PHT):

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左室舒张早期最大压差值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压差降半时间,PHT)与二尖瓣口面积成反比。

得到功能性二尖瓣口面积,反映二尖瓣口平均面积,不依赖于几何形态。

MVA=220/PHT

0~190ms轻度狭窄,190~280ms中度狭窄,280~340ms重度狭窄。

优点:

重复性好,观察者间差异小

局限性:

适用于单纯二狭,合并MR、AR、二尖瓣术后(成形、球扩、置瓣术后不能准确反映面积

三、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心。

1、通常出生后3天闭合,90%在3-6月闭合,最迟可至一年半,20-50%终生保留左房面的活瓣组织。

2、分类:

①继发孔型(70%),吸收过多导致,位于卵圆窝部位②原发孔型(20%),发育不良所致,位于十字交叉处,常伴二尖瓣前叶裂③静脉窦型(8~10%):

上腔静脉窦型占多数,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的房间隔上部,常伴右上肺静脉畸形引流;下腔静脉窦型罕见,位于下腔静脉入口处的房间隔,常伴右下肺静脉畸形引流。

④冠状静脉窦型(1%),罕见,房间隔缺损,冠状静脉窦顶部缺失,常伴永存左位上腔。

⑤特殊类型:

巨大型:

缺损>房间隔2/3,缺如为单心房。

筛孔型:

继发型ASD,缺损形如筛孔。

3、2-DE表现

右室明显增大,室间隔凸向左心室,右房右室扩大。

继发孔型可见左房左室增大。

1)直接征象:

房间隔连续中断(≠回声失落)

火柴棍征:

纤维增生;断端形成组织——液体界面,声阻差,回回声增强。

假阳性:

两边厚、中间薄。

【鉴别】回声失落是心尖位及胸骨四腔图上,房间隔走向与声束基本平行,卵圆窝处组织结构菲薄且距体表较远,返回探头声能甚少。

2)间接征象:

①右心大:

左室长轴切面RV前后径>20~25mm

左向右分流,容量负荷↑,其他引起右心大的疾病有:

三尖瓣关闭不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右心型扩心、产后心肌病、右心衰。

②肺动脉增宽PA>AP(发育正常)

③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

④二尖瓣前叶脱垂:

IVS运动低平,二尖瓣腱索相对过长,假性脱垂(可复性)

⑤肺静脉开口增宽(肺血流量↑)

4、M超:

右房右室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前壁运动增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同向运动。

评估意义:

a)明确有无ASD(直观显示缺损部位,解剖形态及毗邻结构)

b)缺损程度定量评估(缺损的大小及缺损边缘距周边结构的距离)

c)肺动脉压力的评估(右室流出道无梗阻时常用三尖瓣返流频谱法)

d)

合并畸形诊断

e)术前协助选择治疗方案

f)术中监控及手术效果评价,ASD封堵术中监测

g)术后监测及术后评估

5、彩色多普勒

1)直接征象:

S型过隔血流。

注意与IVC的鉴别,两房压力相等时无分流束

2)间接征象:

TV、PA血流明亮,流速快,MV血流暗淡。

6、频谱多普勒

单纯典型ASD:

三相双期频谱(以舒张期为主);分流束Vmax:

1~1.5m/s

(鲁登巴赫氏综合征Lutembachersyn,即合并MS,>2m/s)。

房间隔缺损处收缩晚期和舒张期双峰或三峰频谱,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血流流量↑、流速↑。

4*流速^2=压差

ASD本身不产生杂音,杂音来自PV。

7、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小型或多发ASD;腔静脉窦型或冠状静脉窦型ASD;怀疑并发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的ASD。

8、声学造影:

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房间隔水平可见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

可利用造影剂观察。

9、诊断注意事项:

多切面反复探查,至少2切面证实过隔分流,排除假阳性。

注意有无合并PHA、部分PSCV及其他合并畸形。

注意ASD大小、分型、分流方向,ASD封堵时测量缺损到MV、TV、SVC、IVS、CS的距离。

四、心肌病

1、各种原因累及心肌引起心肌肥厚、扩张、变性、纤维化

2、分类:

原发型(病因不明)——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

继发型:

多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尿毒症等。

(一)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型心肌病

1、以心肌变性萎缩和纤维化为主,心室明显扩大,由于心肌纤维化而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原发性、中毒性(如酒精)、感染性(病毒、细菌等)、缺血性(冠脉病变)、代谢性、妊娠(产后)、化疗后。

近年来认为病毒感染是重要原因。

3、M型/2-DE:

全心扩大,尤以左室扩大更明显,左心室由正常椭圆形变为球形。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3mm,FS<15%,EF<20%),部分有局限性心室壁运动异常。

二尖瓣活动幅度降低。

心腔内出现自发性云雾影及血栓(LV-RV-LA-RA)。

4、CDFI/PW/CW:

主要是观察和确定各瓣膜返流情况。

MR100%,TR>90%,PR50%,AR20%

(二)肥厚型心肌病HCM

心肌不对称性肥厚,最易发生在室间隔。

肥大、高动力性、未扩张的左室。

1、病因:

不明。

常显。

年轻人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

2、类型:

梗阻型HOCM,非梗阻型HCM,隐匿型(潜在性的激发性梗阻)

3、超声观测重点:

室壁增厚的部位、程度及分型。

LVOT有无梗阻及其程度。

4、M型:

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H,IVS>15mm,IVS/LVPW≥1.3~1.5:

1

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anteriormotion,SAM征象)——特征性表现

EF下降速度明显减慢。

主动脉瓣收缩中期提前关闭,表现为主动脉瓣开放中期出现切迹。

左室流出道狭窄(正常20~35mm,患者一般在15~25mm,90%<20mm)

5、2-DE:

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肥厚心肌内回声增强,呈破絮状或斑点样。

6、CDFI:

左室流出道梗阻部位显示五彩的湍流信号。

7、PW/CW:

确定梗阻部位及峰值压差,峰值压差≥50mmHg提示明显梗阻。

LVPW

IVS

五、心内肿瘤

原发性少见,转移性多见。

继发:

原发约20~40:

1

原发性中良性占75%,恶性25%。

(一)心脏粘液瘤

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全部心脏肿瘤的30~50%(LA75%,RA18%,LV4%,RV4%)

超声观测重点:

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左房粘液瘤:

良性的心脏肿瘤,一般通过一个蒂附着在房间隔上,能随心动周期运动,舒张期时可完全或部分脱入左室,阻塞二尖瓣口,使心房排空困难,左室灌注时间延长,酷似二尖瓣狭窄。

M型: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后方有一云雾状宽回声带。

2-DE:

左房内见一实质性,类圆形或息肉样肿块,一般5~6cm,回声较均匀。

舒张期从左房脱入左室,收缩期又回复到左房。

常见借助蒂附着房间隔卵圆孔周围,蒂长2~5mm。

CDFI/PW/CW:

类似MS+MI的血流图及频谱。

Lesson3腹部超声诊断总论

1、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空腹

2)检查盆腔泌尿生殖器官需留足小便

3)检查胃周围器官如胰腺等最好饮温开水充盈胃腔,减少干扰。

4)充分暴露腹部

5)训练病人做深吸气后屏气动作,或深呼气。

6)腹内积气明显,需肠道准备后再次检查。

7)肥胖者导致声束衰减

2、适应范围:

1) 实质性器官(肝、脾、胰、肾等):

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分布、有关管道结构的形态及通畅性及异常区域。

2)液性器官(胆囊、膀胱等):

壁厚、结石及赘生物,功能检测。

3)胃肠道:

需服用对比剂(饮用温开水或某些胃显影剂或结肠缓慢灌注液体),可确定胃壁、肠壁的厚度及腔内有无肿块等。

在肠梗阻时,不需任何对比剂即可发现肠管扩张,内容物潴留。

4)腹内血管: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钙化,腹主动脉相关分支的动脉瘤及狭窄,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内栓子,门静脉高压时的侧枝循环等。

5)腹内、腹膜后肿块的起源定位及物理定性,部分也可病理定性。

6 )外伤后腹内有无积血,临床怀疑腹水时的定位等。

7)生殖系统的肿瘤、炎症等。

8)超声导向穿刺,诊断、治疗,如囊肿或实质性肿瘤内抽液注药等。

9)体腔扫查及术中扫查:

阴道内、直肠内、手术时探查不到的微小占位灶。

10)彩色多谱勒:

肿瘤的血供与血管关系。

11)声学造影:

增强肿瘤血管及病灶的检出。

3、腹部超声切面与正常解剖断面的认识腹部器官超声组织学特征:

1)确定探头的方位。

2)采取纵切、斜切、横切等断面,在不同切面上确定某一器官的正常值。

3)每幅图像有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之分。

4)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器官排列关系,对判断正常结构与病变至关重要。

5)操作者的立体解剖概念与操作技能此时显得相当重要。

4、根据超声固有的物理特性,腹内某些器官

1)无回声暗区:

含液性的胆囊及膀胱

2)实质性低回声或强回声:

肝脏、肾脏

产生实质性回声反射的器官中,根据组织的均质性不同,回声反射也不一致

肝脏回声常低于胰腺,强于肾脏

5、病变声像表现取决于疾病的病理变化

1)肝脓肿在不同病理阶段表现多变:

早期充血水肿:

低回声

液化坏死:

无回声暗区及低回声、高回声混合

2)肝硬化、肾结核等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

6、部分常有术语及意义

伪像:

其成因多与超声的物理特性有关,如仪器设计性能及调节、人体生理或病理等,可影响分析导致误。

如:

声影、彗尾征、侧方声影

(1)无回声暗区:

病理状况下常提示积液、出血、液化坏死的肿块。

(2)实质内低回声块:

a.某些肿瘤:

小肝癌、淋巴瘤、乳腺癌b.炎症性病灶

(3)实质性强回声块:

肝内血管瘤及某些较大的肝癌肿块等。

(4)光点、光团、光带:

结石、积气等。

(5)声影:

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导致超声能量衰减,使其后方呈一回声缺少的条状暗区,结石、骨骼、疤痕组织、钙化灶等后方均可形成声影。

(6)尾随声影〈彗星征〉:

胆囊内胆固醇沉着及眼球等部位的异物等。

(7)声晕:

围绕肿块周围出现的低回声带(见左下图)。

肝内:

恶性肿瘤常见

甲状腺内:

腺瘤常见

(8)并行管征:

胆道阻塞后肝内扩张的胆管与伴行的门静脉所形成的双管(见右下图)。

9、靶环征:

多数情况:

胃肠道病变(如肿瘤或炎症)

少数情况:

肝内转移性肿瘤

Lesson4肝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一)绪论

1、肝脏是腹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最适合超声检查的器官之一。

2、二维,彩超,声学造影,超声导向穿刺活检,术中。

3、检查方法与正常肝脏声像图

探头频率:

3.5~5MHz。

肝静脉中支左侧部分称为肝左叶,右侧部分称为肝右叶。

①肝左叶纵切面见肝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稍低细小光点,均匀,下缘角呈锐角,其后见腹主动脉长轴。

②正常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长轴扫查

③肝右叶纵切面见肝表面光滑纤细,肝肾边界清晰,膈顶部呈弧形光带

④门静脉:

管壁回声较强,壁较厚,肝左叶门静脉左干及主要分支超声显示为“工”字形结构。

在右肝内右前支与胆囊长轴平行。

胆囊颈部指向门静脉主干,胆囊、门静脉、下腔静脉IVC三者关系。

⑤肝静脉:

管壁薄,回声弱,由肝周边汇入下腔静脉。

⑥肝管:

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走行基本一致,正常时不显示,肝左叶肝管为细管道结构。

⑦肝动脉:

上腹部横扫显示腹主动脉向前发出腹腔干CA,向前走行分为脾动脉SA及肝总动脉CAH。

(二)肝囊肿

内为液体,多为先天性,有无临床表现取决于囊肿的生长部位及大小。

1、声像图表现:

1)单个或多个无回声暗区

2)球形,类椭圆形及不规则形

3)囊壁强回声反射

4)后方增强

5)侧方声影

6)

出血及合并感染时,内伴有点状,条状及分隔状强回声反射

2、鉴别诊断:

1)血肿:

外伤、手术史

2)脓肿完全液化坏死:

囊性表现,但常发热、疼痛,壁厚,内伴坏死物质产生的强回声反射。

3)少数转移性肝癌坏死

(三)多囊肝

先天,伴遗传,可合并多囊肾,肝内弥漫性囊性病变,内为液体,病理上蜂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