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865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监理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监理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监理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监理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理应急预案.doc

《监理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应急预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理应急预案.doc

兴泰晟东鹏博大屋顶4.61MW分布式光伏项目

监理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常州正衡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兴泰晟东鹏博大屋顶4.61MW分布式光伏项目监理项目部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

3、危急事件的预防 2

4、应急救援措施 7

5、演练计划 9

6、急救路线 10

2

1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合同。

(2)本工程的监理规划。

(3)本工程项目法人与施工项目部的工程建设合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6)《电力安全监察规定》电安生(1995)687号;

(7)《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81号令);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9)《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国电总[2001]793号;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1)《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3)《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2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1)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

戚平

成员:

邓伟

(2)现场应急联络人员:

邓伟,联络方式:

15117007969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大邱庄镇崔家庄开发区恒通路1号,发生紧急事件后本着就近强救的原则,受伤人员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

火警电话:

119

急救中心:

120

匪警电话:

110

交通事故报警:

122

2.2应急救援组长职责:

(1)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按事故的性质程度,负责向公司领导、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

(2)负责组织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3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1)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作出应急响应,并将有关情况向公司汇报。

(2)负责对监理部环境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进行控制,负责本部门的应急与响应以及事故的处理工作。

(3)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现场事故评估。

(4)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5)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6)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7)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8)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9)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10)应用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11)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12)对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13)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3危急事件的预防

3.1触电事件的预防

3.1.1产生的原因分析

(1)组立杆塔未及时做好接地。

(2)跨越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安全距离不够等。

(3)不按规定正确搭接临时电源。

(4)电动工器具未使用漏电保护器,使用绝缘不合格的电动和绝缘工器具。

(5)电焊作业现场(绝缘老化或接地不规范等)。

(6)生活用电不按规定正确使用。

3.1.2预防此类危急事件的措施

(1)加强员工“安规”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培训,进行预防触电培训和触电紧急救护法培训。

3.2火灾事故的预防

⑴建立健全消防、保卫网络,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驻地、作业点、物资站等防火部位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⑵消防安全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明确,分工负责。

⑶项目部应将消防法规、消防知识列为职工教育的一项内容,做好新进职工上岗前的消防知识培训工作。

⑷易燃易爆仓库要设置在距离宿舍、明火、重要设备等25米以外处,其结构必须是阻燃材料建造,门窗向外开,此处不设照明电路。

⑸施工中乙炔钢瓶和氧气瓶,必须有大于5米的间距,并有防止回火装置。

⑹项目部对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和电源控制箱,实行统一管理,电工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严禁违章作业。

加强用电监视工作,防止用电线路、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行。

⑺林区防火期内,凡进入林区人员,自觉接受林区防火检查站和巡护人员的检查教育,严格遵守地方林区防火规定,严禁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品,严禁在林区吸烟、野炊、烤火取暖等野外用火。

机动车辆必须配备灭火器材。

3.3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

(1)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工作,落实食物安全责任人制度。

(2)因工作需要在现场就餐的工作人员,应在饭菜送至现场后及时就餐,避免野外卫生环境污染食物。

3.4施工现场人员伤亡事故的预防

3.4.1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

⑴起重机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⑵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

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

⑶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

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转的重物,信号指挥人员要按原定的吊装方案指挥。

⑷设备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应完好齐全,不得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设备。

3.4.2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人员在离地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起重机上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防止人员坠落。

⑴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证有效,避免过卷扬事故,司机在作业前要检查提升高度限位器是否有效,失效时应不准启动;

⑵要注意检查吊钩,是否有磨损或有无裂纹变形,该报废的不准使用;

⑶要检查钢丝绳的状况,每班操作前都必须将钢丝绳从头到尾的细致检查一遍,是否有磨损、断丝、断脱,有无显著变形、扭结、弯折等,不符合的要及时更换。

3.4.3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预防

⑴应正确操作起重设备,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流动式起重机工作前按要求平整场地,打好支腿,并挂上停车制动器。

⑵每次使用都要对各主要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机械部件的损坏而发生折断倾翻事故。

⑶钢丝绳、吊钩、滑轮、安全装置及起重机械工器具等定期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查和保养,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⑷两人以上从事起重作业,必须有一人任起重指挥,现场其他起重作业人员或辅助人员必须听从起重指挥的统一指挥,但在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任何人都可以发出符合要求的停止信号和避让信号。

⑸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

起重钢丝绳在棱角处采取垫方木和包裹麻片的保护措施,千斤绳不得打扭、绞使用。

3.4.4 起重机械触电事故预防

起重机工作时防止碰触架空电力线路或其它运行的电力设备造成触电事故,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应与架空电力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时要注意检查起重机的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保证接地和绝缘良好。

3.4.5机械伤害防范措施

⑴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⑵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或隔离等措施。

⑶转动机械和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应装设可靠的防护罩、盖或栏杆方可使用。

严禁带手套或手上缠抹布,在裸露的球轮、齿轮、链条、钢绳、皮带、轴头等转动部分进行清扫或其他的工作。

工作人员应特别小心,不使衣服及擦拭材料被机器挂住,扣紧袖口。

⑷机械设备工作时,禁止进行润滑、清洁(清扫)、拆卸、修理等工作。

转动和传动机械等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采取防止转动、移动的可靠措施。

检修后进行开停试运行前,应将防护设施装设好,方可进行试运行。

⑸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报警、保险、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

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⑹严禁在运行中将转动的设备防护罩或遮栏打开,或将手伸进遮栏内。

电动机的引出线和电缆头以及外露的转动部分均应装设牢固的遮栏或护罩。

3.4.6物体打击防范措施

⑴高处作业和起重作业现场,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专人监护。

⑵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⑶放线、紧线工作时,人员不得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

⑷在起吊、牵引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的下面,严禁有人逗留和通过。

吊运重物不得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不准用手拉或跨越钢丝绳。

⑸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以防落物伤人。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⑹钻床、金属切削机床等加工件的固定夹具应完好,防夹具脱落装置应可靠。

加工时,夹具应将工件夹紧,防止工件飞脱伤人。

⑺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卡物件料前,必须停机。

机械运行过程中,为避免工具、工件、联结件、紧固件等甩出伤人,应有防松脱措施和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措施。

3.4.7触电防范措施

⑴施工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均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完成。

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的规定。

⑶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⑷电焊机应可靠接地,高、低压侧接线柱必须设护罩,以防工作中误触碰。

不停电更换焊条,必须戴焊工手套进行。

⑸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施工作业时,使用的施工机具、设备应与高压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⑹被跨越电力线路两侧的放线滑车接地,耐张塔挂线前,用导体将耐张绝缘子串短接。

在感应电特别严重的地区紧、挂线时,在操作点附近的导地线上装接地线,适当增加塔上放线滑车的接地点。

⑺每一个附件安装工作点,在正式作业开始前首先设置好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编织铜线作接地引线。

工作完成后,拆除工作接地。

⑻附件全部安装完毕后,保留部分临时接地做半永久性接地,拆除其余临时接地。

半永久性接地作好记录、定期检查,保留至竣工验收后、启动运行前拆除。

⑼装、拆接地线顺序要正确,并均应使用绝缘棒。

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

⑽铁塔塔腿一经开始组立即接好接地引下线并连接可靠。

雷雨天气严禁野外作业。

⑾雷电发生时,严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严禁靠近电器设备;严禁人员停留空旷地带、电线杆和高压电线下。

3.4.8中毒、窒息和毒虫防范措施

人工挖孔桩、掏挖式基础土石方开挖,每日开工前,用气体检测仪对孔内空气进行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用鼓风机向孔底通风,然后方能下井作业。

本工程地处弶港镇沿海滩涂地区,树林深处有毒虫存在的可能性,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了解施工地形及周围情况,并配备常规的防治毒虫药品,一旦受到毒蛇、蝎子等有毒昆虫的伤害,现场应急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3.4.9坍塌事故防范措施

⑴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