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374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

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

重点

理清课文批驳思路,体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

学习

难点

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文体知识:

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

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

它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2.理解词语。

玄虚: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

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说谎话骗人。

诓,哄骗。

 

诬蔑: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

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

替老百姓说话。

 

环节二

埋头苦干: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

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

直接反驳:

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

间接反驳。

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9):

得出结论: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环节三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树靶子(1-2)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对方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

(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批靶子(3-5)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

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这是怎样的批驳方式?

有什么好处?

驳论证。

对方的论据根本推不出敌方的论点,也就是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出了问题,对方靶子已经摇摇欲坠。

3.立观点(6-8)

(1)鲁迅从正面提出了怎样观点?

其依据是什么(正面立论,间接批驳)  

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

从古至今有“中国的脊梁”。

第7段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举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地积极抗战。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你能举出几例吗?

环节三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升,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

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作结论(9)

(1)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

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总”含着“一向”的意思。

形象地写出了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表现出国民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

(3)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嚣张。

“总” 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同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4)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只”含有“惟一”的意思,刻画了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表现了国民党政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刻画出悲观论者的嘴脸。

(5)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诬蔑”斥责对方,肯定了中国存在有自信力的人。

三、探究写法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

 

环节三

 

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

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

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文章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和所谓的“社会名流”的本质,富有嘲讽意味。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嘴脸:

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以

息,最后竟至求于泥塑木雕。

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示出悲观论者精神上的节节败退,可谓入木三分。

环节四

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1-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信“地”信“物”

树靶子信国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味求神拜佛

(3-5)

直接批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批靶子观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8)

间接批驳

论据:

从古至今都有充满自信的“中国脊梁”

得出结论: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

(9)

环节五

 

阅读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感受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通过对驳论文有关知识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写法上,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驳倒对方,并在驳斥谬论的同时提出和论述自己的正面观点。

3.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文章辛辣、尖锐的语言,特别是体会文章在驳斥对方时嘲讽的语言和阐述正面观点时中肯、坚定的语言特色。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

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

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

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

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

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

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

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

(1)杂文的性质:

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

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

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交流点拨】谬论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交流点拨】直接反驳(3—5段):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6—8段):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

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点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深层探究

速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交流点拨】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麻醉着自己”,这说明什么?

【交流点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请你谈谈近几年来中国之盛事,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交流】例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漫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交会对接等。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应该树立自己的论点。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又是如何提出,如何证明的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第1—5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交流点拨】“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

“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

”(《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你能说出几个吗?

【交流点拨】①“埋头苦干的人”:

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

如:

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

②“拼命硬干的人”:

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如:

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

③“为民请命的人”:

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

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

④“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

如:

玄奘、鉴真……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交流点拨】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二)语言品析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交流点拨】“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写作特色

1.总体思路:

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

(1)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

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

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

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

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

2.失败是成功之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