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307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

心理治疗师第一篇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概念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

大纲与资料集》

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

其研究的是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相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情景有关,而且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社会行为: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包括:

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

研究对象:

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

个体现象:

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

人际相互作用现象:

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

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

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

微观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

宏观社会现象:

传统、风俗、时尚及国民性;其他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

教育、临床、工业、消费等

社会角色理论

主要观点:

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

“镜像自我”:

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做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形成“自我概念”

“角色采择”:

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

如果角色采择的自我形象和角色期望中的一样这个人就能和谐发展,否则个人就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出现心理失衡问题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互不相容出现矛盾,有角色间的、角色内冲突

2)角色不清:

个体对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形成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符号互动论

主张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两派芝加哥学派与艾奥瓦学派,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与事物自身之中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2)心智活动既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3)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4)社会代表人际互动作用的组织和结构5)行为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6)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制约

模仿与

社会学习理论

1、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效仿他人言行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左右米勒、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原则研究人的的社会行为,提出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加以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2、社会学习理论:

由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和沃尔特斯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社会交换理论

这是一种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始于1958年,主要观点: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与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奖赏或受到出乎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出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惩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场论与群体

动力学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冲突有三种: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

其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第二节社会化

社会化的目标

1、概念:

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涉及的两个方面:

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内容:

1)掌握基本生活技能2)选定具体生活目标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培养获得社会角色

4、条件:

1)生活依赖期2)语言及学习能力

社会化的过程

分为初步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期)、持续社会化(成年期)社会化是伴随人一生

社会化类别:

1、政治社会化2、道德社会化3、性别角色社会化4、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社会化主要

影响因素

1、社会文化2、家庭父母:

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期,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父母就是社会化的最初媒介3、学校教育:

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4、同辈群体:

它对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青春期,原因在:

1)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人控制和支配;2)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3)性意识萌发却又缺乏理智上的准备

同辈群体对人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5、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手段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类别

即社会认知,个体对他人、群体(即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即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知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类别:

1、对他人的表情知觉: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显示个体情绪状态的,音量、语调、节奏等其判断的准确性也同面部表现2、人格知觉:

指个人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人格特征中的热情还是冷漠居于中心位置,而文雅还是粗鲁则是边缘特征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4、对自我的知觉:

并非总是准确的,自我知觉水平会影响人的行为

印象形成

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过程:

1、形成的线索:

人的自然特征;人的社会特征;人的心理特征;形成的维度:

有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或消极;中心品质说2、形成的算术模式:

加法模式:

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3、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信息出现的顺序最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和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刻板印象与定型: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持有的一套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是对信息进行类别化的结果。

其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而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刻板形象形成原因:

认知主体类型不同;受到大众媒体社会舆论影响;历史文化原因所致

印象管理策略

1、基本概念:

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过程。

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是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是对别人的印象过程发挥影响。

2、管理的作用:

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其行为需符合社会期待;成功的印象管理,其基础是正确的理解情景,正确的理解他人,正确的理解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的社会期待

3、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表现自己2)隐藏自己3)按社会期待表现自己4)投人所好

行为归因与

归因偏差

1、归因:

归结行为的原因,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推测其行为原因的过程2、行为原因:

内因和外因、稳定性和易变性、可控程度3、归因原则:

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折扣原则(凯利提出);协变原则即三维理论:

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及背景维度;个体归因需要的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归因偏差:

社会视角的影响;自我价值的保护:

成功时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忽视一致性因素

第四节社会动机

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从未满足到满足的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功能:

推动作用;导向作用;维持作用;

冲突:

1、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式冲突(前有悬崖后有追兵)3、趋避式冲突(又要马儿好友要马儿不吃草)动机分类:

自然动机、社会动机(性质),优势动机、非优势动机(作用),清晰动机、模糊动机(意识)

主要动机理论

1、本能论:

代表人物麦独孤和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人的行为的动力是本能,本能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固定不变地支配行为,具有倾向性的东西是一种先天行为的模式;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是人行为的动力;人类行为源于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的原动力主要是性及与性有关的活动,死的本能源自于攻击。

2、强化论:

源自行为主义的观点,主要观点是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外界施加压于个体的强化,这种外界的强化决定了个体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分正强化与负强化。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他过去和当前所做出某种行为时所经历到的强化体验。

3、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提出五种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人具有14个特征:

1)准确的觉知现实2)对自己和他人对大自然表现出宽容3)自发性4)以问题为中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超然于世的品质6)自主、独立的倾向7)永不衰退的欣赏力8)周期的高峰体验9)和人打成一片10)仅和为数不多的人深交11)民主的性格12)明确的道德标准13)富有哲理、善意、幽默感14)创造性

主要动机类型

1、成就动机:

个人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目标以期达成的内在动力。

美国学者克利兰在研究中有开拓性贡献

2、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的是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强弱。

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社会文化的影响;自身影响

4、亲和动机与合群:

即对其他人所存在的与之亲近的内在需要;合群指个体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作用: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亲和可使个人避免窘境;影响亲和的因素:

情景因素;情绪因素:

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

5、社会赞许动机:

产生的原因: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个体在婴幼儿时期的赞许动机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规范为标准;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赞许;作用:

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

挫折应对与

心理防御机制

1、挫折:

是个体在某种动机推动下在现实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动机不能活动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包括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2、挫折-侵犯学说:

侵犯是指由侵犯动机引起的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此学说由多拉德提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的行为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的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越有可能发生。

3、挫折反应:

理智行为(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坚持目标矢志不移;身处逆境转移升华);非理智反应(攻击、退缩、退化固执、逃避)

4、心理防御特点:

自发的心理调节机制;作用具有两重性;不能改变挫折情景;作用:

1)积极作用:

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2)消极作用:

歪曲事实,自欺欺人3)不同类型机制:

建设性防御机制(升华);替代性:

补偿、认同;掩饰性:

文饰、反向、幽默;逃避性:

否定、幻想、退化、潜抑;攻击性:

投射、转移

第五节社会态度

态度形成

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对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特征:

内隐性;对象性;稳定性

态度构成:

认知(人对对象事物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评价)、情感(在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反应)、行为倾向(行为的准备状态);态度的维度:

方向(肯定或否定);强度(态度方向的程度);深度(对态度对象卷入的水平);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态度功能:

认知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卫功能

态度形成过程:

1、服从:

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2、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主动趋向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到明显作用;3、内化:

态度形成最后的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态度改变

人对事物已有的态度的基础上发生变化:

1、量变(一致性改变)方向不变强度变化;质变(不一致性改变)

态度改变理论:

1、学习论:

态度与习惯一样后天习得,强化和模仿;2、平衡理论:

相互影响,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3、认知失调论:

是当人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冲突不和谐时,就会感到紧张、内心不自在并力求减缓。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基本观点:

霍夫兰和贾尼斯提出,任何态度改变都是一个人原有的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出现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内心冲突和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其方式之一就是抵制外部影响维持原有态度,这些抵制方法有:

1)贬损信息源2)歪曲信息3)掩盖和拒绝

态度改变的因素:

1、说服者:

威信越高说服效果越好;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抵抗易于改变态度;说服者的凝聚力

2、沟通信息:

信息差异;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明效果);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采取单一信息说服较好,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收者提供正反两面信息说服效果好)

3、改变者:

原有的态度与信念;接收者的人格因素;个体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影响态度的改变;情景:

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沟通信息与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

态度策测量

问卷、量表、投射、行为观察、生理反应法

单维量表有瑟斯顿-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加量表;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

 

第六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过程与形式

沟通是指人们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而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互动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沟通要素: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障碍、背;

分类:

正视非正式;上行、下行与平行;单向与双向沟通;口头与书面沟通

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12-25英尺)在正式场合;社交距离(4-12英尺)此次认识的人们;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亲密距离(0-18英尺)亲人、夫妻之间

人际吸引的规律

吸引程度:

亲和(低);喜欢(中);爱情(高)

影响因素:

1、相似性2、互补性、邻近性、外表性、人格的吸引

人际关系的分类:

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主从-竞争5、主从-合作6、竞争-合作型7、主从-合租-竞争8、无规则型

人际交往的建立发展:

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3、情感交流4、稳定交往

人际交往的原则: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三种基本需求:

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表现形式:

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此理论解释了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先包容后控制最后是情感;协调与维护人际关系的原则:

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

与改善

人际交往健康的标志:

1、乐于交往2、敢于交往3、善于交往4、具有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技巧:

善用语言;善用三种表情;善于倾听;学会欣赏与赞美;具有幽默感;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遵循良好的沟通原则;提供自身修养;具体技术:

1、敏感性训练;2、角色扮/3、P-A-C分析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柏恩提出P代表父母状态,A代表成人状态C代表儿童状态

 

第七节群体心理和行为

群体与

群体凝聚力

人群:

是个体无序的聚会;群体:

是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

特征:

1、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2、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4、有调节行为的规范5、成员之间心理相容程度比较高

阶级、民族、社区等都属于大型自然群体;规范群体:

是根据社会分工要求而组织起来的群体

群体功能:

组织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群体的凝聚力:

高低是群体发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

有效群体的标准:

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成员之间志趣相投;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不同成员之间智能互补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领导者的影响和权威;群体外部的压力;群体活动的定向;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其他因素

提高群体凝聚力的途径:

实行民主领导;适当组织合作和竞争;实现目标管理;提高主人翁意识;重视情感激励;强化群体规范;组织群体活动;利用外部影响

社会助长与

社会惰化

指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效应:

1)结伴效应2)观众效应

惰化:

指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叫社会抑制;美国学者提出优势反应强化假说,产生惰化的原因是个体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降低造成的。

合作与竞争

合作的基本条件:

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竞争的条件:

争夺;目标为稀有或难得;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的

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特点:

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通过理性抉择也可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自愿性是从众的特点;真从众和权宜性从众

从众产生的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的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

个体人格因素;群体因素(其临界值大致在3-4人,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数量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