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305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docx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年级:

高二年级学科:

信息技术执教人:

(首页)

周次

第8、9周

教学时间2011年4月11日—4月18日

总第8、9课时

课题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类比,列举,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几种常用的作品集成软件及其特点;

②初步了解AuthorWare图标的功能;

③掌握AuthorWare以流程线方式集成作品的原理,能对照程序的运行看懂流程图。

④能把设计意图转变成“图标+流程”,能制作出作品的框架。

过程和方法:

以作品分析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比较和自主探究中了解流程线方式集成作品的原理;掌握以流程方式集成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进行初步的“全局→局部”的规划设计训练。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①知道几种常用的作品集成软件及其特点;

②初步了解AuthorWare图标的功能;

难点:

③掌握AuthorWare以流程线方式集成作品的原理,能对照程序的运行看懂流程图。

④能把设计意图转变成“图标+流程”,能制作出作品的框架。

教学仪器教具

PC机一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

引发学生思考:

已经对作品进行了规划设计,并采集和制作了所需素材候,就进入到集成阶段。

那么要使用什么软件进行作品集成呢?

然后进行软件的介绍

【学生】

思考、联想和接受新知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一

【教师】

提出下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1、 以前使用过哪些多媒体作品集成软件?

2、 哲学软件各按照什么方式进行作品集成?

3、 你还知道哪些多媒体集成软件?

【学生】

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过的多媒体集成软件,归纳它们的集成方式。

然后推荐代表发表小组结果。

新课讲授二

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个开启多媒体集成软件演示示范作品,总结集成方式和分类

新课讲授三

介绍Authorware的界面,流程图,各种图标以及图标命名的方法。

开启教材所带光盘中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利用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演示各个图标的作用。

练习:

通过尝试使用Authorware软件进一步了解其工作方式。

小结

介绍Authorware功能和基本工作方式,分组体验,归纳图标作用。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尾页)

 

 

答、

 

这可以说是一个引入课,也可以说是一个归纳课。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多少掌握了一些多媒体集成的软件,本课就进行了一些归纳,以及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

在课堂中,不是单纯的归纳,而是先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交流,之后集合大家意见,进行汇总,这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时时刻刻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检查

意见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年级:

高二年级学科:

信息技术执教人:

(首页)

周次

第10周

教学时间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

总第10课时

课题

片头的集成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演示观摩、归纳讨论总结、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AuthorWare中常用图标的常见设置与作用;

②能灵活运用图标的组合来实现作品的集成,表现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训练学生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方法与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显示图标、移动图标、擦除图标、等待图标、计算图标、数字电影图标、声音图标的作用与设置方法;

2.显示和擦除的过渡效果。

难点:

1.各图标的灵活运用,组成完整的多媒体作品;

2.运动和擦除对象的选择;

教学仪器教具

PC机一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明确从这节课开始按照作品规划的顺序,使用AUTHORWARe对作品的片头,主界面,校园风景,片尾进行集成。

然后明确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片头的集成。

教学过程

授新课:

新课一

【教师】演播窗口大小的设置

通过演示,教师讲解设计作品演播窗口大小的方法。

使用“计算图标”,并介绍在计算图标中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和使用的方法。

【学生】

观看演示,分组实践演播窗口大小的实践。

新课二

【教师】Flash动画导入和使用:

通过演示,教师讲解flash动画导入的方法,主要有导入的方法、步骤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学生】

观看演示,然后根据方法实践。

新课三

【老师】背景音乐的设置:

给出音乐导入的方法、步骤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指出AUTHORWARE对声音文件的格式要求。

【学生】观看演示,然后根据方法添加背景音乐并设置等待图标。

新课四

等待图标的使用;

等待图标的属性的设定;

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

1、 除了根据计算图标设定窗口大小,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设定呢?

2、 现在屏幕有多种规格,我们是否可以设定演播窗口大小可以自动适应屏幕的大小?

通过软件的帮助功能和查阅相关教程去完成题目

小结:

小组讨论,互助学习。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尾页)

 

 

答、

 

本课是一个实践课,讲授了片头集成的软件使用。

主要采用了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而为了更好的达到课堂的效果,我们把大任务大目标分成了若干个小任务小目标,让学生逐个完成,慢慢达到总目标,这样灵活的环节设计也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

检查

意见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年级:

高二年级学科:

信息技术执教人:

(首页)

周次

第11、12周

教学时间2011年5月3日—5月9日星期一

总第11、12课时

课题

交互的制作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能把作品重新用交互方式来组织;

②掌握并能在多媒体集成中运用热区交互;

③初步了解文字输入交互的作用与设置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与顺序方式的比较,体会交互方式组织作品的好处,学会在多媒体制作中恰当地使用交互来集成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交互的执行流程与作用;

2.热区交互类型的详细设置方法。

难点:

把热区交互的设置方法迁移到其他的交互类型,掌握交互流程的共性与设置方法。

教学仪器教具

PC机一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

【老师】让学生观看集成好的演示作品,了解其中的非线性结构,然后告诉学生可以利用Authorware的交互图标来实现。

【学生】观看演示,思考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演示、分析

【教师】

分析脚本设计,指出要利用四个按钮实现交互功能,这四个按钮分别是“校园风景”、“学生活动”、“教师风采”和“退出”、然后将交互图标拖到流程图上,示范交互图标的应用和设置。

操作之后提问:

1、 为什么选择“热区交互”方式?

2、 “校园风景”、“学生活动”、“教师风采”、交互下为何使用组图标?

组图标作用是什么?

【学生】

观摩教师的操作,思考和回答问题

实践练习

【教师】

让学生实践交互的建立和设置。

在过程中对各小组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学生】

设置“学生活动“和”教师风采“的交互方式

讨论探究

【教师】

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在进入作品《快乐校园》时设置一个交互,要求使用者输入姓名和密码才能进入到作品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交互方式?

然后建立这个交互

【学生】

分组讨论探究,将结果共享,然后实践练习

小结

教师总结交互图标的使用方式

交互图标的使用和功能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尾页)

 

 

答、

 

适度挖潜实现知识的深度迁移:

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是象本课这种实践性课程的目标,而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体现知识的延续性拓展性,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环节进行拓展和挖潜,这是实现知识深度迁移的一个重要手段。

检查

意见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年级:

高一年级学科:

信息技术执教人:

(首页)

周次

第十、十一周

教学时间2011年4月25日—5月3日星期一

总第10、11课时

课题

IP地址及其管理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办法。

  

(2)、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能力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难点:

IP地址的格式

教学仪器教具

PC机一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

[任务1]打开两个浏览器窗口,分别输入和“159.226.1.19”,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并体验IP两种地址的转换。

(教师给出互联网上的两种地址的转换资源。

例如下列地址:

http:

//210.29.192.16/acstar3/analyse_ip.php)  

 

在任务设计时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任务2]查看本机的IP地址,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

指导学生带着“任务”中的问题,探索交流,小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务。

一、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分析IP地址的格式

二、和学生共同探讨IP地址分类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什么是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2、 网络地址的种类?

3、 三类网络地址的地址范围。

三、IP地址管理

教师给出问题:

IP地址的管理的机构是什么?

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如:

四、指出我国IP地址的总量不足,及其原因。

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尾页)

 

IP地址及其管理 

1.IP地址的格式

2.什么是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3.网络地址的种类?

4.三类网络地址的地址范围。

答、

检查

意见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年级:

高一年级学科:

信息技术执教人:

(首页)

周次

第十二周

教学时间2011年5月9日

总第12课时

课题

认识计算机网络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难看:

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教学仪器教具

PC机一台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教学导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极大的方便,也可以让书生不足不出门户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教师活动】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支持下,将多台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用于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导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起源于一个名叫ARPANET的广域网;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创办;最初只连接了位于不同地区的四台计算机。

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即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服务器:

在网络上提供资源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②工作站:

在网络上使用资源的计算机称为工作站。

 

③网络设备

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常用的设备有路由器、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网桥、光电转换器等。

(实物展示) 

④网络协议:

网络中为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常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⑤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

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2000、UNIX、Linux等。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

如:

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

如:

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③协同工作(分布处理)。

如:

办公自动化 电子数据交换 远程教育、电子银行、电子商务

【网络的分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①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②按交换方式来分类:

Ethernet(以太网)、分组交换网,ATM(异步传输模式)网,帧中继网等等

(电路交换网络)一般的电话线路采用的就是电路交换网络

(分组交换网络)Ip电话采用的也是分组交换技术

③按拓扑结构来分类:

总线网,环形网,星型网、树型、混合型等

(总线网):

优点:

节点的插入和拆卸非常方便,易于网络的扩充;缺点:

容易引起信号的冲突和竞争

(环形网):

优点:

结构坚固、负载能力强且均衡、无信号冲突;缺点:

技术较为复杂

(星型网):

优点:

增加站点容易,成本低;缺点:

是中央节点出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可靠性欠佳

④通信媒体类型:

有线网,无线网,陆地网,卫星网等等

【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1.管理信息系统:

一卡通系统(售饭、用水)

学生管理系统(学籍、成绩、德育、健康)

2.办公自动化:

OA、电子办公平台(文件、邮件、留言、视频会议)

3.信息检索系统:

图书管理中检索书籍借阅情况、公安网中检索某指纹信息

4.电子收款系统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尾页)

 

认识计算机网络

①数据通信。

如:

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

如:

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③协同工作(分布处理)。

如:

办公自动化 电子数据交换 远程教育、电子银行、电子商务

答、

 

 

 

检查

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