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89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docx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以下是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一)感知色彩的丰富,尝试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颜色相匹配。

  

(二)愿意与同伴愉快地交流生活中对色彩的发现。

  二、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

有兴趣寻找身边的颜色,感知色彩的丰富性。

  

(二)难点:

能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颜色进行匹配。

  三、活动准备

  

(一)色彩精灵杖偶“色彩精灵妈妈”一个。

  

(二)将多种颜色不干胶剪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片若干。

  (三)照相机一架。

  (四)记录表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色彩妈妈来啦。

  1.欣赏色彩精灵杖偶(上面有各色的贴纸)的对话互动,感知生活中有多种色彩。

  ——小朋友,你们好!

我是色彩精灵妈妈,你们知道我有哪些色彩精灵宝贝?

(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蓝色……)

  2.发现色彩小精灵(圆片加笑脸),进行互动打招呼。

  3.交流互动,选择色彩朋友。

  ——你喜欢和哪个色彩精灵宝宝做朋友?

说说为什么。

  4.到教师处拿取色彩精灵图片。

  ——比如,幼儿说“我喜欢红色精灵”,并到教师处拿取红色精灵图片。

  5自由和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色彩精灵。

.

  (设计说明:

通过拟人化情境、“捉迷藏”等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并主动发现、感知身边更多的颜色。

  

(二)贴贴色彩小精灵。

  1.互动游戏“色彩精灵躲在哪里”:

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去寻找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色彩,感知1颜色的匹配对应。

  ——色彩精灵宝宝要和你们玩捉迷藏了。

如果你是红色精灵的朋友,就请你再找出一个红色精灵宝宝贴在身上。

  2.睁开眼睛,找出相同的色彩精灵,并相互检验找得对不对。

  ——先请你们闭上眼睛。

(事先已在明显物品上贴上了对应的颜色贴纸。

)它们已经藏好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都找对了。

  3.同伴互动游戏,感知不同颜色的对比。

  ——现在该你们藏颜色精灵了。

想一想,把你的色彩精灵宝宝藏在哪里好呢?

  ——先请男孩子将颜色贴纸藏起来。

女孩子找出两个不同的精灵贴在身上。

  4.再交换游戏一次。

  (设计意图:

除了游戏,也需要回归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感知颜色。

带幼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自主地探索与发现,他们将获得更多的关于颜色的体验。

  (三)找找色彩小精灵。

  1.准备更多颜色的贴纸,请幼儿到户外去找一找“色彩精灵在哪里”。

  ——在幼儿园里,还有更多的色彩精灵在等着你们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找一找吧!

  2.尝试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发现。

如:

“我找到的色彩精灵是红色,它躲在大型玩具——滑梯上。

  ——你找到的色彩精灵是哪一种颜色?

请你用好听的一句话来说说。

  3.在找到的物品上面贴上相日应的颜色贴纸,将发现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活动同时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性,能力强的幼儿可能认识更多颜色,因此教师需准备更多颜色的贴纸,以满足不同幼儿的能力需求。

  五、活动延伸

  

(一)请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相同颜色或不同颜色的物品,并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里,丰富“色彩大收集”区域。

  

(二)将幼儿在户外发现的颜色和做的记录表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生活中的丰富色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玩“照镜子”游戏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五官特征。

  2、体验照镜子的快乐,并能准确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贴五官,巩固五官脸部位置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究五官的特征,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面镜、自制镜子的形状人手一份,手绘五官许多个,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请幼儿猜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

  2、“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

”耳朵)

  3、“上一片,下一片,中间一道白围墙。

”(嘴巴)

  4、“可以呼吸,可以闻气味,它的本领可真大。

”(鼻子)

  5、“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对着它,喜怒全知道。

”(镜子)

  二、玩小镜子的游戏

  教师用镜子和幼儿一起玩游戏。

教师一边说“照镜子,照镜子,照到你的小鼻子……”,一边用请幼儿用镜子照到幼儿相应的五官部位。

  三、幼儿自主发现、表达

  1、用“照镜子,照镜子,照到我的……”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

  2、请幼儿来说一说:

你用镜子照到了自己脸上的什么地方?

五官的数量?

它们的本领是什么?

如何爱护五官?

(请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五官的本领可真大,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五官。

  四、操作活动:

贴五官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做了一面镜子,我们来玩贴五官的游戏吧。

  2、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纠正一下五官贴得不真确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在对比观察中,进一步发现小飞虫都有一对翅膀。

  ●了解夏季蜻蜓低飞的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感知蜻蜓翅膀通透的特点。

  ●难点:

细致观察、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知了、蝴蝶、蜻蜓的多媒体图片、影像。

  ●幼儿用书第5册第4~5页。

  ●挂图《蜻蜓仙子》。

  活动过程

  ●蜻蜓仙子真漂亮。

  ·欣赏挂图三或影像。

  ——小朋友们好!

我是魔法小仙女,你们喜欢我吗?

  ——我有一个会变魔术的魔法棒,看看变出了什么。

  ——这是蜻蜓仙子!

小朋友仔细看看,蜻蜓仙子和我

  一样都有一对什么?

我们的翅膀看起来怎么样?

  ●蜻蜓仙子很特别。

  ·对比观察挂图一、二、三,聚焦表述翅膀的异同。

  ——我们再来看看蝴蝶、知了和蜻蜓,它们都有什么?

  蜻蜓的翅膀和谁的翅膀比较像?

(将蜻蜓挂图居中

  摆放。

  ——知了的翅膀和蜻蜓的翅膀看起来比较像,都是有

  点透明的。

  ——花蝴蝶的翅膀和蜻蜓、知了的翅膀为什么不像呢?

有什么不同?

  ●蜻蜓仙子的秘密。

  ·观察幼儿用书第4~5页。

  ——天气好像要怎么了?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找一找,画里有蜻蜓仙子吗?

它们飞得怎样?

很高还是很低?

  ——谁知道它们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吗?

  ——因为快要下雨了,在下雨前,蜻蜓仙子就会飞得很低。

  ——所以,妈妈给出门的爸爸送什么?

  ——如果你发现,很多蜻蜓仙子都飞得特别低,你就知道快要怎样了?

这是站

  您仙子的小秘密,小朋友们可以藏在心里。

  活动延伸

  ●可将靖蜓、蝴蝶、知了的挂图,以及收集来的图片或照片投放在益智区(需有意识地根据虫虫的种类分类摆放),便于幼儿继续对比、观察,明确感知小飞虫翅膀的异同,并更好地开展“对对碰”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__(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

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

,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

  设计意图:

  花生是幼儿经常看见的食品,但是有许多孩子都不怎么喜欢吃花生,因此我们设计了“好吃的花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对花生这一类的干果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并结合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吃一吃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融合了多种领域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教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动手剥花生,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幼儿在快乐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花生若干,纸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花生。

  1.师:

瞧!

这位是松鼠阿姨。

我们一起来跟阿姨打声招呼吧!

今天呀,松鼠阿姨开宴会,她会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个礼物。

(每位幼儿一份花生)

  2.看一看,摸一摸。

  幼儿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花生长什么样的?

再摸一摸花生壳怎么样的?

轻轻地的打开花生壳,看,这是什么?

(花生米)看看,里面住着几个花生宝宝?

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教师小结:

我们吃的花生里面的宝宝有的多有的少。

  3.认识花生。

  师:

那小朋友看看这个花生宝宝它长的什么样子的呢?

(穿着一件红衣服)

  我们帮它脱掉红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白白的肉)

  教师小结:

原来花生呀,穿了两件衣服,一件硬外套,一件红衣服。

  二、探索剥花生的'方法。

  1.师:

你们是不是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

那我们该怎么办?

(把它剥开来)

  教师小结:

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松鼠阿姨不是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花生吗,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把花生剥开来。

(要求幼儿讲卫生,花生壳放在纸盒里)

  2.剥花生。

  三、尝一尝。

  幼儿品尝自己剥的花生米,说说花生的味道。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设计这么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花生,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运用感观去感知操作,运用和体会。

在第二个环节中,探索剥花生的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为了养成幼儿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最后环节吃花生,延伸活动花生壳作品制作,包含了《纲要》中教育幼儿的目标,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突出了与人交往和分享,让孩子相互团结,分享成果。

本次活动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增强了,由感知事物到感知世界,掌握的非常好。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孩子们的常规还需加强,在尝一尝环节应该准备放花生壳的纸盒大一些,这样孩子就不会将花生米的红衣服末掉的桌子都是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6

  学习目标:

  1.喜欢做实验,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2.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1页。

  2.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1页,向幼儿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圆形的。

  6.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活动评价:

  1.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2.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会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2、初步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感受探索声音的乐趣。

  活动重点:

借助材料制造声音,制造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幼儿操作常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科学操作经验。

  物质准备:

各种空瓶子、罐子、盒子,小石块、豆豆、米粒、小纸片,乐音与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制造声音。

(6分钟)

  1、幼儿尝试制造声音。

(4分钟)

  教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等很多东西,

  请你们用它们来制造声音。

你们会吗?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

(2分钟)

  提问:

“你制造出声音了吗?

你是怎么制造的?

  教师简单小结:

“物体通过碰、打、敲、摇……发出声音。

  二、探索声音。

(9分钟)

  1、启发,提问:

“刚才制造声音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1分钟)

  2、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分钟)

  

(1)教师出示分别装着石块、豆豆、米粒的铁罐,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

  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

小结:

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

  一样的。

  

(2)教师出示装着不同量米粒的两个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

小结:

  样的东西放得多与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教师出示装着纸片的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

请幼儿猜猜里面有没

  有装东西?

并出示给幼儿看。

小结:

有的东西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

  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

  3、幼儿操作,再次制造声音,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5分钟)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乐音与噪音。

(2分钟)

  教师播放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听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知道避免制造噪音,活

  动室里应轻轻地说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一:

  有益的学习经验:

  观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广阔和神秘,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准备:

望远镜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带幼儿观察天空。

  2、让幼儿拿着望远镜观看。

教师告诉他们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并给幼儿讲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3、请幼儿想想牛郎星和织女星见面后都说些什么?

我们有没有办法,让牛郎星和织女星有更多的会面机会。

  4、请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诉幼儿天空中有许多秘密,小朋友长大了可以做天文学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奥秘。

  集体活动二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星星离我们很远,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进好奇心。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你们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吗?

它们离我们有多远?

  2、教师讲解:

宇宙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许多数也数不清的星星。

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

比邻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星,我们现在看到的比邻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比邻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邻星,是它在4.22年前发出的光。

而现在的比邻星,我们要过4年多才能看见。

  3、天空中的奥秘多极了,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后如何与星星交朋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9

  设计意图:

  继《糖不见了》活动课之后,有一天李朝琪问我:

“为什么老师杯子里的“黑糖”没有化掉,而是变大了呢?

”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是呀是呀,变大了,好神奇!

”“好像我爷爷杯子里的茶叶也是这样的。

”……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还沉浸在溶解的现象中,突然发现老师杯中的胖大海不但没有溶解反而变大了,他们对此感到很疑惑。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做中学”模式在小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考虑到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思维的特点,我决定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猜测、实验验证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对于活动材料的选择,我事先做过试验,发现胖大海膨胀需要的时间很长,像花茶之类的膨胀前后变化不够明显,唯有黑木耳、白木耳兼具需时短、膨胀前后对比效果明显两大特点,符合我们的课时需求。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小班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探索,感知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

  2.盘子四个(内装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

你们看盘子有什么?

  幼:

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

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像什么?

  师:

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

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

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

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

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

(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

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

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三、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

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1:

开花了。

  幼2:

变大了。

  师:

它们为什么会变大?

  幼:

喝了好多的水。

  2.师:

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

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

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

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四、延伸、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1.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样,在水里会膨胀的?

  2.播放课件,当幼儿说出来即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

  3.你们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

  (分析:

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扩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思路很清晰,我在课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从材料的选择方面、课件的准备等。

活动分四个环节:

首先,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在说说中感知、了解黑白木耳的基本特征,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

接着,让幼儿猜测,验证,使得幼儿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木耳在水中变大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然后,通过对比膨胀前后木耳的变化,分析其长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胀现象,总结膨胀的概念。

最后一环节又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找会膨胀的物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PPT的方式渗透了更多会膨胀的物体。

  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出现了两样物体同时需要幼儿观察,所以他们的观察注意力不能够全面顾及,所以我想如果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只选择一样白木耳而非两样的话,幼儿观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些。

在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杯中的黑白木耳已经变大了,可以让他们参照盘中剩余的黑白木耳,多对比一下、引导一下,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地明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0

  一、设计意图

  水对于每位幼儿来说对非常的喜欢玩,一次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发现拿着海绵球在水池边玩。

吸引了不少幼儿,于是我将海绵吸水的特性和水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幼儿了解海绵的特性,另一方面让幼儿利用海绵的特性来玩水,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一盆水,空盆,海绵

  四、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摸起来软软的,坐下去压扁它,站起来变原样。

(海绵)

  

(二)出示海绵,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的特性。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

  ·摸上去不滑,用手捏一捏很软,而且能够压扁,压扁后能变回原样。

  ·看上去海绵中间有一个个小洞洞。

  2、猜测今天拿海绵来做什么?

  (三)出示一盆水,幼儿想办法将水注入空盆中。

  1、提出疑问,幼儿猜想。

  谁有办法把水注到空盆中?

幼儿自由讨论。

  2、提供材料----海绵,幼儿尝试将水注入空盆。

  不可以用手直接将水倒入空盆,只有海绵,你们有办法吗?

  3、幼儿尝试操作,并说出办法。

  幼儿操作时,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

  将海绵放入盛满的盆中,吸足水后,拿出来,放到空盆并用手挤出水。

反复操作,水就注到空盆中了。

海绵的本领还真大。

  (四)海绵的其他用途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海绵都能帮上忙,比如:

海绵拖把,海绵洗洁布等,它的作用可大,可多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2、了解球的种类,体验玩球的乐趣。

  3、通过动手制作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球:

如:

篮球、足球、乒乓球、铁球、气球、网球、垒球等。

  2、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

  3、制作球可选择的材料:

报纸、海绵、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胶带、塑料袋、水、药丸壳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种球,请幼儿自由玩球。

  2、提问:

球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小结:

球大多数是圆的,能滚动,能跳起来,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实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个,请幼儿试着玩一玩。

  2、提问:

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

  3、幼儿讨论回答:

一个装了水,一个没装水;装水的沉,没装水的轻;一个软一个硬;装水的弹不起来,没装水的能弹起来。

  4、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装有水的气球是实心的,没装水的气球是空心的。

  5、请幼儿尝试将教师提供的各种球按空心和实心分开。

  三、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动手做一个球。

  1、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做球的材料,动手做一个球。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

  四、游戏:

看谁的球滚得远教师提供斜面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