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519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新课标概要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光年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走过的距离,大约是94605亿千米。

2.冥王星出列

冥王星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的原因:

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

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它被划为矮行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

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的天体:

、、、、、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

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

总星系系

系系

(3)光年是计量单位,1光年表示。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是由、、、、流星、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2、八大行星的位置:

距太阳由近到远依为、、、、、

、;其中在与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运动方向:

;轨道平面:

;运动轨迹:

4、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

、巨行星、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原因有:

、、。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B.河外星系

C.天空中飘动的云D.总星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准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3、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1.请同学们用5分钟认真思考学始于疑的4个问题。

2.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质疑探究。

3.试着完成本节知识网络图

 

 

1.什么是天体及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3.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是如何划分的?

小行星带位于那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一:

根据段2和“图2”,说出什么是天体系统?

水星和金星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为什么?

问题二:

把“图2”转化成“图4”设计出你能用几种方法标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找)

针对训练:

1、下列可称为天体的是()

A.北极星B.地面上奔驰的汽车

C.太阳系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2.下列天体系统中比河外星系低一级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问题一:

读课本P4“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列,从而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问题二:

分析课本P5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结合图4图5说明地球为什么是一个普通的行星

 

问题一:

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问题二:

阅读、理解教材P6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问题三:

想一想,一个星球存在生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你认为火星有生命存在吗?

请陈述你的理由。

、、、、、、、、、、、、、、、、

 

 

1、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金星B.火星C.月球D.太阳

2.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B.火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C.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D.地球与木星轨道之间

3.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星云由众多恒星组成,属于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完成时间不超过5分钟,完成后再参考答案查找问题完成时间不超过2分钟,成后再参考答案查找问题。

的为中等难度题,为难度较大题为能力题

1、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

A.地球、火星B.地球、木星C.火星、土星D.木星、金星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01月27日报道,一颗小行星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原子弹那么大。

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3—4题。

 

3.这颗小行星来自

A.①和②之间B.②和③之间C.③和④之间D.④和⑤之间

4.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类地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可见光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

2.太阳风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流。

3.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区

成都平原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区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主要由__________组成的炽热气体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

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_。

2.阅读课本图1.7,结合现实生活举例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3.做课本P9页活动题。

(进一步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说说你对太阳活动的理解。

2.黑子:

发生在层中,黑子温度比周围区域低

 

1.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由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B.太阳内部进行着一连串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表面的温度处处皆为6000KD.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2、太阳能量来自于()

A.原子核裂变反应B.原子核聚变反应

C.可燃气体的燃烧D.黑子的增多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太阳辐射加强,地面得到的能量增多B.使地球上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使地球上传输的短波信号加强D.使地球上降水以11年为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变化

1.请同学们用5分钟认真思考学始于疑的4个问题。

2.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质疑探究。

3.试着完成本节知识网络图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太阳黑子和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那个层,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是多少?

4、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问题一:

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发布有什么规律?

问题二:

描述图1.9所示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问题三: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针对训练:

1.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

(1)我国140千卡/厘米2的年太阳等辐射值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

再折向到西藏南部。

(2)为什么四川盆地的太阳总辐射量特别少?

(3)为什么西藏西南部太阳总辐射量特别高?

问题一:

读课本P11“太阳黑字数的变化图”,完成后面的三个活动题。

问题二:

探索:

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

 

1.如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

①青藏高原②北疆③东北平原④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2.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球层上产生黑子和耀斑,二者周期相同

B.从太阳活动极大年到相邻的太阳活动极小年之间的平均周期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电磁波扰动对流层大气,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1.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引发"磁暴",影响短波通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状况。

选项A和D都是太阳活动的结果。

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从而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引发"磁暴"的原因是太阳色球层中耀斑爆发所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从而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

选项B地球内部升温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煤和石油是地质年代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经漫长的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

正确答案为C。

解答本题常见的思维障碍是地理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牢,从而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克服这一思维障碍的方法是要求同学们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以以上所说的基本知识为前提条件的,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地理学习能力只能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是空中楼阁。

平时我们所说的"知识+方法=能力"这句话就是对以上说法最好的诠释。

2.直接导致地球上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是

A.日珥B.黑子C.耀斑D.太阳风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狮子座流星雨④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

4.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

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B.①②④

6.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太阳辐射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较高。

(2)上海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旧金山,其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

C.大气环流D.地形

(3)A、B、C、D四处太阳辐射季节变化量小的是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人类活动对太阳辐射有哪些影响?

 

第一课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年龄

地球已有44~46亿岁了,它目前正处于青年期

2.1天文单位

1天文单位是指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597,870公里

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千米,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一、地球的自转

地轴: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方向:

自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自转恒星日:

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

周期:

太阳日:

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

角速度:

极点为,其他各处相同,即。

速度

线速度:

自向减小(赤道处最大)。

二、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周期:

一个年,日时分秒。

形状:

近似正圆的。

1.公转轨道近日点:

初。

远日点:

初。

角速度:

平均:

,点较快,点较慢。

速度线速度:

平均:

,点较快,点较慢。

 

 

 

 

1.试用三种方法表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1)标在两极附近的地轴上

(2)标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上(3)标在纬线上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注:

公转方向、太阳(用☼表示)以及近日点、远日点、春分日和秋分日时的地球位置(用·表示)。

 

地球公转轨道

 

 

 

 

1.请同学们用5分钟认真思考学始于疑的4个问题。

2.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质疑探究。

3.试着完成本节知识网络图

 

1、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是怎样的?

2、黄赤交角的度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问题:

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变化规律。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

正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负相关

问题:

完成课本P14页读图1.17“地球公转轨道”后的读图思考。

问题:

绘制黄赤交角示意图。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B.登高可以望远C.月相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先变慢再变快D先变快再变慢

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º34/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4.若黄赤交角变为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B.温带范围变大到300  

C.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上。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6、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B.中山站

C.长城站D.南极点

(2)我国有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中国国庆节到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C.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D.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

 

完成时间不超过20分钟,完成后再参考答案查找问题。

的为中等难度题,为难度较大题为能力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地球公转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字母里,分别填写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2、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问题。

“嫦娥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3、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B.∠TOF

C.∠FON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3)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4.图12为太阳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图完成下列个要求。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甲与乙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_____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

(4)该日,地球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____________(较快、较慢)。

(5)在元旦附近,地球位于图13中的________位置

28、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9)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东半球昼夜状况图(图10),完成下列问题。

(8分)

图10

图9

(1)当地球公转到图9中丙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地球公转速度较。

(2)图10中ab为晨昏线,请在图10中用绘出夜半球的范围。

(3)此时图10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荆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北京时间是月日时分。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证明地球自转的简易方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细牙签(木质),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记号,记住细牙签的位置。

过几个小时后(最好超过10个小时),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细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像是细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傅科摆证明法;牙签在北半球作顺时针(向右)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向左)方向的。

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一、昼夜更替

1.识记的关键词

(1)分界线:

④_______。

(2)周期:

⑤__________,常被用作基本的时间单位。

思考:

若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能否产生昼夜及昼夜交替?

交替周期为多少?

若地球既不自转又不公转,能否产生昼夜及昼夜交替?

 

2.在日照图上如何进行晨线与昏线的判读?

判读口诀:

顺着自转方向,走向光明的为晨线,走向黑暗的为昏线。

思考题: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线,该线上的各点为(日出或日落)时刻;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线,该线上的各点为(黎明或黄昏)时刻。

夜半球东侧为线,西侧为线;昼半球东侧为线,西侧为侧。

(2)昼夜更替

在下图中找出晨线和昏线晨线昏线

判断NS是晨线还是昏线?

 

二、地方时、区时

1.地方时

(1)成因:

由于地球__________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的时间要______

(2)概念:

因______不同的时刻。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划分:

图中共分为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A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

图中D与E合称东西十二区。

(2)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3)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⑬__小时,东时区的区时较早,故“东早西晚”。

3.什么是北京时间?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产生原因:

存在__________

2.偏移规律:

北半球向_____,南半球向,赤道上没有偏转。

 

1.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B.一个恒星年C.24小时D.23时56分4秒

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0度

C.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D.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不垂直

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20°N,20°E),回答第3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B.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C.乙地位于西二区D.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晚

4.(2011年东莞期末检测)“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B.东八区区时

C.120°E的地方时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5.北半球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高纬偏转B.向低纬偏转

C.向西南偏转D.向北偏转

6、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四季更替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1.请同学们用5分钟认真思考学始于疑的4个问题。

2.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质疑探究。

3.试着完成本节知识网络图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怎么判读晨昏线?

3.时区是怎么划分的?

地方时是怎么计算的?

4.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是什么?

 

 

问题一: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

如何判读晨线、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判读及应用

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当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当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

(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主要有四个隐含时间,如图所示:

①AC弧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A所在经线AS为6时,因为赤道上任何时间均昼夜等长;BC弧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B所在经线SB为18时。

②昼半球的中央经线SE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SCF为0时。

 

(2)确定日期:

主要有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3)昼夜长度的推算

 

针对训练:

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俯视图上画出晨昏线。

 

问题一:

在地方时计算中,“东”和“西”是如何确定的?

问题二:

如何进行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东八区18:

00,求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时间。

(区时计算)

东九区西五区

2、已知105°E9:

00,求120°E和10°W的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

120°E10°W

3、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当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EMF是晨昏线中的线。

(3)已知EMF地方时为18:

00,A点的地方时为B点的地方时为。

 

完成时间不超过20分钟,完成后再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