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红河你所不知道的柔软时光.docx
《彩云之南红河你所不知道的柔软时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云之南红河你所不知道的柔软时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彩云之南红河你所不知道的柔软时光
【彩云之南】红河:
你所不知道的柔软时光
每至云南,必有收获。
红河之行,眼界大开。
弥勒的可邑小镇、东方韵、鲜花火锅;元阳的梯田,建水的米轨火车、文庙、朝阳楼、双龙桥、团山民居、朱家花园,石屏的郑营、豆腐、花腰女子舞龙;蒙自的米线,个旧的烧烤。
仅仅一个州,看点如此多。
历史,人文,建筑,风光。
凡是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让人流连忘返、欣悦沉迷。
石屏
【郑营】
郑营,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村内还保持着原有三街九巷的古老格局,呈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连接着几大主要的建筑。
其中以陈氏宗祠、郑氏宗祠为代表,规模宏大、格局完整,雕梁画栋、描金绘彩,雕刻之繁复、细腻、精美,难以言表。
关于郑营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明朝初年,有位随入滇明军驻扎蒙自的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郑太武,后来在蒙自落籍。
几十年后,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移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既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且土壤肥沃,便举家定居普胜村。
不久人丁兴旺的郑从顺将普胜村改名为”郑营”。
洪武中后期,朱元璋”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于是又有数百万江南、中原的汉人迁移到云南。
这一时期,郑氏一族定居的郑营又有武姓、陈姓、李姓、张姓等江浙皖籍汉人迁入,郑营也就变成了一个多姓汉人聚居的大村落了。
从前的郑营好似一个完整的小城,四周筑有围墙,东西南北各建有一道栅子门,西南向还建有二层楼的炮台。
”城”中建有郑、陈、武等姓氏的宗祠。
如今围墙不在了,炮台不在了,但宗祠犹在,呈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也还保留着,并在两头新修了古色古香的村门。
郑营内规模最宏伟的建筑是村西段的陈氏宗祠。
宗祠建造于1925年,坐南朝北,通面阔23.8米,总进深52.1米,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
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均以砖石拱券。
文革期间,郑营的很多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宗祠被一个机智的村民挂上了毛主席像,才免遭破坏。
郑氏宗祠在陈氏宗祠东面约百多米远的地方,这是一座建造于清末的三进大院。
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大约又从来没有大修过,衰败之象已经很明显了,但仔细一看,也是雕梁画栋、描金绘彩的。
特别是大门檐枋、正殿屋檐,雕刻之繁复、细腻、精美,又超过了陈氏宗祠。
郑营的民居建筑也很有特色,这些民居多为坐南朝北的大四合院,屋顶形式为硬山顶,屋脊笔直,左右山尖向上翘起,其左略高于右,这是”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压白虎,不使白虎抬头的意思。
郑营现存数十幢建筑精美、保护完好的古旧民居中,位于郑营村中心区的原陈载东的住宅是比较突出的一座。
漫步在郑营的青石板路上,进出在好客的村民家,满眼看到的都是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诗词、警句、对联:
”高位不以荣,卑官不以耻。
””合为贵,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双双瓦雀寻书案,点点杨花落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老几多时。
””我本山中人,在说山中话,三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诗成酒力都消尽,人与梅花一样清。
””满腔心事凭谁说,只向花前诉一声。
”【花腰舞龙】
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
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
他们崇拜龙,其祭龙、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即雌龙,男子舞黄龙即雄龙。
彝族每年都要举行祭龙仪式,逢12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日,则要祭大龙,彝语叫“德培好”节。
每个寨子都在附近的山坡上选有一棵龙树。
祭龙进,先推选一全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王”,由龙王带瓴大家拜龙树、祭龙神。
祭龙是一项神圣的活动,龙王领着大家抬上香烛、活猪、果菜等供品,上山拜祭龙神。
在坡脚,有三排小栎树组成的一个通道,任何人都要过了通道才能上山,绝不许乱窜,不许走错,出来时也是如此。
点燃香烛、献上供品、拜祭龙神,一般人只能在两个神坛前拜祭,第二个神坛以上就算禁区。
除了龙王可以上去之外,不论何人踏上半步即是犯了大忌,都会受到惩罚。
而龙王上到龙树跟前做些什么,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拜祭以后就把龙接回寨,要的龙便有了灵性,彝龙队举着巨龙进村走寨,为村民们驱除邪气,祈求平安,而最开心刺激的就莫过于舞龙了。
彝族尚黑,以黑为贵。
姑娘们舞青龙,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浓郁色彩;在彝族的传统观念里,世间万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戏万物繁茂。
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花腰彝在岁末,曾于1999年年底到北京参加“中华喜迎新世纪彝龙大赛。
”获金奖;迎澳门回归时,又应邀在天安广场作表演;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过。
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
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
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
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
人们说:
“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石屏风】
石屏风位于古城喻氏民宅内,是一万多年前形成的泉华,与地壳相连,长3.34米,宽0.48米,高2.78米。
石体大洞12个,中洞52个,小孔365个。
这些数目恰好与一年之中月、周、日的数目相吻合。
形态奇艺,左似青龙,右如白虎。
灵透瘦漏,巧夺天工,被石屏人视为珍宝。
再仔细欣赏,还会发现,屏风上有许多形似神似的动物形象:
屏风的腰部,犹如一条巨龙在空中腾云驾雾,龙头在东侧,口中紧衔明珠宝石;屏风的顶部,一只猛虎带着一只小虎在奔跑嬉戏;屏风的胸部,在一石洞内端坐着一尊观音菩萨。
清代文化名人许印芳在《喻氏石山歌》中写道:
“孤根吐云极变态,结形立堵如屏风。
筋骸皱瘦孔透漏
造作天巧非人工。
”【石屏文庙】
石屏文庙位于石屏县异龙镇北正街,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已有660多年历史。
现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先师殿、尊经阁等建筑,泮池石雕凭栏雕刻细致。
棂星门为木石结构牌坊,牌坊正面匾额书“棂星门”,背面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颂词,为清乾隆时石屏州学正、蒙化(今巍山)人张瑞亮所书。
先师殿,是文庙的中心殿堂,前有墀台,占地面积174平方米。
正中龙雕两边各六道石阶,供每年农历8月27日祭祀孔子诞辰的主祭官员上下。
这尊精致的龙雕,也在文革期间遭到了破坏,延伸出去的龙角被砸掉了。
【石屏豆腐】
石屏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石屏人有做豆腐的习俗,豆腐被当作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
闲时,不管男女老少,石屏人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
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石屏豆腐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这里点豆腐不需要用石膏,而是直接用井水。
因其独特的做法与口感,《舌尖上的中国》还专门对此做过报道。
石屏人吃烤豆腐,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
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你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
石屏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2~3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
曾有文人这样写到“眉柳叶,面和气,手摇火扇做经纪,婷婷炕前立。
酒一提,酱一碟,馥郁馨香沁心脾,回味涎欲滴。
”生动地描述了石屏的街边小吃。
如今石屏各色豆制品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石屏人依靠制作豆腐发了家致了富,豆腐文化也因之有了越来越多的传人。
弥勒
【可邑小镇】
弥勒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
县内交通四通八达,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从昆明南下130公里处,弥勒市的可邑小镇是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地,也是彝族歌舞“阿细跳月”发祥地之一。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
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
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阿细跳月”原称“跳乐”,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且有求偶的含意,故避开长辈,于夜晚相约到村外的山野林间趁着月色、或围着篝火跳,抗日战争时期始称“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
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
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
由于“阿细跳月”舞蹈强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弹、唱、跳、旋,常常跳得满头大汗,但颇具感召力的“阿细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着青年男女尽兴尽情通宵达旦地进行。
近几十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多次到昆明、北京、华沙、维也纳等世界各地演出,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乐曲也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
“可邑”在阿细语为吉祥如意。
阿细人在这里生活了360多年,把这里建成了一个依山傍水、布局合理、鸟语花香、安居乐业的村寨,
村里民风淳朴,注重自然与环境,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晾晒着自家的丰收成果。
即便已被开发成旅游景区,也没有打乱村民们的生活,他们依旧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宁静的生活。
这里并没有知名景点那么多的游客,也没有传统景区那样密集的商业。
在这里依旧可以看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旧可以看到散步的老人和嬉戏的孩童。
村子里大多数的房屋墙壁上都画有生动的壁画,向大家讲述着阿细人的历史、人文和故事。
据说以前阿细男女谈恋爱见家长时,男方去见女方家长,需要挑水将家里的水缸填满,证明自己有力气,才能得到女方父母的认证,被称为“担水求亲”。
随着旅游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但很多家庭也在农村淘宝的支持下,开始了特产网销的模式。
【东方韵庄园】
进入东风韵庄园,大片的紫,大片的绚烂,缓缓地从天空的两边无尽蔓延。
每一缕风都掺杂着花香的气息。
甚至可以听见,花儿窃窃私语的声音。
紫色的纱幔随着阳光飘动,静谧、安然、香气微醺。
一起徜徉在紫海中,相依在大风车下。
东风韵庄园以高原特色农业种植、庄园经济、休闲养生、文化艺术交流、农林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及工艺展示和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为建设主题,突出红酒、休闲、养生、运动和自然生态5大文化特色。
【鲜花火锅】
吃着火锅长大的我,却是第一次吃鲜花火锅。
这家位于红河州弥勒市玫瑰湾的鲜花火锅,鲜花锅底,鲜花圆子,鲜花炒饭,鲜花酿,鲜花脆,觥筹交错间弥漫着鲜花的芳香。
个旧
说起个旧的小吃,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要有耐心,只要有体力,你就能在某一个小角落里发现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
细数个旧的美食,首先就要说说个旧的烧烤,其中个旧的老火车站最为典型。
经过特别腌制的各种小串,香辣可口,回味无穷,在非常接地气的环境中,感受最地道的红河美食。
蒙自
蒙自过桥米线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小吃。
鸡汤配上米线,各种各样的蔬菜,碗中红、白、黄、绿各种佐料、食物交相辉映,滋味鲜美,使人胃口大开。
元阳
哈尼梯田,以其壮观的梯田、绚丽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节日而著称。
神奇的哀牢山、朴实聪慧的哈尼族、秀美迷离变化万千的元阳梯田;山光水影、醇厚民风、气象万千的元阳,成就了元阳美景!
元阳是相当考验人品的地方,如果你去的时候,有雾有云有太阳,那么恭喜你人品满分,这条件下的元阳梯田是最漂亮的。
老虎嘴、多依树、坝达等各个景点各有千秋,日出日落各有各的美,在这里看日出最美的当属多依树,那份震撼难以言表。
有人说:
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元阳的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再伟大的摄影师,置身于这片大地,思维都会犯困。
“如果你是一个驴友,你不到元阳,元阳会替你感到难过;如果你是一个拍友,你不到元阳,上帝也会替你感到难过!
”
这里的山,云梦萦绕;这里的水,满江春意;这里的花,争相竞艳;这里的人,淳朴善良。
千年历史,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彩云之南。
云南,素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地点: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元阳县、个旧市、蒙自市
时间:
2016年12月22-27日
器材:
CanonEOS5DMarkIIEF24-70mmf/2.8L
USM、TS-E17mm、EF8-15mmf/4LUSM
DJIPHANTOM
4
摄影:
冰沁于心作者简介
冰沁于心,旅游名博,行程规划师、旅游体验师、酒店体验师,微博签约自媒体,自驾达人(自驾过5大洲,里程超过25万公里)。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Gettyimages、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京内网特约摄影师,供稿于《环球时报》《环球人文地理》《摄影与摄像》《食品指南》《今日中国》等多家媒体。
爱旅行,好摄影,喜分享;用照片记录精彩,以文字反应生活。
带上老婆游天下,形影不离夫妻档。
五年来,我们牵手走过7大洲35个国家(地区)的335个城市。
新浪微博:
冰沁于心
冰沁于心个人微信:
冰沁于心公众微信:
了解更多旅途趣闻,请关注我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