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786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docx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背诵版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提纲

序论

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论

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

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

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

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

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20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上帝、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21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

22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导致形而上学或者唯心主义。

2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第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

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四,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5时空的特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时空都是客观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26反对绝对论时空观,坚持相对论时空观:

绝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运动状态是没有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互不相关的。

而相对论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有关,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的。

27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动物或者机器人没有实践能力(人故意咬狗)。

28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

29实践的物质性的表现:

①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②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③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手段和规律的支配。

30实践最首要的特点:

直接现实性。

31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

33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4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35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别: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原始森林);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

36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点)

(1)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3)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37社会的实践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8意识的本质:

不是人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9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40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点)

(1)原理内容:

区别: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联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2)方法论意义:

坚持物质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但要懂得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1主张意识就是物质的观点是庸俗唯物主义。

4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4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4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点)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辩证法

4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47联系的观点(分析点)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形而上学。

48发展的观点(分析点)

(1)发展只是运动中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都是发展的,而且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3)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这属于形而上学。

同时还要坚持发展的过程性,不能一蹴而就,这也是形而上学。

4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5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点)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

(1)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

①区别:

第一,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因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化为新的同一性。

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地处于静止状态。

第二,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这说明,矛盾的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

②联系:

第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第二,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2)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

5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52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点)

(1)内外因的含义。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外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内外因辩证关系。

第一,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第二,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是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

第三,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3)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5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点)

(1)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

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也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意义:

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要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矛盾之间或矛盾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表现:

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第二,矛盾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第一,二者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二,二者相互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第三,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

第三,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

54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反映: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分析点)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和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哲学依据。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是分析改革开放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的理论依据。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56质、量与事物:

质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

57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点)

(1)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

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

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原理内容。

质变和量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二者相互转化。

首先,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次,由质变到量变,质变可以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第二,二者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方法论。

第一,要注意量的积累,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二,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三,不能因恶小而为之,注意防微杜渐。

第四,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

第五,当量的积累超过了一定度以后,要让事物发生质变,不能拉历史车轮倒转。

总之,要把量变和质变统一来看,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反对急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58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方法论意义(分析点)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这才是辩证的否定观。

如果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则是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但前途光明。

59五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

认识论

60劳动对认识产生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第一,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第三,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61认识的本质: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62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一,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把认识只看作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第二,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就不了解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6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①引入实践;②引入辩证法。

6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即唯物主义反映论;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65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相互作用关系。

66认识主体与客体的首要的基本关系:

实践关系。

6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分析点)

(1)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第一,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够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6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

(2)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4)要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重视,但人不可能穷尽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5)实践出真知,但读书学习也很有必要。

6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两者的统一:

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两者是互相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第四,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70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71真理的根本属性:

客观性。

72真理客观性的表现: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73唯心主义真理观:

真理是思想形式、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就是真理、权力就是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74真理的绝对性:

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75真理的相对性:

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76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具体的,即真理是一元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77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分析点)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

两者不能相互包含。

(2)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会变为谬误;真理是一个过程,否认这个过程就变为谬误;真理是全面的,片面地对待真理就变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恢复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能够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批判谬误中发现和发展真理。

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与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有关。

79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分析点)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2)真理是价值的前提,价值是真理的归宿。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相互制约表现在:

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相互促进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历史观

80恩格斯指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是:

唯物史观。

8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

82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8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第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8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2)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意识形态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性。

(5)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85生产力的要素:

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86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

87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劳动资料中的劳动工具。

88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

89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决定性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9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9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92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3上层建筑:

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94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政治上层建筑。

95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政权。

9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分析点)

(1)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在:

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2)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从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97社会形态的含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9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99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100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101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革命。

102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03唯物史观和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

104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5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