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766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江西省南城县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城2019——2020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葬薄葬与有鬼无鬼

宋志坚

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

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

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因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厚葬才有意义。

死人成为鬼之后因“厚葬”感受的是厚遇,由薄葬体验的是薄义。

活人希冀先人福佑后人,又怕死神“成形害人”,就难免趋“厚”弃“薄”,财产多的不怕厚葬把自己搞穷,权势大的不怕人家来掘墓。

即使财力不济,也要勉为其难。

墨家的薄葬主张与有鬼论是相互矛盾的。

倘若真的有鬼,听从墨家的薄葬主张“(不)丧物索用”怎么得了?

王充认为:

这种自相矛盾,是包括薄葬的主张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倡导厚葬的儒家不信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一个范本,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但儒家(包括孔子)的无鬼论不彻底。

“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

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

王充在《薄葬》篇中指出了这一点:

“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实,其意不分别者,亦陆贾之语指也。

”葬礼是儒家之“礼”的一个重要方面。

倘若世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

对此,从孔子到汉代的陆贾心里都是明白的。

这就难怪“不肯随俗谈鬼神”的孔子,要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来使人“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斗争”。

孟子将墨子当作“无父”之“禽兽”,汉儒、宋儒都将墨家当作“攻乎异端”的重要对象,丧葬问题即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

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

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葬,仅是《薄葬》这篇名,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反对厚葬的观点。

他赞成儒家的无鬼论,但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也毫不掩饰孔予以及儒家的小旮旯。

赞成薄葬的王充,却又批评主张薄葬的墨家,他没有就事论事。

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

然而,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更能从厚葬薄葬论与有鬼无鬼关系,洞悉厚葬之源。

王充在《作对》篇中直言:

“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死无知,不能为鬼,冀观览者将晓解约葬,更为节俭。

做学问的,很容易以学派站队,以观点划线,党同伐异。

王充却是一码归一码,不为某一学派或某一观点所囿,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各取所长,各弃所短。

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窃以为相当难得。

(原载《文汇报》2013年12月28日)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在《薄葬》中结合有鬼无鬼的观点,对儒家的厚葬主张和墨家的薄葬主张均进行了批判。

B.生在一个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正是因为如果孔子坚持无鬼论,那么儒家主张的葬礼中的“礼”,就不会被人们认同。

C.作者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D.作者认为,做学问的人,总以学派为标准站队,以观点为标准划清界限,党同伐异,而王充却不是此类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准确地抓住了墨家主张问题的核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好的揭示了墨家包括“薄葬”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B.引用《作对》篇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王充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不信鬼,主张薄葬,且毫不避讳谈鬼。

C.作者先驳自相矛盾的墨家,再批推崇厚葬的儒家,顺势提出自己对王充的看法,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正是为了说明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

B.孔子坚持厚葬主张,为推行“礼葬”,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

C.王充虽指斥墨家的有鬼论,但能摒弃派别之争,赞同墨家薄葬主张,正是其作为学者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D.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47亿人、2亿人、2.45亿人。

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覆盖人口超13.5亿。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褒奖中国“在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

为什么要颁给中国?

协会秘书长康克乐伍斯基用两个百分比做了形象的解释,“如果不算中国,全世界社保覆盖面只有50%,算上中国就达到61%。

”中国为什么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仅仅因为中国人多吗?

(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材料二:

从企业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从企业单一责任到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责任共担,从城镇到农村,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我国社会保障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覆盖群体较小,绝大多数劳动群众还不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社会保障水平也从过去基于免除生存危机的“雪中送炭”式,提高到了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的“适度保障”水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制度模式与实践方式上有很大差别,但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通过社会保障来保障与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并不断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意志。

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使得社会保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成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性安排,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

(摘自新华网《中国为何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保网络?

》)

材料三:

在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看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社保覆盖面,并且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髙速增长,经济总量名列前茅,为社保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经济发展的“速度”,夯实了社保基金的“厚度”。

(注:

五项社会保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持续15年不间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充分显示政府惠民的承诺不是摆在口头上,而且是实实在在做到位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社会部主任白天亮说。

“因为有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政府财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使得中国政府能够如愿采取有力且有效的社保行动。

”郑功成说。

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我国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金保工程”建设,“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实施,有力推动了社保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老百姓办社保容易了,社保体系建设加速扩展。

(数据来源: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整理)

材料四:

70年前,苏联的劳动保险经验为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大量借鉴。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学者和官员走出国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研…然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独一无二,怎样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为全体人民提供有效社会保障的道路,只能靠我们自己。

利用公共财政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强有力地覆盖最广大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建成世界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数千万贫困农民告别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住上了基本安全房。

让百姓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中国一直在探索有着鲜明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如郑功成所言,政府动用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养老金,并补贴低收入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才能快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并实现老年人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政府为职工之外的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险筹资规模三分之二以上的财政补贴,才能使全民医保的目标快遠变成现实……

正是通过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中国成为了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提升幅度最多的国家。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三次印发关于棚改的专门文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因为中国人多。

B.中国共产党人只要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能托起亿万群众“稳稳的幸福”。

C.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秘书长康克乐伍斯基认为中国将全球社会保障覆盖率拉升了11个百分点。

D.五项社会保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现如今中国参保人数超13.5亿,参保率超过98%。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三提供的一组数据看,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每年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

B.建国70年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为全体人民提供有效社会保障的道路。

C.全民医保目标的快速变成现实,是因为政府动用了公共投入为职工之外的居民提供普享的基础医疗保险金。

D.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提升幅度最多的国家

6.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为何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保网络。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影子

刘建超

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

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

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

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

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

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

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

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

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

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

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

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

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

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尬。

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

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

三老提供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

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

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

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

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

霍、乔、贾的排序就被默认了。

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

老街的一些脸面的事务,霍老也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

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

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

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之“商榷”。

乔老若是发言了,贾老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问题,把乔老的意见给间接地损一番。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也都心照不宣,却能相安无事,得过且过。

贾老心里最不安分。

三个人当中,只有他年龄最大,比霍老早来到世上二十五天,比乔老早活了四十五天。

贾老也比那两位早毕业一年,在学校也是一支笔杆子,若不是当年自己把不住滑,犯了点小小的作风问题,早留在京城混出个模样了。

在老街混到一把年纪了,还是个“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

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

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

我看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

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身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出席一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的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

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衔。

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

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还有点小意思,贾老都会显身于各种场合。

贾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

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

有一次,贾老坐在场合的中间,百无聊赖,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

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

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尾处写到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尊重,老街人也并不尊师重教。

B.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

C.年龄最长的贾老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

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做准备。

D.小说第二段写老街的“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既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又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

8.小说标题“影子”有哪些含义?

请结合文本予以探究。

(6分)

9这篇小说和《孔雀东南飞》一样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请结合文本对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浃,字悦之,南昌人。

正德九年进士。

授礼科给事中。

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

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

出核松潘边饷。

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箠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

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

抚、按莫敢言。

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

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

外艰归。

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

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

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

《大典》成,转左。

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

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以闻,刑部坐柱死。

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

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

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

浃是应召议,执如初。

帝愈怒,褫浃职。

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

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

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

浃家居十年。

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

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

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

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

帝大怒,褫职为民。

又十年卒。

浃少有志节,自守严。

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

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

(节选自《明史·熊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D.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古代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名,主要负责纠弹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

B.外艰,中国古代丧制之名,通常指父丧或作为长房长孙在父亲去世之后遭遇的祖父之丧。

C.服阕,指服丧期间。

旧俗尊亲去世后,服阕时禁止娱乐、交际,以表示哀悼。

D.东厂,即东缉事厂,官署名,中国明代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浃尽责尽力,忠于朝廷。

宁王朱宸濠意图发动叛乱,担任礼科给事中的熊浃与同乡熊兰一起草拟奏章,通过御史萧淮上报朝廷。

B.熊浃不畏权势,正直敢言。

张杰依仗江彬势力,胡作非

,无人敢言,熊浃却尽发其状;张柱案中,熊浃不惧冒犯龙颜,支持魏应召。

C.熊浃坚守志节,仕途坎坷。

熊浃年轻时候就有志节,自我要求严格,一生中不结党营私,不苟且违心,多次遭遇处罚,最终乞归终老。

D.熊浃富有才华,爱护人才。

熊浃一生在礼部、兵部、吏部等多部门任职,颇有建树,还曾编撰《明伦大典》;在执任中,爱护人才,甚有口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

(2)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裹(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上片后两句以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D.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于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

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15.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2)《诗经·氓》中“,”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中伤的句子

“,”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暮春者,泰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中国古贤的人生意趣,也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

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从来不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是理论概念的记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和场景感受,因而具有总体性特征。

与之相应,中国美育资源也。

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峦溪流、市井勾栏,万事万物都拨动着人们的心绪。

这是我国美育的特色和传统,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这就要求美育资源的重组。

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就提出过,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社会美育又包括从美术馆、剧院到博物馆,从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谓方方面面,无所不包。

()。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也具有全方位和总体性特征,美育资源的重组也有多个层面。

最基础的是传统美育资源的数字化,把文字、线条、歌曲、影像乃至诗歌、小说、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路空间再现、传输和存储的形态。

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进一步则是将那些因网而生的新的文化能力、文化样态和文化活动转化为美育资源。

比如,动漫、网游等作为一种的网络文艺形态已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但其美育价值还远未得到发掘。

事实上,动慢、手游、网游以及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等文化产品或活动,都给人以美的熏陶,并激发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思考,无不具有美育意义。

应该说,类似资源并非隐藏在网络世界深处,相反,它们完全体现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网络活动之中,只是由于这种活动与我们固有的美育经验重叠较少,因而需要全新的眼光、思维和话语,方能加以认识、激活和运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汗牛充栋新鲜不可捉摸B.描绘包罗万象新兴不可捉摸

C.描写包罗万象新鲜高深莫测D.描写汗牛充栋新兴高深莫测

18、下列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代在进步,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

B.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显然首要的是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到互联网

C.时代在进步。

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D.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步延长,时代在进步,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诗歌、文字、歇曲、影像乃至小说、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闻存储、再现和传输的形态。

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B.把诗歌、文字、歌曲、影像乃至小说、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闻传输、再现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豆联网美育所用。

C.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存储、再现和传输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D.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传输、再现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从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