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334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9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docx

沙洋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2004—2020年)

 

文本·说明书·图册

 

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五年元月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2004—2020年)

 

 

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四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

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东经112°43′~113°29′,北纬30°42′~31°27′之间。

东与应城市、安陆市接壤,西与钟祥市毗邻,南与天门市交界,北与随州市相连。

县人民政府驻地新市镇,东南距武汉市130公里,西距荆门11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6公里,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

京山县早在公元前2750~前2650年的新石器时代,县域已进入农业社会,县境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地名是新市,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取名新市,三国时,改称南新市县。

南北朝刘宋时,南新市县改为新市县,隋初废郡。

大业三年(607),改称京山县,因县域东有京源山,省“源”字而得名,唐,宋、元、明、清时期,京山县录属关系时有变更,但县名及县制一直未变,沿用至今。

二、自然环境条件

(一)、地质

1、地层

京山县境内地层比较复杂,除下泥盆系、下石灰系和上三迭系至侏罗系外,皆有露布。

绿林至宋河以北主要分布元古界——下古生界,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主要有板岩、千枚岩、辉绿岩、砾岩等。

绿林——宋河以南,新市镇——陈集以北,分布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为主,主要有白云岩、瘤状灰岩、龟裂灰岩、泥质灰岩等。

新市镇——陈集以南至钱场、一家岭一带、为志留系至中生界三迭系,由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组成,主要有泥质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

宋河、罗店及山前盆地边缘,为一套中生界白垩系至新生界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属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主要有紫色砂岩、砾砂岩、砾岩等。

永隆地区处汉江盆地内北部边缘,属新生界上第三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半胶结的碎屑岩,主要有泥灰岩、粘土岩、砾砂岩等。

新生界第四系粘土广布于山前、山间的垄岗及平原地带,主要为冲积层。

2、地质构造

京山县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中段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交接地带。

淮阳山字型构造形成于印支和燕山运动,主要由一组北西向褶皱和同向冲断层组成。

分为三个构造带。

王家大山——四股泉村左家畈一线以北构造带。

以三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系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寒武系浅变质岩层,组成一系列北西向紧密倒转褶皱和同向冲断层褶皱带,断层走向延伸由10公里到10多公里。

这组断裂有肖家冲断层、坪坝断层、天宝寨断层等。

西部由元古界至打鼓石群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下震旦系地层组成翼部,翼部岩层倾角较陡,核部较缓,断裂不甚发育,规模较小,走向延伸仅数公里。

辉绿岩体侵入地层之中,奠定了北西向构造轮廓,燕山运动将其归并为淮阳山字形构造的一部分。

新市镇——陈集以北,王家大山——左家畈以南构造带。

由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地层组成,为一北西向紧密线型褶皱带,走向冲断层发育,呈迭瓦式排列。

由于断层的破坏,褶皱多不完整;因地层向南西倒转,褶皱轴面多数倾向北东,形成南坡陡、北坡缓。

断层呈北向密集成束,以枪杆山至九龙岭之间最为发达,两断裂间距不足1公里,局部1公里内发育数条,一般2~3公里可见一条。

断层长度可达10~20公里,少数可达30公里,破裂带宽度由10余米到80米不等。

这组断裂有林家寨断层、高帽山断层,坪洋关断层、马成河断层、童家朝门断层、王家岭断层等。

除上组断裂外,这一带还发育一组北东向张性及张扭性断裂;走向北东50~60度,如曹家冲断层、摩天岭断层、曾家湾断层、易家畈断层等,走向延伸一般由几百米到几公里,最大不超过10公里。

新市镇——陈集以南,金家山——吴岭以北构造带。

这带由古生界志留系至中生界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组成北西向褶皱。

地层局部倒转,向—系列短轴背向斜,按北西向呈雁式排列,如柳门口向斜、卷岭山向斜、罗桥背斜、七宝山向斜、莲花山背斜;青棚山向斜等,长由几公里到20公里。

这些背向斜皆由下古生界志留系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中生界三迭系地层组成向斜核,上古生界泥盆系至二迭系地层组成侧翼。

由于岩性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向余翼部构成山脊,内、外低平,整体似船形。

这带断裂不甚发育,仅在七宝山向斜中有一走向压性断层,直向延伸10公里,致使该向斜北翼地层遭破坏。

新华夏系构造。

京山县东、西、南三面都有红层沉积,北北西向断裂控制红层沉积并切断了山字型构造带,新华夏构造体系在本县表现明显、普遍,主要形式是褶皱和断裂。

褶皱:

主要分布于南部一家岭一带,由下古生界志留系至中生界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组成。

轴向变化大,一般为北东30度,与北西向山字型构造带成正交,顺轴向向南覆盖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向北延伸往往转向北东东与山字形北西向褶皱联合,还可以看到北北东向褶皱横跨北西向褶皱的现象,北西向向斜变度;北东向背斜与北西向褶皱横跨时,北西向向斜变窄。

一家岭向斜是此带表性形迹,呈北北东至北东向,可见长度17公里,向斜南端被掩盖,向斜宽约5~6公里;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倾角50~70度;东翼较缓,倾角20~30度。

断裂:

北北东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层。

北北东向断裂多分布于新市镇——陈集以北的两个山字型构造带,走向一般北东20~30度,在新市镇以北、绿林以南的紧密断褶中,走向为北东20~40度。

此组断裂切割北西向山字型构造带,直向稳定,规模不大,一般延伸2~4公里,少数达10余公里。

在彭家塝一带金伯得岩分布区,包括向家岭断层、龙王冲断层、天王断层、康家塆断层等。

北北东向裂面规模虽小,分布却很广泛,属于南北向反扭应力场产物。

北北西向断层规模较大,主要有胡关——曹场断裂(即三阳——皂市断裂),大体走向为北西15~20度,局部偏北向西,倾向北东,倾角40~60度。

断层两侧地层、地形差异很大,西侧为下古生界地层组成的岩溶山区,东侧为红层组成的垄岗丘陵区。

(二)、地貌

1、地貌类型

京山县地处鄂中低山丘陵区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处为西北部与钟祥县交界的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低处为永隆区潘家湾河床,海拔27米。

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四种。

低山:

属大洪山东南山脉,大部分布在新市镇——陈集以北,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高程400~1000米,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坡度一般大于35°,面积15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不含五三农场,下同)的46%,是京山县众水之源。

有许家寨、王家大山、龙凤寨等山脉。

丘陵:

分布新市、孙桥、宋河、坪坝及石龙、雁门口、钱场北部,面积约70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

海拔高度一般在40~100米之间,其中相对高差50米以上的高丘约占丘陵面积的一半。

岗地:

分布石龙区南部、雁门口、钱场、罗店区大部,永兴区、宋河区中部。

海拔高度10~100米,面积97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其中相对高差小于20米的平岗占岗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县境几条主要河流流经该区,形成较开阔的堆积阶地。

平原:

县西南永隆平原,属江汉平原北端,由汉江多次泛滥沉积而成,海拔高度27~40米,面积1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

2、主要山脉

大洪山东南脉入境后,蜿蜒延伸,形成香山、许家寨、王家大山、龙风寨、虎爪山5条主要山脉,县南雁门口区亦有零星小山分布,全县大小山头250多个。

香山山脉:

位于县北大富水和漳水之间,从三阳区小阜街西北5公里处的王子尖起,沿青岩头、黄岭尖、圆龙尖、香山、乌凤岭,抵罗店区北部的大山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长43公里。

主峰香山,海拔431米。

盛产板栗、桐籽、木梓,是发展经济林的基地。

有白云岩、石灰岩、磷块岩、重晶石矿藏。

许家寨山脉:

大洪山东南支,位于县境北部大富水和小富水(刘畈河)之间。

从六房咀北7公里东牛角尖山起,沿偏头花山、许家寨至仙人岭,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长23公里。

主峰许家寨,古称太阳山(相传该山有一种玉石,名白珩,又称太阳石,故名),位于三阳、绿林两区之间,海拔884.9米。

其南2公里处有与之相仿的山头,海拔815米,称小许家寨。

山体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盛夏,山顶平均气温仅23℃,比新市镇低5.1℃。

以海拔800米为界,上为灌木丛和白茅草为主的植物群落,适宜发展畜牧业;下为马尾松和栎树为主的针、阔叶天然混交林。

矿藏有白云岩、辉绿岩、玄武岩、重晶石、硅石、滑石等非金属矿。

有盘山公路直通山脊。

王家大山山脉:

位于县境北部大富水和石板河滶水之间。

从六房咀西北8公里的西牛角尖起向东南延伸,经娘娘寨、王家大山、吊铜尖、古王岭、摩天岭,抵大尖山,长58公里。

娘娘寨-吊铜尖-龚家岭-古王岭形成北南向分水岭,分水岭以东石板河水系向东南流,以西滶水水系向西北流。

古王岭以下,是大富水和石板河的分水岭。

主峰王家大山;位于杨集、绿林之间,海拔685.9米。

该山脉是县主要林区之一,有硫铁矿。

龙凤寨山脉:

位于县境中部,从杨家集西北13公里与钟祥县交界的矮家尖山起,向东南经鸡鸣寺、偏头山、龙凤寨、花石岩、卢家大山、抓谷寨、京源山、焕岭山、梅花岭,抵七面山,长62公里,有白云岩矿藏。

主峰龙凤寨,位于孙桥、杨集两区之间,海拔535米。

虎爪山山脉:

位于县南,钟祥县撩脚山(又名聊屈山)入境后,经虎爪山、磨吉观(山)、尖山凹、莲花山、易家大山、黄家大山、毛家大山,抵东龙尾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56公里,是溾水与永隆河水系的分水岭。

主峰虎爪山,海拔559米。

虎爪山山脉多系泥盆纪石英沙岩和二迭纪的石灰岩构成,曾有“土宜冶瓦器,石灰资一县”的盛誉,有煤、石英石等矿藏,是本县重要的林业基地。

南部诸山:

县南雁门口区有小山分布,海拔100~400米。

3、山洞

京山县境内碳酸盐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溶洞甚多。

已发现较大的有崆山洞、仙女洞、白谷洞、宋家丰洞、常家洞、老龙洞、甘泉洞、柳丝洞等10多个。

除崆山洞已开发为旅游点外,其它均有待探查、开发。

崆山洞:

位于钱场区七宝山村尖山凹,距新市镇约9公里。

主洞长874米,极高15米,极宽21米,洞内笋柱峭拔,乳花缤纷,泉流潺潺。

洞内有7个厅堂,40余处景观,尤以“金龟恋蟾”、“狡兔三窟”、“虹桥撷蕉”、“金鸡独立”、“虎口斗象”最为奇异。

1984年由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协助勘探,县政府投资开发,洞外新建门楼、亭阁等建筑,198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声名远播,游客络绎不绝。

被誉为“鄂中第一洞”。

甘泉洞:

位于钱场区境内、崆山洞西南2公里处。

洞深1000余米,中央大厅宽敞,40米,最宽处20米,有仙鹤点水、仙台观日、雄狮迎宾等景观。

洞口临胡冲水库。

仙女洞:

位于石龙区仙女村境内,传说有仙女在此居留而得名。

洞口有石门,高约5米,洞深24米,洞壁岩石形态各异,如石床,如火窖。

洞口对面有峭壁矗立,形如梳妆台,洞中泉水终年不断。

旧志称“仙女藏云”,为京山八大景之一。

白谷洞:

位于新市镇西北4公里处,因洞内岩石呈黄白色,近似稻谷色,故名。

洞处山崖半腰,前有平台,下临深潭,崖顶有飞泉直泻。

洞口宽2米,高3米,洞深20米。

洞顶倒悬钟乳石,天趣盎然,洞左侧有两洞相连,结构相仿,内外贯通。

宋家丰洞:

位于永兴区丰泉村境内。

沿主洞进约400米处有“八个台”,犹如洞中小山,再走二三里,有后门可出洞上山。

另有一支洞,洞顶有“天星眼”,可望见洞外景色。

常家洞:

位于宋河区江畈境内,由大小数十处溶洞组成。

昔有僧舍10余间,冬暖夏凉,香客常至。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老龙洞:

洞口位于宋河镇石人山村境内,洞尾延至张家冲村仰天凹,长约2.5公里。

进洞口即“前大厅”,深40余米,宽20余米,地面平坦,一条小溪缓缓流向洞外。

再往里是“后厅”,其顶似天穹,钟乳石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1970年,当地群众沿二厅门筑堤蓄水,建水库,可灌田200亩。

后厅之后,为第“三厅”,其间由20余米的狭巷连接。

三厅内钟乳石柱形态各异;“龙枕”、“龙床”、“龙”形象逼真。

洞中有洞,景观奇特,很有开发价值。

柳丝洞:

位于六房街北,洞深900米左右,有石幔、石笋。

洞内常年流水不断,洞外大富水环绕,谷深林幽,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

(三)、气候

1、气温

京山县年平均气温16.1℃,历年值介于15.4~17.0℃,冷暖年平均温度相差1.6度。

山地、平原温度差异较大。

气温年内变化较为一致。

1月冬季风最盛,平均气温3℃左右;2~7月,气温递升,以4~5月升温最快,7月夏季风最盛,平均气温28℃左右;从8月开始,气温递减,以11月降温最快。

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9.6℃。

无霜期:

若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2.0℃为霜的指标,京山县南部无霜期平均初日3月20日前后,平均终日11月18日前后,243天左右;中部无霜期平均初日3月26日前后,平均终日11月14日前后,234天左右;北部无霜期平均初日4月1日前后,平均终日11月9日前后,223天左右。

2、日照

太阳辐射量:

全县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108~110千卡/平方厘米。

最高118.9千卡/平方厘米(1978年),最低94千卡/平方厘米(1975年)。

县城新市镇,历年平均辐射辐射总量108~110千卡/平方厘米。

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春冬两季南部低于北部,夏季南部高于北部,秋季中部略高,南北部略低。

日照时数:

全县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970.5小时,日照百分率46%。

低山丘陵稍多,平原区少;夏季多,冬季少。

3、降水

降水量分布:

年平均降水量1020~1150毫米。

其地理分布,三阳、官桥、蓝音集、石龙水库一线以西1020~1040毫米,晏店、三口堰、石板河一线以东1110~1150毫米。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春季(3~5月)280~350毫米,占全年的28~32%;夏季(6~8月)430~510毫米,占全年的41.45%;秋季(9~11月)各地降水量锐减,为190~230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12~2月)70~90毫米;占全年的7~8%。

降水强度:

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3~10月均有出现,集中在5~9月。

6~7月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49~60%。

6月暴雨日数,中、南部多于北部,随着副热带高压逐渐北抬,雨带随之北移,7~8月暴雨日数,北部多于南部。

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100毫米)多发生在4~9月,以宋河黄板最多。

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200毫米),多出现在5~8月。

4、湿度和蒸发量

湿度:

平均相对湿度75.1%。

月平均湿度最高为7月,80%;最低为1月,70%。

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8、9两月,为88%;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1、12两月,为7%。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521.3毫米,比年平均自然降水量1058.0毫米高43.8%。

5、风

风向:

受地势影响,京山县盛行风向多与山脉走向一致。

年平均风向最多的是西北西风,次多是西北风。

夏季南风较多。

风速:

平均风速2.1米/秒,与邻县比较,风力资源较为贫乏。

(四)、水文

1、河流

县境有大小山溪、河流500余条,其中长3~10公里的156条,10公里以上的60条。

主要河流有漳水、大富水、小富水、石板河、溾水、永隆河、司马河、滶水、大官桥河、钱场河、桥河。

漳水:

发源于三阳区屈山店傅家垭子阴山冲,呈西北至东南流向,境内主河道长40.3公里,自上而下有坪坝河、墩子河、晏店河、杨家河之称。

境内流域面积170.78公里,占全县面积4.85%。

河床一般宽度120米。

常流量3~4立方米/秒。

大富水:

发源于大洪山南麓白龙池,向东南流经绿林、宋河、罗店、徐店,在马店薛家河入应城县境,注入汉北河。

境内河道长107.4公里,汇集大小支流60条,流域面积1254.9平方公里(含小富水、石板河流域),占全县面积三分之一强。

常流量为5~6秒立方米。

河床最宽处350米,一般120米。

刘畈河:

又称小富水。

发源于许家寨偏头花山东北刘家寨,在香山和许家寨两条山脉之间穿行,于双河口汇入大富水。

是大富水的主要支流之一。

主河道长43.8公里,汇集大小支流21条,流域面积196平方公里。

河床一般宽40米。

至双河口入大富水,河床高差267米,平均纵坡5.64‰。

一般流量0.6立方米/秒。

石板河:

发源于新市镇北部小焕岭南麓芦冲,在王家大山和龙凤寨山脉之间,曲折东南流,于徐店三汊口注入大富水。

全长62公里,流域面积293.88平方公里。

常流量2~3立方米/秒。

溾水:

其名最初见于《水经注》。

《富水郡志》称回河。

俗称京山河。

发源于杨集区花石岩山南麓,向东南流经孙桥、新市、永兴等区镇,至艾家棚入天门县境,汇入汉北河。

境内河道82.8公里,汇集大小支流27条,横贯县境中部。

县境流域面积629.6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六分之一。

上游河床一般宽50米,新市镇以下80余米。

河道弯曲,流泄不畅,水量变幅较大。

常流量2~3立方米/秒。

永隆河:

古有“县前河”之称。

发源于孙桥区盘蛇观西麓深赶冲,向西流至陈家集西北6公里雷家台入钟祥县。

这段河道故有西流河之称,主河道长23.4公里。

常流量3立方米/秒。

滶水:

发源于杨家集南3公里的古王岭乔高冲,向北流经杨家集,至房家口与岩子河相汇,入钟祥县境。

因流向与县境其它河流相反,人称“傲水”,后演化为滶水。

境内河道长34.3公里,流域面积225.45平方米。

滶水属山溪性河流,水量变化较大,一般流量0.9立方米/秒,上游常有断流现象。

大官桥河:

又名西河,发源于雁门口区北部雷头尖山西麓周家塆,南流经大官桥,在老湖塆进入天门县,后注入天门河。

境内河道长36.2公里,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钱场河:

又名东河,发源于雁门口区北部雷头尖山南麓彭家塆西龙井冲,东流经董家冲,折向南流,经吴堰岭、钱家场,至庄屋嘴进入天门县,后注入汉北河。

境内河道长34公里,流域面积148.2平方公里。

桥河:

又名绿水堰河,发源于永兴区老道山南麓,木桥湾东南流至帅家桥进入天门县,后注入汉北河。

境内河道长21.3公里,流域面积76.8平方公里。

2、泉

本县岩溶水储量丰富,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泉水出露较多,古有“七十二名泉”之说。

据省水文地质大队资料,县境有大小泉眼239处,岩溶暗河5处,总出水量9835.41立方米/小时。

3、地下热水

京山县地下热水主要是地下水通过北北西向断裂在深部运行中获得热能,转化为热水。

县境地下热水出露5处,分别是汤堰温泉、白鸽塆温泉、张杨畈温泉、王集温泉、绿水堰温泉,其中汤堰温泉已开采利用。

4、水能

县境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五)、土壤、植被

1、土壤

根据1981~1983年土壤普查资料,西北部低山母岩成份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板岩、千枚岩和页岩。

大面积是森林覆盖的自然土壤,少数山冲垦殖为耕作土壤。

石灰岩母质发育成林地石灰岩土,板岩、千枚岩、页岩发育成林地黄棕壤。

中部和北部丘陵地区,母岩为泥质页岩、紫色砂岩和石灰岩。

页岩发育成黄棕壤性水稻土,紫色砂岩发育为紫色土,石灰岩发育成石灰岩土。

东南部岗地,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纪粘土,大面积发育成黄棕壤性水稻土。

南部永隆平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成潮土。

全县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土、石灰土和紫色土5大类,13个亚类,43个土属,283个土种。

水稻土:

在长期水耕熟化、栽培水稻过程中形成。

共169718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87%,根据水型划分为淹育型、潴育型、侧渗型、潜育型、沼泽型5个亚类,共24个土属,104个土种。

其中,潴育型1320815亩,淹育型次之,368522亩,其它三种面积很小。

潮土:

由近代河流冲积物经耕种熟化而成。

共182502亩,占县境总面积的3.75%,分为潮土和灰潮土2个亚类,共4个土属、27个土种。

土层深厚,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黄棕壤:

是本县地带性土壤。

共1820362亩,占县境总面积的37.40%。

有1个亚类,5个土属、69个土种。

多为大面积生长着自然植被的林地、荒地、少数开垦成农田。

石灰土:

由碳酸盐岩石溶蚀风化而成,质地粘重,呈块状结构,结构面多胶膜。

共1088615亩,占县境总面积的22 36%。

划分为黑色石灰土、劳动色石灰土2个亚类,各为1属,共52个土种。

其自然植被类型类型多为喜钙作物。

如柏木、乌柏、蕨菜、白茅等。

耕地种植作物有谷类、豆类、薯类、棉花等。

紫色土:

由紫红色砂岩、页岩和钙质粉砂岩发育而成。

共78676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1.62%。

分布于县北宋河、罗店、坪坝。

根据碳酸钙含量和PH值高低,划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灰紫色土3个亚类、8个土属,31个土种。

绝大多数为林荒地,少数开垦成农耕地。

2、植被

县境植物1930种,占全省植物种类20.4%。

丘陵、山区以自然植被为主,人工栽培植被发展较快。

木本植物80科,199属,399种树种。

其中乡土树种346种,引进53种。

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有麻栎、栓皮栎、化香、黄连木、刺楸、苦楝、泡桐、樟树等,以栎类面积较大。

集中分布在三阳、绿林、杨集、新市等区(镇)及县西南山区。

枫杨、旱柳主要分布在永隆平原。

针叶林类树木主要有马尾松、柏树,面积较大。

成片天然林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中南部丘陵多为人工林。

人工引种的杉木、水杉、池杉、湿地松、火炬松、楠竹等,以虎爪山、新市、永兴等地数量为多。

女贞、法桐和刺槐,多为城镇和公路绿化树木。

原生经济林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品种有板栗、油桐、棕榈、核桃、乌柏、枇杷、桂花、桑、柿、桃、李、枣树等。

人工引种的油茶、油橄榄、杜仲、柑桔、梨、苹果等,多分布在丘陵、岗地。

为数不多的银杏、对节树、弥猴桃等珍贵树种,分散在山区各地。

林下灌木有黄荆、山胡椒、胡枝子、黑汉条、柞木、盐肤木、野山楂等。

药用植物146科,630种。

主要有射干、柴胡、桔梗、金银花等。

牧草有10科85种,以黄茅、白羊草、白茅为主。

(六)、资源

1、矿产资源

京山县矿藏以非金属为主,有少量铜、铁、铝、锌等金属矿藏和煤矿。

硅石:

已探明中型矿床2处,分别是三元口——虎爪山矿床、绿林仙人岭矿床,表外地质储量2968万吨。

石灰岩:

可供开发利用的有灯影组石灰岩、下寒武统石灰岩、红花园组石灰岩、宝塔组石灰岩、栖霞组石灰岩、大冶组石灰岩、黄龙群石灰岩等7个层位。

表外地质总储量52411万吨。

有中、小型矿床各1处,矿点5处。

各层位石灰岩的主要指标都达熔剂级、玻璃用与电石用石灰岩的质量要求。

白云岩:

出露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主要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属海相沉积,地质储量约68956万吨。

较集中的矿床有花苑台、惠亭山、尖帽山、马跑泉、花台山、九界山等处,含氧化钙28~30.8%、氧化镁20~23.15%,品位达到特级和一级品的工业要求。

可用于熔剂,是生产化肥、镁盐产品和提炼金属镁的原料,亦可用于建筑和生产镁质耐火材料。

重晶石:

已发现余家冲和天王矿床。

余家冲矿床属沉积型重晶石矿,含硫酸钡高于92%,储量908万吨。

从光谱半定量分析,含有磷、钒、钇、钼、铅、锌、铜、铁、钾等微量元素。

天王矿床,属热液型重晶石矿,含硫酸钡高于96%,储量约1.5万吨。

基性岩:

有辉绿岩和玄武岩两种,均符合生产保温隔热材料岩棉的质量要求。

大理石:

已发现矿床7处,花色品种7种。

其中,新市滑石口矿床,矿石颜色纯正、质地细腻,光洁度高,加工性能好。

永兴、杨集、雁门口、三阳、绿林、坪坝等地矿床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磷块岩:

已发现绿林天门观和宋河余家冲矿点,表外地质储量163万吨。

天门观矿点含磷7~9.8%。

余家冲矿点,含磷13~13.93%。

煤矿:

属二迭系下统栖霞组合煤段,发现小型矿床1处,矿点4处。

铁矿:

有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矿点6处。

铜矿:

沉积再造型铜矿点有:

魏塆、铁炉冲、铜家冲矿点。

沉积含铜砂矿点有:

绿林、铜绿山两处。

此外,永兴牛头山一带发现零散铅锌矿。

绿林黄家冲一带发现金刚石矿化点,金刚石大小为0.66×0.9×1.16毫米,重1.25毫克,产于花山组地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